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及其防制
2013-04-08吉林省大安市畜牧业管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131300
王 威 (吉林省大安市畜牧业管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131300)
鸭瘟及其防制
王 威 (吉林省大安市畜牧业管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131300)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剖检特征是食道黏膜小点出血,并有灰黄色假膜或溃疡灶,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肝有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及出血点。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1 病原
(1)鸭瘟病毒分类上属于疱诊病毒属,核酸类型为DNA,具有囊膜,近似球形,其大小在91~181nm。病毒存在于病鸭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肝、脾、脑、血液、食道及泄殖腔中含毒量最高。鸭瘟病毒毒株之间的毒力有差异,但所有毒力有差异,但所有毒株的免疫原性相同。(2)鸭瘟病毒能够在9~12日龄鸭胚胎中生长繁殖和继代。初次分离时被接种的鸭胚在第5~9天死亡,随着继代次数增加,则提前至4~6天死亡。致死的胚体广泛出血和水肿,绒毛尿囊膜上灰白色坏死斑点,有的胚体肝有坏死灶。病毒亦能适应于鹅胚,但不直接适应于鸭胚,但不能直接适用于鸡胚,连续通过鸡胚和鸭胚一定代数后,病毒对鸭的致病力减弱。(3)病毒对鸡、鸭、鹅、鸽和牛、羊、兔等动物的红细胞没有凝集现象。(4)病毒对外界抵搞力不强,0.1%升汞10min,0.5%漂白粉或5%生石灰30min,都可以致弱或杀死病毒。加热80℃5min死亡。夏季阳光直射下9h毒力消失。但对低温则抵抗力强,在于-5~-7℃能保存毒力达3个月。本病毒对氯仿和乙醚等敏感。
2 流行病学
(1)鸭瘟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性最高,北京鸭次之。在自然流行中,成年鸭和产蛋母鸭发病和死亡严重,一个月之内的雏鸭发病较少。在自然情况下,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某些野生水禽能感染,成为本病的自然疫源,鸡抵抗力很强。(2)病鸭、潜伏期鸭和病愈带毒鸭(至少带毒3个月)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通过分泌物、排泄物等大量排毒。病毒经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经消化道而感染。此外,也可经呼吸道、损伤的皮肤,交配及眼结膜传染。(3)鸭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一般以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因为此时是鸭群放牧和大量上市的时节,饲养量多,各地鸭群接触频繁,很容易造成鸭瘟发生和流行。(4)当鸭瘟传入一个易感鸭群后,一般在3~7d开始出现零星病例,再经3~5d陆续出现大批鸭病,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
3 症状
(1)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3~4d,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d,病初体温升高至43℃以上,呈稽留热。这时病鸭表现精神委顿,头颈缩起,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两翅下垂。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严重的见病鸭静卧地上不愿走动,驱赶时,则见两翅扑地前进。当两脚完全麻痹时则伏卧不起。病鸭不愿下水。(2)流泪和眼脸水肿是鸭的一个特征症状,病初流浆液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沾湿,以后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眼睑粘连。严重者眼睑水肿或翻于眼眶外,翻开眼睑见眼结膜充血或小出血点,甚至形成溃疡。部分鸭头颈部肿胀,俗称为“大头瘟”。病鸭从鼻腔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时发出鼻塞音,叫声嘶哑。同时病鸭发生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稀粪污染结块。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用手翻开肛门,可见到泄殖腔黏膜覆有黄绿色的假膜,不易剥离。急性病程一般为2~5d,亚急性经过6~10d,病死率高达90%以上。(3)鹅感染鸭瘟时,体温升高到42℃以上,有流泪、浆液和粘液性鼻液,双脚发软,肛门消肿等症状,似鸭的症状。
4 病理变化
(1)鸭瘟呈全身急性败血症变化,体表皮肤有很多散在的出血斑。部分头颈肿胀的病例,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眼睑常粘在一起,下眼睑结膜出血或有少干酪样物。喉头部和口腔黏膜有淡黄色假膜覆盖,剥离后露出出血斑点或浅溃疡。食道黏膜有纵横排列的灰黄色假膜覆盖或小出血斑点,假膜易剥离,剥离后食道黏膜留有溃疡灶,这种病变具有特征性。有些病例腺胃与食道膨大部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肠黏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泄殖腔黏膜和食道黏膜的病变均具有特征性,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灰绿色坏死结痂,粘着很牢固,不易剥离,黏膜有出血斑点和水肿,具有诊断意义。(2)肝脏不肿大,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小数坏死点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围有环状出血带,这种病变具有诊断意义。胆囊肿大,充满粘稠的胆汁。脾脏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
5 诊断
(1)根据本病流行病学、病症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诊断。但新发病区,还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或血清学试验才能确诊。(2)鸭瘟与鸭巴氏杆菌病某些病状很相似,应特别注意鉴别诊断。鸭巴氏杆菌病一般发病急,病程短。除鸭外,其他家禽也能发病。不表现神经症状和头颈肿胀现象。病理变化见肺脏充血,出血和消肿,心外膜出血明显。但缺乏鸭瘟的食道和泄殖腔匠特征病变。用病鸭心血或肝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巴氏杆菌应用磺胺类和抗生素治疗有效,但鸭瘟无效。鹅的病理变化与鸭相似。
6 防制
目前对鸭瘟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对本病的发生特别重要。在没有发生鸭瘟的地区或鸭场,应着得做好预防工作,严密防止疫病的传入和使鸭群建立有效免疫力。一旦发生鸭瘟,要严格执行封锁和隔离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及早扑灭。不从疫区引进鸭子。在购入时一定要严格检疫。购入后隔离馒头一定时期确没有问题才能并群。不到疫区放牧。鸭群下水放牧应首先了解当地疫情,如果上游有病鸭就不宜在下游放牧。定期预防接种。鸭瘟鸭胚弱毒疫苗现已广泛使用,安全有效。注射前疫苗加灭菌蒸馏水作1∶200倍稀释,3月龄鸭肌肉注射1ml,免疫期6个月,成年鸭接种免疫期可达1年。做好消毒卫生工作。鸭舍和运动场经常保持卫生清洁,定期消毒。装运鸭子的车量和知笼篓,每次用过后应当进行消毒。早期检出病鸭,消灭传染源。隔离饲养、停止放牧,防止扩大疫情。严格消毒。发病场舍,每天清粪,用10~20%石灰乳或5%的漂白粉消毒。对发病场的鸭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一般接种后1周死亡显著减少。受威胁地区也要进行预防接种。
S858.32
B
1007-1733(2013)12-0016-02
201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