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哲学与体验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3-04-07刘志浩
刘志浩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6)
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自问世以来,就对语言的研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由著名认知语言学家和哲学家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体验哲学的理论观点。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强调认知来自于实践,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是主客体互动的结果。体验哲学以世界范畴的主客观性和依存性、人类思维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心智结构的隐喻性和完形性、概念结构的非符号性和建构性、意义系统的模糊性和整合性等为认识基础,并将其核心内容总结成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他们所倡导的体验哲学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哲学理论,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有力挑战。因此,在树立新的语言认知观的同时,体验哲学也在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催生着与之相应的新的语言教学模式。近年来,由我国学者提出的体验式外语教学正是与体验哲学所倡导的体验认知观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其哲学根源便是体验哲学。由此可见,体验哲学不仅为体验式外语教学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科学、有力地指导着教学实践。
一 体验式外语教学的提出
不同的语言学理论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理论,如生成语言学与自然法,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对比分析,功能主义语言学与交际法。在认知语言学诞生之初,大家多集中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与认知的研究之上。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的影响之上了,人们已经将其运用到了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实践当中。
对语言本质的深入理解是确定语言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基本前提。由于体验哲学的语言体验观揭示了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性和本质,因此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由此而衍生的体验式外语教学正是在体验哲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基础上提出的。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体验和实践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人们知道要学好一门外语,目的语氛围越浓厚越有利于外语的学习。若能亲自去目的语国家体验当地地道的语言和文化,则会对外语的学习大有裨益。而有关外语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随着人们对于语言本质和语言习得规律认识的深入,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完善进程中。体现在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变化上则是从最早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教学法,到后来的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人们越来越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即,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习者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全方位调动学习者的身体器官等主客观因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体验式外语教学正是基于上述语言教学现状和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应运而生。它的提出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的不足,使外语教学更加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其特点就是从语言的体验性本质出发,以相应的形式和内容调动学习者内在的各种语言体验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体验他们,加深理解,目的在于顺应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的本质需求,以实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英美文学阅读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文学是以语言来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中,语言一头连接了生活,另一头连接了文学,它既是文学与生活建立联系的中介,又是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英美文学阅读不仅是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而且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提高思辨能力。学习者能够通过阅读名家的作品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之在情感上获得共鸣,亦可真正了解词汇、句法、修辞等的灵活运用,以及基于作品时代背景下的语言习惯。为了真正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需要教师引领学习者身临其境,遵循体验哲学提出的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三个原则,共同用心体验作者的情感、心境及语言的人文内涵。
然而,在现实的英美文学阅读教学中,往往缺乏体验式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教师更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等较低效的教学方法,结果造成课堂效果的枯燥乏味,学习者因缺乏主体性参与导致被动接受新知识,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学习热情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善这一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可以以体验哲学为理论指导,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1.树立体验哲学理念。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并从观念上领悟到学生参与教学并亲自体验文学所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性和情感体验性的重要性,更多吸收和尝试更科学合理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习者主动地参与到对语言的本质、语言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中来,以改变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地位。
2.创造体验式教学环境。
首先,创造体验式教学环境可从教材或阅读材料的选择开始。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性,教师可以让学习者根据他们的兴趣、喜好,选择难度适中、内容有趣的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可以与学习者共同协商,给予意见和参考,并针对学习者所选的材料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摒弃以往过于枯燥、琐碎的知识点的传授,可相应增加文化体验和文学鉴赏等内容,不求系统全面,只求学有所感,感有所思,充分体验文学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感悟。
其次,教师也可在教学手段上有所完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以补充教材单一、乏味的不足,尽量为学习者创建一个真实的体验语言与文化的教学环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的介绍辅助教学,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用心体验文学作品所能带来的心灵的愉悦。
有效的文学阅读也应该是以学习者通过身体和大脑体验到的,基于自己生活经验和生活世界,通过与师生或是与学习材料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和习得。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真正解读还需靠学习者自身的阅读、理解和体验。教师应把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这个任务提前安排给学习者,让他们自己查阅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课堂上可以以游戏、情景、话剧、角色扮演等的形式使学习者真正体验这种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和分享个人的读后感,教师帮助学习者从阅读的经验层次上升到理论思辨的审美层次。
3.培养学习者的体验式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基于体验的不断延续的过程。体验式学习重视学习者最初的体验和具体经验,它是一个人直接透过体验而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习多为被动地接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习者主动思考、亲自体验语言与文化的权利及学习的机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摆脱传统外语教学的束缚,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锻炼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他们本身的体验。
在英美文学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接触到丰富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作品、作者、语言风格、时代背景、文学流派等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体验和认知,并以积极的态度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透过体验而建构自身的英美文学及语言与文化知识,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高自身的体验式学习能力。
三 结语
体验式外语教学法是基于认知科学、体验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而形成的教学理念。它将教师与学生的体验放在核心位置,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创造新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将体验式外语教学应用到英美文学阅读教学中可谓是教学方法的一大改进,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相应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鼓励学习者直接接触文学作品的同时,强调学习者在阅读、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在理性和感性上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者的阅读热情,最终实现外语学习以及全面发展的目标。体验式教学法不仅适用于英美文学阅读教学,对今后的外语教学实践都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Lakoff,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刘正光.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2009(5).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4]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5]王寅.语言体验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中国外语,2009(11).
[6]肖立青,黄木健.体验哲学视角下英美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09(8).
[7]杨惠媛,苑春鸣.体验哲学与体验式外语教学[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7).
[8]高杰.英语文学作品在高职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