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04-07李坚志

唯实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群众

李坚志

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李坚志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组织作为我们党最接近群众的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更加鲜明地彰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基层党组织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进来。

践行群众路线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要求

基层党组织身处一线,直接面对着普通党员和群众,是重大理论问题、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传播者和执行者,是群众的心声、关切和各种利益需求的传递者和呐喊者。同时,又是基层基础工作、解决群众具体问题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能不能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教育引导群众,宣传鼓舞群众,关系到能否团结凝聚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共同奋斗,关系到能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中央和省级地方党委的任务,也是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党支部为例,党支部既是贯彻落实党委决策意图的重要力量,又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具体形象与工作载体。不管是农村、企业、机关还是部队、学校、社区等各个社会单元里的党支部,都执行党的决策,体现党的形象,传递党的声音,都事实上在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从党的组织构架看,无论多高级别的党员干部,都必须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支部的活动。因此,只有每个党支部都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实、抓深、抓到位,全党范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实现。只有每个基层党支部都扎扎实实地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体活动的成效才能具体体现出来。

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扭转三方面认识偏差

在导致党群、干群关系隔膜的深层原因中,基层党组织往往既是重要的矛盾纽结所在,又是解开矛盾和困惑的重要突破口。毕竟,基层党组织与群众最接近,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最了解,对群众的所需所求最清楚,对群众的所喜所忧最熟悉。如果基层党组织在做群众工作方面不力、不到位,基层的矛盾就容易显现出来。伴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领域出现了较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很容易造成党群关系紧张,党组织和群众之间就不会有信任感,就不会有互信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应当利用自己在群众身边的优势,充分了解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并且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牢记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深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经验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只有彻彻底底地融入群众之中,他们才会把你当作“自己人”;只有真真切切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他们才会把你当作“主心骨”;只有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事,他们才会把你当作“好朋友”。唯其如此,党在基层的各项工作才会对路,群众才会信任和拥护我们,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才会真正地在群众中扎深根、结硕果。

因此,基层党组织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切实扭转三方面的认识偏差:一是认为群众路线是高层和上级的事,与基层关系不大。实际上,上面千条线穿起基层一根针,大量面向群众的工作更需要基层党支部去做,群众路线与基层的关系重大且紧密。二是认为各式各样的活动见多了,来时热热闹闹,过后老样子。实际上,真正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建立起长效机制,情况就大不一样。活动有阶段,可是为群众办事无尽头。三是认为又要搞运动了。实际上,以整风精神搞活动,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种整风并不是“整人”。

基层党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应立足自身优势而有所创新

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立足自身特性和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的特性和优势主要有:一是直接性。基层党员干部本身就是基层社会群体的一员,与群众有着同样的生活和感受。二是具体性。每天打交道的是工作中具体的人和事,尽管琐碎,却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三是朴素性。在基层,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成最简单的道理、最通俗的语言,让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四是实效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群众解答问题、解决难题,来不得半点含糊,必须用事实和效果说话。为此,基层党组织必须谨守三条原则:一是口心如一,言行一致。真正理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真心实意听取意见,真刀真枪整改问题,绝不能虚情假意“两张皮”。二是沉下心来,深入进去。不搞形式、走过场,面上一阵风、里子空洞洞,而要放下身段去听、去除浮躁去改、拿出行动去做。三是求得真“经”,抓出实效。切实收集群众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不仅要在活动期间为群众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完善为群众办事的制度机制。

当前,基层党组织尤其要注重加强与群众联系沟通的渠道及其制度化建设,以下几方面值得考虑:一是建立公共信息充分沟通交流的渠道。可开通热线和微信、开设信箱和QQ群、开办网站和内部刊物等,广开言路,让群众有倾诉、投诉的平台,党组织有宣传、发布的阵地,保证双方的信息畅通对称。二是建立面对面充分交流的机制。综合采取定期走访、随机寻访、及时接访,设立民意代表、联系人,组建活动中心、兴趣沙龙和俱乐部等多种方式,更直接、更深入地沟通、了解情况。三是建立人与人充分互信互助的氛围。注重法、理、情三者的有机结合。要把上级政策理解宣传运用到位,解决群众面上的倾向性问题;要健全、透明相关规定和办事流程,保证公开、公平、公正;要在党支部建立救助机制的基础上,广泛取得社会各方的支持,成立各种济困社团和扶助协会,不断增大互助的力量和范围;还要积极引导、充分挖掘周边的各类人才,形成安排互助、自觉互助的良好风气。

“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九个一点”:认识理解深一点、征求意见诚一点、查摆问题准一点、自我批评狠一点、转变作风快一点、整改落实深一点、建章立制实一点、责任能力强一点、党群关系亲一点,真正练就过硬的思想、过硬的作风、过硬的本领,从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

(作者系南京地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多让群众咧嘴笑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