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应对途径探析
2013-04-06张中饶谭智奇
张中饶,谭智奇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日益深入人类社会,在信息传播、交往方式、教育,生产、消费,工作、娱乐,社会组织方式等各个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并在国际国内政治理论与实践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网络文化的影响也随之扩展开来。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网络已经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需品。作为“网络社会”的重要成员,大学生群体在塑造网络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对网络文化耳濡目染,既先天敏感,心智又待健全,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和网络文化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同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政治观念、价值取向等[1]。因而也就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本文旨在讨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探索应对的可能途径。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1.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普及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特定的“网络社会”中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涉及社会及社会成员本身的各个领域,以网络流行语为表现形式,以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为传播载体,并不时外溢到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个人的私生活、国家的公共行为甚至跨国家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而传播媒介的便利和众多更使得网络文化不时产生“外溢”效果,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网络文化的特点
(1)内容的开放性,去精英化、娱乐化。网络文化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积极和消极方面都有。从社会公平、政治民主到个人隐私,网络文化可谓包罗万象。一方面,倡导民主精神,弘扬正义;另一方面,将社会种种丑恶加以放大,甚至为一些传统道德所不齿的行为“正名”。网络时代,普通社会成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传播技术的提升使得文化活动的主体呈现出浓厚的去精英化色彩,而相对资源较为稀缺、受到束缚较多的诸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而且,受制于政治体制等因素,网络文化的娱乐性大大超过政治性,毕竟“大众社会需要的不是文化,而是娱乐”,因为“娱乐所要填补的空洞时光不过是受生物需要支配的劳动循环中的裂缝”[2]205。
(2)传播的迅捷性、广泛性。以电脑、手机等即时性通信工具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在传播速率上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迅捷性。门户网站、QQ等网络聊天工具、聊天室等信息交换场所、视频网站、BBS及微博等信息平台都使得网络文化的传播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都让其他文化形式望尘莫及,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网络文化对社会各领域的“外溢”效应。尤其是在微博时代,网络空间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进一步相互融合[1]。当前,任何网民关注的话题,大多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引发相应的反响。据统计,我国网民总数超过5亿人,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还将不断翻新。任何网络终端的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塑造者及接受者。同传统文化形式相比,网络文化的传播时效性更强,所引发的效应也更加强烈。
(3)产生和传播的互动性。任何使用网络终端设备的人都有可能是网络文化的缔造者、传播者及受众,这就是网络文化的互动性特征。这在加大网络文化影响广泛程度的同时,也使得网络文化在影响受众的程度上加深,因为网络文化的产生与网络参与者自身的需求息息相关,网络文化的需求和生产之间会不断地互相促进。
纵观人类社会,传播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正是人类完整准确的传播信息能力的不断增长,结果复杂技术不断向高级发展便有了神话、传说、解释、逻辑、习俗,以及复杂的行为规范,从而使文明得以产生。”[3]网络文化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其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主要受众之一,其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刻。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基于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大学生自身有待完善的特征,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会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1.积极影响
(1)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包罗万象的网络文化改变了大学生以往相对单一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的同时可以接触许多过去所没有的信息和知识,增加大学生的见识,提高他们辨别事物以及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对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大学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特定的“网际交往”方式,网际的精神交往“需要更宽广、更包容的胸怀,需要更多的学习、借鉴,需要更全方位的沟通、理解”[1]35,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提供更多信息给大学生,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考察世界,也提供一个给大学生宣泄情感、缓解压力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学会理解不同背景的人,给他人平等发表见解的机会,而一些社会事件在网络受到各种声音的分析和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民主精神。例如以“我爸是李刚”等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折射出对滥用公共权力的现象的厌恶和不满。
(3)帮助大学生提高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完善自身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互联网时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双向交流,这种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受到尊重,使他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彰显[4]。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剧烈,种种社会矛盾积累,相对自由的网络舆论环境使得这些社会矛盾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展示在大学生眼前,在增加其接受到的社会信息量的同时,提升他们表达自身意愿的自由度,这就给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社会和自我的良好平台。与此同时,更新周期极短及开放包容的网络文化既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品格,也提高了他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例如,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国民在危难中体现出的较高的现代公共素质、佛山“小悦悦”事件和其他众多见危不救等现象的讨论,发起“拒绝冷漠,温暖你我”的行动,等等,都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消极影响
(1)影响大学生学业与身心健康。内容过于庞杂和开放的网络文化,通常使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辨识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过分沉溺其中。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以娱乐为主,如将过量时间用于网络游戏及影视作品甚至影视明星等。同时,网络文化包罗万象,众多难以过滤的有害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及身心成长。
(2)低俗文化侵蚀大学生,引发道德伦理问题。网络文化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追求一种浅层次的观感享受,一切以“吸引眼球”为最高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事件和行为背后的道德问题被忽视。诸如“人肉搜索”等对个人隐私权的漠视,女性“一脱成名”“艳照门”“炫富门”及日本等AV(成人电影)演员在网络乃至现实生活中受到热捧等违背传统道德标准的现象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会导致大学生丧失基本的道德评价标准,丧失羞耻感和罪恶感,导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被扭曲。另外,网络带来了文化的平民化与世俗化,而在“吸引眼球”的标准之下,世俗化极易蜕变为庸俗化、低俗化。网络文化中的低俗内容混淆“美”与“丑”的标准,使得大学生审美退化,以“芙蓉姐姐”“凤姐”等“网络红人”为“呕像”现象就是集中体现。
(3)网络文化的“免费共享”,导致大学生学业和人生操守受到腐蚀。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大量依赖于网络信息,作业、论文等本应独立创作的课业任务大多依靠复制粘贴完成,极大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道德行为进而侵蚀大学生尊重劳动、尊重知识产权的思想,助长浮躁的风气,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4)网络价值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使得精英对传媒的垄断等话语权遭受极大破坏,使得主流文化遭受侵蚀:“一方面是娱乐参与热情的空前高涨,以及参与空间的空前开放;另一方面则是政治文化的相对萧条,政治参与和政治热情的某种冷却”[5]。网络文化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不公正等现象的有意放大,诸如“上‘天涯’世界一片黑暗,看电视世界一片光明”等对现实生活的解读,将会导致大学生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降低,而在政治生活中“高度完备的民主目标和较为粗糙的实现形式形成一定偏差”,“使其原有的政治认知混乱,甚至产生政治猜疑”。此外,“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借助新型的传播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文化霸权”,“它们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全方位、全天候地推销其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6]。这对大学生理性理解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产生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依据其科技和信息量的绝对优势,“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其他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长期在这样的网络氛围中,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将会被消解。
这都使得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引发大学生思想混乱,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网络所特有的“信息崇拜”现象导致对信息的滥用和误用,使得大学生一方面对种种“阴谋论”笃信;一方面对主流信息持怀疑态度。
三、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消极影响的途径
1.尊重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提高德育效能
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主和平等意识的扩散,传统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显然与当今时代特征及学生逐渐增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格格不入,因此,应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网络时代德育教育首要位置。为此德育教育者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消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树立与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建立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通过增强教育者人格影响力促进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了解大学生的需求,从而“对症下药”,毕竟“人的内在需要度是人的思想接受活动的指向针,是思想接受的标尺”[7];明确大学生信息接受的特点,使德育内容和方式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因为“只有那些与自身道德经验性质相同、相近、相适应的德育影响才会被接纳与个体的道德意识之内”[8]。
2.改善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而传统的“两课”教材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持抵触心理,课堂沉闷,大多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参与课堂。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改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建设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校园BBS等网络平台(上海的“易班”网站就是较好的例子,在其中,高校辅导员、教师及学生均可互动交流)。学校职能部门应该改变以往将学生作为管理客体的认识,主动利用网络了解学生动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反馈。如学校可建立供学生与学校各职能之间互动的版块,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跟帖”“顶帖”等方式,从领导变身为与学生平等的“楼主”“楼上”“楼下”来倾听学生心声,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积极利用微博等平台,积极占领学生思想教育的阵地,通过转发内容积极向上的好微博等形式,将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积极整合社会和学校资源,针对大学生喜好及特征开展大学生感兴趣,对大学生成长有促进作用的课外活动,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弘扬主流政治文化。
3.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网络
与网络日益重要的社会角色不相符的现象是,当前我国大学中鲜有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理性看待网络现象的教学形式。这样就导致网络中消极反动的内容极易在大学生中流传,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大学中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相关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就网络关注度较高的事件可以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甚至官员以讲座、公开课的形式加以解读分析,也可以将相关内容穿插于“两课”教学过程中,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网络文化选修课,等等。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将网络文化的发展状况、网站的运作模式、热点话题的“炒作”途径(如“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网络水军”等现象)加以分析,也可以收集对大学生比较“震撼”的信息,通过与其他更为准确的途径获得信息进行比对,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澄清,这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同时,适时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使大学生真正“懂网络”。这就要求建设一支懂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1] 石良.网络微博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1.
[2] Arendt H.The Crisis of Culture:Between Past and Future[M].Penguin Books,1977:205.
[3] 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8-9.
[4] 江凤艳.浅谈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5] 陶东风.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J].学术月刊,2009(5):21.
[6]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挑战与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0.
[7] 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2.
[8]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