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镜对老年性下消化道出血及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3-04-07骆桂红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肠镜镜检查结肠镜

骆桂红

下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非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Treitz韧带以下的各种肠道病变而导致出血(包括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和阑尾、直肠)[1]。电子结肠镜(简称肠镜)对病灶能直接观察,能于镜下采用有效的止血措施,并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现已成为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2]。我们总结我院因下消化道出血而行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54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12年3月期间行肠镜检查的154例老年性患者,男性103例,女性51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5±3.5)岁。最长发病时间为6个月,最短为1周,平均病程为13 d。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并排除严重心肺疾病、腹膜炎及肠穿孔。患者均以便血就诊,其中鲜血便75例、果酱样便20例、脓血便29例、便后滴血19例、柏油样大便11例。便血伴脐周疼痛60例、里急后重12例、腹泻38例、便秘10例、腹部包块19例、发热9例、体重减轻6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3 d清淡饮食,前1 d尽量不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并口服加入20%甘露醇150 ml的5%葡萄糖1000 ml,以最后排出清水或淡黄色无粪渣的液体为最佳的肠道清洁效果。

1.2.2 肠镜检查 154例患者均应用日本 Olympus纤维电子结肠镜进行检查。对少量出血患者可立即实施肠镜检查,出血量在中等以上的患者待出血好转后再进行肠镜检查;本组154例患者中148肠镜检查达到回盲部,少数达到回肠末端,成功率为96.1%。

2 结果

2.1 154例老年患者肠镜结果

肠镜结果:肠癌49例,占31.8%;肠息肉35例,占22.3%;慢性结肠炎25例,占16.2%;肛周疾病18例(含肛裂、痔及肛管炎症),占11.6%;溃疡性结肠炎14例,占9.1%;缺血性结肠炎5 例,占3.2%;血管畸形2例,占1.3%;放射性结肠炎1例,占0.6%;克罗恩病1例,占0.6%;无阳性发现者(有便血但未发现明显病灶)6例占3.8%。

2.2 148例患者病变发生部位

本组148例患者查出病灶,病灶部位如下:升结肠28例,占 18.9%;横结肠 13例,占 8.8%;降结肠 14例,占9.5%;乙状结肠35例,占23.6%;直肠43例,占29.1%;肛门10例,占6.7%;末端回肠部 4例,占2.7%;全结肠1 例,占 0.7%。

3 讨论

引起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非常多,据大多相关文献报道,在我国主要以恶性肿瘤、肠道息肉及肠道炎症为重要出血原因[3],与国外报道的主要因素不尽相同,国外报道的常见原因是肠道憩室、血管畸形或肠道肿瘤等[4]。据王燕[5]报道,如今肠癌导致的下消化道出血已经取代了10年前肠息肉第一发病因素。本组结果说明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以肠癌为主,其次是肠息肉与慢性结肠炎,与李萍[6]和刘祖炳[7]报道的一致。本次实验中148例老年患者查出病变,病变发生部位依次为:直肠43例,占29.1%;乙状结肠35例,占23.6%;发生在升结肠28例,占18.9%;横结肠13例,占8.8%;降结肠 14 例,占9.5%;肛门部位10例,占6.7%;末端回肠部4例,占2.7%;全结肠1例,占0.7%。本组49例老年肠癌患者中主要发病部位为直肠与乙状结肠,由于右半结肠较左半结肠宽大,成形粪块能过病变部位时对肿物发生摩擦使其破裂而出血,而右半结肠以吸收为主要功能,往往粪块被稀释,不易产生摩擦。本组老年患者中35例肠息肉均伴有糜烂,发病部位也主要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此结果充分说明我国老年患者易患病部位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这可能与长期存留的粪便内代谢物刺激肠黏膜有密切关系。而肠息肉如发生感染、表面水肿糜烂、蒂脱落后可致出血,且随着年龄增长而极容易恶变,因此,在肠镜检查中如发现较大的肠道息肉,应该及时切除,以防止恶变。本次实验中发现3例患者表面光滑的肠息肉,直径仅为6~7 mm,但是其顶部已发生癌变。所以,对肠息肉也不容忽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而肠镜下能直接将息肉切除,是治疗肠息肉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亦是结肠癌早期预防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这些检查方法对技术及设备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价格较贵,不容易被按受。由于下消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的病变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而电子纤维结肠镜不但具有经济实惠、安全敏感的优点。且对直肠及乙状结肠的病变能直接进行观察,并可以立即在内镜下止血治疗。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日渐衰退,抵抗能力下降,往往都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8],这就将老年人行肠镜检查增加了难度,因此,在给老年患者行肠镜检查前应该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

[1]刘国卓,孙明珊.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21(5):309.

[2]王思平,刘玉林,朱 艳.右半结肠癌81例发病特点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4):413.

[3]龙 梅.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58.

[4]Ellakim R,Aluiafla O,Sherer DM.Estrogen,progesterone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l〔J〕.J Reprod Med,2000,45:701.

[5]王 燕,陈建平.不同年龄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4):320.

[6]李 萍.不同年龄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内镜对比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2):93.

[7]刘祖炳.224例下消化道出血的肠镜检查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21):75.

[8]李承恩,欧希龙,贺永军,等.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检查方法探讨及结果分析〔J〕.现代医学,2011,39(5):520.

猜你喜欢

肠镜镜检查结肠镜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