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东北方言词大热的原因

2013-04-07王吉娜王爱莲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小品东北方言

□王吉娜 王爱莲

(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2.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一、东北方言概述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联系的。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协助和启发。”

1.东北方言的概念。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的相互融合是其历史的形成原因,同时东北方言也深受日、俄、韩等国家的文化和语言的影响。

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是我国七种地方方言之一。东北方言简洁开放、幽默豪放、生动形象、朴素直白,富于丰富的想象力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极强的活力和亲和力。东北方言在中国广泛存在于表演艺术中,如小品、相声、电视剧、歌曲、二人转等,每一个都大放光彩,在给观众带来趣味的同时,也传播了东北的语言文化。

2.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东北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朝鲜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清兵入关后,又加入了汉族。这种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渐渐形成了当今具有浓厚东北地域色彩的方言。东北方言的形成时期是汉满文化相融的黄金时期的明清之际。东北方言深受满族文化尤其在词汇上深受满语的影响。东北方言中的日常用语有很多是从满语中借来的,如“佩”、“喇忽”、“秃噜”等。很多的山和村庄的名字都是满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译,如“林”、“珲春”、“图们”等。满族进入中原之后,一部分汉族人冲破封锁到东北地区生活,同当地满族人合居。于是很多的满族人开始学习汉族的文化,直至清朝末年,越来越少的人使用满语,大多都使用汉语来进行交流。

东北方言还融入了许多国外的语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和营运,大量的俄国侨民流入我国东北,许多俄罗斯口语在东北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俄贸易更是为其文化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东北方言中的许多外来词汇都来自俄语,如用来指进监狱的“蹲篱笆子”,用来指缝纫机的“马神”,用来指上大下小的水桶“喂大罗”等。20世纪初,大批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将一些反映日本本土文化的新词引入了中国。日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时期对东北地区实行奴化教育,强行逼迫当地人学习日语。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与日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日常词汇流入中国。韩国流行歌曲以及韩剧的风靡,也将其文化带入进来。东北方言中有许多从韩语中意译过来的词,如食物上的“拌饭”、“辣白菜”、“紫菜包饭”等,还有纯粹的韩语词汇,如“阿里郎”、“金达莱”等,都是受到了韩文化的影响。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读现象。东北的历史有着清晰的移民印记,从清朝开始,晋、翼、鲁的流民就打开了闯关东的历史。由于“闯关东”的影响,使得清朝时大批的流放和逃难人员涌入东北地区,虽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中原地区的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传输手段的落后,造成了许多正确的字词在传播中被误读,经过长期的发展,就此流传了下去,于是约定成为了方言。如东北人经常说到的“母们”,其实是“我们”;“那嘎嗒”其实是“那个地方”;“稀罕”其实是“喜欢”;“干哈”其实是“干啥”等等,这都是由于误传而形成的。

4.东北方言中的一字多义现象。多义性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东北方言也具有多义性。如东北方言中的“疙瘩”一词,用在句子“北京那疙瘩正下雪呢”中就是表“地方”的意思;用在句子“旗杆上都带个疙瘩”中就是“球、蛋儿”的意思;用在句子“皮筋上有好几个疙瘩”中就是“结儿”的意思;用在句子“小红身上长了几个疙瘩”中就是“身上的包、疮”的意思;用在句子“你是我的宝贝疙瘩”中就是“心爱的”意思;用在句子“他心里总有个疙瘩”中就是“疑团”的意思等。还有“犊子”这个词,在东北方言中有“混蛋”的含义,但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意义也会发生改变,如“扯犊子”就是指“闲扯、不干正经事儿”的意思,而不是“扯混蛋“的意思。

二、内在原因的推动

东北方言属于我国七大方言中的北方方言,而普通话又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因此东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许多共同点,但其本身有着特殊的魅力。

1.东北方言语音的特殊性。汉代曾有人这样说:“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就是说处在土质稀松的地方人说话快,在土质粘重的地方说话慢;处在水清的地方人说话声音小,在水混浊的地方人说话声音大。北方方言这一特点在东北次方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豪爽、风趣、幽默、泼辣一直是东北人给人在印象,但其实这种性格的形成与东北方言是密不可分的。黑土地地广人稀,养成了东北人说话“嗓门大、音量高、语速慢、高低、抑扬、轻重变化较大的特点。”东北人情感比较外化的表达方式使得东北方言粘着强烈的情感性。东北方言虽有自己的地域性,但在字词上的读音与标准普通话类似,同时具有实在、质朴、直接、粗犷俏皮、诙谐幽默的特点。

2.东北方言词汇的生动性。在词汇方面,东北方言贴近生活,真实生动,能够切实地反映人们的心里状态,有着自己的地域特点。例如“猫冬”一词。“猫”有躲、藏的意思;“冬“就是指冬天。那么“猫冬”就是冬天闲在家里、躲在家里。这一词汇就与当地的自然气候与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继而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相关词汇,“猫起来”、“猫月子”等。

有些用普通话表达平平或无法表达的词汇,用东北话表达,就会既风趣幽默又生动贴切精炼。如“忽悠”一词,在赵本山小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我不会忽悠,你自个儿整得了”、“大忽悠,谁买你那玩意啊?”(《卖拐》)。只有用东北方言才能将其含义成分表现。还有形容走路不利索,碰到东西发出声音的“踢拉螳螂”;形容流鼻涕的样子“鼻汀拉瞎”这些词不仅描绘了一种生动的状态,还具备声音效果,比普通话更加幽默生动。

东北方言的生动性还体现在歇后语、顺口溜和谚语的广泛运用,如小品《拜年》中“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皮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等,就是歇后语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还如《东北一家人》剧中“屋漏偏遭连阴雨,儿到荒年饭量增,喝口凉水都塞牙,放屁就砸脚后跟。”等,就是通过东北方言的顺口溜来表现幽默风趣。至于谚语则有“老云接驾,不是阴就是下”等不仅包含着前人的智慧,也生动再现其文化风貌。

在东北口语中词汇是多姿多彩的,经常用词的前后缀和重叠等独特组合方式形成。如稀烂、溜光、精湿、登登的、神神叨叨、咋咋呼呼等,变化万千却又相得益彰。

3.东北方言语法的鲜明性。每一类词在东北方言中都有其鲜明的特性。名词中前后缀的用法,如“这嘎嗒儿”、“玉米棒子”等。动词后缀的广泛运用,如“甩脸子”、“砸巴”等。形容词前后缀和重叠的使用,如“稀烂”、“贱不嗖嗖”等。数词如“八竿子打不着”、“四六不懂”等,细数起来变化万千,但却都运用的恰到好处,既诙谐幽默又形象贴切。

东北方言的句法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如反复问句的使用。由于东北人直率、豪爽、喜爱与人交流,他们多爱使用如“出不出门?”“吃没吃饭?”“做没做完?”等短句,“是”与“否”双重予以并置,重在询问对方是否要做某事。如果换成“出门吗?”“吃饭吗?”“做完没?”就变成动宾短语,表意就不像前面的严谨、完备了。再就是用形容词补语的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如“这鱼腥蒿的”就是形容词补语结构充当句子的谓语,要表达鱼腥,“腥蒿的”是做谓语,“蒿的”表状态,是“腥”的补语,“的”是语气助词。形容词补语结构“腥蒿的”所表述的意义比起“腥”而言,更具有可感性,意蕴更强烈。

押韵是最常在修辞中见到的锤炼词语的手法它使人感受到韵律的回环之美,并使得语言悦耳和谐,朗朗上口。不仅在普通话中有着频繁的使用,用在东北方言上也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如在《昨天、今天、明天》中的“主动和我接近,没事儿和我唠嗑,不是给我割草就是给我朗诵诗歌,还总找机会向我暗送秋波。”“嗑、歌、波”的韵脚若是用普通话读出来那都是不押韵的,但若用东北方言读出来,那不仅押韵,而且还会产生一种诙谐、生动、幽默的表达效果。

4.东北方言内涵的丰富性。东北方言内涵丰富,通常一个字就可以完整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干脆、有力量,符合东北人直率热情的性格,具有东北人特有的“冲”劲。既有着张力和情趣,又能奇迹般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让人变得亲和真诚,不在心底设防。这样使得东北方言让人听的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增强语言的活力。如一个“贼”字,就能将普通话中那种“特别”、“非常”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外在原因的推动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文化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电视剧《刘老根》等东北剧的热播,伴着《不差钱》等东北小品的流行,还有《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东北歌曲的高度传唱,东北方言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语言之一。东北方言生动夸张但切合实际,内容博大,却体现着浓厚的地域风土人情,粗犷质朴却不缺乏幽默灵气。

1.东北方言在小品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小品情节简单、短小精悍、滑稽可笑、风趣幽默,同时又内含哲理,针砭时弊,使人在笑声中得到教益,受到启发。春晚成为其媒介之后,更是一枝独秀,其诙谐活泼的表演形式广受观众喜爱。这种让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东北方言的流行起到不可小看的作用,但同时东北方言也在小品中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

1990年,对于东北小品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年元旦晚会上黄宏的《超生游击队》和春晚上赵本山的《相亲》这两个重量级小品在全国引发了东北热。之后,潘长江、巩汉林、高秀敏、范伟等一批东北演员也相继出现,从此东北小品占据了小品界的半壁江山。将方言作为喜剧元素融入小品,东北演员并不是最先开始的,在之前就有严顺开的上海方言、郭达的陕北方言、赵丽蓉的唐山方言,还有1992、1993年的川剧小品《戒赌》和《射雕》,但都不能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唯独东北小品因其方言特色而占尽风头,风靡全国。

没有赵本山就没有作为艺术风格而存在的“东北小品”。张颐武说:“来自铁岭的民间艺术家赵本山,用一种完全本土化的方式来表演小品,取代了原来话剧演员的学院式的小品表演风格,使这种民间艺术成为中国主流的文化形式——最民间的,最土的艺术形式成为了最大众的娱乐方式——这是中国小品的沧桑之变。”这也许就是东北小品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幽默风趣,散发着黑土地浓郁风情的东北方言,成为其小品的显著标志,使东北小品如雄鹰般翱翔于小品的天空。

东北方言在小品中的特殊表现形式还表现在象声词很多,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那怎么还夸嚓一声呢?”(《卖车》)“那年我记得是7月份,连雨天呐,那家伙从早上下一直下到中午,哇哇的。”(《拜年》)。熟语和歇后语的使用使得东北方言更加诙谐幽默,如《红高粱模特队》中的“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来个粘豆包”、“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这叫鞋拔子脸哪?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拜年》中的“耗子给猫当三陪——你挣钱不要命了!”,《老有少心》中的“独头蒜——没瓣(伴)了”、“老豆角子——干弦(闲)”等。这类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适用面广,充分体现了东北方言的鲜活和“土”得掉渣的美,使得东北小品充满了喜剧性。

2.东北方言在电视剧中的独特魅力。纵观几年央视大戏及各台热播剧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刘老根》到《马大帅》,《圣水湖畔》到《插树岭》,《乡村爱情》到《老大的幸福》等,都是东北剧在屡创收视新高。这固然同其独特题材和演员阵容无法分割,但东北方言的使用无疑是这些电视剧获得成功的独特魅力。

首先,东北方言使剧情更贴近生活原型,使剧中人物形象更丰满。其语音个性十足,具有浓厚的东北风韵,其词汇丰富多彩,俏皮话多,模式独特,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别具一格。正是一些方言土语的适当运用,才使得人物具有亲和魅力,更贴近生活原型,丰满人物形象,也才有了“刘老根”、“马大帅”、“谢广坤”、“二歪”等一系列栩栩如生、棱角分明的正面或反面的人物。

其次,东北方言以电视剧为媒介极大地传播了地域文化。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东北话,是因为东北方言是民族融合与发展的产物,近似于北京话,而北京话又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所以,这种不陌生,就为东北地域文化的推广打下了稳定的根基。每当一部东北剧开始热播,那具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语言就会随之流行,这不仅是东北习俗和乡土风情的反映,也是其背后文化精髓的体现。如《老大的幸福》中付老大的“妥妥的”,就是随着剧的热播而被人们广为流传。

最后,东北方言使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增强了电视剧的真实性。近些年一些小品艺人的推广,使得东北方言家喻户晓,而电视剧的播出更是在荧屏掀起了一股“东北热”。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东北剧中方言台词的使用,虽然土里土气,但真而亲切,能够很好的诠释乡土气息,可以使人融入于那种日常生活中,感受东北家乡的氛围,拉近同观众的距离,增强电视剧的真实性。

3.东北方言流行与人心理有关。人们对语言的运用有着求变、创新的心理特点。当“欺骗”、“吹嘘”等词已经让人们有了烂熟太久的厌倦情绪,对以前旧的表达方式失去新鲜感,却苦于找不到新奇的表达方式来替换时,东北方言的出现,无疑有着久旱逢甘霖的功效。于是,同“欺骗”和“吹嘘”有着相近意思的东北方言词“忽悠”迅速走红,成为当前流行语。与此类似的还有“郁闷”、“大使”等词,这些词的流行,都同人们的心理接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今社会面临着各种竞争,许多压力接踵而至,面对日渐浮夸奢华的社会形态,人们更加渴望那种简单、直接、轻松的交流,东北方言下的一系列表演则是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从1990年的《相亲》到2011年的《同桌的你》,每一部体现东北风情的小品都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系列的播出都曾创下央视当年的收视冠军;《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大学自习室》等东北歌曲也广为传唱;二人转更是一改其往日低俗的形象,得到越来越多有着高雅品位的观众的喜爱,不再只是局限于东北农民当中。东北人天生的那种直来直去的感觉,与生俱来的那种幽默风趣,那种热情火爆,语言的朴素直接,也越来越符合当下观众的心理需求。

4.东北文化的火爆促进东北方言的流行。东北人豪爽直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东北小品、电视剧、歌曲、二人转所体现的民风民俗,其表现形式的简单,加速了大众的接受,使东北的风土人情文化日渐火爆,正是这些火爆的东北文化促进了东北方言的流行。

除了东北本土艺术家如赵本山、潘长江等在推动东北方言的传播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外,东北农民大量迁移到沿海地区,以补足其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劳动力现象,在与其他地区人们的交流中,也为推动东北方言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二人转在东北大地上流传了两百多年,至今仍是最受东北人民、尤其是东北农民喜爱的艺术形式。著名二人转研究专家王肯把这种东北民间艺术比作东北野生的车轱辘菜,压不死、踩不败。东北民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俗语最能表现这种感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使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有了大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小品和电视剧的猛烈风潮下,作为小品的“母体”——二人转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赵本山绿色二人转的促进下,二人转从原来被看做低俗的原始艺术,从一种带有地方局限性的民间艺术,变为了可以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高雅艺术。面对全球娱乐化,韩流、好莱坞等外患,还有快男、超女等内忧,普遍的传统民间艺术或沉寂、或没落,普遍举步维艰,唯独二人转却越来越红,独领风骚。这和东北文化的火爆、东北方言的趋热紧密关联。

四、小结

东北方言幽默风趣、精辟形象、质朴热情,蕴含着浓厚的黑土地风俗民情。它同东北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完美地体现着东北人民的性格。东北方言的大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流行,更多的是东北文化的流行,它迎合了这个时代人们的需要,跟上了这个时代发展的脚步,体现了这个时代根本的追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是用来要求这个时代下的我们,对于语言文化来说也一样。

[1]陆卓元译,Edward Sapir.Language[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秦海燕,曹凤霞.东北方言的话语模式研究[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8.

[5]郭锦桴.汉语地名与多彩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6]张颐武.中国小品的沧桑之变[J].南方人物周刊,2005,(2).

[7]韩梅.从电视剧刘老根看东北方言的特点[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7).

[8]刘明志.浅析东北方言的特点[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龚北芳.东北方言在地域文化中的价值[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0]李美姿.东北方言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

猜你喜欢

小品东北方言
方严的方言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方言
《临宋人小品》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