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龙王形象及其成因分析
2013-04-07陈妍
陈 妍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 475001)
龙王,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入住中原。龙王信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与中国原有的龙崇拜相结合而不断繁荣昌盛、深入民心。从中国古代小说中亦能窥见龙王信仰发展变化的轨迹,而明代出现的《西游记》不但集神魔小说之大成,也可以说是一部集龙王形象之大成的巨著。《西游记》全书100回中,提到龙王的有三十回,集中出现龙王形象描写的就有17回。这些回目中蔚为大观的龙王,其形象“与最初在中国典籍中出现的龙王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已经不再沿着佛经故事的老路发展了”。[1]90与古老传说中的龙相比,他们缺少了一些祥瑞与尊严,因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颇深,也更加世俗化了。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西游记》中龙王形象的诞生?未见有专门的探讨。本文旨在对这些龙王形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类型化分析,以期探讨龙王形象形成的宗教、民俗、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一 龙王的形象特征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对龙王形象进行了全新的改造,一改龙王原先威严、凶暴的强者形象,使其变得充满人情味和世俗气息,字里行间还不乏对他们的揶揄与嘲讽。纵观《西游记》中诸多丰满、具体、灵活、生动的龙王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类型。
儒士形象。“魏晋以后的佛教思想,为了能植根于中国大地,并能被社会民众所接受,都自觉地与儒家文化同流。”[2]328这种同流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便是龙王在文人笔下被不断儒化,他们不再只是承担着司云降雨职责的神,而演化为积极入世,熟谙官道,汲汲于报恩思想,尊崇文人秀士,有着多面性人格的儒者形象。这种特征在《西游记》中刻画最为深刻。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要数小白龙。在取经集团中,白龙马可谓取经事业最忠实的行动者和见证人。他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触犯天条被判以死罪,观音把他救下后点化他做了白龙马,驮唐僧西天取经以将功补过。如果单纯地把它看做因受菩萨点化而给唐僧做脚力以将功补过的一匹马,那就大大抹杀了他的功绩。在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中,他还是扭转时局的关键人物,唐僧被妖怪化作猛虎,“大师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无音信!”[3]351情势危急之下,小白龙“却才跳将起来道:‘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休矣!’他‘忍不住,顿绝缰绳,抖松鞍辔。’”[3]351为救唐僧化作宫娥与妖怪打斗,还险些丧命。战败后,他又想方设法说服猪八戒去请孙悟空。在小白龙的努力下,取经团队才又踏上了西去的道路。小白龙也最终得以功德圆满,修成金身正果。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推崇的道德范畴。《西游记》中的龙王汲汲于报恩的思想,体现了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中,陈光蕊曾救过洪江龙王一命,后来陈光蕊被水贼刘洪所害,尸首沉到水底,洪江龙王发现后就言道:“此人正是救我的恩人,如何被人谋死?常言道:‘恩将恩报。’我今日须索救他性命,以报日前之恩。”[3]94有了这一节,才有了陈光蕊日后与妻儿团聚之喜。
仕宦形象。龙王还是熟谙官道的仕宦形象。身为司雨大龙神,龙王降雨并非为缓解人间旱情,而是要体现玉帝的意志。凤仙郡“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3]1014(第八十七回)孙悟空请东海龙王降雨以解旱情,龙王却说:“我虽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辈。上天不差,岂敢擅自来此行雨?”[3]1014在龙王心里,和天帝命令相比,百姓的苦难便显得尤为苍白无力。
若说龙王对上是唯命是从,对下则是另一番面孔。第四十三回中,鼍龙占了河神的河府,使他无家可归,河神对孙悟空诉苦说:“我却没奈何,径往海内告他。原来西海龙王是他的母舅,不准我的状子,教我让与他住。我欲启奏上天,奈何神职微小,不能得见玉帝。”[3]511可见西海龙王对上唯命是从,谨慎小心,而对下则是欺瞒打压,毫无善心。《西游记》中的龙王们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已完全世俗化了的人间官绅。
畏道形象。《西游记》中的龙王是道教神,他们往往斗不过道士,在神力上受制于道。泾河龙王与道士袁守诚打赌,不料袁守诚百算百中,堂堂龙王顿时没了架势,“急丢了门板,整衣伏礼,向先生跪下”。[3]111结果仍没有逃脱被剐的命运。孙悟空与妖道打赌祈雨时,那道士“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3]536那四海龙王也是“一齐拥至”,准备降雨。道士的文檄能惊动玉帝,使玉帝给龙王下旨降雨,可知道士的法术是高于龙王的,只因这次遇到了孙悟空,才会“祈雨失败”。
妖龙形象。《西游记》中还塑造了一位妖龙形象——鼍龙。鼍龙出现在第四十三回,书中这样刻画他的长相:“方面圜睛霞彩亮,卷唇巨口血盆红。几根铁线稀髯摆,再鬓朱砂乱发蓬。形似显灵真太岁,貌如发怒狠雷公。”[3]509让人感觉甚是恐怖、丑陋,简直不像龙族子孙。再看他的所作所为:占了黑水河河神的府邸,伤了河神许多水族,还将河神赶走,又设计将唐僧和猪八戒摄走,企图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摩昂太子前来擒他,他又与摩昂太子交战。这鼍龙,无论是长相还是行径都与妖怪无二,书中称他为妖鼍,他已经成了一个妖怪。
龙王在《西游记》中可谓作用巨大,他们从第三回出场到第九十二回退场,中间一直没有远离我们的视线,他们热心帮助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与之不相配的却是他们低下的地位。他们司云布雨谨遵天命,若有一点差池,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他们常常只因为一点小事触犯天条就被施以严刑,因此行事谨小慎微。孙悟空甚至可以不需要申报上级部门,就能直接剿了万圣龙王一家(第六十三回),最后,又做主将龙婆穿了琵琶骨,着她长远看塔。龙王一家被剿这件事前前后后都是孙悟空一人做主草率了结了,可见龙王的生命何其卑贱,随随便便就能被处死。龙王们对于取经集团的号召总是积极响应,随叫随到,不辞劳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对孙悟空的惧怕。
二 龙王形象形成原因分析
龙王多面、复杂的形象并非突然出现的,它的形成有迹可循。佛教信仰自传入中国以后,为了能更好地宣扬其佛经教义,就有意识地积极寻求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途径,在这种传播过程中,龙王信仰也不断地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相互吸收、渗透,加上受民间信仰的影响,龙王形象便渐渐脱离佛教龙王而不断被民俗化、本土化了。上文从《西游记》中归结出的龙王系列形象,便深刻地体现了儒释道碰撞融合后文化糅合的一些审美特征。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1.《西游记》吸收了印度佛典成分。“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4]龙王是随着佛经的传入而进入中国的,并很快替代了中国古老传说中河神的地位。因此,古代小说中的龙王处处可见佛典中龙王形象的痕迹。佛典中,龙王除了少数的反面形象外,大多担当的是佛教的护法神角色,他们忠心保护世尊,信奉佛法并为众生谋福利;他们深置宝藏,富有四海;并且江河湖海皆有龙王。这些特点是中国龙神所不具备的,而《西游记》中的龙王继承了这一特征。
在佛典中,龙王虽有法力,地位却很低。佛教中的龙为人世间行恶之人堕化,所以要修行佛法以成正果,以解脱出属于畜生的龙类。龙的最高向往,是脱身成人,可见印度龙地位远在人类之下。《佛说海龙王经》卷二《授决品》第九云:“佛告龙王:其於佛法出家奉律行戒不具,现戒成就违戒犯行,不舍直见不堕地狱......寿终之后皆生龙中。”[5]《第15册·经集部》它是对那些不守戒行的僧人施行的一种惩罚。《菩萨本缘经·龙品第八》谓:“菩萨往昔以恚因缘堕于龙中,受三毒身,所谓气毒、见毒、触毒”。[5]《第3册·本缘部下》佛教龙王的这些特性与中国的龙形象相差甚远,其又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教不断融合,才有了中国古代小说中出现的地位低下的龙王形象。因此,吴承恩对龙王形象的再创造,有着充分的佛典依据。
2.文人的创作是龙王形象不断儒化的重要原因。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很自然地会将自己的思想、抱负、愿望,乃至怨愤寄托于自己所塑造的对象身上。而小说中的龙王,其身体里就不免也流着儒士的血。最早对龙王进行正面刻画的唐传奇《柳毅传》,[6]559-569文中成功塑造了千方百计要报恩的龙王龙女形象。明初文言小说集《剪灯新话》中的“水宫庆会录”、[7]9-15“龙堂灵会录”[7]83-91两篇,却将龙王龙子塑造成了胸无点墨的慕才形象。
《西游记》中的龙王形象也大量吸取了前人小说中的养分。在古代小说中,龙王被塑造成了知恩图报、爱慕文人才士、畏道慕道但同时又懦弱无能、地位低下、受人嘲讽的形象,这些在《西游记》中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从成书于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元杂剧《西游记》,再到明百回本《西游记》,龙王形象在不断吸收借鉴前人小说的基础上逐渐丰满生动起来。
3.民间龙王信仰的影响。龙王掌管水脉大权,能司云降雨,保证民间风调雨顺;龙王传入中国后又与中国的龙神相结合,有助于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尊严,因此受到上自天子下至百姓的崇拜。自五代吴越王敕封并祠祭钱塘龙王开始,历代帝王皆有敕封龙王、敕建龙王庙的举措,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的龙王信仰。自唐宋至明清,龙王信仰蔚为大观,尤其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也是明清小说中出现大量龙王形象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一时期的小说又多是对龙王的嘲讽与贬抑,原因之一是民间信仰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功利色彩浓厚。中国的民间信仰很驳杂,从如来佛祖、观世音到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从托塔天王、关公到八仙、各地土地神等都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只要是能满足民众需求的神在民众那里都很受欢迎,能施云降雨的龙王就更不用说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旦发为水灾或遇到旱情,给人民带来灾难,民众也会把责任怪到龙王头上,于是人们就有了对龙王的不满情绪,继而将一些不光彩的形象加诸在龙王身上。
4.对现实不满的宣泄。明代神魔小说对龙王的丑化最厉害,文人笔下的龙王完全脱去了高贵、威严的外衣,无一例外都是一副软弱无能的可怜相,全无王者气度。儒家文化讲理性,讲人治,关注民间疾苦。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的写照,是借神魔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嘲讽。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明朝前期还好,中后期皇帝大多昏庸,他们宠信宦官、好道 、荒淫无度,使国家积贫积弱,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朕即天下”的封建社会,朝政的好坏、国家的兴衰、人民生活的贫富往往关键在于皇帝,人民也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因此,当朝廷内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把责任归罪于皇帝。然而,在封建社会是不允许百姓抨击朝政的,又由于龙神是帝王的象征,统治者不允许民间滥用,而对龙王则没有太多限制,龙王的地位相对较低,因此,人们便借龙王形象来影射皇帝。也许人们有意无意间塑造的懦弱无能、唯命是从的龙王形象,读来才更贴近现实社会。
总之,《西游记》中塑造的众多活灵活现的龙王形象即反映了儒释道糅合的审美特征,又体现了作者的创造精神。在前人小说的基础上,吴承恩将龙王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立体,也更加世俗化,打上了现实的烙印,体现了作者对其所处现实社会的深刻洞见与冷眼嘲讽。
[1]周晓薇.古代典籍中的龙王及其文化寓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吴承恩.西游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 10)[M].上海:中华书局,1958.
[5]大正大藏经[M].东京:日本大正一切佛经刊行会,1922—1933.
[6]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0.
[7]瞿佑.剪灯新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