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生产关键防控措施

2013-04-07史高川齐宏立张战备段国琪张惠杰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枯病芦笋夜蛾

史高川,齐宏立,张战备,段国琪,张惠杰,耿 鹏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2.运城市盐湖区农业委员会,山西运城044000)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植物[1]。芦笋起源于欧洲大陆及北非河谷及草原地带,栽培历史已达2 500 a左右。因为其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茎,形似芦苇嫩茎和竹笋,而称其为芦笋。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的部分芦笋新品种被引入,在沿海地区各大城市近郊及台湾省零星栽培试种,并以自给和当地鲜销为主要消费模式,其种植及其加工在我国发展迅速[2]。芦笋嫩茎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全面、均衡,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因富含皂荚、芦丁和植物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减肥、抗肿瘤和降血脂等功效[3]。

目前,全世界芦笋的栽培面积达到26万~30万hm2,我国的种植面积为1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福建、山西、河北等省[4]。山西省芦笋栽培主要在运城、临汾、太原和忻州等市,特别是运城,芦笋产业是一项外向型特色产业,从1986年引试栽植,经过近30 a的发展,现在全市种植面积近2万hm2,涉及永济、万荣、芮城、临猗、河津5个沿黄河滩涂的县(市)。其中,永济种植面积达0.67万hm2,占到全市的40%[4],主要分布在蒲州、韩阳、栲栳、张营等乡镇,其采笋面积0.54万hm2,总产量2.92万t,平均公顷产量5 400 kg,总产值3.65亿元,总纯收入达到2.59亿元,平均公顷纯收入4.8万元[2]。

1 芦笋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随着种植效益的提高,芦笋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病虫害的发生也呈扩大趋势。加之芦笋是一种多年生植物,病原菌可以在被感染的茎秆和土壤中越冬存活2~3 a,随着病原菌的逐年积累,同一地块的芦笋反复侵染,致使种植地广泛发生流行。

主要的病害是茎枯病、枯萎病和根腐病,特别是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最主要病害,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为害严重,发病时成片枯死,甚至全田毁灭,近几年芦笋茎枯病的感染率超过40%以上,其次是枯萎病和根腐病。在全球不同生态区之间,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有一定差异,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日本和泰国等亚洲国家因主产区湿热气候和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较差,导致芦笋茎枯病为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2,5-6]。

虫害主要是芦笋木蠹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芦笋木蠹蛾幼虫蛀食笋根、茎,造成笋苗提前枯死,减产严重,为害严重的田块枯死率达到50%以上[7];其次是芦笋甜菜夜蛾、芦笋斜纹夜蛾。目前,防治芦笋病虫害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农药残留大大降低了芦笋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严重地影响了芦笋的出口创汇。

2 芦笋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2.1 茎枯病

2.1.1 症状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上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其发病部位主要是茎和枝条,初期是在主茎上,多于距地面50 cm处出现浸润褪色小斑,而后形成淡青乃至灰褐色,同时扩大形成梭形或条状。病斑边缘为红褐色,中间稍凹、呈灰褐色,以后仍继续扩大病斑,出现边缘红褐色、中间灰白色的大型病斑,上面密生针尖状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病斑能深入髓部,待绕茎1周,上部茎秆即失水枯死。

2.1.2 发生规律 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冬,周年可发生为害。一般3月以后越冬病原菌开始萌动,芦笋的分生孢子器可释放大量的分生孢子[8];每年5—7月的高温、多雨季节,为茎枯病的发病高峰期,主要是病菌很容易通过孢子和菌丝进行大量繁殖,病原孢子可以借助雨水、灌溉、风和人工操作广泛传播,特别是雨水的飞溅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同时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病原孢子的侵染和迅速繁殖,所以,雨季特别有利于病害的发生[9-10]。

茎枯病的侵染在一年中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以发病率相当低和病害症状发展平缓为特征,这一阶段通常持续30~40 d;第2阶段是在7月初,此时的病原菌已经相当强大,此时的温度最适宜病菌的生长,另外,随着雨季来临及植株枝叶的充分生长,降低了空气流通和增加了田间湿度。据报道,芦笋茎枯病菌在13~38℃之间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9]。

2.1.3 防治方法

2.1.3.1 农业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压缩菌原基数和提前进行预防,即以田间管理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达到防病不见病、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2.1.3.2 物理防治 在田间覆盖地膜或稻草,防止溅雨传病;适当控制植株长势,不要过度繁茂;彻底清除并烧毁病株残体,这是压低侵染菌源、控制发病的重要环节。

2.1.3.3 化学防治 在植株感病初期,病原菌数量低,可以在每次雨后用16%抑菌净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2.1.3.4 生物防治 山西省农科院开展了应用芽孢杆菌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研究,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对茎枯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9.62%,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65%~99%,对茎枯病的田间防效为93.10%[8]。

2.2 枯萎病

2.2.1 症状 其又叫立枯病,是由尖孢镰刀菌专型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侵染植株茎基部、地下茎和根部,发病部位棕红色,内部维管束变褐色,病株外观变黄、萎蔫,最终落叶、全株枯死。幼笋期染病,幼笋细小或难以出土;嫩茎染病时,茎基部变褐或纵裂,拟叶凋萎。潮湿时,发病部位表面出现白色至粉红色薄霉层。

2.2.2 发生规律 枯萎病病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以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以分生孢子通过灌溉水、雨水溅射传播,并进行多次侵染。病菌从伤口侵入,从寄主薄壁细胞进入维管束组织繁殖,通过堵塞导管和产生毒素破坏寄主输导组织,使植株枯萎死亡。连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以及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土壤过湿有利于发病。一般情况下,发现的病株多数是茎枯病和枯萎病的复合感染体。

2.2.3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淋药液,以封锁中心病株和发病中心。对常发病区,应在芦笋萌发出土发病前喷淋药液,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连续喷淋3~4次,7~10 d一次(要喷透淋足)。

2.3 根腐病

2.3.1 症状 其是由紫纹羽菌和镰刀菌引起的,主要为害茎基部或根部,病菌侵入根系后,使根的木质部及韧皮部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和维管束。初发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这是区别于立枯病的特点。病菌最先侵害植株根部,使受害植株生长不良,茎秆变得矮小,茎叶变黄,根部腐烂,仅留表皮,最后全株落叶枯死。受害肉质根腐烂后的表皮,呈赤紫色红晕,严重时布满菌丝,并会形成菌核。

2.3.2 发生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繁殖越冬,以菌丝体、孢子囊传播蔓延,通过灌溉和农事操作等途径反复侵染[11]。一般情况下,采笋多年的老笋区比新笋区发病重,发病率在60%以上。根腐病发生普遍,常与茎枯病同时发生。

2.3.3 防治方法 一般以禾本科作物为前茬较为安全;田间农事操作中,采收不可过度,更不可以伤及根株;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工作,避免土壤湿度过大,应选择排水好、不易积水的地块种植;多施堆厩肥,使土壤疏松,植株发育健壮;应及时进行处理被害植株,挖走被害植株后要施生石灰或粉末杀菌消毒,以防病菌蔓延;苗株种植前,用40%二氯异氰尿酸钠水溶液浸渍10~15 min以杀菌。

3 芦笋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3.1 芦笋木蠹蛾

3.1.1 发生及为害 芦笋木蠹蛾又称西伯利亚木蠹、石刁柏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等角木蠹蛾属,国外分布于前苏联和蒙古;国内分布于内蒙古、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江苏、东北等地,幼虫蛀食芦笋根、茎,造成笋苗提前枯黄和枯死[7]。芦笋木蠹蛾在山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成薄蚕越冬,存活率100%;越冬幼虫在土壤中分布区域较广,15~50 cm深的土层都有分布,集中在20~24 cm深的土层,约占个体的70%左右。第2年2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破茧在地表下结厚茧化蛹,4月中旬为化蛹高峰期,蛹期22 d,4月中旬始见成虫,5月上中旬为蛹羽化高峰期,5月底到6月初为羽化末期,6月上旬为卵孵化高峰期,7月上旬田间出现被害状,7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12]。

3.1.2 防治方法

3.1.2.1 农业防治 3月下旬到5月上旬,结合农事操作和采笋挖茧灭蛹。同时,注意调节芦笋的育苗期和定植期,使定植当年最易受害的笋苗避开木蠹蛾的产卵期。

3.1.2.2 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及该虫的寄生专化性,在笋田的地头或附近的其他农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用糖醋液(红糖、醋、水的比例为1∶2∶3,每公顷糖醋液用量45 kg,分盛在5~6个盆钵内,傍晚均匀放于田间,5~7 d更换一次)诱杀成虫。

3.1.2.3 化学防治 根据木蠹蛾集中产卵以及其卵常产在较浅土层的特点,化学防治的重点是杀灭1~2龄幼虫。于5月中旬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灌根,每茎用药量为10 mL,使笋茎基部周围2 cm深土壤湿润,每10 d灌根一次。

3.2 芦笋甜菜夜蛾

3.2.1 发生及为害 芦笋甜菜夜蛾属磷翅目夜蛾科,为害程度次于芦笋木蠹蛾,是为害芦笋的暴食性害虫之一,严重时可造成嫩茎不能正常萌发、地上茎绿色部分及拟叶全部被害,对芦笋的正常生长和秋茎营养积累有较大影响。

3.2.2 防治方法

3.2.2.1 物理防治 可以用糖醋液(糖醋液的比例及使用方法参照3.1.2.2)或性诱剂诱杀成虫。3.2.2.2 化学防治 在幼虫低龄期进行防治,防效较好。一般在3龄以下,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或16 000 BT粉剂3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 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 d进行一次喷药。

3.3 芦笋斜纹夜蛾

3.3.1 发生及为害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喜高温干旱,具有暴食性、低龄幼虫群集和高龄幼虫分散为害的特性。近几年,该虫发生频繁,发生较重时,其幼虫啃食芦笋茎秆和嫩叶,严重影响了芦笋的正常生长。

3.3.2 防治方法 芦笋斜纹夜蛾和芦笋甜菜夜蛾均属于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可参考芦笋甜菜夜蛾的防治方法。

4 小结

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芦笋,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要尽量使用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植物农药、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芦笋的农药残留量。要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现有的管理栽培方法,合理灌溉、及时清理田间病残株等,最大限度地创造减少田间病原传播、侵染的环境条件。

总之,采用综合管理生产技术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芦笋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1]段巧玲,石莹,夏俊,等.芦笋对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6,21(4):217-218.

[2]陈光宇.中国芦笋研究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

[3]汲晨锋.芦笋多糖、芦笋皂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徐爱仙,马幼菊,王启发.武汉市芦笋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长江蔬菜,2009(1):57-58.

[5]Lu G,Jian W,Zhang J,et al.Suppressive effect of silicon nutrient on Phomopsis stemblight development in asparagus[J].Hort Science,2008,43(3):811-817.

[6]Elena K.First report of Phomopsis asparagi causing stem blight of asparagusin Greece[J].Plant Pathology,2006,55:300.

[7]张慧杰,段国琪,张战备,等.芦笋茎基部施药对芦笋木蠹蛾幼虫的防治试验[J].昆虫知识,2010,47(1):207-209.

[8]马利平,郝变青,秦曙,等.芽孢杆菌B96-Ⅱ对芦笋茎枯菌的防治及机制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23(2):180-184.

[9]马利平,郝变青,乔雄梧.山西省芦笋病害现状及无公害生产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69-73.

[10]王林武,柴树桔,郑金英,等.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山东蔬菜,1999(4):38-39.

[11]周倩.芦笋无公害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12]段国琪,张战备,张慧杰,等.芦笋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J].昆虫知识,2008,45(3):397-399.

猜你喜欢

枯病芦笋夜蛾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草莓芽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