浅谈猪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013-04-08赵玉梅青海省海南州兽医站青海共和813000
赵玉梅 (青海省海南州兽医站 青海 共和 813000)
浅谈猪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赵玉梅 (青海省海南州兽医站 青海 共和 813000)
几年来,农村生猪市场看好,农民养猪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农村养猪业的发展和流通渠道增加,本地区猪病流行呈上升趋势,给当地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通过笔者走访养猪户了解了猪病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疫病流行原因
1.1 养殖方式落后
传统的散养方式在我国仍占有很高的比例,大部分散养户观念陈旧,技术力量不到位,管理手段跟不上,圈舍简陋,管理粗放,免疫不到位,消毒不彻底,达不到法律规定的防疫条件。
1.2 防疫不当
1.2.1 免疫操作不规范 养猪户中大部分没有受过兽医基础培训,免疫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疫苗用量不准确、免疫时间间隔不当、免疫程序使用不当和消毒不合理等,从而大大影响了免疫效果。
1.2.2 疫苗失效 有些养猪户根本不懂疫苗运输、保管常识,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
1.3 免疫抑制
1.3.1 疾病免疫抑制 猪在疾病的潜伏期或亚健康的状态下,如携带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血液虫病、寄生虫病等,注射疫苗后,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虽然注射过疫苗,但抗体高度维持的时间较短,如遇强毒攻击,极易发病。
1.3.2 药物免疫抑制 有些养猪户为了防病,常用抗生素药物。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因为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菌,引起二重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3.3 饲料免疫抑制 饲料中微量元素过量超标,猪食后全身发红,排黑粪,是因为铜、砷过量超标。在临诊解剖猪时,发现许多猪胃底部充血、出血,怀疑是微量元素过多或者抗生素长期使用造成的。这样的猪抗病力非常低,发病的可能性就大。
1.4 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1.4.1 滥用抗菌药物和激素药物 滥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造成药物越用越多、病越来越难治。一方面,造成抗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有时无药可治;另一方面,由于不按剂量添加,超剂量用药而导致中毒,临床上常见的有喹乙醇、磺胺类药物、马杜拉霉素中毒等。
1.4.2 治疗不彻底 一些养殖户因为资金紧张,怕花钱,猪刚开食就停止治疗,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维持疗效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药物降到一定浓度时就必须及时补充药物,否则,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在含有较低浓度的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今后的治疗造成较大难度。
1.5 引种
养猪户为了到达优质、高产、高效目标,提高猪群总品质和坚持较高的生产水平,猪场和养猪户都时常到外地引种,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而且配套措施不力,管理不善,使得一些危害严重的疾病,如蓝耳病、伪狂犬、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等带进了猪场,使得疾病的不断发生,给养猪生产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6.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现在的猪产品市场是开放的,这有利于商品的合理流通和价格稳定,但市场管理难度加大,有的养殖户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当发生疫病时,为了自身的利益,将病猪私自出售,造成了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随意引种,造成疫病传播。由于养种公猪的畜户不重视环境消毒和淘汰老配种猪,种公猪猪体不洁,带病配种,给母猪、仔猪健康生长带来隐患。
1.7 缺少综合性的防疫措施
不少养殖户片面认为只要对猪群进行疫苗防疫就可以了,不再使用其它防疫措施,特别是对猪场、猪舍、猪身等消毒工作不重视。其实消毒工作,在某些条件下,比接种疫苗更加重要。使用多年的猪舍,病原微生物十分广泛,加上饲养管理差,环境恶劣,如有应激发生,就会影响猪的生理性能,降低猪的抵御力,引发疾病。
1.8 饲养管理不当
重保温、轻通风,这种现象在冬季比较突出,导致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引发疾病;饲养密度过大,光照不合理等因素引发疾病。
2 综合防治措施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就地培育优良品种,自给自足,坚决杜绝外地生猪进入本地区。目前病多,难治是通病,坚持“防止疫病从外界传入”和做好猪场内部管理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同时面对众多疫病的免疫,应该从基础免疫开始,结合自己的场子和当地的情况,做好免疫检测工作。(2)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落实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加强疫苗的监管及“冷链”建设,使养殖户用上安全、放心的疫苗。整顿兽药市场,严厉打击经营假劣兽药的行为。(3)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本地区所有生猪定期进行强化免疫,凡从事外省引进生猪活动的经纪人,必须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养殖场、个体贩运户、屠宰加工企业及广大农牧民的检疫和防疫意识、向经营者索要检疫合格证明等成为经营者、消费者的自觉行为。(4)为保障人畜健康,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农村散养习惯,猪场建设要符合防疫条件饲养场建设是养猪的基础,要从选址、布局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防疫条件。否则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5)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制定合理生产计划。饲喂配合饲料,保证营养,提高猪体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猪栏要干净,猪要吃饱,饮清洁水。冬天要保暖通风,夏天要防暑降温,并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蚊虫。定期对猪舍、用具及环境进行消毒,杀灭有害病原体。禁止养狗、养猫,消灭老鼠,切断疾病传播途径。(6)重视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使易感机体变为非易感机体的唯一手段,也是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免疫操作要规范,免疫注射前要掌握机体的健康状况,有寄生虫病或染有其他疾病的不予防疫注射,一定要使免疫注射达到预期效果。(7)抓好抗体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定期监测猪体内的抗体水平,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科学免疫,提高免疫质量。(8)合理用药要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及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等,有目的、有针对性用药,严禁滥用抗生素,杜绝长期的大量使用退热药和皮质激素,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避免机体免疫力下降。做到科学诊断,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9)加强检疫工作,杜绝疫病传播主要搞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督查和车辆消毒,使病猪及产品不能进入流通环节,从而在最小范围内将其控制和扑灭。
(2012–10–23)
S858.28
B
1007-1733(2013)01-00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