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对囊性肾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2013-04-07巩丽娜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肾囊肿囊性肾癌

李 娜 董 洋 巩丽娜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 山东桓台 256400)

囊性肾癌是一类在影像学上以囊性为主的肾脏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与以实性成分为主的肾癌相似,易被误诊,所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院2006~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囊性肾癌患者,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显像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1 临床资料

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5~72岁,平均48岁。无症状仅为超声偶然发现者14例,有血尿及腰痛者5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采用 ALOKA a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检查时取仰卧位、侧卧位及背部扫查。先用二维超声常规显示肾脏肿块,记录其部位、大小、形态及比邻特点,然后用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内部、边缘、分隔处的彩色血流图。

2 结果

2.1 二维图像特点 肿瘤部位:右肾11例,左肾18例,均为单发;肿瘤形态: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肿瘤内部回声:单发囊肿型5例,多房囊肿型10例,囊实混合型3例;肿瘤边界回声:清晰者11例,不清晰者8例。

2.2 根据囊性肾癌的声像图表现大致分为3种类型[1]①单房囊肿型:肿瘤呈单房回声,囊壁不均匀增厚,内壁不光整,囊内有时可见到细弱光点回声。②多房囊肿型:肿瘤呈多房回声,内部可见多少不等的条样强回声分隔,分房较多者呈蜂窝样,囊壁不均匀增厚,分隔亦厚薄不一,本型病例最多。③囊实混合型:肿瘤呈单房或多房回声,囊壁不规则增厚,分隔亦不规则增厚,囊壁可局限性增厚或见乳头状结构突入囊腔。

2.3 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表现 19例患者中,11例患者的肿瘤周边及分隔上可显示动、静脉样血流信号,呈点状或条状;余8例患者未引出血流信号。

3 讨论

囊性肾癌是指以囊性为主伴或不伴实性成分的肾癌,它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理学上以透明细胞癌最多见。因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常误诊为肾脏的良性囊性病变。

3.1 发病机制[2]囊性肾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为:①肿瘤呈囊性生长,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互不相通的多房囊性肿物,肿瘤常有假包膜;②肿瘤中心缺血坏死,形成假囊肿,其壁厚不规则,多为单房;③肿瘤起源于囊肿壁的上皮细胞;④肿瘤引起肾小管或晓动脉堵塞,导致囊肿形成,囊肿增大时,肿瘤嵌入囊肿壁内。囊性肾癌的发病机制决定了声像图的多样性,但是超声检查难以区分其来源。

3.2 声像图特征 当患者出现以下声像图特征时,则应考虑囊性肾癌的可能:①囊壁钙化:囊壁上出现较广泛的钙化,尤其是厚而不规则的囊壁上的钙化;②分隔:分隔多且较厚,厚度可大于1mm,表现为较多粗细不一的带状强回声,可呈蜂窝状;③囊液的性质:囊液密度不均匀,可见絮状略强回声或细密点状回声;④囊壁形态不规则或有实性成分突入囊内;⑤病变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边缘不规则。

3.3 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单纯性肾囊肿合并出血感染:单纯性肾囊肿出血很少,若有出血应警惕囊肿恶变;②多发性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间隔厚薄均一,可呈蜂窝状改变,囊壁内无实性成分,彩超多普勒显示囊壁上无血流信号显示。

3.4 临床意义 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能有效识别囊性肾癌的常见和少见超声表现,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断正确率,对其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 李吉昌,刘绍玲,牛司华,等.囊性肾癌超声分型及其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2):159

[2] 蔡 胜,李建初,姜玉新,等.囊性肾癌的声像图分型及鉴别诊断[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1):29

猜你喜欢

肾囊肿囊性肾癌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肾囊肿怎样调治
经腹与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VEGF165b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