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中区分及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

2013-04-07席晓兰

时代农机 2013年1期
关键词:疗法辅导员心理

席晓兰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群体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及时发现并积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就成为辅导员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发现心理问题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界限区分并不明显,而针对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针对心理问题,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要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必要时需要联系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来进行一些专业的疏导或治疗。而对思想问题就要通过谈心、思想教育等方式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纠正思想上产生的偏差而达到教育效果。对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也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学会如何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

1 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区分

(1)要清楚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不同。片面性、极端性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是产生思想问题的内在原因。思想问题的形成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经过了时间的积淀、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嬗变。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思,慢慢地将自身所经历的、或看到和听到的综合起来,形成一些看法和观念。如果综合的方法不对,思考的方式有问题,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各种利益的变化,其看法和观念就会偏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各类思想问题。比如,理想信念的动摇,一般说来不会是突发性的,而多是由于长期不学习、不注意思想改造,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致。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在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如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刺激,就可能导致心理活动失常,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心理问题大多是“突变因素”通过个体生理机制起作用,诱发出各种心理障碍。

(2)要清楚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表现的内容、形式不同。思想问题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是理性认识的结果,以观点、立场、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深层次精神问题。心理问题既包括感觉、知觉等感性认识过程,又包括思维、想象等理性认识过程,还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以感觉、记忆、思维等形式表现出来。

(3)要认清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展现的特点和特征不同。思想问题具有社会性、政治与道德倾向性、稳定性的特点。从社会性看,它是个体对社会的看法,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从政治与道德倾向性看,它一般不是生活类的问题,而带有政治与道德色彩;从稳定性看,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灵深处对现实的看法、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一旦形成便有较大的解决难度。心理问题则具有自然性、自发性、情境性、易变性的特点。自然性即自觉的神经活动,自发性即正常的情绪波动,情境性即容易受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影响,易变性即忽而产生、忽而消失。认识并把握这些特点和特征,就能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区别开来。

2 思想问题的处理

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区分开之后,就要开始考虑如何来解决问题,针对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其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先来谈一谈思想问题的处理方式。思想问题的处理方式要从问题产生的根源、思想的变化过程、思想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

(1)要从问题产生的根源来处理。思想问题的产生必然有其的根源。解决思想问题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找到产生思想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从思想根源来入手是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

(2)要从思想的变化过程来处理。解决思想问题一方面是解决其思想根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其思想的变化,思想问题的出现有其根源上的问题,但问题出现的最直观的体现还是在其思想上的变化。所以,解决思想问题从思想变化过程来进行更加能够有其针对性。

(3)要从个人的行为上来进行处理。思想问题的体现方式是在个人的行为上。要发现思想问题也是从个人的行为异常上有所发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反映,个人的行为是思想问题出现的具体化。解决思想问题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改变因为思想问题而导致的个人行为的异常变化,那么,解决思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从个人行为上入手。个人的行为是比较直观的,同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等也有相对较为清晰的对比,也更加容易使人接受。

3 心理问题的产生、表现及处理

思想问题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谈心、集体帮带、反向对比等等,但解决问题的方向一般不会超出根源、变化、行为的模式,只是每个人在处理思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和效果的不同。思想问题的解决最好还是运用一些理论知识、生活经验、道德尺度等来进行,而心理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要靠专业的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严重的还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甚至心理治疗机构来进行治疗。那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应当怎样进行处理呢?

(1)心理健康状态。要分清心理问题的状态,首先就是要清楚什么是心理健康状态。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2)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效波在《需求斗争奖赏与精神疾病》一文中,从生物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科学地论述了正常心理转向异常心理的原因,摘录如下: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生命与环境长期进行矛盾斗争的产物,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斗争,形成了“需求—斗争—奖赏”这一人类特有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作为个体的人,其一切为满足需求的斗争活动和相应情绪,都是在脑的指挥、控制和感受下产生的,都遵循着需求斗争奖赏规律。也就是说,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遵循需求斗争奖赏规律而出现的状态。

(3)心理问题的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忧郁,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二是狭隘,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三是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四是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五是残暴,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六是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七是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

(4)心理问题治疗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 交互疗法”、“ 格式塔疗法”及“ 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 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其实,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常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

4 结语

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都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在的高职类院校学生群体当中,这样的情况更加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准确的区分和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就成为辅导员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希望所有的辅导员都能顺利地分清心理和思想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完美地解决好学生的问题,使他们能够不再有负担,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1]周行.试论当代大学生突出心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7,( 33).

[2]何光耀.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把握[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 1).

猜你喜欢

疗法辅导员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