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守恒:海派文化审美解析

2013-04-07秦建鸿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石库门海派服饰

秦建鸿

(上海大同学院,上海 200011)

上海有张爱玲倾述的摩登的西区风韵,也有郁达夫笔端的春风沉醉的东区情怀,还有王安忆缅怀的老城厢的天香温馨,林林总总说不尽道不完的海上前世今缘、浮尘掠影,凝聚着海派文化的底蕴,升华审美情趣。

一 “规律和理念”——海派文化守恒

本文以文化守恒理论为依据,对海派文化作审美解析。先阐述文化及文化守恒,关于“文化守恒”这一理念,本人近年来致力研究,以守恒理论解释文化现象。

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采用文化是一种生活样式的说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是人类群体的创造成果,也是一种共享成果。从生活中产生的文化,首先是其物质性,人类群体在共享物质成果时,进行互动交流,以此表述一种理念,这就产生了文化的另一特性即非物质性,换言之人类在共享物质成果时还能共享非物质文化。

戴维波普纳有一句经典名言:把人类和其自然界的近亲——猩猩区分开的、质的东西就是文化。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互动和交流的文化具有传承的特性,这种传承性使文化隽永流长,亦是本文所论“文化守恒”理念的依据。守恒定理认为,相互作用的两种力释放的能量,在运动过程中转化或转移总量不变。作为文化的能量既不凭空产生,也不凭空消失,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识作用于人类精神。

文化能量中相互作用的两种力,本文把它称为“环境规律”和“理念说明”。就文化本源来说,从生活样式发展起来的文化是最初的物质形态,以适应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文化,也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特定的环境氛围形成独特“环境规律”释放出文化能量中的一种力。

与文化的物质化的“环境规律”相互作用的另一种力,即文化的“理念说明”。作为一种生活样式文化除了它的物质化之外,总有蕴含在其间的意味,人类通过它进行互动和交流,正是这种意味表述,构成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来说,文化的“理念说明”是指人类能够在物质化的文化现象中自觉地意识到蕴含在其中的共享成果的意味。文化的“理念说明”形成一种强大张力,表述一定的意愿提升生存状态。人类在文化的“理念说明”中体验生存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传承文化,这种张力形成文化的守恒能量,释放无限的审美空间。文化守恒的审美能量突显为其交融性、可塑性以及创造性。

(一)天时地利,一种文化基础

我们先从海派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分析本文所述文化守恒的一种力“环境规律”。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的水系资源,19世纪中叶世界的政治经济的诸种因素,形成一种特定的环境规律,托起一轮海上明月。

罗兹·墨菲曾说:“大城市不会偶然出现,它们不会为一时的狂想所毁灭。地理上的事实曾经创立了上海;一旦和平从东亚恢复,这些事实将会使上海在未来的岁月里繁荣昌盛。”事实上,上海在开埠前,已有很长的繁荣期。1680年,康熙决定开放海禁,对外做生意合法了,上海当时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沙船”,这种船的数量达到1万 多只,上海港口的吞吐量有300多万吨。东北的大豆来了,上海的棉布出去了,南方的茶叶到北方去了。当时的上海港,已经在世界的港口中名列前茅。

有了这个前提,洋人才看中“上海”。1842年,英国人来到上海做生意。上海对他们而言,是深入中国腹地的战略要地,英国商人带动了上海的第一次移民潮。上海之所以能够在开埠后由一个普通的地区商埠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远东金融中心,进而向国际金融,航运中心迈进,其优越的地理条件、特殊的政治格局以及中心城市效应各方面因素汇聚一起。

但是,还有一件事情让洋人头痛:中国腹地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不太需要洋货,倒是中国的商品,比方说茶叶卖的很红火,这样下去贸易会出现逆差。英国政府想出两个办法,第一联合中国人一起做生意,让一些中国人也发财。这样就形成一个买办阶层。买办是一个接力棒,向中国腹地渗透。另外一个方法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让中国人认同,这是现代的、文明的、更好的生活方式,于是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与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的海派文化。

(二)寻常巷陌,一种文化诉求

其次,我们再从海派文化寻常巷陌的内涵,分析本文所论文化守恒的另种力“理念说明”。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上,形成了海派文化的独特观念,这种依存于物质又超于物质的特性,集中体现在居家、服饰及饮食等方面。

首先是居家。

可以说,上海造就了石库门,石库门造就了海派文化。石库门不失为一份形象的读本,体现为海派文化交融性的居家读本。石库门由兴起而兴盛,又由兴盛而向新的形成发展的过程,承载了上海的沧桑变迁。中西结合的石库门已成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和上海历史的见证,

开埠的上海寸土寸金,开发商要考虑如何在最小的空间获取最大的利用价值,所以石库门群体布局紧凑,相互毗连,成片纵向或横向排列,其单体平面及结构比四合院或徽派建筑占地小而又比西洋建筑造价低,打造出上海特色密集性的弄堂房子的石库门结构。

石库门弄堂房子,从建筑样式看,是在传统的小院落式本地房子基础上,高度密集化而形成,以适应大都市人群聚居。石库门改变了本地房子以单幢同心圆村落式布置的传统形式,引进了西洋住宅以多幢联列式毗连布置的形式。从建筑技术看,明显吸收了西洋风格。因此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房子体现了中外建筑居住的民俗性,同时体现了海派文化的交融性。

其次是服饰。

十里洋场的都市气息孕育了海派文化服饰的可塑性。上海人注重服饰,其原因在于商业社会注重衣着,人们追求体面的服饰,以显示自身的价值,提高自身的地位。

海派服饰百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个性,在全中国有着很大的知名度,鲜明的地方色彩,使人一眼就可以认出这是“上海人”。因此,服饰也成了上海人的标志,那种洋气十足,且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服装,成为上海人的一种时髦,一种骄傲。

海派服饰的溯源亦可从《申报》记载反映,西洋面料在上海地区特别有市场,它迎合了上海人爱美的心理,说明西方文化影响之烈,突出表现在人们的衣着打扮上。上海作为西方文化东渐的门户,人们追求时髦,已成为一股潮流,因此更喜欢用西洋面料来装饰自己,打扮自己,并逐渐形成以时髦为时尚的服饰观念。

第三是饮食。

上海移民潮带来了东西南北菜肴,大大丰富了上海人的餐桌,酿造了海派饮食创造性的文化特质。

空前活跃的人口流动及由广大移民形成的硕大的饮食消费市场,不仅给中国内地八大菜系和风味各异的西洋菜、东洋菜都能在上海滩上安家落户创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也为上海人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在频繁交融中形成特色风貌构成了客观条件。

自古以来一日三餐制,多数家庭秉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训,但上海开埠后,租界的设立,上海逐渐变成“十里洋场”,又有“夜上海”之称。这样20世纪30年代前后,宵夜开始风靡起来,上海的夜宵品种极为丰富足以见证海派文化的创造性特质。每到夜间九、十点钟,街头巷尾会出现悦耳的叫卖声.“火腿粽子噢——猪油夹沙粽子!”这种粽子放在木桶中,上面盖着棉垫子,粽子要趁热吃。“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桂花莲心香得淡雅,最受夜间温功课的女学生欢迎,家长听到叫卖声从小贩处买几碗慰问复习功课的子女。“香是香来糯是糯——又香又糯炒白果!”夜间卖白果的大多是老人,肩挑着担儿,一只风炉,一只小铁锅,白果在铁锅中炒起来的沙沙声引来一批小朋友。“笃笃笃,笃笃笃!”这是馄饨担敲竹筒的声音。30年代夜间走街串巷卖馄饨不喊不叫在担子上挂一截毛竹筒,边走边敲,人们听见这“笃笃”之声,就开门买馄饨宵夜。

海派文化创造性的饮食风俗形成一道亮丽的市井画卷,意味隽永。

二 风景独好——海派文化审美

罗兹·墨菲在《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指出,上海从1843年开埠以来的百余年的城市发展演变历程,足以证明,上海的发展的历史对中国的适应世界潮流和走向现代化起了关键性作用。我们在研究上海发展时,看到了海派文化的传承,验证本文所论“文化守恒”,海派文化在特定环境中产生并诉述着海派生活的理念,百余年的发展一脉相承。海派文化守恒的能量,释放无限的审美张力。

我们还是从海派文化的基本体现:居家、服饰、饮食三方面解析海派文化守恒的审美意味。

(一)螺丝壳里做道场——雅致美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趣浸润海派文化于血脉,上海人在狭小的空间中追求雅致生活欣赏美。“栀子花白兰花”淡淡的香气使拥挤的弄堂变得开阔而幽深。窗前一盘花,浓绿的爬山虎覆盖在石库门的围墙上,伸出小洋房的夹竹桃交相辉映,即便是老虎窗前的衣竹竿也是别样的市井风俗。

上海人要感谢石库门,当年为着节省土地建造的石库门,教会了上活人如何精打细算,而在拥挤的石库门中生活的上海人,也懂得了如何拓宽空间,协调人与物的关系,石库门中的那些房间,都有一些美丽的名称:前楼,后楼,亭子间,阁楼,上海人形成了自己的居住习俗。可以说石库门锻造了上海人的审美情趣。

一句话,石库门让上海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交融变化精致的生存空间,学会欣赏美。

(二)镜子前头翻花头——精心美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上海男人和女人们懂得精心装扮,以得体的服饰展示美,服饰的可塑性也成为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上海人穿着在过往的年代里众议纷呈,无限解读。上海人忠于服饰又忠于自我,服饰可以看做为海派人生新的旅程。

尤其是上海女性,服饰除了服,还讲究饰。上海女性在穿着打扮上可塑性的变化,除了创造举不胜举的新式服装,更在这些服装上点缀上各类首饰、头饰、帽子、提包、手套、围巾等,许多旧式服装一经点缀顿时焕发出勃勃生机,妙趣横生。虽然这要归功于专业设计师的独特匠心,但与此同时,坊间女性在穿衣打扮上的智慧与才华也不容忽视,日常生活便是她们的时装秀场,演绎出无与伦比的时尚风景线,专业设计师又从她们的打扮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海派服饰体现出文化的可塑性,不仅服装整体发生风格变化,而且服装的各种配套装饰也深受西洋文化的影响。除了西洋传入的荷叶边和舶来的袜子、香水、怀表、皮鞋,还有各种衣绦边、金属纽扣、绒毛线之属,形成一种“时髦”的风俗。

上海人喜欢根据自己的个性、审美观念和自己的身材条件来选择服装,这种态势推动了上海服饰不断推陈出新的源泉。海派服饰注重仪表,注重自己的着装,更是具有文化品位的表现,在带动消费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了都市社会文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海派文化的服饰观念,反映了上海人有着强烈的追求个性、展示自我的心态,可塑性的服饰精心锻造展示美。

(三)灶披间里下功夫——考究美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金盘空。”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舌尖上的讲究,融汇于餐桌的曼妙风景在开埠的上海尤为显著。上海人对饮食的考究,坐怀餐桌,心透宁静,不奢侈张扬,家常淡泊而温馨。

石库门中大鱼大肉的日子极少,但是没有荤菜的日子也不多,荤素搭配,从营养的角度讲倒是很合理的。当然,即使有荤菜,吃得还是很省的,肉经常吃,大都是肉丝。家中糖果饼干之类的零食是经常准备着的,准备着招待客人。

上海人的饮食观念吃开了。它率先打破了固守本色原味的帮系门户,从原辅材料的择取、调味品的选用直到烹饪工艺的使用,完全不拘定格,兼收并蓄,最终创造性地形成了“海派口味”。“海派西菜”、“西餐中吃”等种种新奇事象,点缀着上海食俗的特有景观。比如,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它们价廉物美,极受平民百姓的欢迎,曾被誉为早点中的“四大金刚”,博采众长形成的经典上海口味。

作为国际大城市海派饮食,自开埠至今一百多年来吸收和包容了各地的风味,同时又引进了西方的饮食,在适应本地口味发展时,相应产生了上海的特点,即海派风味。这就是饮食习俗在一个地域所出现的风采,

上海人“吃得开”,对烹调水平特别讲究,尤以色调的秀雅、菜型的清丽和肴馔中蕴含的文化气质而著称。至于家庭饭菜,也精细济楚,普通人家,多为四菜一汤两道主食的格局,饭碗小而菜盘大。各家的餐具、酒具、茶具,多是成龙配套的,足以显示海派饮食文化考究美的特质。

上海人对生活的独特钟爱,在海派饮食文化创造性地考究中享受美。

结 语

重塑海派文化使我们看到了被唤醒的东西,以美求实,以实求美。生活创造了文化,生活也创造了美。生活的本质维护生命的真谛。我们从海派文化的基本内核居家、服饰、饮食三方面解析了文化守恒的审美意味:上海人居家意识中雅致情怀的欣赏美;服饰理念中精心追求的展示美;饮食态度中考究的享受美。新老上海人创造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感受生命的愉悦。

就海派文化的审美解析,我们把美从象牙塔尖还原到世俗,平平谈谈求实,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就是美。

[1]冯绍霆.石库门:上海特色民居与弄堂风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薛毅.上海读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仲富兰.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

[4]徐华龙.上海风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英]布莱恩·S.特纳,[英]克里斯·瑞杰克.社会与文化——稀缺和团结的原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石库门海派服饰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动物“闯”入服饰界
传承红色基因 从石库门开启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海派剪纸
抢救并保护上海的文脉石库门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触摸石库门,找到真正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