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新动向
——以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为例
2013-04-07严金波
严金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江苏 淮安 223003)
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新动向
——以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为例
严金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江苏 淮安 223003)
《教学与教师教育》杂志(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引领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国际前沿。分析了该刊的最新文献,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动向是:职前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方式,初任教师的入职指导,在职教师的话语、知识、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发展路径,共同关注的是韧性、情商等心理素质,研究特点呈多元化。
职前教师;初任教师;在职教师
《教学与教师教育》(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和《教师教育杂志》(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为“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期刊,是国际上影响力较强、权威性较高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可以反映出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国际前沿动向,起到学术研究风向标的作用。前些年《教师教育杂志》文献表明,美国学者研究热点是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有效教学及反思性实践、教师多元文化适应、教师教育改革、教师质量保障研究等等。[1]随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试行,张文军和钟启泉教授也研究了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趋势。[2]那么,目前在美国甚至国际上,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现状如何呢?本文期望通过《教学与教师教育》的最新成果管窥到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以飨读者。
《教学与教师教育》是由叙事研究专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知名学者J. Clandinin任主编,国际化与跨学科是其特色。该刊虽然身在美国,却尽显国际情怀,主要精选世界各地关于教师、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等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刊载的文献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方法、学科或研究范式,实证研究、理论思辨、概念解析、学术评论等皆被涉猎。2012年在Elsevier数据库已经刊出6期,笔者从中选取到29篇关于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研究。这些文献源自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1篇、台湾3篇。可以说,该刊更能引领教师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为读者拓展国际视野。这些文献中,有9篇研究职前教师(含1篇同时研究初任教师),有2篇研究对象为初任教师,有18篇研究在职教师,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一 职前教师教育研究
1.心理素质。
职前教师的心理研究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职选择的动机与信念、韧性(resilience)和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称情商)。
美国学者对215名教育心理学和课堂评价专业的大学本科生进行分类研究(typological approach),通过学生自我汇报以及半结构型访谈了解这些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动机与信念。教师的情感智力影响着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进步,影响着教师工作中情感需求的调控。美国和瑞士学者研究352名师范生的情感智力,结果发现学生的情感智力低于情商量表的平均水平。心理学研究认为,韧性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在个体面对困难逆境、挫折失败或者威胁危险时自发展现出来的有效应对和适应性的反应。最近10年,随着教师队伍的严重流失,教师的韧性开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澳大利亚学者从职业、情绪、动机、社会等四个维度描述了75名师范生和125名初任教师的韧性特点。
2.知识与能力。
学者们关注职前教师的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与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影响因素,以及合作研究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德国Sigrid Bl mekea等人以“数学学科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项目为依托,分析15个国家师范生的家庭背景、入学选择、学习机会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发现家庭背景只能影响到数学学科知识而不能影响教学知识。[3]教师研究能力已经被公认为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作是学习方式和研究工作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影响到精加工能力和决策能力。荷兰学者基于小规模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运用知识被称为技术性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台湾学者研究建议,指导职前科学老师在教师帮助下和小组合作中完成网络课件,培养他们从被动的技术使用者转变为积极的技术设计者。加拿大学者通过案例分析了职前教师在信息技术学习、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等方面的期盼和态度,以及对身边信息技术利用情况的敏感性。
3.培养方式。
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师范生培养与一线教学之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成为很多国家师范生培养的必由之路,教育实习(Practicum)和教学一线在职教师的指导成为必需的培养环节。台湾学者研究了基于需求与任务的远程合作机制。13名职前教师与13名一线教师(两者都是作者学校的研究生)通过合作设计某课程项目共建基于网络的专业共同体,在职业、教学、学术等方面共享知识及学习经历,双方走上合作互惠的专业发展之路。荷兰学者则为师范生创建了“工作导向”(work-based)的学习机会,在满足师范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职前教师、院校导师、中小学一线教师三者共享备课、上课、评课等教学实践知识。
二 初任教师指导研究
1.心理素质。
走上讲台的第一年是初任教师的情感脆弱期,不仅有新鲜和喜悦,还充满着忐忑与挑战,近年来国外初任教师一年后离职率呈上升趋势。上文中澳大利亚学者将初任教师和师范生放在一起研究,关注他们的韧性。初任教师的效能感(efficacy)和压抑感(depression)也成为研究对象。比利时学者将校园视为社交性工作环境,研究了校长和同事对110名教学新手自我效能感及压抑感的影响。[4]作者发现,掌握学习型或绩效表现型(mastery or performance orientation)的校园组织目标对新教师的这两种情感都有影响,在前一种环境中或者未曾遇到困难时同事间的合作才能给他们带来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校长给予的有质量的教职业务指导及体贴性约见影响更显著。
2.入职指导。
初任教职第一年是否需要给予指导,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样的指导是坚持优质教学和有益于专业发展等原则。美国学者认为,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技能。进行质的分析和量的研究后发现,42名参加该项技能培训的小学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优于另一组未受训练的教学新手。
三 在职教师发展研究
1.心理素质。
在职教师的心理研究主要聚焦教师的情绪及其对课堂气氛的影响,还有教师的韧性、倦怠感、效能感、幸福感和专业身份转变等方面。
香港中文大学的尹弘飈和李子健基于访谈和嵌入式案例研究中国教师的情绪性劳动(emotional labor),介绍了热情而理性的教师工作情绪原则:满腔热忱献身教育、隐藏负面消极情绪、维护正面积极情绪、利用情绪达成目标。[5]他们让世界了解到:在中国文化中,教学乃操心之举,教师如学生之母;情绪管理中,教师执行职业和道德双重标准,努力做到有情有义、有理有节。美国学者研究了参加短期“专业发展习明纳”7名教师学习过程中的阻力及韧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描述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三者间关系的中断间隔,他们认为“中断”是阻力行为,可以维持受训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再连接”则是韧性行为。
学校的环境氛围及相关动机因素可以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burnout)。加拿大Claude Fernet依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设计并检验了可以预测教师倦怠心理变化的动机模型,倦怠指数因子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样本涉及806名中小学教师。[6]研究表明,课堂负担和学生破坏行为对教师的自主动机变化起到负相关,学生的破坏行为及校长的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效能感又对倦怠因子起到负向预测作用。美国学者建构了预测教师离职(intent - to-leave)的理论模型,以631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投入(student engagement)的教师效能感与离职意图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关系受控于一组课堂变量:教学管理、学生行为刺激、倦怠三因子、工作满意度。德国学者与澳大利亚学者合作,以澳大利亚430名中小学教师为心理测量样本,以压力应对策略、自我价值感理论、目标理论为基础研究一个评价教师职场幸福的过程模型,通过教师的目标定位(掌握学习还是逃避失败)预测教学应变策略(聚焦问题还是关注情感),再通过应变策略预测职业幸福(专心投入还是职业倦怠)。
在职业认同方面,伊朗学者研究了外语教师教育的批判性课程对受训对象专业身份重构的影响。课程实施前与实施后对比发现,这些外语教师的专业身份出现了三大转变:由遵从和迷信主流思想转变到批判性自主、从没有方向或工具主义取向转变到批判性/转换性教学取向、由语言观及技术观转变到第二语言教育观。该研究访谈7位受训的外语教师,并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分析受训者的反思性学习日记、课堂讨论以及该课程任教老师的反思性教学日志。
2.话语分析。
教师的交谈、讨论、话语可以外显个体的信念与价值观、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因素。美国学者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构建语义模型分析6名数学教师教研会议时的谈话语料,描述小组合作中的集体协商机制。美国James则用叙事研究方法分析6名小学教师的缺失性话语(deficit discourse)和母爱般话语(mothering discourse),认为两者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单向的、忽视学生需要的关爱(caring)。[7]挪威某中学为了训练教师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成立了一个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小组,研究者则分析了教师点评学生作文时所用的语言。这些语言反映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也表明某些传统惯例和任教学科的专注对教师自身学习的影响。
3.教师知识。
教师知识研究的文献中多以西方教师为研究对象,新西兰Dekun Sun则提供了东方教师的研究个案——移居新西兰执教中学汉语的华人教师。[8]作者研究认为,个体身份及中国文化传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及教学活动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教师如果能够鉴赏自己任教的学科、学生以及学科赋予学生的影响,则需要必备的认知能力,还要有情感投入。澳大利亚学者根据杜威的审美教育思想(Aesthetic Understanding)展开案例研究,分析了三位中学教师的教学录像,讨论教师的知识、身份、热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呼吁重视学科与教学关系中的美育。
4.课堂聚焦。
师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者们研究认为,这样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降低知识内化时的紊乱、增强学生社交能力和情绪能力、吸引学生积极的课堂投入和学习动机,从而降低学生的逃课率和教师工作的徒劳性。课堂情感气氛一般取决于5大要素:情感关系、情感意识、内在情感信念、人际间情感准则以及情感管理能力。新西兰学者以100名教师为被试研究这些要素及教师的情绪表现。
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台湾学者采用管理学中“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指标(由教师、学生、输入、输出组成),建构了“教学行为完善机制图”,发现“丰富的课程内容”被认为是优于其它指标的。
5.师生关系。
在某些文化观念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师道尊严、界限分明的。除了教学上的授受关系,师生之间总是蒙上神秘的面纱,教师的个人生活对学生是“秘而不宣、深不可测”。在信息共享时代,这样的观念遭到了挑战,学生可能对教师个人信息和生活情况都了如指掌。芬兰学者借助141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学生时代任课老师的回忆研究师生关系,发现在校期间教师无法隐瞒个人的生活情况,即使在学生毕业之后,师生关系也是在私人空间里维系。作者由此建议,应该注意师生关系中人际因素和专业因素。
6.发展路径。
对于教师的发展途径,学者们的研究仍然是合作、反思以及项目支持。
学习共同体已经是广泛运用的教师发展模式,但是仅仅简单地把教师集中起来并不能确保共同体的形成与作用。美国学者以教师“教学录像俱乐部”为个案,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框架。该俱乐部成员定期讨论彼此课堂教学的视频录像,在合作研讨中促进专业学习与发展,成为共同体则需经历组建、过渡、高效作用三个阶段。作者考察了这些阶段同事间合作性互动、生成性合作的参与规则和话语规范、关注教与学的活动等要素。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支架”(scaffolding),帮助学生完成力所不及的任务。这样的支架是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上往往被忽视掉。荷兰学者为4名职业中学教师设计了“专业发展项目”,在小组合作中训练教师的支架式教学能力。该项目的基础是一个由“诊断策略、检验诊断、干预策略”构成的权变性教学模型(contingent teaching)。实验表明,教师对课堂开放性的理解、对学生理解力的认识、对合作建构的领悟都有助于教师支架式教学能力的发展。
教师作为Schön笔下的“反思性实践者”,个体的反思行动可以引起自身一系列的转变,如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机智的生成、教学行为的完善,甚至是教学策略的调适、教学过错的纠正,最终融洽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这些变化又可成为新的“反思源”,促进教师再反思、再实践,实现“反思——实践——完善”的良性循环。教学录像可以成为教师自省反思之“镜”,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师培训之中。美国学者对教学录像的激励作用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认为录像可以帮助教师专注自己的分析、换个视角审视自己教学、相信已经收到的反馈、有责任改善自己的实践、记住去落实变革、看清自己进步。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英国也推出了继续教育性质的培训项目,有学者评价了其中的专业继续发展项目。通过调研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行动支持、互动学习机会、集体参与成为积极因素。但是,参与教师也反映在向同事传授知识时、维持并推进自己的学习时往往困难重重。这些困难跟该项目中倡导的学习理论不一致有关,而且跟各校的错误观念有关,即未能形成这样的共识——教师是“领头的学习者”(lead learner)。
四 小结
如果说一叶可以知秋,那么《教学与教师教育》则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引领我们洞察教师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上述分析表明“多元化”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特色。首先,研究队伍多元。这些文献绝大多数都是两人三人的合作劳动的成果,甚至是多达四人的研究智慧的结晶,有的还是跨国合作。只有7篇文献是单个作者。第二,研究样本多元。整体而言,这些文献的被试对象和研究样本涉及范围较广、数量较大,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第三,方法手段多元。管理学、语言学等跨学科理论得以运用,没有理论思辨类的,都是实证研究的成果。单一的定量研究或者质的研究较少,多是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混合,既广泛调研用数据说话,又入木三分进行理性探究;不仅与研究对象交流沟通,还借助教学录像展开行为分析,叙事分析、扎根研究等方法都有运用。
研究内容也是精彩多元。第一,与前期热点相比,初任教师和反思性教学仍然进入研究者视角,师范生研究能力、教师话语、师生关系、工作环境、教师学习受到研究者重视,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手段。第二,重视教师心理及共同体。不管是研究职前教师或初任教师,还是研究在职教师,韧性、情商等心理素质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心理健康才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呵护学生的成长。共有11篇文献研究三类教师的心理状况或者情感对课堂氛围的影响。合作是共同体建构的基础,师范生培养中,研究者提供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之路,初任教师的发展更需要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合作与关怀;对于在职教师,这些研究认为,教师不仅要合作发展、勤于反思,还应该首先做个“领头的学习者”——善于学习钻研的典范,也应该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这些文献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什么”或“怎么样”,而是解释“为什么”,透过现象挖掘问题的本质或根源。
当然,这些文献涉及学生和课堂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局限于少数课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动力不竭,是因为课堂的呼唤与互动而前进不止。因此,课堂与学生应是教师研究中不可忽略的因子,特定课程的任教者也该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和成长轨迹。另外,教师成长的工作氛围和政策项目已有研究,家长的支持、社会的关怀等研究未见成果;职前教师、初任教师是教师队伍之源,对“源头”的研究尚显力度不够。不管怎么说,《教学与教师教育》带来的“他山之石”给我们的启示是:国际上教师研究者“在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的”,因为教师与学生、课程、环境之间依然存在着无尽的解读。
[1]陈蕊, 刘辉. 近十年来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热点述评——以美国《教师教育杂志》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 2009(3): 71-74.
[2]张文军, 钟启泉. 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 2012(10):1-6.
[3]Sigrid Blömeke, Ute Suhl, Gabriele Kaiser, Martina Döhrmann. Family background, entry selectivity and opportunities to learn: What matters in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fifteen countrie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1):44-55.
[4]Christelle Devos, Vincent Dupriez, Léopold Paquay. Does the social working environment predict beginning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feelings of depress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 (2):206-217.
[5]Hong-biao Yin, John Chi-Kin Lee. Be passionate, but be rational as well: Emotional rules for Chinese teachers’ work[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 (1):56-65.
[6]Claude Fernet, Frédéric Guay, Caroline Senécal, Stéphanie Austin. Predicting intraindividual changes in teacher burnout: The role of perceived school environment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 (4):514-525.
[7]Jennifer Hauver James. Caring for “others”: Examining the interplay of mothering and deficit discourses in teach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 (2):165-173.
[8]Dekun Sun. “Everything goes smoothly”: A case study of an immigrant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 (5):760-767.
ClassNo.:G64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NewInternationalStudiesonTeacherEducationandDevelopment——BasedontheAnalysisof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
Yan Jinb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Huai’an,Jiangsu 223003,China)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world-famous journals focusing its studies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whose papers always talk about the hot issues of this field. Analyzing its newly published papers, the author present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are now studying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knowledge, abilities and ways of being educated, discussing how to tutor the beginning teacher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service teachers’ discourses, knowledge, classroom teach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work also finds they focus on teachers’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such as resilienc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tc. and their researche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ty.
pre-service teachers; beginning teachers; in-service teachers
严金波,硕士,副教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英语教师发展。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编号:2012SJD740008)的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3)02-0027-3
G6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