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及其诗文述评①
2013-04-07江小角杨怀志
江小角,杨怀志
(安徽大学 历史系,合肥 230039)
明清时期,桐城科举业绩辉煌,官宦众多,名人辈出,文化繁荣,形成了“何意高文归一县,遂令天下号宗师”的鼎盛局面。一些世家望族,或以官高位显,名振寰宇;或以气节感人,彪炳史册;或以文章传世,流芳千古。据《张氏宗谱》记载:张氏自贵四公“由豫章徙于桐”,到永贵公“种德好义,为善于乡,厥后子姓日蕃,而诗书志泽益衍”②见张淳《张氏宗谱序》,民国刻本。。纵观张氏家族发展史,张淳和张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六世祖张淳,明隆庆二年(1568)中戊辰科进士,初授浙江永康令,官至大中大夫、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为桐城张氏家族走上科举、仕宦道路之第一人,成为桐城清河张氏家族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而九世祖张英,官至工部、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辅佐康熙帝成就盛世伟业,为一代名臣。此后张氏家族科第联翩,英才辈出,走向辉煌。
一、张英生平简述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晚年更号圃翁,安徽桐城人。少年沉毅有伟度。家世儒业,幼读经书,过目成诵,日记千言。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因逢其父张秉彝病逝,乞假归里。守丧期满,诏回京城,改授编修。康熙十二年(1673),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朝廷开始选拔一些作风朴实、学问精深的人,每日侍从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或征诏;同时设立南书房,张英被诏选入内,同时赐居西安门内,开清代词臣赐居禁城之先河。
康熙初年,政局尚未稳定。康熙帝为了寻找应付方略,常常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张英总是晨入暮出,勤恳供职,有关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康熙帝对张英的才华、智慧、人品,极为赏识,备加器重,每次亲临南苑及巡行四方,都诏令张英侍从。方苞说:“公自翰林历卿贰,践政府,虽任他职,未尝一日去上左右。”①方苞:《张文端公墓表》,见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其时典诰文章,多出自张英之手,康熙帝“益器重之,以为可大用矣”,乃迁为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
康熙二十年(1681),张英为安葬其父而乞假归里,康熙帝优待有加,不但准行,而且赐给白金五百、绸缎二十匹,“既旌尔勤劳,兼资墓田之用”②见《清史列传》卷九《张英》,中华书局,1987年版。。并依照张英官职,确定他父亲葬礼礼仪。四年后,张英被特诏起用,授兵部侍郎,摄刑部事。后来调任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奏呈《孝经衍义》,被皇上诏允,下令刊布。二十八年(1689),晋升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不久,调任礼部尚书,兼管如故。其时,身绾三绶,兼领史馆、书局,“端凝清粹,为朝廷仪表”,一时典礼制作及庙堂制诰之文,皆由其手定。他奖掖后进,发现有才能的人,极力予以举荐,让许多人有所成就。有的被荐者,终生不知。方苞说:“公为人忠实无畛域,自同官及后进之士,皆倾心相向。”③方苞:《张文端公墓表》,见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康熙三十一年(1692),先后充任《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等总裁官:三十六年(1697),任会试正考官;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年十月,张英以衰老为由,再次请求休归,得旨“卿才品优长,宣力已久。及任机务,恪勤益励,眷依方殷。览奏,以衰病乞休,情词恳切,准以原官致仕”④见《清史列传》卷九《张英》,中华书局,1987年版。。康熙帝还劝说:“此时天气正寒,尔身多病,难于远涉,当于开春就道。”⑤张廷玉:《澄怀园文存》卷十五《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清乾隆刻《澄怀园全集》本。正月,康熙帝赐宴畅春园,为其饯行,命次子张廷玉扶侍归里,并谕部“令沿途驿遞应付,勿限常额”⑥见《清史列传》卷九《张英》,中华书局,1987年版。。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张英迎驾淮安,侍从到江宁(即南京)。御书“谦益堂”、“葆静”匾额和联幅画卷,赐予白银千两。由于张英恳奏,在南京多住一日,总督阿山想借皇帝南巡,加征钱粮耗银,知府陈鹏年持议不可。总督阿山心怀怨恨,欲借此加罪于陈鹏年,加上康熙皇帝的随从侍卫对陈鹏年的接待多有指斥,陈罪在不赦。但等到皇上诏见张英时,问及江南廉洁官吏,张英首荐陈鹏年,总督阿山等大失所望。陈因张英推荐,不但得以免罪,而且还被康熙皇帝委以重任,成为清代名臣。1707年,康熙帝第六次南巡,张英迎驾清江浦(今清江市),随侍皇帝到江宁。次年,张英病逝,享年七十二岁。赐祭葬加等,谥文端。
张英立朝几十年,忠敬诚直,表里如一。受知圣祖,且被视为股肱,推心置腹。凡军国大事,张英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奏一章,上未尝不称善也”。所以,康熙帝常夸奖张英“老成敬慎,始终不渝,有古大臣风”[1]。张英病逝后,康熙帝在祭文中赞誉其“公而忘私,真一心而一德;清而不矫,洵无倚而无偏”⑦见《张氏宗谱》卷二十五《谕祭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二级予告谥文端张英碑文》。;雍正帝颂他“流芳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⑧同上。。
二、质朴无华、淡雅自然的古文创作
张英才高识广,学问纯粹精深,为官之馀,致力于经学研究,且在诗文书画诸方面,造诣较高,成就斐然。张英早有文名,为康熙年间“龙眠五才子”之一,将他的古文置于桐城派大家作品之列,毫不逊色。文如其人,张英酷爱自然山水,特别是晚年闲居乡里,亲近自然,饮翠餐香,山光水色,松涛溪声,花香鸟语,给他平添无穷乐趣,所以为文有霞光烟霭之致、风神翛远之韵,淡雅清新,实开桐城派文风之先河。如《垂云亭记》,文字平实,淡墨点染,充分表达了辞官归养的闲适愉悦之情:
垂云亭记
芙蓉溪之南,有石壁六十馀丈,上荫翘林,下俯清溪,有一径甚仄。石之下,野人为小沟,堰水入田。是以径之左右皆水,而径婉转于流水之中。樵童牧竖之所往来,而余特加石甃以平治之。石之上皆山花野草,而余特去其荆榛,培其佳木。于石上镌刻“垂云沜”三字,于溪上作垂云亭以对之。石色青苍如削玉,如画家所谓斧劈皴。嶔崎磊落,与老树垂藤相间。亭可小憩,而入吾园者必取径焉。
李习之谓园有难兼者六事,高峰、奇石、幽潭、曲水、古树、新花。余但因故物,不事疏凿雕饰,而六者咸备。过此亭,便入芙蓉溪,舍陆而登舟,客至则舟子舣舟以待。岂不可优游怡老哉!
张英制造小舟,在龙眠山双溪河中畅游,“余生平颇思舟之逸,而又甚惮舟之险。故于山中制一舟,就其逸而避其险,视陶岘三舟之乐,当不是过也”①张英:《笃素堂文集》卷八《桃花流水扁舟记》,清康熙刻本。。他叹慕古人走进自然,著文吟诗,状景抒情,自己也尽力而为之,他说:“古人于佳山水,凡游历之所经,耳目之所寓者,辄著为诗歌、记序,以记述其事……虽晤言一室之内,可以卧游于千里之外也……凡接于目者,皆当写为短句长吟,以曲尽其状,载于卷帙之中,则不必其物皆为吾有,而吾与主人已各得其半矣。”②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九《红术轩篆册题辞》,清康熙刻本。在张英看来,观山水美景,品自然风光,是人生至乐,而用笔墨描绘出来,让他人和自己共享自然之美,那是最高境界。
张英热爱家乡,对桐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情有独钟,在他笔下,这些山水草木,无不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如他写《香雪草堂记》,极言梅花之多姿多彩,咏物寄情,意味绵长,情致深远。
香雪草堂记
予生平酷嗜种树,常欲得闲壤一区,梅李桃杏之属,各以其类分布柯干,不使杂处。俾其掩映交错,尽态極妍,为足纵观览之乐。顾以地隘力薄,不能适所愿。
“学圃斋”之南为南轩,去轩十馀步为竹圃。竹之外,有古梅数十树,盘互偃侧,为荫方广十丈许,不杂他树。梅之致,有临清池者,有倚短墙者,有荫石者,有与竹相间者,有高翥拂云者,有低偃拂地者,有碍路者,有临窗者,有孤干亭立而上如盖者,有丛生而条干自相环抱者,有苔藓绣涩而劲如铁者,有曲干糺枝而奇如虯龙者,有撑拄而如攫者,有偃蹇而如卧者。可谓極梅之态矣。花时自深冬以及春半,先后相续,大约山寒气晚,至启蛰时而尽发,弥望如雪,香气袭里许。为屋三楹以临之,题曰“香雪草堂”。堂前为广轩,资其爽也。花下置小亭,便憩息也。自冬至后,辄携书卷,移器具,寝处其中。烟霭晴旭,景皆佳胜,雪时月夜为尤奇绝。
予种树之愿,虽不能尽酬,幸而有此,不可谓非造物者之厚遗我也。使予常得寝处其中,春玩其华,夏休其荫,赏其芳妍,而景其高洁,优游徜徉,咏苏、陆之诗,亦已足矣,尚敢多求乎哉!
他写梅之态、梅之美,极尽状物之能事,可谓化工之笔;再下来,笔锋一转,道出自己种树的意愿以及寄情景物之乐,羡慕雪梅之高洁,发思古之幽情,深感造物者之厚爱。其他如《赐金园记》、《学圃斋记》、《南轩记》、《五亩园记》、《芙蓉溪记》等,短小精悍,清新雅洁。每篇寥寥几百字,让你跟着他的思路走下去,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特别是一些很小的地方,如今难以再寻到踪迹,但你读着张英的文章,总觉得是那么美妙,那么亲切,那么令人向往。可惜世事沧桑,变幻无常,如今只能从张英的文章中去寻找昔日美景。
张英为官几十年,位显势赫,但仍时时挂念僻居乡野的亲朋好友和弟兄姊妹,文章中都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其兄张载,择居松山湖畔,以打渔为生,饮酒赋诗,其乐无穷。张英撰写《湖上先生传》,字里行间,无不显现出对此种生活的羡慕之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张英描写其兄不攀附权贵,远离官场的良好心态,对其兄“无求于人,无羡于世,无时不旷然天真”的清静生活,从内心深处发出赞叹。
张英一生所写祭文、墓表也很多,在这些文章中,他善于从点滴小事入手,写出对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对有些人生不逢时,屡遭不幸,如生活窘迫、仕途不顺、亲人早逝等,表现出痛惜、哀叹之情。如《祭姚小山文》,通篇调苦而思深,语悲而气咽,闻到噩耗,悲痛不已,和泪而书:“吾闻小山之殁于中州,惊骇惶愕,忽信忽疑,如梦如醉,而不自知其声泪之俱恸也。”①张英:《笃素堂文集》卷十《祭姚小山文》,清康熙刻本。接着对小山的人生遭遇感慨万千,他说:“追思四十馀年来,小山之所以得乎天与天之所以与小山者,似伸之而实屈之,厚之而实薄之,处之以若通若塞之功名,老之以可喜可悲之岁月,优之以可用而不得用之才,付之以不可遏而终于遏之之气,卒使之坎壈抑郁,疾发而不可救,以死于客。然后知天之于斯人者,酷而不可解也。”②同上。姚小山政绩首荐于朝廷,同辈之人都被擢用,而姚小山未列入重用名单,“间与兄弟亲戚饮酒半酣,则举其生平抑郁之事,欷歔感慨久之而泪涔涔下,漏尽不休。”张英“知其悲之有自来也”。他对姚小山的才能非常钦佩,说:“小山虽生长贵介,善理烦剧,论天下国家事及生民利病,娓娓不倦,皆秩然有条理,不激不疎,可以见之施行。”姚小山有才,但无用武之地。张英质问:“有才如此,而独不使之一抵掌廊庙之间乎!”“小山之所以死”,而他“之所以悲”,是因为“其才则可用而不得一用,其气则不可遏而终于遏之”。张英写小山因“不得一用”而郁愤辞世,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清廷用人制度弊端的谴责。
张英的文学思想和桐城派作家的创作要求基本一致,都是强调文以载道,主张文章写实,追求质朴无华、淡雅自然之美。张英认为创作的题材源于生活和百姓实践。他说:“夫坤厚载物而百昌茂遂。积之者厚,则享之者宏。”③张英:《笃素堂文集》卷六《封太夫人李年伯母寿序》,清康熙刻本。强调生活的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同时,张英把“六经”看作习文、作文的根柢,他说:“臣侍从左右,伏睹圣人之学博而无所不该,而必以六经为根柢。故圣制诸篇,穷理極高深,得《易》之奥;典重鸿硕,得《书》之大;渟泓藴藉,得《诗》之厚;褒贬谨严,得《春秋》之法;条理畅达,得《礼》之序。又从而博综诸史,穿贯百家而指归,不外乎是以经学为文章”④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九《御制文集恭跋》,清康熙刻本。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文章:“其散体诸文称心而出,不事粉饰,虽未能直追古人,而原本经术,词旨温厚,亦无忝于作者焉。”陈廷敬说:“先生湛深经学,执德不渝,非道不处。”还说:“幽遐时以其意发为歌咏,高文清思,孤行独赏。田家渔父、樵夫牧童,则储公之格高调逸,趣远情深也。”⑤陈廷敬:《笃素堂文集》,清康熙刻本。
赵士麟《笃素堂文集序》,对张英的文学作品作了精辟阐述:
吾读桐城大宗伯公文与诗,若有以启予者。先生禀光岳精灵之气,钟秀拔冲粹之质。凡天文地理之要,礼乐政刑之详,治乱因革之变,草木虫鱼之细,与夫百家众技之说,靡不究心。故其为文滃然而云雷兴,沛然而河海流,蔚然而蛟龙升,彪然而虎豹腾,煦然而百卉滋。秾丽之極,固若未易得其涯涘,及其造乎平淡渊微,则又若太羹玄酒,不假调胹而至味自具也。由公以《六经》为本根,《史》、《汉》为波澜,诸子百家为奴隶,以修之身者而修辞,和之心者而和声,成之德者而成文。是以值鼎新之运,逢至圣之君,天纵睿哲,逰心精一。公出入承明,身近光华,忠诚素贯,上廑睿知。凡雄文大册、黼黻制诰多出燕、许,况典章仪礼,则禘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觐享宴庆、礼乐律历、衣冠之制,远方朝贡赏赉之仪,及宝册勳封、徽章鸿伐之文,一一论次撰述,使郁郁之盛远轶三五,而陋汉唐宋于不居焉。至于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墓隧之碑,得公文辞以为荣。片言只字,流传海内,咸知宝爱;文学德行,卓然名世,羽仪斯文,辉煌治具,岂浅鲜哉⑥赵士麟:《笃素堂文集序》,清康熙刻本。。
总之,张英的散文,以“六经”为根柢,以《史》、《汉》为津梁,继承唐宋八家文统,内容丰富,感情真挚,题材多样,构思精妙,语言雅洁,气韵飘逸。将他的文章置之桐城诸大家之林,只会增光添彩,所以说张英是桐城派滥觞者不为过誉。
三、典雅和平、清微淡远的诗歌创作
张英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成就卓著,影响较大。他的诗歌创作及其思想,深受唐宋诗学理论和创作的影响,表现出“太古”之气。《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体要》评价:“英遭际昌辰,仰蒙圣祖仁皇帝擢侍讲幄,入直禁廷,簪笔雍容,極儒臣之荣遇,矢音赓唱,篇什最多。其间鼓吹昇平,黼黻廊庙,无不典雅和平,至于言情赋景之作,又多清微淡远,抒写性灵。台阁、山林二体,古难兼擅,英乃兼而有之。”张英《自题新诗后》称:“卷中何处著纤尘,句句新诗自写真。留向人寰任埋弃,千秋定有爱予人。”这是对其诗作的自我评价。当是实事求是,十分恰当。
我们通读其诗歌作品,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七个方面。一是宫廷游宴的应制诗。所谓应制诗,是指古代臣僚奉皇帝之命而作的应对诗。其内容多为歌功颂德,酬唱附和之作。张英作为侍臣,常常奉旨参加宴乐活动,往往奉旨赋诗。如“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祝升平”①张英:《存诚堂诗集·应制二》,《元日养心殿侍宴应制》,清康熙刻本。、“吾君孝德兼文德,作述同光万祀遥”②张英:《存诚堂诗集·应制二》,《圣祖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大字今上御制题跋勒石告成蒙恩赐观恭纪》,清康熙刻本。、“欲识君王同乐意,普天今是太平人”③张英:《存诚堂诗集·应制一》,《侍从西苑进讲恭纪四章》,清康熙刻本。等诗作,无不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描述君臣同乐、天下歌舞升平之景象。身为侍臣,无可厚非,但文学价值不高。
二是即事述怀诗。张英历官三十余年,深知官场复杂、仕途险恶,所以在其诗作中,往往流露出退隐山林,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向往清闲安逸的田园生活。如“自有岩栖志,于今几十年。青山留隐逸,白首到林泉。……寒衣新布纳,野服旧纱巾。采药邀邻叟,寻兰赠故人。”再如“自喜结庐人境外,地偏吾复傲陶潜”④张英:《存诚堂诗集》卷十七《初卜居龙眠山庄十一首》,清康熙刻本。。借陶渊明说事,实则表达自己归隐山林之志。张英常年居住京城,政务繁杂,人心叵测,更多的时候是话不能说,事不好做,其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常人难以想象。每逢除夕、重阳、中秋、元宵等节日,仰望星空,借明月、鸿雁,抒发自己思乡情怀。如“何处秋光好,家园忆老亲”,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家书》:“家书久不达,终夜不成寐。道遇故乡人,云自秋后至。”“只添思乡情,难遣客愁侵”;“新秋客路在馀杭,此夕偏教断客肠”;“果蔬竟日惟呼佛,涕泪多时一望乡。”⑤张英:《存诚堂诗集》卷十一《七月十五日夜湖上》,清康熙刻本。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如“征鸿分影两经年,又听骊歌唱日边”,字里行间流露了兄弟情深,但为了各自前程,又只能忍受聚少离多的痛苦。
三是咏史怀古诗。在张英的诗歌中,有不少作品是借追忆前代古迹和故人,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如《采石怀古》:“悬崖百尺俛江流,上有诗人太白楼。牛渚欲寻何处是,天门遥望不胜秋。”⑥张英:《存诚堂诗集》卷九《采石怀古》,清康熙刻本。作者到采石矶揽胜,凭吊太白楼,抒发自己对李白的敬仰羡慕之情,同时又发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四是闲适情趣诗。张英供职朝廷,深得康熙帝信赖,仕途顺畅,加上夫人贤惠,持家有道,教子有方,生活无忧。闲暇之余,他便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诗歌形式表达出来,感情真挚细腻,寓意深刻而富有哲理。如“世间何事容人算,千里河流一月程”、“世间何事容人算,水畔经旬断卖鱼”⑦张英:《存诚堂诗集》卷十七《偶然作二首》,清康熙刻本。等,告诫人们要顺其自然,凡事千万不可强求的深刻哲理。如“何处年光好,春风芍药栏。鸟啼深柳墅,鱼上落花滩。山水奇怀得,烟云放眼看。此生差可慰,随风有余欢。”⑧张英:《存诚堂诗集》卷十五《何处》,清康熙刻本。以及“红药春深万朵开,丰台岁岁为花开。今年只向银瓶里,倦眼灯前看几回”等诗作,通过淡雅欢快的景物的描写,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表达出了诗人悠闲、祥和、愉悦的美好心境。
五是状景抒情诗。在张英诗歌集中,状景抒情的诗作,分量最重。此类诗作淡墨点染,清词丽句,有清和婉约、謦欬芳洁之妙。通过对梅、竹、荷花、桃花、桂花以及田园风光、山水景色的描写,诗中显画,不乏神来之笔。如“杏花开满石桥西,杨柳参差绿覆堤。湖上日斜春水阔,波痕动处浴凫鷖。”①张英:《存诚堂诗集》卷十五《春日西苑石桥南望》,清康熙刻本。描写杏花、杨柳、春潮等早春景物,抒发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叹。再如“桂花开日香满城,六经堂外交柯生”、“十月芙蓉傍水开,拒霜原是不凡材”、“菊花时节寻霜圃,重阳故作霏微雨”等诗作,借讴歌自然景物,表达自己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良好心态和喜悦、闲适的豁达情怀。
六是离情送别诗。张英在朝廷供职时间长,同僚、好友、亲戚、乡邻众多,世事沧桑,变幻无常,因此离愁别恨在张英的诗歌作品中,也多有表达。如弟弟回家,张英惜别难舍,嘱咐良多,“故山云树外,惜别动离愁”;“读书兼教弟,珍重问南来”②张英:《存诚堂诗集》卷十四《送七弟归里四首》,清康熙刻本。。如“王屋峰前看露冕,黄河曲里听鸣琴。近日循良多上赏,期君入侍禁庭阴”。在即将离别之际,不忘给朋友以劝慰、勉励,寄予殷切期望。如“夙昔爱君子,高洁心所倾。千古秦淮月,长同水镜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有离别之时,对朋友的思念、祝福,无不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七是规劝励志诗。张英一生辉煌的一面,还在于把许多子孙辈培养成才。他极其注重对儿孙辈的培养,撰写了许多励志之作,读后令人感动。如“驹齿初龆发覆眉,颇怜聪慧异群儿。已通典诰与风雅,远胜而翁十岁时”。其子廷玉在十岁时就能背出《毛诗》、《尚书》,与张英的悉心教诲是分不开的。还有“喜看玉儿刚十二,也能捉笔咏寒蓉”③张英:《存诚堂诗集》卷十九《芙蓉二首》,清康熙刻本。等,同样表达了张英的喜悦之情。张廷玉入都前夜,张英和他交流甚欢,并吟诗激励:“惟期孝友承家好,须解谦和涉世难。”④张英:《笃素堂诗集》卷一《二郎廷玉入都定省寒夜共话遂成七章》,清康熙刻本。张英对子女读书寄予厚望:“香径自移闲草木,胆瓶常贮好花枝。每将佳句贻昆弟,话向京华阿母知。”⑤张英:《笃素堂诗集》卷一《寄三女》,清康熙刻本。“清夜联床有弟兄,梅花寒月读书声。”“文心须熟九还丹,气静神清笔路宽。”⑥张英:《笃素堂诗集》卷一《寄示诸子二首》,清康熙刻本。“少年努力承欢处,里巷人称好弟兄。”⑦张英:《存诚堂诗集》卷二十四《岁晚寄廷玉廷璐并与霖孙九首》,清康熙刻本。诗里行间,寄托着张英对后人的期盼与祝愿。
张英一生喜爱吟诗唱和,他在《存诚堂诗集自序》中说:“余自束发学为诗,……约略凡三十四年。……自幼至老,多好言山林农圃耕凿之事,即与人赠答往来、游历之所至,亦不能离乎此。”他还说:“夫诗以言志,虽中更出处进退,而无中变其志之事,洵如此,则其诗可知矣,则其人可知矣。”他自谦其诗謭鄙,固多重复,但“自少至老止言其志之所在,而无暇计论工拙,聊可以免于读其诗,不知其志之所在云尔”。他对古人那种情随境迁、心与物移的“堂奥”之作,心向往之,暗自羡慕。他五十岁以后,“山林之思益迫,隐退之思愈急”的心态,无不受到古代诗人退隐山林、躬耕田园、淡泊明志思想的影响。所以,沈归愚评价张英诗:“本朝应制诗共推文端,入词馆者奉为枕中秘”[2]。张英致仕回乡,多居住龙眠山中,构筑园亭,种树养花,怡情山水,“余乞休园居,衰老谢宾客,与麋鹿渔樵为伍。每与子孙征引掌故,背诵古人诗篇以相娱乐。”⑧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五《蠹窗学诗题辞》,清康熙刻本。所著田园诗尤清微淡远,抒写性灵,“淳古质厚,王、孟不及”[2]404。
四、勤政节俭、宽厚谦和的道德追求
张英一生以“敬慎”处世,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奉为座右铭。他以自己官宦仕途、为人处世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教训子孙如何持家、治国、读书、立身、做人,撰写《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书。他告诫子弟要“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常常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透析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人浅出,器宇弘深,引人深思。
1.重视读书
张英认为“读书者不贱”,读书可以增长道心,可以养性。“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为人生颐养第一事”。要想家族长盛不衰,最好的路径就是读书。他说:“每见仕宦显赫之家,其老者或退或故,而其家索然者,其后无读书之人也;其家郁然者,其后有读书之人也。”
他把读书看作子女报恩尽孝的重要内容。他说:“思尽人子之责,报父母之恩,致乡里之誉,贻后人之泽,唯有四事:一曰立品,二曰读书,三曰养身,四曰俭用。”[3]33
他强调读书必须领会其精神实质,否则不如不读;要讲究方法,如《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须从小读起。“毋贪多,毋贪名,但读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3]51
他非常反对死读书,认为光读书不行,必须学会运用知识;作文章要做到理明气圆。书读过之后,必须全面掌握和运用,若不能举其词,那无异于“画饼充饥”;如果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也是“食而不化”。张英强调读书乃立身之本,他说:“读书,固所以取科名,继家声,然亦使人敬重。”[3]35
同时,张英主张教育要从小抓起,“人当成童之时,机识未开,习染未深,束身于礼节,日闻正言,日见正事,有先入者为之主,而后世俗不能移。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以斯日进于德而不难。此《小学》之为大,而为成就人才之要务也。”①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五《小学详说序》,清康熙刻本。可以说,张英子孙在科场中屡取功名,是与他的悉心教诲分不开的。
2.崇俭节用
张英认为持家要以“俭”为宝,把“俭”的内容归纳为“俭于饮食”、“俭于交游”等八个方面。他认为世家大族更应该注意节俭,他说:“大抵风俗之坏,必始于世家大族,而后浸淫及于小民。”还说:“俗之敝,莫大于侈。侈之大,莫著于服饰。耗物力,启奇衺,紊等威,乱上下,长淫僻,贫富相耀,无有穷極。故周之大夫重羔羊之裘,检刺赤芾之僭侈。《毕命》特举服美于人心以为戒,其意深矣。后世有风俗之责者,慎勿以为细,故而忽之也。”②张英:《书经衷论》卷四,师古堂丛刻八种之三。
他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他在致仕归里之后,仍“誓不著缎”,“不食人参”。不管是暂住乡里,还是久居京城,他都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动支费用,精心筹划,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月底总结所余,“别作一封”,用来应付贫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两件”[3]25。
到了晚年,张英仍坚守节俭之习,极力反对浪费。他对京师同僚“一席之费,动逾数十金”,深感不安。他六旬之期时,反对家人、学生、同僚为他贺寿,与妻子商量,用设宴之资,“制绵衣袴百领,以施道路饥寒之人”[3]25。
他要求子孙辈从点滴小事做起,“治家节用”。告诫子孙要常以席丰履盛为可危、可虑、难处、难全之地,勿以为可喜、可幸、易安、易逸之地。还以先辈勤俭持家的事例来教育后人,他赞赏拙庵府君勤俭节约、乐善好施,“于声色华丽之物绝无所嗜好,一羔裘衣三十年,虽敝不忍易。时以惜物力留有馀为训。然性乐施济,遇人之急,不啻身受。方吾桐苦寇,岁且大祲,先君设粥糜以济饥者,全活甚众。生平多隐德,不以告人。”③张英:《笃素堂文集》卷十《拙庵府君行述》,清康熙刻本。
扶危济困、帮助他人成为张英一生重要的社会活动内容,处处体现出“无忤于人,无羡于世,无争于人,无憾于己”的人生追求[3]21。
3.勤政清廉
张英认为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偶有挫折,或被降职,最终仍因为其智慧过人、处事廉俭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重用。
他推崇明君,建议皇帝要明察秋毫,选拔那些德行良好的人去担任要职,造福黎民百姓。他说:“于皇上早作夜思之际,宵衣旰食之顷,无一时不以爱养生民为心,无一事不以讲求利济为主。其养民也,则田畴树艺不厌其详,水旱灾梫务求其备。其教民也,则敦本明伦必先,其重人心风俗,务底于淳。……察吏则博求善良,有一善之可以裨吾民,必显扬之不遗。”①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二《仁民天锡万寿颂》,清康熙刻本。了解民情,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是为政者的重要任务,他强调“为政以安静和平、休养民生为重”。
张英为同僚撰写墓志铭,大力表彰他们勤政清廉、洁己奉公、施惠于民的美德。张英自己更是严于律己,一尘不染,堪称清朝官员的典范。他不以权谋私,不以势压人。居乡不干预政事,其亲朋故友,邻里子弟,中进士者多达数十人之众,没有谁因为他的提携而升迁。
他要求仕宦子弟做到:“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3]27就连皇帝颁给他的赏赐,也用来济困赈急,或修桥筑路,以利他人。他襟怀坦白,宽厚待人。许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员,因为他的保护和举荐而免遭不测之祸,得到重用。
4.积和谦让
张英对“和”字有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人生在世,以和为贵,只有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身心和顺,社会才会安宁,人人才能安居乐业。他说:“福之兴,莫不本于家室。夫福非和不致,和非积不成。积之者深矣,然后形于巾帨。被于琴瑟,流于环佩。……积和以敛福,所谓保艾阁后者端在斯欤。”②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五《保艾阁诗序》,清康熙刻本。古人认为“致寿之道有四:曰慈、曰俭、曰和、曰静”。张英也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和喜神。[3]14
“和”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对自然界来讲,同样重要,张英说:“人能慈心于物,不为一切害人之事,即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3]13可见,他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张英认为做人要以谦让、益人为本。他言传身教,自己居乡时,“厚重谦和”,与人相交,一言一事,考虑“皆须有益于人”。他晚年在龙眠山构筑“双溪草堂”,与乡民相处,不以名臣自居,而以一位山间老人与百姓交往。往来山中,遇到担柴人,主动让路,与人方便。尽量做到“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他认为每个人所言所行不可能“全是”,遇到别人“非之、责之”或“不以礼者”,要“平心和气”,做到有理“恕人”。他训诫子孙要明白“满招损,谦受益”之意,并说“天地不能常盈,而况于人乎?”要求后人做到“终身让路,不失尺寸”[3]60。
张英自己在这方面更是身体力行,有关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名传乡里,誉满海外。据姚永朴《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记载,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家邻居吴氏建房子,欲侵占张家宅基地,张家人驰书京城,请求张英出面制止。张英接到家书,赋诗作答:“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书,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形成了“六尺巷”。如今,六尺巷已经成为邻里和睦、以和为贵、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教育场所。
5.修身养性
张英认为一个有追求、有责任感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所以,在他的一生之中,非常注重修身养性。
一是注重道德修养。所谓道德者,“性情不乖戾,不谿刻,不褊狭,不暴躁,不移情于纷华,不生嗔于冷暖。”[3]21他说:“居家则肃雍闲静,足以见信于妻孥;居乡则厚重谦和,足以取重于邻里;居身则恬淡寡营,足以不愧于衾影。”[3]21做到这些,于人、于己都非常有益。然后,天地容其隐逸,鬼神许其安享,就不会有“心意颠倒之病”、“取舍转徙之烦”。他说:“每见气躁之人,举动轻佻,多不得寿。”[3]14由此可见,人要自立于世,必须遵从社会道德,要善于睦邻,善待亲人,尊重他人,取信于社会。他佩服其兄张载以德取信乡里,他说张载:“无求于人,无羡于世,无时不旷然天真……居乡以德感人,人咸化之……贻予书,辄劝以引退……予每于公卿间述先生行事,莫不低徊欣羡者久之。”③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九《湖上先生传》,清康熙刻本。
二是注重文学修养。张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他始终认为读书为文是一件陶冶情操、乐趣无穷的美事。所以,他认为读古书如同先人对话,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其中奥妙。他说:“吟咏古人之篇章,或抒写性灵之所见,一字一句便可千秋,相契无言亦成妙谛。[3]21”欣赏古人之文,先要知晓古人之心。他的许多诗文或抒发人生感悟、或讴歌自然风光、或叙述兄弟亲戚朋友之情,文采飞扬,令人赞不绝口。
三是娱情山水。张英酷爱自然山水,对故乡龙眠山水更是一往情深。晚年致仕回家,在龙眠山里构筑“双溪草堂”,“目不离烟霞,手自艺兰菊”,置身奇峰青壁、苍松翠竹之间,怡然自乐。他认为“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3]6,“佳山胜水,茂林修竹,全恃我之性情识见取之”[3]21,“手种一树,开一花,结一实,玩之偏爱,食之益甘”[3]15。循环玩赏,可以终老。他非常赞同陆游“游山如读书,浅深在所得”的观点。所以他每天游玩龙眠山,都有不同的感受,季节不同,时令不同,山色变化不同。他说:“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赭黄茜紫,或映朝阳,或回夕照,或当风而吟,或带霜而殷,皆可谓佳胜之极。其他则烟岚雨岫,云峰霞岭,变幻顷刻,熟谓看山有厌倦时耶?”[3]12张英看山见解独特,他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用心与大自然交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是主张节欲。他认为嗜欲之心,是人养生致寿的大敌。他说:“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3]3还说:“多求而不得则苦,多欲而不遂则苦。”[3]5张英主张清心养德,夜坐安神,“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2]6。还常常告诫人们“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毋贪多,毋贪名。”[3]51张英时刻警醒自己,要清心寡欲,不做违心犯忌之事。他借西渠先生而表达自己之心愿,他说:“五六年来得一法,一身五官百骸,听其与忧喜烦苦相缠绵,独守灵府方寸之地,坚闭四门,不许忧喜、荣辱、进退、升沉、劳苦、生死、得失,一切之念稍稍阑入其中,间或疏虞打入片刻,即忙驱逐,仍前坚守。”①张英:《笃素堂文集》卷九《寄叔兄西渠先生书》,清康熙刻本。张英告诫后人安心方法:“非理事决不做,费力挽回事决不做,败坏生平不可告人事决不做。衙门中事,一切因物付物。一事当前,只往稳处想,应过辄已,不将迎于事前,不留滞于事后。所以每卧辄酣,当食辄饱。”②同上。张英认为人生在世,只有热爱自然,超越财富利禄,看淡名利,清心寡欲,才能享受人生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只有关爱他人,有益于他人,才能显示生命存在,彰显人生价值。
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对张英及其诗文作一些肤浅的评述。张英为人谦和,学问精深,著作繁夥,影响深远。作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且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清代学人,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对官宦仕途的独到见解,对治国持家的精深理念,乃至处人、处事的哲学等诸多方面,内涵丰富,卓识非凡,令人难以悟透和理解的。我们对张英其人及其诗文作一简略述评,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张英研究,以丰富清史研究内容。
[1]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张文端公事略[M].长沙:岳麓书社,2008:213.
[2]钱仲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张英[D].北京:中华书局,1996:404.
[3]张 英.聪训斋语:卷二[C]//江小角,陈玉莲.聪训斋语·澄怀园语.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