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蜡面茶”考略
2013-04-07周建刚
周建刚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3)
唐宋时社会饮茶风气极盛,茶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日常必需品。在当时的相关文献中,“蜡面茶”这一名称频繁出现,由唐至宋元时期,始终作为名贵茶品而为文人雅士所称道。关于“蜡面茶”的研究,台湾学者刘淑芬在《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中略有涉及,但并没有充分讨论。今据所见历史文献,尝试对唐宋时期“蜡面茶”的形成发展、用途流向、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一、唐宋蜡面茶的形成发展
“蜡面茶”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早期主要作为贡品进奉宫廷,后期民间也有少量流通,但一直作为一种名贵茶品供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等社会上层人士享用,民间比较罕见。“蜡面茶”之得名并非得之产地,而是缘于它的制作工艺。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制作,主要是通过蒸青、压榨、烘焙制作的饼茶。这种茶有时又称为“研膏茶”,所谓“研膏”,指的是在制作中通过压榨而去其“茶膏”。“蜡面茶”则比“研膏茶”更进一步,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名贵的香料膏油,印制成饼茶后光润如蜡,煎点时则有“乳泛汤面,与镕蜡相似”,故而得名“蜡面茶”。
“蜡面茶”的得名和制作方法,有两条文献可以征引。一是关于“蜡面茶”之名。宋人程大昌《演繁露》中说:“蜡茶,建茶名。蜡茶为其乳泛汤面,与镕蜡相似,故名蜡面茶也。杨文公《谈苑》曰:‘江左方有蜡面之号’,是也。今人多书蜡为腊,云取先春为义,失其本矣。”[1]243二是关于“蜡面茶”的工艺。元人王祯则说:“蜡茶最贵,而制作亦不凡:择上等嫩芽,细碾,入罗,杂脑子诸香膏油,调齐如法,印作饼子。制样任巧,候干,仍以香膏油润饰之。其制有大小龙团、带胯之异。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2]403
这两条文献虽然分别出于宋、元时期,但“蜡面茶”之名并非起于宋元,因为其在唐人文献中就屡见不鲜。清代的《续茶经》中有一条记载:
“杨文公《谈苑》:‘蜡茶出建州。陆羽《茶经》尚未知之,但言福建等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江左近日方有蜡面之号。’丁谓《北苑茶录》曰:‘创造之始,莫有知者,质之三馆检讨杜镐,亦曰:在江左日,始记有研膏茶。’欧阳修《归田录》亦云出福建,不言所起。按唐氏诸家说中往往有蜡面茶之语,则是自唐有之也。”[3]755
“蜡面茶”一词,宋人已不太清楚源自何处,实际上唐末五代的文献中记载很多,且产地也不限于福建。如唐末五代的湖南僧人齐己有《谢灉湖茶》诗云:
“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4]346
齐己所说的“灉湖茶”是唐代湖南岳阳出产的一种名茶。李肇《唐国史补》云:“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5]60又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灉湖者。”[5]66由此可见,湖南的“灉湖茶”在唐代时颇为知名,并曾经远销到吐蕃。此外,《岳阳风土记》也记载说:“灉湖诸山旧出茶,谓之灉湖茶。李肇所谓‘岳州灉湖之含膏’是也。唐人极重之,见於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北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6]10
“灉湖茶”在唐代时是贡茶,并且采用了“蜡面茶”的制作工艺,这由齐己的“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一语可知。“灉湖茶”在唐代时颇为知名,故《岳阳风土记》说“唐人极重之,见於篇什”。但宋代以后,“灉湖茶”种植不多,仅有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当地人谓之“白鹤茶”,但仍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宋代时“灉湖茶”之所以逐渐不为人所知,一个重要原因是“建茶”的兴起。“建茶”产于福建建州,唐德宗贞元年间,“常衮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膏茶。其后稍为饼样,贯其中,故谓之一串。”[7]467但唐代时宫廷所重为“阳羡茶”,有“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说,故建州的“研膏茶”虽已出现,但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五代时期,南唐据有建州,才正式以建州茶取代阳羡茶作为宫廷用茶。宋代所见的“蜡面茶”就基本都是建州出产,故《演繁露》说“蜡茶”为“建茶”之名,实际上这只是就宋代以后而言,唐代的“蜡面茶”并非仅有“建茶”一种,湖南的“灉湖茶”也是“蜡面茶”。五代时期,湖南军阀马希范在后晋天福六年冬十月,还曾经“遣使贡诸色香药、蜡面含膏茶于晋”。[8]954
五代时期,福建“蜡面茶”已经广为人知,逐步取代了唐代“阳羡茶”的地位。《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记载,“是时,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8]1330这是文献中以香料制茶的最早记载。五代闽国诗人徐寅的《尚书惠蜡面茶》一诗中也说“金槽和碾沉香末”,说明这一时期福建所制蜡面茶中已普遍加入香料。南唐中宗保大三年,“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丁亥,克建州,执闽主王延政归金陵,拜羽林大将军,升建州为永安军。”至此建州为南唐所有。次年二月,南唐“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挺腊茶之贡。始罢贡阳羡茶。”[8]210阳羡茶在唐代一直作为宫廷的主要贡品茶,南唐时犹沿袭这一制度,至此由于以福建建州蜡茶入贡,才正式取消进贡阳羡茶。自此以后,阳羡茶的地位一落千丈,“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只谓之草茶而已。”[9]191
南唐所制的“的乳茶”,号曰“京挺”,其后北宋又相继制造了“石乳”、“白乳”等品种。明人王世贞的《弇州山人四部稿》中说:“唐茶不重建,以建未有奇产也。至南唐,初造研膏,继造蜡面,既又佳者号曰京挺。宋初置龙凤模,号石乳,又有的乳、白乳,而蜡面斯下矣。”[10]7777这是说南唐最初在建州北苑所造的是不加香料的“研膏茶”,其后才制造加入香料膏油的“蜡面茶”,“蜡面茶”的佳品号称“京挺”。其后北宋王朝在南唐建州茶的基础上又制作了“石乳”、“的乳”、“白乳”等新品茶,由此“蜡面茶”反而成了下品。王世贞的这一说法并不十分确切,实际上南唐所造的“京挺”、北宋所造的“石乳”、“的乳”、“白乳”等茶都是蜡面茶的不同品种,只是由于供应御用的缘故,在工艺、选材上精益求精而已。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薫陆即乳香也,本名薫陆。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镕塌在地上者,谓之塌香。如腊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岂可各是一物?”[11]270
有宋一代,在茶品制作上可谓穷极工巧,有所谓“北苑贡茶”,沿袭五代时闽国、南唐的制度,以福建建州出产的茶叶为原料,在加工上精益求精,其工艺之精良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北宋一代由建州出产的“北苑贡茶”除了初期的“石乳”、“的乳”、“白乳”等品种以外,宋真宗咸平年间,由丁谓创制“龙凤团茶”,仁宗庆历年间又由蔡襄创制“小龙团”,神宗时创“密云龙”,哲宗时又造“瑞云翔龙”,徽宗时则有“龙团胜雪”。这类贡茶名称各异,但实际上都是蜡面茶。宋人笔记《南窗记谈》中说:“唐人所饮不过草茶,但以旗枪为贵,多取之阳羡,犹未有所谓腊茶者。今建州岁造,日新岁异,其品之精绝者,一饼直四十千。盖一时所尚,豪贵竞市以相夸也。”[12]241当时人得到一饼建州蜡茶,甚至珍藏不肯饮用,如宋初诗人王禹偁以近臣而受赐“龙凤茶”,即“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13]69建州蜡茶由于是皇室御用,因而身价倍增,“戚里贵近,丐赐尤繁”,有时候甚至因分配不均而使皇室不胜其扰,神宗时“宣仁(太后)一日慨叹曰:令建州今后不得造密云龙,受他人煎炒不得也!出来道我要密云龙,不要团茶。拣好茶吃了,生得甚意智!”但此语一出,“由是密云龙之名益著。”[14]154由此可见建州蜡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之大。
二、唐宋蜡面茶的流向与用途
蜡面茶作为一种名贵茶品,在唐宋时期主要供皇室御用。“蜡面茶”的进贡至少在唐末已经开始。唐哀帝天祐二年,“丙申,勅:‘福建每年进橄榄子,比因阉竖出自闽中,牵於嗜好之间,遂成贡奉之典。虽嘉忠荩,伏恐烦劳。今后只供进蜡面茶,其进橄榄子宜停。”[15]797唐末宦官多出生于福建,因个人嗜好,将福建特产“橄榄子”和“蜡茶”都定为贡品,哀帝的这道诏书明令停止进贡橄榄子,但保留蜡茶的进贡。这说明当时的福建产蜡茶已非常知名,并且进入了宫廷。
蜡面茶既成为贡品,则皇帝有时也以“蜡面茶”与一些珍贵药物一起赐予臣僚,合称为“赐茶药”。《能改斋漫录》载:“予按,五代史:‘当后唐天成四年五月七日,中书门下奏:朝臣时有乞假觐省者,欲量赐茶药。奉敕宜依者,各令据官品等第指挥,文班自左右常侍、谏议、给、舍下至侍郎,宜各赐蜀茶三斤、蜡面茶二斤、草豆蔻一百枚,肉豆蔻一百枚,青木香二片,以次武班官各有差。’以此知建茶以蜡面为上供,自唐末已然矣。第龙凤之制,至本朝有加焉。”[7]467
宋代时以蜡面茶赐臣僚更为普遍。范祖禹为翰林时曾为皇帝草拟大量诏书赐臣僚“茶药”,其中有些明确说到赐予的是“腊(蜡)面茶”,如有一道敕书说:“敕:吴靖方因山修祔,复土告成。乃眷臣工,服劳夙夜,特加颁赉,以示恩私。今差使臣沿路赐汝腊面茶七斤,缚子茶七斤,药物一银合,合重三十两。至可领也。”[16]366此外,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仁宗景祐元年夏四月,还曾以蜡面茶赐予“三路缘边部署、鈐辖、将校”。[17]2673
宋代时的蜡茶除了皇帝御用、赐予臣僚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作为礼物赠送给辽、金、西夏以及海外的高丽诸国。《金史·高德基传》记载,金世宗大定十年左右,高德基为祝贺宋孝宗的生日而出使南宋,宋人在常礼外附进蜡茶三千胯,高德基以其“不亲封署”而却之①。由此可知蜡茶是当时南宋和金国相互交流的重要物资之一。此外,当时的高丽人也通过宋王朝颁赐、商贩贸易等各种途径得到中国蜡茶,并形成饮茶风气。北宋宣和六年,奉义郎徐兢奉使高丽,撰写《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其中提到高丽“土产茶,味苦涩不可入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自锡赉之外,商贾亦通贩,故迩来颇喜饮茶,益治茶具。”[18]65
“蜡面茶”除了作为饮品以外,还有医用、制香两种使用途径。宋人张邦基的《墨庄漫录》称:“予在扬州,一日,独游石塔寺,访一髙僧。坐小室中,僧于骨董袋中取香如芡许,炷之。觉香韵不凡,与诸香异,似道家婴香,而清烈过之。僧笑曰:‘此魏公香也。韩魏公喜焚此香。’乃传其法:用黑角沉半两,郁金香一钱,一字麩炒丁香一分,上等腊茶一分,碾细分作两处,麝香当门子,一字右先点一半,茶澄取清汁,研麝渍之。次屑三物入之。以余茶和半盏许,令众香蒸过,入磁器有油者,地窖窨一月。”[19]75张邦基遇到的高僧从北宋名臣韩琦那里学来的“魏公香”,其制作方法除了用黑角沉、郁金香等各种香料之外,还要用“上等腊茶”。“蜡茶”中本和有香料膏油,以之制香,可谓相得益彰,难怪“魏公香”香韵不凡。
“蜡面茶”在宋代时还经常作为医用。宋初名医初虞世认为它有解毒作用②,《普济方》等医书中也记录了许多以“蜡茶”入药的医方。关于蜡茶的医用效果,当时人的笔记小说中记载了以下两个例子:
“先君尝施喘药。盖用麻黄三两,不去根节,汤浴过。诃子二两,去核用肉,二味为粗末。每服三大匕,水二钱,煎减一半,入腊茶一钱,再煎作八分,热服,无不验者。后于彭子寿侍郎传一方,用新罗参一两,作细末,以生鸡子青和为丸,如梧子大,阴干。每服百粒,温腊茶清下,一服立止。”[20]49
“曾鲁公七十余,苦痢疾。乡人陈应之用水梅花、腊茶,服之遂愈。子孝宽言:其父异其术,亲记一小册子后。”[21]105
三、唐宋蜡面茶的文人题咏与社会影响
唐宋时期的茶文化极为兴盛,出现了很多专门著作,如陆羽的《茶经》、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等。除此以外,唐宋文人还有大量诗词涉及到“茶”,后人称之为“茶诗”、“茶词”。这些“茶诗”、“茶词”用文学形式描绘了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唐宋“茶诗”、“茶词”中题咏“蜡面茶”的并不多见,这也反映出当时“蜡面茶”的珍贵和不多见。据笔者初步统计,唐宋诗词中涉及“蜡面茶”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内容。
最早题咏“蜡面茶”的是唐末五代诗僧齐己。齐己有《白莲集》传世,其中有“茶诗”二十一首,专门谈到“蜡面茶”是《谢灉湖茶》一诗。灉湖茶是唐代贡茶,曾远销吐蕃,由齐己所说的“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一语来看,这应当是一种“蜡面茶”。宋代以后的文献记载的“蜡面茶”都出自福建,也就是所谓的“建茶”。灉湖茶乃是至今在文献中所见的唯一的非福建出产的“蜡面茶”。
唐末五代时的福建诗人徐寅有《尚书惠蜡面茶》诗云:“武彝春暖月初圆,采得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椀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22]302徐寅,字昭梦,号钓矶,泉州莆田人。曾游大梁,谒见梁王朱全忠,献《过大梁赋》。后归闽中,闽王王审知辟为掌书记。徐寅有《徐正字诗赋》二卷传世,存诗368首,数量之多,为五代时福建诗人之冠。徐寅的《尚书惠蜡面茶》一诗对“蜡面茶”的采摘、印制、煎点饮用以及茶具、泉水都有细致的描写,是目前所见最早题咏福建产“蜡面茶”的诗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徐寅所说的“蜡面茶”是武夷山茶,与后来建州产的“蜡面茶”尚有区别。
北宋云门宗僧人重显有《谢鲍学士惠腊茶》云:“丛卉乘春独让灵,建溪从此振家声。使君分赐深深意,曾涤禅曹万虑清。”[23]670重显,字隐之,俗姓李氏。因居明州雪窦山,人称“雪窦重显”,朝廷赐号“明觉大师”。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卒于宋仁宗皇祐四年。重显擅长诗文,有《祖英集》二卷。重显所作的“茶诗”有《谢鲍学士惠腊茶》、《谢郎给事送建茗》、《送山茶上知府郎给事》等。从重显的诗中来看,他与当时的官僚文人往来频繁,互相以各种茶品馈赠,如他送给郎给事的是“山茶”,郎给事、鲍学士送给他的则是比较名贵的“建茗”、“腊茶”。这里所说的“腊茶”即“蜡面茶”,此茶出自建州,故云“建溪从此振家声”。北宋时的建州蜡面茶主要用于进贡宫廷,鲍学士可能也是得到皇帝赏赐而转赠给重显,因此重显称“使君分赐深深意”,可见“蜡面茶”在当时还是比较少见的。
北宋文人李廌的《杨元忠和叶秘校腊茶诗相率偕赋》则说:“风驾已驰供御品,霜郊未卷喊山旗。七闽地产犹为宝,两府官高故不遗。须藉水帘泉胜乳,也容双井白过磁。东堂退食公宫晩,金鼎新烹欲沁脾。”[24]756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先生、太华逸民,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有《济南集》传世。李廌的这首“茶诗”对北宋“蜡面茶”的生产、用途、品质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蜡面茶”在当时出自福建建州,即所谓“北苑贡茶”,故有“七闽地产犹为宝”之说。当时的习俗是每逢采茶必聚众击鼓呐喊,谓之“喊山”,故云“霜郊未卷喊山旗”。“蜡面茶”在北宋主要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皇帝有时也赐给宰相、枢密使等“两府”大臣,诗中的“风驾已驰供御品”、“两府官高故不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蜡面茶”既然如此珍贵难得,普通民众当然难得一见,只有供宰相、枢密使等高官在公余“退食”之后,以“金鼎”烹煮而享用了。实际上由于这种贡茶极为稀少,一般士大夫也很难得到,因此北宋时普通士人多饮用“草茶”。李廌诗中提到的“双井”就是一种著名的草茶,产自江西洪州,名为“双井白芽”,欧阳修在《归田录》中称之为“草茶第一”。
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有《浪淘沙》词云:“叠嶂碧周遮,游子思家,掩藏白发赖乌纱。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鼔城笳。老去淡生涯,虚掷年华,腊茶风味太清些。待得痴儿公事毕,谢了梅花。”[25]206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风格与辛弃疾相似,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传世。刘克庄的这首《浪淘沙》并非专门题咏蜡茶,而是借“腊茶风味太清些”抒发自己虚掷年华、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深深遗憾之情。刘克庄是福建人,南宋时的“蜡面茶”仍然产自福建,虽已不如北宋初期那样珍贵,但在士大夫群体中依然十分流行。
自唐代以来,福建的地方特产除建州蜡茶以外,还有橄榄也比较知名。唐末宦官多为闽人,因此宫廷中一度将福建蜡茶和橄榄列为贡品,以满足那些福建籍宦官的口腹之欲。直到唐哀帝天祐二年,宦官集团在权力斗争中失势,才下令停止进贡福建橄榄。由于蜡茶和橄榄均产自福建,因此也有人在烹煮蜡茶时加入橄榄。这一习俗在元人侯克中和郝经的两首诗中有所反映。
元代文人侯克中的《自警》诗云:“潢潦无源起怒涛,镜中妍丑岂能逃。苟无远虑休非孟,纵有清材莫和陶。细碾腊茶烹橄榄,浅斟春酒泛蒲萄。几时坐对缑山月,两袖天风醉碧桃。”[26]488侯克中,字正卿,号艮斋,真定人,有《艮斋诗集》十四卷传世。侯克中的《自警》诗中提到“细碾腊茶烹橄榄,浅斟春酒泛蒲萄”,说明元代时的“蜡面茶”和葡萄酒均已成为文人的日常生活消费品。
此外还有元代文人郝经的《橄榄》诗云:“半青来子味难夸,宜著山僧点蜡茶。若是党家金帐底,只将金橘送流霞。”[27]155郝经(1223—1275),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出身儒学世家,曾为忽必烈出使南宋,被拘囚十六年,后获释归北方而死。有《陵川文集》、《续后汉书》等著作传世。郝经此诗是题咏“橄榄”,但却提到这种色青味美的橄榄“宜著山僧点蜡茶”,说明当时普遍存在将橄榄与蜡茶同煮的习俗。“若是党家金帐底,只将金橘送流霞”一联则涉及到北宋初年的一则饮茶典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世传陶谷买得党太尉故妓,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但能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儿酒耳!陶愧其言。”[28]25此故事在元代广为流传,后来昆曲中有《党太尉赏雪》一出。郝经引用这则典故,是表示用蜡茶烹煮橄榄的风味清雅高洁,远胜于党太尉(党进)“销金帐”的庸俗富丽。郝经是北方人,他所品尝到的蜡茶和橄榄都是南方物产,此诗当为他被拘囚于南宋时所作。
蜡面茶在宋代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不仅见之于文人诗词,甚至朱熹这样的理学家也有评论。宋代理学家大都有禁欲主义的一面,往往不太在意日常生活中的享受,如程颐就公然声称“吾平生不啜茶,亦不识画”。③但朱熹与程颐相反,他不但对茶颇有品鉴,而且将其与理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朱子语类》中云:“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又曰:《南轩集》云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之说,则俗了建茶,却不如适间之说两全也。”[29]3294朱熹的好友张栻认为“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蜡茶)则如同台阁胜士。这一看法是从茶的外在等级地位着眼进行评判,因“草茶”流行于民间,“腊茶”(蜡茶)盛行于朝堂,故一似“草泽高人”,一似“台阁胜士”。朱熹认为这种说法“俗了建茶”,因为从茶的内在品质而言,建州蜡茶具有君子的中庸之德、中和之性,而江茶(草茶)则如同贤人伯夷、叔齐那样有所偏至。朱熹是福建人,应该深知建州蜡茶的品质,他以理学家的身份对宋代蜡茶进行品鉴,赞美蜡茶具有“中庸之德”,这是历史上对于蜡茶的最高评价,也是宋代茶文化史上的一则有趣佳话。
注释:
①《金史·高德基传》云:“为宋主生日使。及还,宋人礼物外附进腊茶三千胯,不亲封署。德基曰:‘侄献叔,而不署,是无名之物也。’却之。”见《金史》(第六册)卷九十,第1996页,中华书局。
② 宋人庄绰《鸡肋编》载:“初虞世《必用方》载官片大腊茶与白矾二物解百毒,以为奇绝。”见(宋)庄绰:《鸡肋编》卷上,第25页。中华书局,1983年。案初虞世为宋初名医,《文献通考》记其有《养生必用方》十六卷。
③ 朱熹《程伊川年谱》载:“经筵承受张茂则尝招诸讲官啜茶观画。先生曰:‘吾平生不啜茶,亦不识画。’竟不往。”见《二程集》第343页,中华书局,1981年。
[1]程大昌.演繁露[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2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王 祯.农书[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陆廷灿.续茶经[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4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齐 己.白莲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4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李 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6]范致明.岳阳风土记[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7]吴 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
[8]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阮 阅.诗话总龟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0]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
[11]胡道静.新校正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2]佚 名.南窗记谈[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038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王禹偁.小畜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6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4]刘永翔.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5]刘 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范祖禹.范太史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100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7]李 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徐 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9]张邦基.墨庄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0]刘昌诗.芦浦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刘延世.孙公谈圃[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037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2]徐 寅.徐正字诗赋[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084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3]释重显.祖英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1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4]李 廌.济南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5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5]刘克庄.后村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0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6]侯克中.艮斋诗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205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7]郝 经.陵川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2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8]胡 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9]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