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清照思想性格之我见

2013-04-06张三玲

关键词:易安李清照丈夫

张三玲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李清照思想性格之我见

张三玲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长期以来,读者印象中的李清照是一副“人比黄花瘦”的弱不禁风模样,其实,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以李清照的诗词文赋中可以看出,李清照有女性阴柔美的同时,还具有“丈夫气”,她刚健豪迈,有胆有识,敢说敢做,有理想,有气节,有追求,充满爱国思想。

李清照;阴柔美;大丈夫气

一直以来,李清照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副“人比黄花瘦”的弱不禁风模样,认为她悲悲戚戚,只懂长吁短叹,只知惜春悲秋。殊不知,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在易安的词中确有一部分抒写愁苦忧伤的作品,但如以此推及李清照整个人,岂不是管窥蛙见?鲁迅先生在评述陶渊明时,批评人们仅仅把他看作一位隐逸者。认为陶渊明既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更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一面。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1](卷6,P336)评论每一位作家,都应该同鲁迅一样,顾及到作者的全部,对于李易安,自然也应该作如是观。

李清照是封建时代的一位女性,当时的社会,封建礼教宛如层层蚕茧禁锢着女性的自由,束缚着她们的个性。但李易安却勇于破执除障,敢于冲破旧观念的束缚,用文字来抒写内心的痛苦与欢乐,敢于提出自己的文艺见解,以《词论》一文评述作家的长短。和李清照同时代的王灼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2](卷2,P7)朱熹也极口称赞:“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3](卷141,P824)从上述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在文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李清照是一位有鲜明个性的女文学家,她的思想性格是多方面的,既有柔的一面,更有刚的一面。应该说,李易安性格中多愁善感的一面在她的词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展现,但是其词中却没有展示出她性格的全貌,其词未展示出的部分在易安的诗文作品中得到了弥补。如果说词中的李易安同过去绝大部分知识妇女善感多愁的形象并无显著区别的话,那么诗文中的李易安则以其不同凡俗倍受后世瞩目。李易安的创作使读者看到,她不只有“凄凄惨惨戚戚”的一面,更有豪迈刚毅的一面。

每个人所走过的人生之路,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个人身上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特殊的。”[5](P498)一个作家想要做到与众不同“别是一家”,也必须在其作品中抒写自我这个独特的世界,抒写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体验与思考。李易安深知这一点,其词喜欢表现自我,着重表现自我内心的独特感受,这与其个性气质中强烈的主体意识分不开。其词中塑造的自我形象,表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她崇高的独立人格,而最引人瞩目的是女性的阴柔美。

李清照第一次在词中以女性身份抒写了女性自身的真情实感,她继承和发扬了父亲李格非“字字如肝肺出”的创作宗旨,以其自身真情的自然坦露赢得了世世代代的读者,成为晚唐以来艳科文人词的一个质变点。李清照在词中敢于大胆歌咏对丈夫的爱与思恋,渴望平等的夫妇之爱,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极少见的。她精妙绝伦的望夫词与生死恋歌,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空白的一页。无论是“终日凝眸”的痴情,“人比黄花瘦”的感伤,还是“生怕离怀别苦”的凄怆,“万千心事难寄”的怅惘,都是因为爱情。如《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写她与丈夫临别之际的心理: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6](P20)

清晨与丈夫即将分别,炉中香已灭,无心去点燃;床上被乱堆,懒得去整理;宝奁蒙积灰尘,也无心去擦拭,准确地传达出临别之际作者依依不舍的心理。词中真实而生动地写出她的心理活动过程,本想嘱咐丈夫一些体己话,但千言万语,“欲说还休”,试图挽留,却又“难留”,往日的思念顿成今日的离别,难以形容的欢与愁的变化,在词人笔下却写得委婉动人。

《一剪梅》写别后之久,又别具面目。此词不是写单向相思,而是写双向思恋。夫妇两地分居而彼此思念,丈夫寄来锦书,作者想起丈夫对自己的爱,幸福感油然而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6]P23)一“上”一“下”,准确而简练地传达出内心情绪复杂而细微的变化。这里的“闲愁”是含笑说相思,在轻缓的叹息中包含着甜蜜的安慰。

时代、社会的大动荡,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而也改变一个人的情感心态。靖康之难,让李清照备尝乱世的痛苦,而丈夫赵明诚的病逝,更给她精神上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人生的不幸,命运的残酷,却改变不了她对丈夫深沉、执着的爱。在寡居的数十年里,她就是凭着对亡夫深切的忆恋来支撑着生命,慰藉自己的灵魂。借着深情的回忆,以超脱现实的孤独悲伤。由于情怀不同,她从前轻妙的望夫词一变而为沉重哀伤、催人泪下的生死恋歌,看其《孤雁儿》一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6](P42)

死别与生离,情怀自是不同。生的离别,毕竟还有重逢团聚的希望,而死的离别,只有未亡人对逝者哀苦的精神忆恋。词人忆起昔日月下夫妻同倚赏梅,相从赋诗,而今想要折梅寄与,也不能如愿。人天永隔,这是何等的孤独悲凉!此词的感人处,不仅在于写出了自我的孤独悲凉,更在于对亡夫铭心刻骨的思念。生死之隔的苦难折磨,并没有改变李清照对爱情的专一,只是心境由“无情绪”变成了“肠断”痛切,词境由明亮欢快变为灰冷凝重,“绿叶”“红花”“淡月”等色彩鲜明的意象群被枯花败叶等凄冷萧瑟的意象群所取代。

在李清照之前,几乎从来没有过女性以妻子的身份直接抒发自我对丈夫深沉炽烈的爱恋,唯有李清照第一次以妻子的身份,用生花妙笔全面地表现出自我对丈夫真诚专一之爱、生死不移之恋。这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要如此坦露自己的感情又需要有多大的勇气!读李清照的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性格中柔的一面,这些词中对离家丈夫的思念,对亡夫的悼念,至今读来仍令人肝肠寸断。

然而在中国女文学家中,李易安的独特个性并非因为她是一个弱女子。清代沈曾植这样评价道:“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7](P227)李易安和一般女子相比,其性格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有“大丈夫气”。

李易安的“大丈夫气”首先表现在她有雄心、有抱负、有志向,不甘心做一个无所作为的人。如《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6](P6)

李清照化用《庄子》中的典教、屈原、杜甫的诗句,表达追求理想的炽热情怀。词中用大鹏来比喻自己,说明自己高远的志向,想要像大鹏那样远举高飞,并殷切盼望能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本领,以便有所作为。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易安不平凡的理想抱负,这种想法是古代一般闺秀所没有的,即便是七尺男儿,不少人也是无能浑噩之流,不能及其万一。

从易安敬仰和尊崇的历代名贤,亦可以推知她的雄心和抱负:她赞颂嵇康不屈地反抗司马氏政权的英雄气概,至死非汤武,薄周孔:“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6](P140);她称颂功业卓著的晋相王导和始终忠于晋朝、建匡立之功的刘琨:“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6](P137);她盛赞取蜀建功的桓公:“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6](P151);她对败敌百万的谢安更是推崇之极:“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6](P151);对嵇康、王导、刘琨、桓温、谢安这些充满雄心壮志、铮铮气节的历史英雄人物的推重,恰恰体现了易安本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火热情怀。

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还在于她有卓异的识见。南渡之初,宋高宗一意求和,抗战派李纲被罢相,宗泽病死,投降派受到重用,朝堂上弥漫着醉生梦死、苟安乞降的空气。高宗登位后,曾多次派使者到金国求和。1133年,宋高宗赵构在舆论的压力下,派遣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使金议事。贫病交迫的李易安知道这个消息后,义愤填膺,提笔写下了两首豪气干云的《上枢密韩肖胄诗》,其中有云:“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谁当可将命,币厚辞益卑。”[6](P109)揭露高宗赵构集团以大块大块的国土和百姓的血汗钱向金国乞哀告怜的丑恶行径,她希望朝廷振作起来,收复失去的土地,并且爱护百姓,顺应民心,不要对金侵略者寄予任何的希望,更不能与其签订丧权辱国的协议:“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6](P118)易安以感人肺腑的诗句,道出了沦陷区广大人民的心声,表达了一个挚爱祖国的文人志士的拳拳之情:“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6](P111)这首诗体现了易安虑事详谨,灼然有见,远比当朝显贵头脑清醒。无论针砭时事,还是评论历史,李清照往往能表现出新见特识,而不肯随俗俯仰。

易安生活的时代,正值宋金民族矛盾尖锐之际,金兵不断进犯南宋边境,时局岌岌可危。在国家危亡之秋,易安对祖国民族的前途命运,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倾注了无限的担忧之情。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中,易安一针见血地指出,安史之乱之所以发生,主要在于玄宗李隆基后期贪图安逸,过分淫乐:“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推中不知老。”[6](P101)接着又写道:“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6](P101)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易安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借李唐之事讽劝高宗不要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应该接受教训,引以为戒。易安在这首诗中还驳斥了张文潜“女人是祸水”的陈腐说教,并立场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其卓越的识见、境界和眼光显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比拟的。无怪朱熹认为“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3](P3527)。

李清照的性格豪迈、正直、刚毅。她极力推崇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6](P127)固然有对高宗苟且偷安江南一隅的讽刺与谴责,但李清照更看中项羽身上最可贵的气节。这四句诗,所咏之人是强者,而咏者毫无疑问也是强者。又如《打马赋》中写道:“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6](P151)笔调豪迈刚健,易安殷切期盼南宋军队能渡过淮水,收复沦陷的中原国土,可惜未能如愿。

李清照“大丈夫气”的另一表现就是她不迷信权威,敢说敢道,敢破敢立。在文学上,李清照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鲜明主张。易安认为词与诗不同,“别是一家”,自成一体。她的《词论》一文不仅敢于指出诸多名家的优劣得失,而且敢于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词论》是第一篇重要的词学专论,也是我国历史上妇女参加文学批评的第一篇专文论。在《词论》中,易安认为后主李煜“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批评柳永“虽协音律”但“词语尘下”;认为张先等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句何足名家”;指责晏殊、欧阳修、苏轼学际天人,但他们作小歌词,皆是“句读不茸之诗”,“又往往不协音律”;嘲讽王介甫、曾子固虽“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又批评晏几道“无铺叙”、贺铸“少典重”、秦观“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6](P195)在今天看来,虽然这些评论未必全对,但我们却不能不佩服易安的胆量与勇气。要知道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大名鼎鼎,易安却全然不顾他们的声名地位,直截了当地批评指责其失误。有人曾讽刺她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种指责更显示出李易安有过人的见识,看问题有自己的独到之见,既不迷信盲从权威,又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往往能独辟蹊径,敢于直言。

的确,李清照的词凝聚着愁和泪的悲苦哀伤,因为时代、家庭给予了她太多的苦难,她是用一颗饱蘸悲苦思恋的女性的忧郁灵魂来歌唱的。但是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一颗有胆有识、刚健豪迈、敢说敢做、敢破敢立、有理想、有气节、有追求的伟大的灵魂。用李清照自己的诗句“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6](P47)来赞美这位封建社会杰出的女词人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1]鲁 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宋)王 灼.碧鸡漫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前苏联)伊·谢·科恩著,赵台安译.自我论[M].北京:三联书店,1978.

[5]王仲闻校注.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7]侯 健,吕智敏.李清照诗词评注[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8]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徐培均,刘忆萱.李清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郭剑卿〕

My Opinion of Li Qingzhao's Mind Characteristics

ZHNG San-ling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For a long time readers are given an impression by Li Qingzhao with being“much thinner than the day lily”,extremely delicate.In fact such comprehension is so onesided and biased.And this essay gives analysis and proof about the features of Li's mind characteristics,in accordance with her poetic and diction.With ackonwledging and proving Li's feminine niceness,the essay lays more special emphasis on expounding and proving her“manliness”.It tells of Li's vigorousness and generousity-daring to speak and act,being courageous and resourceful,bold to overcome and foster,ambitious,seekingful morally courageous and patriotic, which reflect vividly and incisively through this context.

Li Qingzhao;feminine niceness;manliness.

I206

A

1674-0882(2013)02-0047-04

2012-12-28

张三玲(1979-),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易安李清照丈夫
李清照与赵明诚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加班摔倒引发脑出血算工伤吗
患职业病的退休老职工生病怎么办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