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广化寺钩沉

2013-04-08王宏涛

关键词:高僧龙门寺庙

王宏涛

(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河洛文化】

洛阳广化寺钩沉

王宏涛

(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龙门广化寺是洛阳的著名寺庙,在佛教史上地位显赫。然而,至今对其建立的年代、历史演变、历史地位的认识都存在着诸多错误和空白。龙门广化寺实建于唐代,为密宗的祖庭之一,而不是被人们认可的北魏。五代时广化寺高僧云集,宋代时仍为朝野瞩目的著名寺庙。

洛阳;广化寺;龙门石窟

一、广化寺实建于唐代

广化寺的建造年代至今尚不能完全确定。清乾隆年间编修《洛阳县志》云:

龙门旧有八寺,皆元魏时建,今存者二焉。曰乾元寺。故址在伊阙东,后被盗,移建于山麓。乾隆四年重修。又广化寺,康熙四十四年修。

香山寺,元魏时建,唐少传白居易修,增筑藏经堂,为寺招僧,公卜居于山麓,爱其地因以为号。集中有香山二记,吟咏尤多,康熙四十七年重修。[1]

据此,广化寺建于北魏,现今广化寺方面也如此宣传。但该记载不无令人疑惑之处:上文讲“龙门八寺,皆元魏时建,今存者二焉”,即乾元寺与广化寺;下文又说龙门还有元魏时修建的香山寺,却不在“龙门八寺”之中。清嘉庆年间所修《洛阳县志》也觉察出这个矛盾:

府志后魏所建龙门八寺见于伽蓝记者唯有石窟、灵岩二寺,余六寺见于洛志者曰乾元、曰广化、曰崇训、曰宝应、曰嘉善、曰天竺,而奉先、香山不与焉。然奉先、香山据旧洛志亦建于后魏,则为十寺。故白居易记:龙门十寺,香山为冠。[2]

据《河南府志》,北魏所建造“龙门八寺”,分别为石窟寺、灵岩寺、乾元寺、广化寺、崇训寺、宝应寺、嘉善寺、天竺寺。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全面地记述洛阳佛教寺庙,并无“龙门八寺”之说,仅提到“京南关口有石窟寺、灵岩寺”。[3]关于“龙门八寺”还有别的说法:“《名胜志》举‘龙门八寺’之名,而并数奉先、香山。”[2]《名胜志》所讲龙门八寺,包括奉先、香山二寺。据此,如果奉先、香山为八寺之中的两个,那么《河南府志》中所列八寺中肯定有两个不是北魏所建。北魏至唐200多年,僧传中并未出现广化寺的任何记录。这足以引起人们对广化寺北魏所建说的怀疑。

不过,《河南府志》的记载若无相反证据也不能轻易否定。北魏都洛时期,先后造寺1 300多座,龙门地区的寺庙恐也不仅只有8座,然历经战乱能保存下来的不多,可能到《河南志》修订时就有了“龙门八寺”之说。《洛阳伽蓝记》中没有记述广化寺,也可能是该寺在北魏时期并非著名寺庙。唐中期以前的僧传中没有广化寺,僧传也可解释为广化寺当时不是很有名气的寺庙。

然而,唐代一则史料明确交代了广化寺的缘起,足以打破旧有说法。据该文献记载,广化寺的建立与天竺高僧、“开元三大士”之一的善无畏大师有关:

贞元十一年,岁次乙亥,四月戊戌朔,十七日甲寅建。乾元元年,郭令公奏,塔院为广化寺。

专捡校,当寺弟子上座僧、善义寺主僧光秀、都维那僧志满、弟子前上座惠照、昙真、寺主如璋,坚固典座。道岌、扶风马瞻河东屈贲刻字。[4]291下

这段文字值得重视。该文献是善无畏的弟子为其师所造的墓志铭,真实性毋庸怀疑。善无畏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之首,也是三大士中最早来华弘法的,被尊为中国密宗的创始人。密宗是以咒语、手印、神通为特色,以护国、治病、禳灾、求雨、驱鬼、延命、求子等为主要功能的入世色彩最为浓厚的一个佛教派别。在善无畏之前,也有早期密法即杂密在中国流传,但都很零散,不成气候。真正系统化、理论化的密法是从善无畏开始进入中国的。按上引材料则善无畏的塔院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由郭令公(郭子仪)奏请朝廷改为广化寺。

《洛阳县志·拾遗记》的相关记载也可辅证:“司马温公居洛,尝同范景仁游嵩山,由轩辕道至龙门,游奉先诸寺,上华严阁、千佛崖、寻高公堂,渡潜溪入广化寺,观唐郭汾阳铁像。”司马温公即司马光;范景仁即范镇,四川华阳人,当世名士;郭汾阳即郭子仪。可见,宋代时广化寺内还保留有郭子仪的铁像。寺庙里很少为凡人立像供养,这种作法应与纪念郭子仪为建立寺庙做出的努力有关。按照佛教界的惯例,教派祖师圆寂建塔的寺庙可以称为祖庭。如此,将洛阳广化寺称为密宗祖庭是可以成立的。因此,笔者呼吁广化寺方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抛弃时代越久远、价值就越高的观念。因为广化寺作为宗教场所,其价值的高低绝不仅仅体现在建立的年代上,更在于其在佛教文化中的分量。

二、五代时期的广化寺

继唐之后,五代时期广化寺迎来了又一个高峰,成为高僧的倾心宝地,先后有可止、僧照、梦江、道丕四位法师与广化寺有紧密联系。

释可止,俗姓马,范阳(今北京)人,12岁出家,先后学习律法、禅定、经论,通达因明,开坛讲法,僧俗归心;19岁至五台山求戒,后在长安大庄严寺讲法收徒数年,声名大震;乾宁三年(公元897年)获唐昭宗召见,获赐紫衣袈裟,在内殿讲法;后被卢龙节度使(辖北京地区)刘仁恭请回老家范阳,诵读青龙疏三载,感蟒蛇来听。李存勖攻陷幽州,俘获刘氏父子,范阳大乱,可止避难中山(今河北南部),后唐宰相冯道命招讨使王晏休找到可止,以车马送至当时的首都洛阳,朝廷赐号“文智”。可止法师曾作《顿渐教义钞》一卷行于世,乃当世高僧且文采飞扬,与当时名士交心,曾奏请唐昭宗修复草堂寺,并获皇帝手书的匾额。晚年居后唐都洛阳,任长寿净土院住持。

于长寿净土院住持,应顺元年甲午正月二十二日忽微疾作,召弟子助吾往生念弥陀佛,奄然而化,俗年七十五,僧腊五十六。闰正月二日茶毗收遗骨。至清泰二年四月八日建塔于龙门山广化寺之东南隅。[5]748上

可止是长寿净土院的住持,却最终选择归葬于洛阳广化寺的东南角,足见当时广化寺在洛阳信众心目中的地位。

释僧照,俗姓张,范阳人,14岁出家,研究《金光明最胜王经》、《维摩经》、《法华经》等。天佑中到河北,获“至真大师”称号,后到洛阳,在法林寺开法华讲席,影响甚大。

乾佑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示灭,春秋七十,夏腊五十四。时太傅李公方以侍中守洛,躬饬丧礼。四月三日,茶维于城南,获舍利明润。通守济阳丁公为树塔,葬之广化寺南冈。[6]277中

僧照于乾祐元年即948年圆寂,树塔于广化寺南。

释梦江,俗姓杨,洛阳人,归心《仁王般若经》,清泰中(公元934-937年)受洛阳广化寺僧众请求开讲《百法明门论》:

清泰中龙门广化寺请为众开演,遇帝幸其寺宣问,妙辩天逸,悦可上心。时于御前赐紫袈裟,确乎不受。训导二十余年……周显德三年疾终,缁素悲慕,为其建塔矣。[5]750上

梦江法师为广化寺僧演法,适逢后唐末帝李从珂至寺问道。梦江法师“妙辩天逸,悦可上心”,获赠紫衣袈裟。于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7年)圆寂。

释道丕,长安人,俗姓李,乃唐之宗室,父亲乃武将,在山西霍山兵败殒命;后长安战乱,道丕遂背着母亲上华山,乞讨事母;20岁奉母命至霍山寻父亲遗骨,然遍地白骨不能辨认,遂收集遗骨昼夜诵经,感得父亲遗骨摇动;后声誉日隆,27岁被召至昔日道安在洛阳翻译佛经的著名译场福先寺弥勒院,后唐庄宗赐号“广智”;后梁时期被召至首都开封,与传法阿阇黎昭信大师都因童颜不老而号称“二菩萨”,主要研究《佛名经》、《法华经》、《金刚经》、《弥勒上生经》、《仁王经》;后周建立,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出任左街僧录,曾顾问后周世宗,力图劝止世宗不要禁佛,并预先警告僧众做好被禁的准备,同时回到洛阳做补救准备。因准备充分,“毁教不深,丕之力也”。[5]818下

以显德二年乙卯六月八日微疾,十日令弟子早营粥食云,有首楞严菩萨众多相迎。令鸣椎俄然而化,春秋六十七,僧腊四十七。缁素号哭,诸寺具威仪,送葬于龙门广化寺之左,立石塔焉。未终之前寺钟无故嘶嗄。表剎龙首忽焉陨坠。[5]818下

道丕晚年信奉《首楞严经》,弟子众多。他于公元955年辞世,安葬于龙门广化寺左侧。

由上可知,四位法师都不是广化寺僧,且所好不一,却都选择葬于广化寺。可见,这一时期的广化寺,也是当时洛阳最著名的茔地。唐五代时期僧俗有围绕自己心仪的高僧舍利塔建立自己的遗骨塔的习俗,洛阳众多僧人放弃自己的寺庙而选择长眠于广化寺,也许与密教高僧善无畏的真身塔院在此有关。依此论断,五代时期的广化寺一定是洛阳高僧倾心的宝地。

三、宋代及以后的广化寺

善无畏究竟是如何安葬的,《行状》没有说明。据宋人记载,其遗体并未荼毗,而是以“真身”形式保存于广化寺中:

弟子宝月、一行,皆足受道,数求还西。上安慰不许。二十三年示灭,真体不坏,塔于龙门之西山。[7]296中

善无畏晚年以弟子宝月和一行都已学成为由,数次向朝廷请求回印度未许,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6年)圆寂,而真身不坏。关于他的下葬时间,《宋高僧传》说:“二十八年十月三日,葬于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焉,定慧所熏全身不坏。”[5]716上善无畏的真身安葬于开元二十八年,所建塔院应该就是广化寺的前身,也是广化寺可追溯的最早建筑。

然而,这个真身究竟是不是善无畏的真身,并非没有一点疑问:

四年三月,上(宋真宗)幸洛阳龙门山广化寺瞻无畏三藏塔,制赞刻石置之塔所。复幸白马寺瞻摩腾三藏真身。上谓近臣曰,摩腾至今千年,而全身不坏,良可尊敬。宜严谕寺僧用心守护。[7]404中

到北宋时期,洛阳竟然还保留有千年之前摄摩腾的真身,并且全身不坏。考虑到摄摩腾本身的存在与否尚无信史,该说法颇让人怀疑。如果白马寺内摄摩腾的真身是伪造的,那么广化寺中善无畏的真身如何保证就是真的?不过,《高僧传》的相关记载似乎可以证实广化寺的真身为善无畏无疑:

乾元之初唐风再振,二禅师刻偈,诸信士营龛,弟子舍于旁。有同孔墓之恋,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黑皮隐隐骨其露焉,累朝旱涝皆就祈请,征验随生且多檀施。[5]716上

该段记述的作者似乎亲眼见过善无畏的真身。赞宁生活于北宋初年,距离善无畏圆寂之时虽有二百多年,但这时的广化寺从上文可知更加昌盛,其可能未受到唐末兵乱的破坏。依此论则赞宁关于善无畏真身的记述是较为可信的。而志磐的《佛祖统纪》可能就是沿用了赞宁的说法。

因为广化寺中藏有善无畏大师的真身,这就保证了其在宋代仍然是朝野瞩目的著名寺庙。

八年三月,上幸洛阳至龙门山广化寺,开无畏三藏塔瞻敬真体。四月上将郊天,而雨不止,遣使祷无畏塔,及期而霁。上自洛阳回京师,手书金刚经,常自读诵。[7]396下

宋代除太祖赵匡胤以外,真宗也曾幸临广化寺:“四年三月,上(宋真宗)幸洛阳龙门山广化寺瞻无畏三藏塔。制赞刻石置之塔所。”[7]404两位皇帝亲临广化寺,说明宋代广化寺仍然令人瞩目,善无畏的宝塔仍在。

宋代的广化寺已不仅是教界著名的寺庙,文人骚客也频频光顾于此。欧阳修、张耒、宋庠、文彦博等文人名士都曾赋诗咏叹广化寺。这些诗词给世人描绘了广化寺迷人的景色,将瞬间的感受化为永恒的纪念。

宋以后的几百年间,很少见到有关洛阳广化寺的资料。《河南志》中关于广化寺为北魏所建的“龙门八寺”之一的说法虽不准确,但足可证明其仍存在。嘉庆版《洛阳县志》曾记载广化寺在清代有几次修缮:

本朝康熙中,里人王喜学,乾隆四年,里人王璥、王链先后益修广化寺。在伊阙西北,唐无畏禅师葬此,康熙四十四年僧照洪募修。[2]

“文革”中广化寺被毁。1988年5月17日,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为唐代密宗传到日本后形成的日本密宗)友好访华团一行70余人,渡海来广化寺朝拜,并于10月间请赵朴初书写,在广化寺址立起“善无畏三藏显彰碑”。现寺中有无畏师碑、钟鼓楼、厢房等。

四、结语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伴随着洛阳城的兴废,广化寺也几经沉浮。寺庙主要是靠当地信众供养而生存的。洛阳地位显赫时,经济繁荣,寺庙也就兴盛;洛阳衰落时,经济凋蔽,寺庙养不起众多的僧人,就会衰落。所以,广化寺的沉浮总是与洛阳城的兴衰保持同步。关于广化寺成立的时间,如果从被改为寺院时算起,则为唐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如果从善无畏的塔院开始建立算起,则为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

唐时的广化寺,是密教的祖庭,密教色彩浓厚。

五代时葬在广化寺的四位高僧,所好不一,却都选择在圆寂后长眠于广化寺,说明广化寺已经没有明显的教派色彩,是洛阳高僧倾心的宝地。唐末帝李从珂曾到广化寺问道,巧遇梦江法师,说明五代时期广化寺仍能引起皇室的注意,属于当时最著名的大寺庙之一。梦江法师应广化寺僧众邀请讲《百法明门论》,也说明五代时期广化寺内还有比较兴盛的讲经活动。

宋代的广化寺仍然被朝野公认为比较灵验的寺庙。去广化寺看善无畏大师的真身塔,是时人很流行的活动。两位皇帝莅临广化寺瞻仰大师的真身可说明这一点。而众多文人骚客徜徉其间,恐怕也多与此有关。

[1][清]龚松林.洛阳县志:卷11[M].[清]乾隆十年刻本.洛阳图书馆藏,1745:28.

[2][清]陆继辂,魏襄.洛阳县志:卷22[M].[清]嘉庆十八年刻本.洛阳图书馆藏,1813:14.

[3][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译[M].周祖谟,校.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2010:213.

[4][唐]李华.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M]//[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第50册.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印行,2005.

[5][北宋]赞宁.高僧传:卷7[M]//[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第50册.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印行,2005.

[6][元]梦堂昙噩.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23[M]//[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第50册.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印行,2005.

[7][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29[M]//[日]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第50册.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印行,2005.

Excavate Relics of Guanghua Temple in Luoyang

WANG Hong-tao

(College of Humanities,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The Guanghua Temple located at Longmen Grottoes is a famous temple in Luoyang as well as i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However,many wrong ideas still exist 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ion year,the evolution and status in the history.Guanghua Temple was in fact built in the Tang Dynasty as an ancestor court of the esoteric Buddhism.Many eminent monks gathered in Guanghua Temple in Five Dynasties,and it was still the famous temple not only to the court but also to the commonalty in the Song Dynasty.

Luoyang;Guanghua Temple;Longmen Grottoes

B947

:A

:1672-3910(2013)06-0009-04

2013-01-21

2013年度洛阳社科规划项目(2013B200)

王宏涛(1976-),男,河南偃师人,博士,主要从事佛教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高僧龙门寺庙
龙门石篆联
龙门里的白居易
爱国高僧阿旺嘉措评述
《高僧传》地名“抱罕”为“枹罕”校误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丝绸之路上的两位高僧
龙门这边(71)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龙门有个“程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