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60例
2013-04-07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卫生院南阳473000
张 庚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卫生院(南阳473000)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室性早搏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120例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40~75岁。全部患者均符合WHO 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均有近3个月典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史,心绞痛发作次数≥3次/周,心电图检查均有室性早搏出现,排除风心病、心肌病等其他器质性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味煎服,药物组成:炙甘草20g,西洋参30g,丹参、黄精各20g,生地、桂枝、阿胶(烊化)、麻仁、麦冬、三七参(冲服)、红花、川芎、生姜各10g,甘松、水蛭各6g,大枣6枚。药水煎取汁5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每日1 剂。对照组:给予心律平150mg/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100mg,1d1次,异山梨酯分散片20mg,1d2次。但不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4周为1个疗程。用药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并测定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钾等。
疗效标准 根据《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1]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中的心电图疗效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加重4级。显效:治疗后心电图室性早搏消失,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临床症状胸闷、气短、心悸等消失。有效:心电图室性早搏减少>50%或偶发,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室性早搏减少50%以上,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缓解。无效:心电图室性早搏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室性早搏减少不足50%,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60 例,显效38例,有效16例,无效6 例,显效率63.33%,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60 例,显效28 例,有效18 例,无效14例,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76.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临床症状疗效 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25 例,有效20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75.0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初步显示中药炙甘草汤加味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 治疗组60例患者服用炙甘草汤加味,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讨 论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则急性心律失常心脏事件和猝死的危险性升高,因此,有效防治很为重要。冠心病即为中医之“胸痹”,该病虽有多种病机,但以气血虚弱为本,血行不畅,瘀血为标者多见。故本方以益气养血立法,佐以活血通络之剂,方中重用炙甘草益气建中,化血生血以复脉;西洋参益气强心增加心肌收缩力;大枣补心气,养脾胃以资生血之源;生地、麦冬、阿胶、麻仁、黄精养心阴,补心血;丹参、水蛭、川芎、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据现代药理研究,炙甘草汤除有明显的抗早搏作用外,还有对心肌的正性心肌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肌力的耐缺氧能力[2]。黄精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三七参具有活血化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甘松中所含的缬草酮具有膜的稳定作用,能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打断折返激动,能够有效治疗室性早搏[3];水蛭的有效成分水蛭素是良好的抗凝剂,可降低全血黏度,防治血栓形成,明显改善血液循环,并具有一定的扩血管的作用。丹参、红花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还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抑制血液高凝状态[4]。因此该方具有益气复脉、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全血黏度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且副作用少,用药安全,疗效可靠,是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理想用药。
[1] 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223.
[2] 方建安.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52 例[J].陕西中医,2003,24(8):678-679.
[3] 唐其桂,黄峥嵘,史锡滕,等.甘松提取物对家兔心室肌细胞钠钙通道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增刊):267-279.
[4] 苏伟青,冯日芳,刘华春,等.丹红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PY、CGRP水平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97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