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字的交际作用
2013-04-07□苏炜
□苏 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语言文字是社会交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社会结构赖以稳定存在的基石。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必须采取的“书同文”政策到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实施,在不同时代的国家政治管理中,文字都是基本的信息政策,它决定社会交流的质量。历朝历代的国家文字政策都充分说明了文字在社会中交流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的重要作用。汉字作为汉民族长期使用的文字系统,它用来交换各个社会团体和成员之间的各种信息,其交际作用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文字一样,是本民族社会结构的粘合剂。由于汉字产生的地域和历史的特殊性,汉字的有些作用是独特的。在这里我们将汉字的一般作用和独特作用归纳如下:
一、汉字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促进了汉民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种种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各种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必须依赖物质手段。在人们相互交往的各种方式中,语言文字是最基本的手段,在口语产生后漫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依赖口语已构成大小不一的社会群体。但是单纯依靠口语维系的社会是原始的、初级的、文明很脆弱的社会结构。人类文明只依赖稍瞬即逝的口头语言,很难传播和保存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因此在口语后没有文字产生的很长一段时间,人类的文明进程非常缓慢,人类基本上生活在野蛮时代。文字产生后,大量生存经验和思想认识被保留下来,并代代传承,社会才开始步入文明时代。汉字是生活在华夏大地先民的创造,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载体,对民族的形成和国家的统一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特点分析,能够推想上古半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器画符,已初现汉字的端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是开始于汉字应用。在近六、七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汉字构成了华夏先民们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随着汉字的完善和对外影响的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和统一愿望的汉民族,汉族人在汉字生活圈内有了共同的审美趋向和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汉字承现了记录和管理社会内部关系的工具。《易·系辞上传》:“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的书契,百官的治,万民以察,益取诸夫。”可见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社会管理在氏族生活中需要统一的约定和规范,并需要固定量的管理档案。这些档案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依赖文字表达是确定的,一个氏族的档案管理越完善,其社会结构就越进步,该氏族的影响力就越大。在较早进步的氏族群体的带领下,国家管理形式出现了。国家是在相对固定的领土范围内居住着一个或若干个有统一认同感的氏族或民族,这些民族或氏族共同行使着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实际存在着阶级压迫)、合法的政治权利。国家要行使政治权利,使人民步调一致,并统一人民思想就必须依靠信息交流、人际管理和沟通。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从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基本上是关于国家管理的卜言和誓词,集中在一起的大量甲骨和兽骨文字让后人基本断定这些甲骨文字碎片是殷商王朝的国家档案。殷墟极可能是当时殷商王朝的国家档案存放地。人际间近距离的沟通可以依赖口语,但国家管理必须有法律、法规、制度。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则更需有能够起凭据作用的文书契约。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莫拉比法典就是用古巴比伦王国使用的文字书写的。1965年在我国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发现的古晋国时期的“侯马盟书”即用朱红色文字书写在玉石上的大量盟誓辞文。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统治者与其他盟友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汉字不仅用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它也是传递信息、传承知识、表达情感、借以凭信的首选工具。在我国出土的大量书简中,属于私人交往的文字书信并不少见。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就描述了“蒋干盗书”这样一个国家利用私人书信往来的细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是属于私人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信笺往来。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利用汉字形成的文字性凭证是所有凭据类证件中最多的,如各种国家之间交往的誓、契、约和各种民间往来的婚约、地契、房契、租约。它们基本上都是用汉字约定下来的。
随着汉字的逐步完善和社会影响的扩大,社会上掌握汉字的人越来越多,汉字教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手段。汉字字体的每一次变化都标志着社会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掌握汉字难度的下降。甲骨文到金文转变标志着青铜等金属冶炼技术的娴熟和普及;金文到篆书转变标志着文字承载工具已由金属全面转向石刻和竹木简;它标志了汉字在统治阶层的全面普及和书写量的急剧增加,它也直接催生了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草书面世向人们传达了汉民族人借助汉字表述主观心灵情感的特点和追求;楷体的稳定不仅最终将汉字的结构基本固定下来,也从内部揭示了使用汉字的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统治结构的基本稳定。由此到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夕,华夏民族的社会模式和汉字结构一样,从本质上没有太大的结构变化,即使是改朝换代也没有动摇它的社会内部框架。
二、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稳定
前面谈到汉字对社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最集中地体现在汉字在国家管理发挥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统一意志,因而也需要统一形成通用的语言文字。很难想象没有统一语言和文字的民族能相互理解、沟通、团结一致。语言的统一关系到人与人能否相互联系在一起;文字的统一关系到相互有联系的人进一步深入的交往,并形成稳定的沟通管理规范。华夏民族历史悠久,地域广大,五千年文明延续,封建统治结构超乎寻常的稳定,多次改朝换代却始终没有分裂,就其原因,除了政治、地理、社会的因素外,自秦开始就有统一的文字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在封建社会靠统一的文字使政令、军令得到贯彻执行。在中华大地虽然各地口语方言大相径庭,但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是统一的。秦以来的“书同文”在国家管理中起了纽带的作用,统一的汉字在实现统一国家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管理的效率。欧洲大陆大多使用拼音文字,尽管它是面积很小的一个大洲,却存在着很多国家,这与它使用拼音文字有很大关系。由于拼音文字是口语记音文字,说什么记什么,如果不同口语在文字上没有统一,也就没有可以将大家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交流媒介,汉字巨大的向心力使使用它的人凝聚在了一起。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说:“中国是靠文字统一的国家,中华文化能够使大家统一起来。”英国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学者李约瑟经过长期的研究由衷地感叹道:“中国文字在中国文化发展被地理上的重重障碍所分割的情况下,成为中国文化统一的一个多么有力的因素。”香港汉字研究者安子介先生也说:“我们靠汉字统一了中国。”
三、汉字记录、保存、传递和发展了汉语
汉字在最初也许并不能满足将口语全部记录,但从隶书以后的文字看,汉语表达的核心内容已经基本能够记录。由于汉字的方块独立模型结构,使汉字在自然使用过程中成为了拥有一个独立响亮音节(含元音)的音节文字。在二十世纪汉语双音化倾向明确后,白话文运动全面推进了汉字记录口语的进程。在漫长的两千年中,文言文基本上能够记录汉语口语中重要的、典雅的,用于官方和民间交流的内容。例如国家的典章制度、各个时期的历史、文人雅士的诗词唱和、重要的社会经验和技术传播、圣人经典等都用汉字记录了下来,如:《史记》、《资治通鉴》、《全唐诗》、《四书五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永乐大典》、《说文解字》等。文言也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口语中凝练,经典的那一部分。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文言辞语基本上保存了汉语的精华。在长期的古代社会,有许多民间口语被很好地用汉字保存下来,如野史、民间流传的抄书,特别是评书话本的口语化很强。近一百年来,汉字对汉语的记录更趋于同步。现代汉字基本上能做到说什么就能写出什么,这是现代汉字最有价值的作用。它既是使用纸笔书写和印刷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汉字结构简化的功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网上聊天使机打汉字进入了与思维同步的时代,许多青年人一边想,一边打字,一边口传,几乎同步在网上完成了交流。汉字记录了汉语,以物质的形式保存了汉语口语异地异时传输。它的这种功能对汉语的保存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保存为后来的人阅读汉语文献提供了可能,也为汉族文明的传承提供了途径。《四库全书》所包含的丰富的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成果通过汉字记录和保存得以传播。正是这种对汉语的记录使得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创造出越来越优秀的文明成果。
汉字在记录、传递汉语的同时反过来对汉语口语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发展了汉语,也改造了汉语。这是汉字对汉语的记录、发扬和广大。在汉字早期,由于汉字书写技术和材料无法满足张口就有的汉语记录,所以汉字书写的内容力求凝练、集约。这种情况久而久之,用于书写的内容成为对汉语口语提炼和浓缩后辞语的精华。它们逐渐形成了具有特殊韵味的文言文体。文言文体是用汉字表达的书面语体。例如:
杞人忧天 刻舟求剑 三顾茅庐
鬼使神差 自怨自艾 相机行事
虚与委蛇 刚愎自用 膛目结舌
病入膏肓 相见恨晚 走马观花
揭竿而起 固若金汤 日薄西山
煮鹤焚琴 人声鼎沸 鞠躬尽瘁
汉字书面语体的形成和长期使用不仅使原来口语更加文雅,而且也形成了一套由口语提炼成书面语的相对程式化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方式。成语提炼最能说明这一点。例如:
垂涎三尺 九牛一毛 排山倒海
落花流水 口若悬河 如虎添翼
阳春白雪 嗟来之食 青梅竹马
汉字对汉语的语法影响在书面语不断扩大适用范围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由于各种互不相同的方言区的人们在使用了共同的文言文后,文言书面语的语法结构在他们学习汉字使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习惯。如今在我国主要的方言区内,人们在口语表达上语法结构基本一致,这就是生活在各方言区的汉人长期使用共同书面语(汉字)的功劳。我们可以想象,在广袤的中华大地,由于地理的阻隔,各大方言区最初肯定差异很大。当时控制社会和国家的统治阶层规定使用统一的汉字,因而汉字文章的语法结构以书面的形式被各地的读书人所接受。各地的方言口语在官方交流中被规范到文言语法范畴内,由此便形成各地方言口语不同,但各方言区的人们都能共同使用汉字的局面。久而久之,各地方言的语法也在读书人的引导下被规范和一致起来。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方言与汉语语法不一致的个例。这说明几大方言区口语在最初很不相同,如广东话中就有口语表达结构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有抵触和不一致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充分肯定汉字在规范汉语口语方面的功劳对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文化的发展起了直接作用,它使汉语口语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也更加优美、高效。
四、汉字保存了中华历史、文化、科技等学术成果
汉字作为信息载体,其基本功能就是用来记录具体内容。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程,各类思想,文化,艺术成果基本是由汉字记载和保存下来的。作为能够保存信息的物质载体,在音频和视频等电子储存发明之前,借助于竹、木、金、石、纸等各种物质材料书写的文字和图画是最有效的保存手段。其中文字由于保存方便,信息容量大,表述内容无所不能而成为信息保存的首选。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主要是由文字保存下来的,图画和实物所占比例远不及文字丰富。
中国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首先是由汉字保存下来的。由于汉字记录事实的准确性和细致性,使中华一脉相承的文明史有清晰的线索。世界上许多古老文明已经消失,也有许多难以考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文字,或者文字不完善。世界上有多少优秀文明的细节无法保存下来,只有一些线索保存在他们的史诗当中,如《荷马史诗》和印度两大史诗。而中国的历史从目前考古来看,约公元前16世纪开始就有甲骨文记载。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成体系文字,已出土约十万多片,记载了盘庚迁殷之后至商代灭亡前273年间的王室档案。甲骨文的契刻者都是在当时有较高地位的文职人员,他们对汉字的造型和线条有娴熟的把握。甲骨文一共记述了华夏民族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的历史,这段历史是早期汉字给我们呈现的。《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史书;孔子著的《春秋》用编年体的形式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孔子生活的时代的历史。由于汉字的精妙表意功能,形成了孔子在《春秋》中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历史叙述的基本特点,也是我国早期史书写作的基本方式和技巧,它通过“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来写史。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字表意的丰富性和含蓄性。经学家认为《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可见汉字在春秋时期作为文言文字,已经具备了凝练,典雅的特性。左丘明称《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能修之。”由此可以看出早在公元之前500年前,汉字的表达功能已经很强了。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不仅在文学上达到了当时新高度,而且在用字的熟练程度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史记》的“通假字”使用比起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文献,已经少了很多。《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制《太史公书》百十余万言。”被删后仅十多万字《史记》已经将本论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内容,上下三千年的历史表述得详尽有序,足以说明司马迁使用汉文字的功力,以及汉字表义能力达到的新高度。《史记》之后,又出现了无数史学家的名篇巨制,比较突出的有班固的《汉书》、范晔,司马睿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又一部史学巨制,它和《史记》被称为“史学双壁”。《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记载了上起周烈王,下到后周景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
作为自源文字,汉字是汉族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属于汉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水乳交融。一方面汉字是汉文化信息储存和传递的最佳媒介,它服务于中华文化,对促进汉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汉字又是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组成部分。陈寅格先生说过:“依照今日训法学治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的方块字型充分反映了被禁锢在土地之上的农业文明氛围中的汉族人们,其保持稳定思维,追求秩序的审美情趣。汉字的表意本质是由最初的象形和指事造字方式奠定的基础,所以我们通过汉字的字型可以隐隐约约感受到汉民族先人古代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取向。通过汉字也可以使我们看出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如汉字在金石文化、车马文化、陶瓷文化、雕塑文化、美术文化、碑刻文化、诗词文化、歌舞文化中的体现。汉字在中国特有的金石文化中的孕育产生了金石文字。这些铸在金属器物和雕刻在砖石上的文字反映了纸张尚未发明或尚不普及的时代,中国人在书写方面的特殊习惯和由此产生的书写文化。由于石头文字的大量存在,在我国古代产生了许多研究金石文字的金石学家。宋代欧阳修就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著有《金石录》。《金石录》是中国金石文字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金石文在中国的影响很大,汉字书体的“金文体”和“魏碑体”在中国文字书写领域占有独特地位。汉字与中国车马文化的源缘也很深。在中国古代“马”和“车”往往是一个整体。“车”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后来以车为偏旁的字反映了古代车的形制。如车的横梁为“轴”;车的两个滚动器为“轮”;车轴两边固定车轮的零件为“辖”;与轴相交的立柱为“辕”等。汉字中表现丰富的“马”也有许多字。如两匹驾马为“骈”;三匹架马为“骖”;四匹架马为“驷”。中国陶瓷有五千多年历史。陶瓷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中国人的陶瓷艺术以装饰为主。在精美的装饰图案中,汉字一直是陶瓷装饰中的重要内容。许多瓷器常有“福”、“禄”、“寿”、“喜”等汉字,并配有相应的图画。江苏宜兴生产的紫砂陶瓷,汉字更是其主要的装饰题材。常有“清雅”、“情趣”、“茶韵”等字样。有汉字衬托下的陶瓷器皿显得文雅脱俗。汉字与雕塑艺术的关系主要源于汉字的结构和造型艺术结构内在的一致性。篆刻就是一门很古老的雕刻书法艺术。中国人把印章篆刻艺术发展到极高的水平。篆、隶、草、楷皆入刻章。甲骨文就是契刻文字。在中国上至帝王将相,下到一般百姓,都有用汉字雕刻的印章。印石、印泥、印纸成为书法雕刻的三宝。篆刻出的汉字平整均匀,疏密有致,风格多样。汉字在美术文化中的表现也非常丰富,最完整的莫过于书法艺术和现代美术字设计。汉字书法的经典书体甲骨、篆、隶、草、楷是世界文字书写的艺术文峰,也是汉文化独有的艺术样式。在汉字书法内部还有非常深刻的审美艺术流派,如:魏碑、唐楷、二五体、瘦金体等。书法艺术是汉民族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往往直接传递出汉字书写者的精神情趣和思想表达方式。美术字体是经过加工,设计,美化后的汉字。它为了某种需要,运用美术设计等装饰手段,把汉字加工成能够吸引观众或者表现某种图形寓意的美好图案。正是由于汉字间架结构的神奇,才使汉字美术字变化多端,非常富有表现力。汉族诗歌的韵律都是由汉字的发音所确定的,特别是格律诗在诗歌的字数和对偶等方面的限制都和汉字排列有直接关系。
汉字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也是不可估量。汉字最主要的存在价值就是它具备交际作用。除了汉字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促进了汉民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记录、保存、传递和发展了汉语;保存了中华历史,文化科技等学术成果外,汉字对中国周边区域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成都和汉字关系密切。汉字对亚洲社会形成、发展,对亚洲文化的交流和特色稳定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1]苏炜.大众传播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王宁.汉字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周有光.21世纪的华语与华文[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2002.
[4]潘钧.现代汉字问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
[6]孙均锡.汉字基本知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