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建设
2013-04-07胡吉芬
胡吉芬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合肥 230601)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应为积极、健康、向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从更高层面、更为系统地丰富和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科学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载体。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内化与践行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生走向、价值追求与贡献大小,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发挥与最终成效。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实施、效果有赖于辅导员的积极参与,作为一名已经从事十年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者,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对长效机制建设展开探讨。
1 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1.1 以主题班会为主阵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常态化[1]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主题班会的选题和内容上,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以时代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基础,对理论、知识、实际进行整合、组织、策划,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糅合进来,分阶段、分年级、分对象展开教育,形成制度,从生活学习、理想信念、职业素养、职业指导等方面将模块分为新生适应教育、纪律教育、学习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实践教育、挫折教育、诚信教育、团队教育、感恩教育等。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问题探讨等形式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互动、实践中领悟真理,提升素养。
1.2 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化 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着知与行的问题,要实现知行统一关键在于开展社会实践,《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不仅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更是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有效途径。本人所在学校的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系列活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分为团队实践和分散实践,校团委负责每年定期举办“三下乡”活动,内容涉及基层座谈、送温暖献爱心、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街头义诊、素质拓展等;团总支、团支部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爱心助老,服务社区、文艺展演等;每位在校生寒暑假均需参与社会实践,为期至少十天,并完成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交流会,评选假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举办假期社会实践图片展。
1.3 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时代化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2]。其中改革创新是核心,为了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基层单位储备创新人才,本人围绕创新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实际、生活实际举办“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开展成果展示交流会,对优秀成果推荐申报国家专利,仅2011年就有36名学生成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立班级兴趣小组,设学习小组、宣传小组、文体小组、心理小组、生活小组等,各小组每位成员负责一期活动;班级间开展创新话题辩论赛与交流会;开展变废为宝手工比赛;开展校园调查;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模拟实训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征文评比、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通过系列的创新主题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创新实践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内容上取得实效。
1.4 以生涯辅导为切入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活化 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人的终生和谐、可持续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本人面向学生个体或团体开展生涯规划辅导,辅导的途径包括举办讲座、播放视频资料、个别谈话、开展职业信息分析、与家长联系以及指导参赛等。新生来校,即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完成生涯规划书,定期了解学生规划书的执行情况。利用假期带领学生通过深入现场,拍摄照片、与工作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职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开展生涯人物访谈,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理想。将学生的生涯规划纳入与学生谈心、与家长联系的内容中去。生涯辅导答疑解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与生涯目标。一个有着科学生涯规划的人,他的人生目标是明确的,他的生命是充满希望的,他的生活是充实有意义的。利用生涯规划的目的性、积极性、高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面影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实施。
1.5 以榜样教育为外推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化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法具有生动、形象、说服力强,易产生感情共鸣、易受到启迪的优点,通过榜样的真实事件,以榜样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自觉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人精选榜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红色之旅”、“红色影片展播”活动,树立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榜样;实施“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工程,在党员中开展“我为党徽添光彩”、“我为同学办实事”等活动,切实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收集历届毕业生的优秀事迹,编辑成册,在班级进行宣传与传阅,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开展校友论坛与交流会,建立优秀毕业生榜样群;重视雷锋月活动的开展,以雷锋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思考
2.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体系,什么是核心价值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为何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们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为什么需要作为一个体系从价值论的角度去解读、概括和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辅导员要深入研究和搞清楚的基础性问题。辅导员只有自己真学、真懂、真信,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批判,比较和鉴别,才能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精神压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引导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2 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感情基础 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意接受。“能不能”主要受制于主体的认知因素,而“愿不愿意”则主要受制于主体的情绪因素,可以说愿不愿意的问题始终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3]。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与受动者,但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有着强烈的个体选择倾向,当主体实施的教育贴近自己的实际,让自己有所感触时,客体接纳、配合以及付诸实践的主动性才会增强。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教育思维的转变,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以及认真程度等细微因素,在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及入脑入心上下功夫。
达到愿意接受的状况,辅导员首先要诚实正直,为人师表,情操高尚;其次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全心全意踏踏实实做好对大学生的日常服务、助学服务和就业服务;再者需要活跃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由灌输为主的方法转换为侧重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激发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兴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的熏陶与感染作用,以情感教育赋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的优势来增强、感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让大学生在情感教育中认知、体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与价值。
2.3 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影响平台 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调节大学生价值冲突,促进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充满活力、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调整,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升,精神得到洗礼。因此辅导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深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成才目标、价值取向修缮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应从强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行业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建设上着力。制度上制定班级公约,健全自主管理机制,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促进价值行为养成;环境文化建设上开展教室文化节、寝室文化节评比活动,使教室、寝室成为集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精品;行业文化建设上,展示企业文化,邀请企业嘉宾来校,改善和提升学生与人共事、敬业、责任、服务、合作、挫折承受等职业素养;在传统文化建设上,开展以“修身”“和谐”“自强”“为公”为主题的道德观教育、人际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义利观教育。
[1] 陈宝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3):35
[2]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82
[3] 黄金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1
[4]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55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6] 杨学龙.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J].宜春学院学报,2008,(5):13
[7] 程丽丽,刘 洋.接受理论的接受主体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J].思想教育研究,2009,(6):47
[8] 高 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0
[9] 陈赵阳.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榜样教育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1,(7):73
[10]胡吉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精细化个性化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4):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