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工作顶层设计的内涵与方略
2013-04-07朱育锋吴胜兰
朱育锋,吴胜兰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这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就高校而言,要使人民满意首先就应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共青团作为直接面向大学生青年的基层组织,在服务学校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事业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及发展机遇。“顶层设计”理念是确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近年来被逐步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笔者拟针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如何面对挑战开展顶层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使高校共青团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顶层设计的紧迫性
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高校的扩招以及青年学生自主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增强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顶层设计变得日益紧迫。
(1)工作模式面临的新挑战。市场经济、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地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多元化状态逐渐显现,大学生群体意识与社会主流观念、价值认同容易产生背离;学生维护自身权益需求强烈,自我中心价值观凸显。这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以教育者为中心、层级分明、上行下效的传统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过多地侧重于教育和管理职能,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淡化了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使得共青团组织难以全面覆盖,更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此外,部分高校团委工作模式过于单调,仅会“空洞说教、闭门学习”,不仅没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具体、形象的教育,甚至使部分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思想多元化面前失去了精神支柱、动力来源,在现实生活中迷失了方向,造成了“网上虚拟社会”和“网下实践教育”脱节的局面[2]。
(2)组织模式面临的新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学生人数激增,“同班不同学”、“同班不同课”、“同班不同时”的现象相当普遍,公寓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的重要园区,一大批依托网络结社而形成的自发性组织迅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新的组织形式和集结方式[3]。这使得传统组织基础模式逐渐消解,班团内在联系日益弱化,长期依托自然班的建团模式已失去原来的基础,不能有效覆盖公寓、社团及网络等独立性越来越强的重要阵地。另外,部分团员组织观念淡薄,身份意识淡化,先进性不足,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引导作用和号召力呈现出相对弱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顺利进行。
(3)活动模式面临的新挑战。由于共青团的工作覆盖面比较广,其内容丰富,活动是其主要载体。然而一些高校的团组织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缺乏紧密结合,前瞻性不强,系统性不强,运作形式单一,并且热衷于扩张工作阵地和提升活动层次,以及满足各种评价指标的积累,往往忽视自身内涵的充实或缺乏个体特色的塑造。另外,部分高校共青团活动开展过程中创新工作手段的能力不强,缺乏科学规划和准确定位,也不善于利用新时期社会的各种载体和资源,导致工作社会化进程速度延缓,使团的工作更多地转变为具体的事务指导、简单的行政调度、繁重的活动组织和空洞的政治教育,缺少共青团活动应有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创造力,没有真正建立起青年学生应当具备的活动运行机制。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顶层设计的原则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概念。具体指的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运用自上而下、自高端至低端层层推进的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全局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整个过程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设计对象定位准确、结构优化、功能协调和资源整合,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的设计方法[4]。它需要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对设计对象的结构、功能、层次和标准进行全面考虑和清晰定义,更是特别强调构想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在于从理想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
“顶层设计”理念已成为拟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近年逐步被引入到高等教育理论体系。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顶层设计是指用系统论的方法,在分析高校共青团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制定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战略发展规划和行动纲领,并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规定在一段时期内,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行动重点,从而制定出理论一致、结构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共享、关系和谐和行动明确的总体框架,以便在实践中逐步推进实施。“顶层设计”有其准确定位、科学设计、战略控制和执行到位等步骤,从而使设计蓝图最终变为现实,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顶层设计”是自顶层开始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这种“上”不是凭空想象和建立的,而是源于并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性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顶层设计应坚持科学性原则,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要实现由封闭型思维方式向开放型思维方式的转变,并用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精准的眼光看待共青团工作及其环境。
(2)整体性原则。高校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顶层设计要求立足全局和整体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谋划,强调大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根据任务确定核心或终极目标,“顶层设计”的一切子系统、分任务单元都完全围绕着这个中心目标,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只要每一环节的技术标准与工作任务都能执行到位,顶层设计的整体效应即会实现。
(3)可执行性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顶层设计”的整体主义战略确定以及“蓝图”绘成以后,如果没有准确到位的执行,必然只是“海市蜃楼”。[5]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顶层设计必须是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要体现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强调执行和实践,注重细节,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只有通过具体而精准的实践工程,才能致使“蓝图”成为现实。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顶层设计的基本方略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顶层设计的目的是改革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组织模式和活动模式,增强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现从目标定位、设计整合、实施推进和反馈提升四个阶段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顶层设计方略予以探讨。
(1)目标定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之纲,具有高屋建瓴的决定性功能。育人,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要求、共青团的性质和青年的需求,与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共青团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共青团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团组织要始终牢记共青团的根本职责,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并将其贯穿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检查和评价工作的根本标准,把育人的工作做得更好。
(2)设计整合。思路与理念一旦形成,发展路径便成为关键。高校共青团要围绕育人这个核心目标,进行递归式的子系统、孙系统的顶层设计,使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发展目标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体系,真正形成战略协同效应与发展合力机制。同时,高校团组织要制定《共青团工作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狠抓思想、组织和队伍建设,为顶层目标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突破过去依托班级建团的单一模式,大力发展依托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建团模式;突破过去只建有注册团支部的静态模式,力争建设动态的活动团支部,以适应高校改革的新变化和学生的新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多层面覆盖[3]。通过不断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先进性意识,为贯彻落实育人的理念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3)实施推进。顶层设计的实施操作层面,是顶层设计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最复杂的环节。既需要有着坚持不懈的恒心排除万难,大力推进,也需要具备高超的工作艺术和方式方法,精心搭建平台和创造机遇,从而使实施更富成效。从当前来着,最有效的手段是实现工作模式由“重教育管理轻服务”到“教育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的转变和活动模式由“重学校要求”到“更重社会要求”的转变[6]。高校团组织要积极推进与执行力高度相关的配套改革,支撑和巩固团的顶层设计的执行机制。高校要积极搭建共青团实践平台,全力打造共青团育人品牌,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现实和虚拟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区域互动、上下互联、横纵结合,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反馈提升。顶层设计是在双向反馈和动态调整的循环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高校共青团要在实践中去探求工作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尤其要注意总结和归纳顶层设计实施效果佳的经验和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的摸索和相互反馈中不断的进行理性提升,持之以恒,使顶层设计理念不得不深入人心,从而形成独特的核心文化,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设计运行的长效化。
高校共青团的顶层设计不仅是促成共青团工作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运行的长效化的需要,也是增强共青团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需要[7]。顶层设计及各个不同阶段的有效实施,可使高校共青团工作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共青团工作的不断自主创新,促使高校共青团组织模式尽快转型和适应时代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1).
[2]刘春燕,李东波.高校共青团工作形势、任务与创新路径研究[J].赤子,2012(8):19-20.
[3]罗贤甲.新时期高校团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路径选择[J].青年探索,2010(4):42-43.
[4]纪大海.顶层设计与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9):28-29.
[5]纪大海,杜 萍.顶层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0-42.
[6]徐敦楷.顶层设计理念与高校的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11-13.
[7]张金锋,钟小要.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