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因素对歌曲演唱的影响

2013-04-07乐之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歌者歌唱声乐

乐之乐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人的歌唱行为是在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下,操纵人的生理器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项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心理因素的控制与调整对歌曲演唱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一 影响歌曲演唱的心理因素分析

歌唱发声,是人体大脑皮层中一项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它是通过大脑的有机指控,操纵着人体发声、呼吸、共鸣等器官共同来完成的一项活动。它与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社会学、音乐美学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心理因素始终支配着歌唱的整个过程,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歌曲演唱的成功与否。那么,影响歌曲演唱的心理因素究竟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如下方面:

(一)感觉对歌唱的影响

所谓感觉,即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脑的感观知觉对这一事物属性的真实反应。它由听觉、视觉、触觉三方面构成。

1.听觉对歌唱的影响

对一个歌唱演员来说,必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辨能力。如同盲人走路一样,歌唱演员更多时候是凭听觉来感受事物的。良好的听辨能力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声音观念的正确建立和对音准、音域、音色、音量等的有效把握。诚然,良好的辨听声音特性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获得的。因此,平日我们强调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是有一定道理的。

2.视觉对歌唱的影响

人从睁开眼睛的一瞬间,就用视觉感受着世界。视觉冲击着人的神经和思维,传递着人的情感。如我们在演绎歌剧白毛女《扎红头绳》选段时,呈现眼前的是出门躲债7 天才回来的爹给自己买回来的红头绳,冲击着歌者视觉的是少女期盼的“头花”。因此,在剧情心理色彩的表现上应是异常兴奋和激动的。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奇妙,但在歌曲的演绎中却有着一定的道理。歌唱家的视觉反应体现在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上,他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眼里有歌词内容的呈现,脑里有情景交融的影像,心里有抑制不住的情感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歌声有着极大的视觉吸引力,对色彩的意会更加绚丽多彩。如我们平常做发声练习时,常用明亮、暗淡、苍白来形容音色的明暗程度,实际上就是对歌曲演唱的视觉反应。

3.触觉对歌唱的影响

触觉,是外界事物对物体的机械刺激或感受,包括人对社会、自然环境的接触在大脑留存中的自然反应。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纷繁,地理环境不一,自然条件有别,民族信仰各异,社会交往复杂,各区域形成的音乐是各具特色的。如我国北方歌曲奔放激越,南方歌曲婉转细腻,维吾尔族歌曲活泼热情,蒙古族歌曲悠扬深情等。我们在演唱时,在触觉感受上首先要建立起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格,不同区域的不同色彩。倘若演唱北方歌曲却充满江南的细腻温婉,则会让人觉得过于含蓄而难以抒怀;如果把维吾尔族歌曲唱得像蒙古族民歌那样悠长,又会使其失去活泼的独特风韵。笔者认为,在歌曲演唱时,如能将触觉感受恰当地融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之中,适当运用当地的方言加以润色,演唱出的声乐作品将会更具地域特色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身临其境的触觉体验,获得更多的触觉感受,以求在声乐演唱中更加完美。

(二)情感对歌唱的影响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人的歌唱行为是通过情感抒发出来的。情感在声乐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1]。2000 年王宏伟以一曲气势磅礴的《西部放歌》赢得了第9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步步高杯”金奖,其高超的歌唱技巧及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究其原因,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他成长在新疆建设兵团,幼年的生活经历使他比一般人更能理解西部人民创造新生活、渴望大发展的急切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与《西部放歌》有着不可分割的一面,因此在演唱时情感表达一触即发,把歌曲演绎得尽善尽美。由此我们得知,人的情感是需要环境的陶冶和培育的,换言之,演员在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是会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的。

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又源于文化的积累。音乐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体现文化,同时其本身也是文化的象征。一个歌者,仅有一副好嗓子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在第9 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作点评时曾说:“唱歌要唱出文化,歌唱比赛比的不是谁的嗓子好,到最后拼的是谁更能深入地了解作品,完整地诠释作品,比的是文化。”可见,在歌唱中把握文化,将情感处理提升到文化层面上来认知,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一个歌者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主题思想都弄不明白,怎能把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文化修养对于歌唱情绪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者对歌曲的演绎和诠释,受到文化含量的制约。

(三)想象对歌唱的影响

想象是任何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人的大脑在条件刺激物作用下,经过思考、分析和综合处理,创造出未曾知觉过或未曾感受过的事物影像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2]想象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音乐获得情感再现的艺术,它同感觉、思维、情绪、意识、个性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想象在歌曲演唱中非常重要,在认识音乐、创作音乐和表现音乐等活动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音乐创作的灵魂。如我们在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时,演员可根据歌词提示大胆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画面:“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扑面而来的是十里果香……”随着这五彩缤纷的景象,勾画出希望的田野一遍丰收在望的景象。由此可见,歌唱演员的想象,实质上是一个情感再现过程,是对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过程。世界上许多声乐教育家及演唱家们都是通过想象进行教学及演唱的。声乐大师兰培尔蒂便是一贯主张大胆想象之人。他说:“一个声乐必须从自己的意愿来开始,就好像生命火花的喷发,如同正负电极相碰的那样,感到你的声音是自如的,为它添上能量的翅膀。”“泛音是它的色彩,节奏是它的心脏搏动,共鸣是它的躯体,母音形成它的思想,子音是它的双手,感情是它生命的血液;想象是它的眼睛和耳朵,思想是它的脚步,愿望是它的翅膀,旋律是它的语言。”[3]不言而喻,想象对歌曲演唱与音乐创作是何等的重要。

(四)性格(个性)对歌唱的影响

所谓性格(个性),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生活态度持倾向性、本质性、稳定性看法的心理特征总和,是人的生理特征特殊化、个性化、习性化的具体反映。人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尽管如此,但人的性格(个性)不是老天赋予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生活环境、人群交往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这就说明人的性格(个性)是可以改变的。

在歌曲演唱中,性格因素对歌者影响极大。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开朗,活泼好动,善于交际,对歌曲演唱比较自信,演唱时容易进入情绪,好表现自己;而内向型性格的人,喜静、寡言,拘谨害羞,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演唱时极易紧张、胆怯,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这些都是不好的性格习性,有待克服。外向型的人要注意脚踏实地,克服浮躁的心理;内向型的人,则要坚定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总之,一个具有良好性格(个性)的歌者,在声乐演唱中保持稳定、乐观向上的心理情绪和性格,才能在歌曲演唱中获得成功。

二 解决歌唱者心里障碍的办法

如前所述,性格(个性)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自我意识的培养与调控,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诸多方面的制约。我们在探讨心理因素对歌曲演唱的影响时,不可忽视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自我意识的正确发挥,对歌唱技巧的正确运用、情感表达以及演唱者生理机能的积极调动有着决定性作用。下面就如何解决歌唱心理障碍提点拙见:

(一)利用自我意识,调控不良心理

所谓意识,是指人对特定事物感性认识的理性思维结果,是认识与意念的自我控制。心理学家认为,歌唱心理的形成,无法摆脱自我意识而成为一种纯感性的学问。也就是说,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是在人的大脑有意识的调控下产生的。倘若歌者的自我意识不能有效指控他们的心理状态,就根本谈不上很好的诠释音乐作品。因此,我们在演唱歌曲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的这一特殊性,充分利用自我意识,调控不良心理状态,把意识与心理两大关系正确处理好、协调好、利用好。在演出过程中,歌唱演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的建立,而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意识的调控。因此,歌者应该在心理上寻求自信的支点,正确对待得失,树立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地演绎好音乐作品。

(二)掌握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客观调控机能

歌唱心理来源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综合反应,又反作用于歌者的主观行为。好的心理不仅与平时的学习训练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它的重要作用。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在演唱过程中可能会心理失控,自身水平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歌唱艺术既受主观因素的控制,又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主观因素中,除了生理条件好坏与心理状态能否平衡以外,还体现在歌唱的机能运动技巧和能力发挥两方面的问题,对心理状态能否平衡的调整,前面已有述及(即:利用自我意识,调控不良心理)。至于生理条件的好坏,每个人都有所区别,但歌唱中机能技巧的形成不完全受制于生理条件,它是可以通过娴熟的技术进行弥补的;至于歌唱中机能运动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磨练及不断训练才能达到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在客观因素中,由于歌唱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人在发声时是无法观察到自身各器官内部的结构和状态是如何受其主观意识的操纵去完成这一运动过程的,更无法想象这些器官在歌唱表演时,是怎样受主观的操纵科学有序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协调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操纵方法,没有积极主动的生理机能反应,可能会给歌曲演唱造成许多麻烦和障碍,唱出来的声音也往往不如人意。

因此,在客观条件中,演唱者的表演水平和能力培养,周围环境和文化修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有的人常常不顾自己的条件和综合音乐素质能力,脱离实际地把标准定得过高,整天盲目地练习,使嗓子过度疲劳,这不但于学习不好,反倒有害;还有的人只要一唱歌,就苛求气息、位置、状态、形象诸方面十全十美,完全忽视了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效应的发展规律,结果造成思想负担过重,生理机能失调,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恶性循环,产生心理障碍。

为了避免挫折感,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歌者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要善于掌握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客观调控机能,达到最佳歌唱状态。具体来说应从以下4 个方面努力:

1.确定目标

歌曲演唱的目标应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要超出自己的最佳音域范围,力求展现自己的实力,又能突显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心理负担,激发歌唱欲望,调动歌唱激情,发挥自己的正常歌唱水平。

2.选择作品

参加各类声乐比赛,曲目的选择至关重要。有了优秀的、适合自己的歌唱曲目,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在选择作品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取适合自己的作品,而不要好高骛远,盲目苛求,更不要选取难以驾驭的作品,增加自已的心理负担。

3.充分准备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足见平日练习是台上良好表现的铺垫。当我们选好一首歌曲后,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分析它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下创作而成的,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和地域特色,在演唱时怎样处理好心理因素对歌曲演唱的影响,怎样有效运用发声技巧和声腔润色与听众交流,达到吸引听众、打动听众之目的。其次,在进行视唱时,要熟悉谱例,注意节奏、节拍、表情记号等,因为这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直接记录,也是演唱进行时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表情符号,表达了不同的内涵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影响着歌曲的表现力,制约着整个音乐作品的情绪和风格。同时在熟悉曲谱的前提下,还应该熟记歌词,歌词是歌曲演唱的灵魂,歌者应认真研读歌词,领会其思想内涵,这是声乐演唱的必由之路,也是进行二度创作的有效方法。再次,要与伴奏默契配合。演唱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身良好的感受能力、丰富协调的乐感表现能力、歌词与旋律形象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和音乐伴唱默契配合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出优秀的音乐作品来。

4.尽情演绎

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应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娴熟扎实的歌唱技巧,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和适应各种不同场所的应变能力。在演出前,心理上、精神上、情绪上、思想上都应该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便演唱时胸有成竹。在演出过程中,注意歌唱与表演的协调配合,张弛有度,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在信息化空前发展的今天,人们愈来愈关注心理因素对歌曲演唱的影响与作用。正确地把握好自我调控意识,科学地运用好主客观因素,不断提高歌唱水平,深信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在专业技能与心理因素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的歌曲演唱者们!

[1]著者不详.乐记[M].吉联抗,译注.阴法鲁,校订.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

[2]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0.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337.

猜你喜欢

歌者歌唱声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者和履痕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