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散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
2013-04-07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223301
陈 丽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23301)
农户散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
陈 丽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23301)
目前,农户养鸡大多采用散养的形式,这种传统的饲养方式所饲养的鸡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低下,挫伤了农户的养鸡积极性。本文分析了散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
1 饲养管理不科学
1.1 育雏期温度不适宜 刚出壳的雏鸡、全身绒毛稀短、保温御寒能力差。淮阴区小鸡出雏多在三、四月份,这时常温较低,农民养刚出雏的小鸡,大多采用纸箱或萝筐之类垫上稻草外加棉花胎覆盖,有的箱内通上灯泡作为热源保温,但很少加上温度计测温,温度过高,因鸡无汗腺、不能通过排汗方式散发体热,热平衡紊乱、食欲减退,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有的供水不足,导致严重失水,死亡率较高。纸箱保温差、温度偏低,雏鸡不能维持自身的体量平衡,雏鸡常发生“打堆”现象、相互挤压;致使底层鸡窒息死亡。温度长时间低、影响生长发育,抗病率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2 饲料配方不标准 农户散养鸡,多就地取材,选用自家种的稻谷、碎米、剩饭等作为饲料。近两年来,本区运北部分乡农户开始用市售雏鸡饲料,但大多偷工减料,未严格按配方生产、质次价高,致动物性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正常的生长发育不能维持,结果出现体质瘦弱,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发生代谢障碍性疾病,而发生死亡。另外成年鸡营养不足、种蛋则营养不全,孵化的雏鸡多为弱雏、畸形雏,死亡率升高,
1.3 饮水不足 雏鸡呼吸、代谢要散失大量水份,本区部分农户育雏期怕雏鸡饮水引起稀便,而不给饮水,供水不足导致脱水死亡,
1.4 鸡舍环境不卫生 农户散养鸡,由于鸡只数较少,鸡舍多是木料结构,且面积较小,多放置于房内或墙角处。垫料长期不更换,甚至不垫斜。鸡料常年不清扫。有的鸡舍放置于阴暗处,通风条件差,缺乏光照,有利于细菌病毒繁殖和寄生虫虫卵的发育,从而造成疾病和寄生虫的传播和蔓延,尤其是禽霍乱,鸡球虫、鸡白痢等。由于鸡粪长期不清除,其在鸡舍内发酵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鸡的抗病率下降。大多农户鸡舍常年不消毒,年年养鸡、年年发病,
1.5 用药不合理 在育雏期,为防止鸡球虫、鸡白痢等疾瘸的发生,多数农户将敌菌净、呋喃类药物拌入饲料或饮水中。由于铁乏知识、剂量未能掌握好,结果偏高。药物在饲料中未拌匀,导致药物中毒。许多农户因鸡只曾发生过病或听说他人的鸡发病而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造成鸡产生抗药性。有的农户加大剂量导致中毒死亡,有些散养鸡到处觅食,有时误食鼠药等毒饵而中毒死亡。
2 疾病预防不及时、治疗不适当
2.1 预防不及时 农户散养鸡、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防疫不一定会发病,或怕捉鸡的麻烦,雏鸡错过IE系苗新城疫免疫。成鸡不接受I系新城疫和鸡痘、霍乱疫苗免疫。平时又不注意疫病的预防,多在鸡发病后才到当地兽医站购买药物。有的因农活忙而未能及时购买药物进行防治,从而造成死亡数增加。
3.2 治疗不适当 由于本区一直以传统的散养方式养鸡,不具规模。农户不作为家庭主业,服务于农户饲养技术的乡镇兽医只注重猪牛生产方面的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缺乏对鸡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经验。禽病诊治设备几乎空白,致使鸡病一旦发生,诊断和治疗就很困难,造成流行迅速。
3 其它原因
3.1 外来兽侵袭 由于散养鸡活动范围大,不便管理,常常遭受黄鼠狼、猪、犬、猫等的侵袭,导致死亡率升高。
3.2 意外原因 主要包括雨淋、溺水,被异物砸死等.
S8
B
1007-1733(2013)05-0049-01
201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