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探究

2013-04-07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吴 芬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阶级、社会组织以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其内部成员,以期达到转变他们思想,指导他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这是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相对科学全面的解释。当前,我国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虽然中央一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从事的一项特殊的活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已无足轻重。这种观念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活动所具有的反作用,也同时忽视了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地域又有其独特性、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

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遍存在的

分析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应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时间维度,二是空间维度。

1.时间维度,任何时代都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已经产生。特别是阶级产生以后,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开展的一项普遍的实践活动。

我国古代,随着奴隶社会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出现了,而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具有阶级特征的。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雏形期。夏代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伦理教育,它规范社会的生产行为;而殷商时代推崇神明,把神权推向高峰,用神权对被统治者实行道德教化;西周时期具体化了神权内容,大力宣传教育等级观念和天命观,从而强化统治。而在以儒家礼教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则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期和没落期。这时期的统治阶级以其意识形态的伦理纲常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和人际关系,把思想渗透到各个社会阶层,从而束缚人民精神,培养大批忠于封建君主的“奴仆”。

西方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神权、君权、等级特权至上。公元前5至4世纪的古希腊十分重视对奴隶进行思想控制。这个时期涌现了大批为统治阶级撰写、宣传统治阶级理论和思想的政治思想家。以柏拉图为代表,他在《理想国》中提出统治奴隶和自由民的三种方法,即愚民政策、残酷镇压,并宣传神将人分成三个等级,各守其分。这些思想都是在为奴隶主统治阶级辩护,愚弄和剥削奴隶阶级。到欧洲中世纪,“君权神授”的宗教思想盛行,宣称君主是上帝派来统治万民的,还声称人生来就背负着“原罪”,必须向上帝赎罪,因此统治阶级实行惨无人道的禁欲主义。欧洲14至16世纪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一反中世纪的“君权神授”思想,提出天赋人权理论。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神学统治,大力宣传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对人们实行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

2.空间维度,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错误观念的人会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甚至认为只是中国才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更不是中国的“专利”。1847年,马克思的一份遗稿《工资》中就曾指出:“教育一般说来取决于生活条件,资产者认为道德教育就是灌输资产阶级的原则。”列宁也曾说:“资产阶级自己也把贯彻资产阶级政治作为办学的重点,竭力通过办学替资产阶级训练机灵听话的奴才。”其实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表述或定义,但仍然有相当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它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宗教信仰教育、历史教育等。其教育主要目标是把美国人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并且对自己国家、民族和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守法公民;其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公民教育,要求大家做“好公民”,不仅要爱本国的社会制度,而且要遵守本国的法律,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英国的道德教育大纲提出:学校要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学校是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1870年以前,英国的学校普遍开设的是宗教教育课,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是宗教思想。之后,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世俗化的改革,但其宗教教育的地位不可动摇,依然是以宗教教育来影响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从古至今,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消化和吸收他国文化精髓为己用,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体”。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将传统儒学精华和现代民主主义思想相融合,将民族文化内涵和现代科技文明相融合,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力和融入世界的国际热情,塑造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日本国民。这一切在思想上、政治上、教育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日本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韩国是世界上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其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韩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出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严于自律的、富于创造性的韩国国民。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了外来因素和本国实际国情,吸收积极的外来文化,结合华夏文明的伦理道德思想,与本国国情相容,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国民伦理教育体系。为排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旧的生活方式、旧的价值观念,韩国政府不断加强国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教育,强调把国民精神教育寓于一切教育活动中。

尽管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称呼、内容、侧重点不完全相同,但核心要求是相同的,即统治阶级培养坚定的拥护者和接班人,维护本阶级的阶级统治。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虽然各个社会、各个阶级都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会各不相同。如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向人们灌输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如,美国的公民教育,英国的宗教教育,日本的儒学和现代精神相融合的教育,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不断发展,总的趋势是由单一向多样、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方式由口头的单一教育方式,向文字表述、音响图像,以及互联网的网络传播方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

三 思想政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启示

新视角下再次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当前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启示作用。

1.我国应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主义理论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上层建筑范畴,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方向。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但这种反作用不能夸大,应科学地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巩固经济基础,同时要重视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的、积极的反作用,促进经济的和谐稳步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应有不同的内容、方法和载体。

纵观历史,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内容、方法和载体。封建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的,主要是伦理纲常的儒家思想、君权神授的天命论等。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主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想意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尽量与现实的实际结合起来,采用多种载体进行传播、渗透,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

横观各国,不同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资本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等,这些内容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方法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采取的是渗透式隐性教育方式;而我国主要以正面教育、显性教育为主,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方法主要是单一的“灌输式”,受教育者往往被动影响,积极性不高。要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以在方法上借鉴别国有利的、积极的方法,如将教育渗透在人们生活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纳吸收我国的主流思想形态。

四 结语

我国应始终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有其普遍性,但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科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1]苏振芳.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陈立思.张耀灿.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泽斌.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及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6).

[4]白满仓.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普遍性和特殊性[J].安康师专学报,2005(1).

[5]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