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院的“小患者”
2013-04-07张汾燕
□文 张汾燕
深秋的早晨冷风瑟瑟,寒意已覆盖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大早,就听说急诊室要送来一个急性胰腺炎患者,而且好像岁数不大。在我们老年医院,所谓“岁数不大”,大家都会认为年纪应在六七十岁,或者就是腿脚还算灵活,能下床活动,再或者就是没有老年痴呆,沟通起来比较容易的这类患者。
初见“小患者”
随着楼道里传来的阵阵平车声,急诊室送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患者。他蜷缩在被子里,眼睛紧闭,双眉拧在一起,小脸通红。老年医院来了小患者,确实是一件新鲜事。从护士长的问话中,我得知这个小病号叫吴晓祥。护送的急诊护士介绍说:晓祥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发热(体温最高39℃),昨晚送来急诊时嗜睡状态,还没联系到家人,也没有交住院押金,住院手续是通过我们医院的绿色通道办的。
急性胰腺炎在消化系统疾病中非常凶险,况且患者还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情况不容乐观,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加之治疗费用高,一般都是在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再行治疗。可据送晓祥来的室友讲,晓祥是只身来到北京,其父母远在江苏省海安县……
挽救生命,刻不容缓。心电监护、吸氧、放置胃肠引流管、静脉泵入生长抑素、补液等治疗措施相继到位。病房门口,主任拨通了晓祥家的电话:“您好,是吴晓祥的父亲吗?我是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付大夫……”通过和晓祥父亲的详细沟通,得知晓祥发现糖尿病5年多了,血糖最高时达87.3mmol/l,同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也已5年,平时的饮食控制十分严格。正处在叛逆期的晓祥,由于学习和治疗的双重压力,开始出现了逃学、与父母吵架,甚至拒绝使用胰岛素,以暴饮暴食相对抗的问题。此前,晓祥在学校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已经有两次昏迷经历了。这次发病,就是他再次与父母发生争执后,偷偷跑到北京打工,暴饮暴食后诱发的急性胰腺炎。
他来了 我就出院
第二天,主任查房时,详细询问了晓祥昨晚的情况。此时,晓祥的脸庞没有先前那么发红,体温也正常了,正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发呆。张大夫介绍说:“今天复查,血淀粉酶仍高于正常值3倍,白细胞比以前降低了,但仍高于正常值”。主任听了,对大家也同时对晓祥说:“治疗了一天半,效果挺好的,他父亲也快到了。”晓祥眨了眨眼睛,分明是在认真地听主任刚才的话,随后嘟囔了一句“我爸来了,我就出院,我不见他。”大家都没想到,这孩子与家里的积怨这么深,面面相觑地不禁看向主任。主任说:“晓祥,你先好好养病,听大夫和护士的话,病很快会好起来的。你离家后,你父母急得到处找你,现在他们知道你在我们这儿也放心多了。”晓祥的眼里泛出了泪花,当眼泪再也无法抑制地流了下时,他急忙拉起被子蒙头掩饰。
下午,晓祥的父亲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握着主任的手,这个高大的汉子一直说着感激的话,还说到“等病好了,回去非得收拾他,他妈妈都快急疯了”。主任赶紧劝道:“您别生气,我儿子也和晓祥差不多大,这个年龄的孩子确实不好管,说轻了没用,说重了又逆反。咱们做家长的,要懂得方式方法,加强引导,不可简单粗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晓祥笑了
“吴晓祥笑了!”就在晓祥住院后的第四天一早,夜班护士高兴地向主任说起了今天早晨抽血时,吴晓祥对她笑了。主任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着叮嘱张大夫说:“一会儿看看血淀粉酶结果吧,如果正常了,没有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就可以将胃管撤掉了。”
查房的时候,我在晓祥的病房里多呆了一会儿,晓祥半躺在床上看电视,他父亲坐在旁边陪着。我问晓祥饿不饿,他一本正经地说:“饿啊”。他父亲在旁边说道:“昨天晚上就吵着饿了,我去给他买了零食,可值班大夫没让他吃。”我对晓祥说:“胰腺炎就得饿着才能好,再忍一两天吧。”老年人得了胰腺炎禁食水期间都哭着喊着要吃饭喝水,这也确实难为正在长身体的晓祥了。
当晓祥提起不愿继续念书,希望打工挣钱的想法后,我劝慰道:“你现在岁数还小,胰腺炎虽然好得快,但糖尿病可是慢性病。现在你没文化,打工又是干体力活,生活不规律,不适合你干。你得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对吧?”晓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晓祥要出院了。他欢快地与父亲一起向我们道别。“晓祥加油,为了自己,也为了父母!”晓祥带着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的嘱托和祝福出院了。
时至今日,我仍常常想起老年医院的那个“小患者”,想起当时救治晓祥的那一幕幕。“医”是什么?人道才是医道核心。无论我们面对的是老年患者、青年患者或是“少年叛逆者”,只要真心地付出爱心、耐心和诚心,病人在我们这儿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躯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温暖。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