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32例治疗体会

2013-04-07贺杰峰赵浩亮董秀山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普外科太原030032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钝性坏疽胆囊炎

贺杰峰,赵浩亮,董秀山(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普外科,太原 030032)

对于急、慢性胆囊炎及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因Calot三角解剖紊乱,胆囊壁厚局部坏疽,术中出血多、极易造成胆道损伤,被列为LC的禁忌证[1,2]。随着 LC在国内外的广泛开展及操作理念及方法的改进,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已在部分医院成为相对适应证[1]。我们近年来尝试对部分坏疽性胆囊炎行急诊或择期LC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山西大医院普外科2012-04~2013-06收治的3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6-90岁,平均年龄(47.2±23.4)岁。发病时间3 h-5 d。发热24例,体温在37.9-38.8℃之间。心率>90次/min者18例,伴有血压低于正常值者3例。28例有腹膜刺激征,墨菲氏征均阳性。伴有胆囊结石25例,结石嵌顿者7例。中性白细胞计数升高者26例。18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轻度增高。腹部彩超提示:所有病例均胆囊肿大,胆囊壁8-20 mm,无胆总管结石。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进行抗炎、补液、支持治疗,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所有病例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以了解局部解剖变异及除外胆总管结石。全麻后常规三孔法行LC,必要时行四孔法。腹壁戳孔3枚,脐部10 mm孔置入电视腹腔镜,分离网膜粘连后,据胆囊张力大小决定是否行胆囊减压,采用穿刺针抽吸或电凝戳孔吸引器抽吸法行胆囊减压,尽量将颈部结石挤压推入胆囊腔内。试行解剖Calot三角,并暴露胆总管,解剖不清楚时,从胆囊壶腹开始,钝性分开壶腹前、后面及下缘浆膜,并逐渐向胆囊管方向分离,夹闭、切断胆囊管,游离、夹闭、切断胆囊动脉,在胆囊粘膜、浆膜间隙使用电凝钩钝性、锐性结合剥离胆囊,胆囊床位置深在,胆囊床坏疽等情况则行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床残留面电灼。如果三角解剖十分困难,不应勉强进行,于颈管处切断胆囊,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Calot三角解剖困难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残留胆囊颈管予4-0普里灵线连续缝合。对于部分病例局部解剖不清,粘连严重应及早果断中转开腹手术,直视下行胆囊切除、胆囊部分切除或胆囊造瘘术。

2 结果

32例患者中25例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或胆囊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45-180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80±45)ml;术后住院时间3-14 d,平均(5±3)d。1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换药后痊愈,住院9 d;皮下气肿2例,自行吸收痊愈。2例术后2 d腹腔引流100-250 ml黄色引流液,7-10 d后引流液逐渐减少,拔除引流管出院,考虑为胆囊床迷走胆管损伤所致胆瘘。无胆总管损伤、术后腹腔出血、胆总管结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胆囊炎最为严重的类型,胆囊壁增厚,局部黏膜坏疽,张力高,胆囊三角结构紊乱,不易辨认,导致LC术的操作难度较大因而增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均将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列为绝对禁忌证[2],随着LC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国内一些大中型医院进行了腹腔镜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实践[3,4]。

我们在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手术操作体会如下:①网膜粘连的处理:对于发病时间短,较轻微的粘连,通常采用分离钳直接扯开或使用纱布钝性分离;对于发病时间长且较重的纤维粘连,采用电凝钩进行分离,能够暴露术区及网膜孔即可。②胆囊三角处理:解剖顺序大致为胆囊管前方-胆囊管下缘-后三角-胆囊管左缘-胆囊动脉,采用电凝钩细微操作,仅在钩起的组织呈透明时方可烧灼,肥胖病人脂肪较多时可电灼液化脂肪,尽量使管道结构清晰显现,呈“骨骼化”。当胆囊颈及胆囊管结合处呈现“象鼻征”或放松状态下管道进入胆囊。术中必须明确地辨识胆囊管进行离断,避免胆总管损伤。③胆囊管处理:对于胆囊多发结石或术中发现胆囊管增宽者,分离钳向远心端挤压。胆囊管残端应确保一定的长度,不易过短;胆囊管较细时在分离时稍留一些组织,夹闭时较为可靠。胆囊管较粗时,进行打结“瘦身”以利于夹闭。④电凝钩的使用:钩起组织不宜过多,采用“蚁蚀样”逐点分离;电钩尖不能轻易朝向胆总管方向;冷分离和热分离相结合,以热分离为主;低频,短阵电凝,避免热传导致胆管损伤或术后狭窄;⑤剥离胆囊要有“间隙感”,在浆膜黏膜间隙内锐性结合钝性分离,如有胆囊壁炎变增厚等情况,间隙不明显时,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如单发结石、凝血障碍等情况时,分离胆囊床时可靠近黏膜侧;如多发小结石,分离时以靠近浆膜侧为宜。⑥术中出血处理:切忌盲目钳夹,造成副损伤,而用吸引器吸引或纱布擦拭,判断是动脉或静脉出血,静脉出血使用纱布压迫止血,动脉使用血管钳烧灼,少数使用生物夹或钛夹夹闭[5]。

本研究7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囊部分切除或胆囊造瘘术。主要原因为胆囊周围成冰冻样粘连、Mirizzi综合征或胆囊炎较重无法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不能完全显露胆囊,达不到腹腔镜手术视野要求。此外,少数存在胆囊壶腹结石或胆囊管结石,对胆管产生了严重的压迫,此时中转开腹无疑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并不意味着手术的失败,而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明智选择。

[1]Suliman E,Palade R.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treating acute cholecystitis-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J].Chirurgia(Bucur),2013,108(1):32-37.

[2]张能维,陆少美,徐智,等.急性胆囊炎的腔镜切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1998,4(1):34-37.

[3]朱小林,代云俊,胡中生,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附46例报告)[J].微创医学,2010,5(5):467-468.

[4]朱智辉,彭靖,兰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04-2305.

[5]徐大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255-258.

猜你喜欢

钝性坏疽胆囊炎
显微再植术在手指钝性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诊断与研究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