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源泉在哪里——读《创业的国度》
2013-04-07陈刚
陈刚
创新的源泉在哪里——读《创业的国度》
陈刚
众所周知,以色列建国不过半个多世纪,经济却增长了50多倍。如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超过了除美国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那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如英特、思科、谷歌、微软的核心研发机构与创新团队基本上都在以色列。这个现象确实令世人瞩目。
我去年6月到以色列做短期学术交流,有机会亲眼目睹发生在这个神奇国度的惊人奇迹,深感震撼与折服,也开始思考奇迹背后的原因与奥秘何在。对此问题似乎有不同的回答。有说宗教,有说文化,有说人,有说教育,等等。美国人丹·塞诺与以色列人索尔·辛格合著的《创业的国度》作了很有益的探索,读来颇受启发。
该书副标题是《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开篇伊始即称:
这是一本关于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书,关于以色列这个小国如何体现创新和创业精神。
尽管我们重点讨论了很多高科技公司,但是本书不讨论技术。虽然我们对技术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兴趣,但是我们的重点在于讨论从根本上产生全新经营理念的生态环境。
“讨论从根本上产生全新经营理念的生态环境”,这正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什么是以色列人特有或非常突出的全新理念和生态精神,作者概括得非常明确:“创业和创新”。在他们看来,“尽管媒体已经对以色列奇迹作了广泛报道,但是还是有一个故事被忽视,那就是主要的经济指标表明,以色列是当今世界最能集中体现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国家”。
当代著名学者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等著作中对创新理论曾有充分讨论。不过,熊氏的论述主要是技术上或经济方面的,即与生产要素的全新组合有关。这是一个天才思想,但与我们所讨论的论题比,仍有些失之狭隘。因为,创新精神的流溢不仅是技术和经济要素的组合,更涉及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涉及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用《创业的国度》之语言:“涉及更为抽象的理念和产生理念的生态环境。”
如何把握这种精神与理念?在作者看来,理念与精神不是空的东西,它体现在一个个以色列人具体的创业实践和创新过程之中。因此,要论述以色列人的创新精神,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是考察并描述其创新创业的实践。用作者的话说:“我们研究历史和文化,精选了一些公司的故事,试图理解这种创造性能量的来源,了解其表现形式。我们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研究他们的观点,但我们是通过学习历史、商业以及地缘政治学来阐明这个主题。”因此,《创业的国度》集探索、论证和讲故事为一体。
例如,该书开篇描述了一个发生在瑞士喜来登大酒店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两位男士,一位是大名鼎鼎的以色列前总理,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西蒙·佩雷斯。一位是年轻的夏嘉曦,他24岁时创建了TopTier,该公司2000年以4亿美元被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SAP收购。夏嘉曦此时对汽车新能源感兴趣,他希望整个国家能够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离开了著名的SAP,自己成立了Better Place。这也是一个勇敢举动,塞诺和辛格认为它来自以色列永不满足的民族精神。当然,想法过于大胆容易被指责为脱离实际,夏嘉曦筹资遇到了不少困难,却得到享有世界声誉的领导人、83岁的佩雷斯的热情支持,后又有以色列富翁伊丹·奥弗等人解囊相助,筹得2亿美元建电池交换站。一个伟大的项目启动了,Better Place成为历史上第五大创业公司。塞诺和辛格写道:“这样的公司当然不会每天都有,但你只要到以色列看看,便会知道出现这样的公司其实不足为奇。”
于是,全球的科技公司和投资者争先恐后来到以色列考察,想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合作伙伴,“既能打破常规,又善于大胆创新”。世界顶级科技公司半数有收购以色列公司的经历,仅思科就收购了9家。这些公司不是简单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外包,而是有核心地位的研发中心。如eBay一位美国管理人员所说:“谷歌、思科、微软、英特尔、eBay……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就是公司的生死决定在我们以色列团队的工作上,这可比在印度进行呼叫中心外包或者在爱尔兰搭建IT服务网络重要多了。我们在以色列做的工作和在世界其他地方做的完全不一样。”
小小的以色列出现了3850家创业公司,平均每1844人就有一人在创业。2008年,以色列的人均风险资本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国家的30余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与绝对数相比较,以色列这个只有710万人口的国家吸引了近2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相当于英国6100万人口所吸引的风险资本或德国和法国合计1.45亿人口所引入的风险资本总额。此外,以色列还是2007—2008年唯一的风险资本投资获得大幅度增长的国家。以色列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占本国经济的比例位于世界前列。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远超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这个国家从一无所有中建立不过半个多世纪,在此期间还打了四次仗,遭受了七次攻击。
以色列的奇迹举世瞩目。谷歌总裁埃里克·施米特说:“美国之后,以色列就是最棒的。”飞利浦高级副总裁保罗·史米特说:“在以色列的仅仅两天时间里,我看到的机会比在世界其他地方一年之内看到的还要多。”《创业的国度》中写道:“虽然以色列的科技奇迹已经众所周知,但是当这一切第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还是充满困惑。”如NBC一位到访以色列的副总裁就很纳闷:“为什么这一切都发生在以色列?我从来没有见到如此多的混乱和如此多的创新同时并存于一块如此不起眼的土地上。”
塞诺和辛格正是要破解这个谜团:为什么是以色列而不是别的地方?其迅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和主要动力是什么?他们认为,任何单一的基因决定论还是文化决定论都不适合解释以色列,因为它建国之始就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国家,其成员来自四面八方,语言和文化背景不一。共同的信仰和坎坷经历算是一个原因,但还不足以解释这样的变化。甚至归之于个人能力的回答也不充分,因为许多地方都有出色的人才,以色列只有一个。现象的背后肯定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原因,存在于像夏嘉曦这样的独立企业家故事里。这些故事不仅涉及天才,更关乎坚持,永不知足地挑战权威,同时,敢于面对失败、合作、使命、风险以及跨学科创新。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创业,创业的故事。在创业故事背后,贯穿的是创新精神。“创业和创新”是以色列快速崛起的强大动力,也是以色列经济发展、科技兴盛,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全部奥秘。塞诺和辛格引用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摩尼特的报告,“创新精神是经济体‘进化和再生’的主要动力”指出: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想找到创新的关键所在,以色列是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西方世界需要创新,而以色列拥有创新。弄清楚这种创业的动力源自何处,去往何处,如何使其长期保持下去,其他国家如何从中学到创业国度的精髓,这才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是的,创业的动力乃至精髓是创新。那么,创新的源泉又在哪里?或者说,如何能够拥有创新的能力、素质与精神,勇于创新并善于创新,这是我们应进一步思考的东西,也是应从创业国度学习和把握的真正精髓。作者似乎对此语焉不详,或至少没有给予直截了当的明确回答,但是我们可以从作者所讲的一个个创业故事及对这些故事主人公的精神状态之描述、概括和分析中找到一些答案。
例如,该书第一章描述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贝宝(PayPal)总裁汤普森惊异于以色列一家只有50人、名叫Fraud Sciences的网络信用卡公司的创新能力而被迫用巨资收购的故事。具体过程不再赘述,我们感兴趣的是对该公司员工精神状态的描述。汤普森在收购后去公司考察时发现,公司员工注意力集中,提问题尖锐,有他前所未见的坦诚,不加掩饰,不惧传统之态度,且充满自信,对失败则给予宽容。
第二章“战场上的企业家”正面肯定以色列特有的全民预备役制度是国家创新的催化剂,认为其弱化了等级制度。原来具有各种身份背景的人在预备役部队聚集一起摸爬滚打和同甘共苦,原先的阶级和身份差异难免受到冲击。事实上,反等级的理念在以色列社会随处可见,从作战室到教室,再到董事会会议室,它无所不在。作者认为这样一种态度与犹太教有关。因为,犹太教和以色列人始终是“一种怀疑和争辩的文化,一种解释、反解释、重新解释、反对性解释的开放式自由问答游戏。从犹太文明存在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一种善变的充满争论的文明”。受其影响,以色列的创业者拥有自信和傲慢,挑剔、独立思考与不服从,雄心勃勃、远见卓识与莽撞自大的品格均不奇怪。
此外,这样一种态度又与以色列军队的创新精神、冒险勇气与自主意识有关。以色列的军队不仅没有强烈的等级观念,官兵常在一起平等讨论问题,还充满冒险精神、实验态度和自主意识。战术创新往往自下而上进行。据说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曾重创以色列坦克的苏式赛格导弹就是被灵活调整战术的以军士兵击败的。两年军队生活培养的经验、应变能力和关系对以后的创业也很有用。随机应变的主动性被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称为“实验性的努力”,一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而不是按部就班。里森菲尔德称之为阿波罗文化,这样一种文化注定在以后的创业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这恰恰就是以色列的企业家们所成长的环境,他们受益于稳定的体系和先进民主国家的法律,但同时也受益于以色列没有等级制度的文化氛围……
以色列经济却从大胆猜想和批判的思量中受益良多,通过灌输实验性的理念,而不是注重标准化的理念从底层强化,要让这种使经济受益的现象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如此看来,创新精神的繁荣与个人的自信、自立和自主性有关,其表现是敢于冒险探险。同时,有实验的态度,随机应变,并且包容失败。平等和坦诚则是这样一种精神生长的氛围与环境。也就是说,创新创业不仅是一种功利和技术的举动,即不仅仅关乎金钱和挣钱,而且是一种价值选择与创造。它特别需要发挥人的主动性,敢于创新和冒险,并且善于这样做。这样一种精神的生长需要自由平等和宽松宽容的环境,在此环境中才有人的个性成长与能力的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