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形成之路
——老子思想渊源述略
2013-04-06肖园园
肖园园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老子思想形成之路
——老子思想渊源述略
肖园园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春秋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老子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就其思想渊源而言,拟从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社会动乱;出生地陈楚地区特有的文化背景;曾任史官,对其思想形成直接的影响以及老子对古书:《尚书》《周易》的继承与发展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试图揭开老子思想渊源这道神秘的面纱,亦是对前人观点的进一步梳理。
老子;楚地文化;思想渊源
老子思想精粹、深刻、超逸,包举古今,耐人寻味。其思想渊源,学者观点不一。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思想渊源一定是多元的。可以说老子的思想兼具夏、殷、周文化的基因,亦有对古代文化的继承。既有楚学成分,也有中原文化因子。尤其是老子的家乡,原属于陈国,舜文化对其潜在影响也不应忽视。
一 老子思想产生的时代、社会及历史背景
老子之时,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已趋没落,“上帝”、“先王”失灵,老子否定先王,并说“天道无亲”。将眼光投放到当时的具体环境中,社会的确处于巨大的困境之中,加之统治者的贪婪无度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我们会认同老子的论断——“天下无道”。
从社会根源看,春秋后期,社会矛盾扩大,老子在现实中看到了种种矛盾与对立。这就是灾祸的根源。故老子想到要解决问题,必先消除对立,从而瓦解整体。《老子》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就是他对立消解的用意。
言其历史背景,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老子》并未有意于讲宇宙,如果把它看作似乎是对自然、宇宙规律的探讨,我以为便恰恰忽视了作为它的真正立足点和根源地的社会斗争和人事经验。”历史实践的确影响着老子。首先,愈演愈烈的兼并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政治哲学的变革。其次,各国内部频繁而残酷的斗争造成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矛盾。最后,春秋时期,君主专制政体,执政者关系整个国家的安危。《老子》就是正反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第一部希望通过道德说教来约束统治者的关于“圣人之治”的书。
二 老子思想与陈楚文化的关系
老子处于春秋南北文化交融时期,生于今河南鹿邑,春秋时属陈国。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但陈亡后,苦县归楚,故言陈楚地区。[1]
任继愈先生在《中国文化的两大思想流派》及《老子与中华文明》中指出:“从文化的角度看,孔孟代表周鲁文化、老庄代表荆楚文化。”张智彦先生也这样说过:“从道家文化的内涵去分析,楚国则是老子文化的发祥地。”[2]家乡对老子的影响很大。
首先,陈地地理风貌对老子思想的影响。《水经注》卷二十三记载:“涡水又东经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支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涡也。涡水又东南屈经苦县故城南。……又东注淮……”从中得出几点信息:一是赖乡城小而偏。二是涡水、谷水在苦县,赖乡地形崎岖,时常流经一些山谷,“谷水”大概因此得名。三是赖乡城以北有老子庙,再北,有李母庙,都与涡水相邻。先从赖乡地理风貌分析对老子思想的影响。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有强烈的母性生殖崇拜倾向。《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水经注》记载赖乡多山谷。又《大戴礼·易本命》说:“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这就将老子从原始民俗中所汲取的玄牝信仰和溪谷信仰贯通起来,谷神即玄牝。老子从神圣的生殖崇拜中领悟到致虚守静的道理。另外,老子从小生就生活在谷水、涡水边,因而对水有极深的感触。《庄子·天下》称老聃之学“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老子》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出水之德。另外,还有水之性。《老子》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柔之克刚,……正言若反。”是言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其次,楚国社会发展道路对老子思想的影响。陈国积弱,政治上常依附于周围强国,尤其是春秋中晚期,陈多次受南方近邻楚国的侵扰,最后被楚所灭。陈与楚不仅在政治上关系密切,而且在文化渊源上也十分相近。陈地是以太昊氏为首领的东夷部族的世居之地,这里与楚族的孕育和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春秋中晚期,楚国逐渐强大,国势基本上能与中原大国抗衡,于是急剧北上,向中原扩张,势力达到陈地。由于陈文化和楚文化都有东夷文化因子,这为两种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3]老子总结了楚国的命运,对柔与刚、弱与强、祸与福、兴与废进行了概括与提升。
再次,楚国文化发展道路对老子思想的影响。夏王朝时,楚族祝融臣服于夏。夏亡后,商的势力又不断威胁到楚,于是楚南迁到江汉流域,与三苗之民相结合,史称“荆楚”、“楚蛮”。这样,它不仅吸收了夏、商、周文化的精华,南迁后又吸收苗蛮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也为老子思想成长提供了文化背景。
最后,楚地风俗对老子思想的影响。楚人崇尚巫,巫活动又极其神秘,老子思想神秘性大概源于此。范文澜先生曾经把中国上古文化划分为“巫官文化”与“史官文化”。他说:“战国时期北方史官文化、南方巫官文化都达到成熟期,屈原创《楚辞》作为媒介,在文学上使两种文化合流。”[4]闻一多在《神话与诗、道教的精神》中也谈到过道家的原始崇拜和“巫教”的文化背景:“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具体点讲,一种巫教。”此时的老子已经意识到将巫教原始思维转向哲学思维,其学说始终依托于巫学所谓的“神话意象”和陈楚地区的民俗观念,带有鲜明的陈楚文化特色。
三 史官经历对老子思想的影响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 老子任职于中央图书馆,是不同于王官之学的思想者。近代严复认为:“无偿为老子为柱下史,又享高龄,故其得道,全由历史之本。读执古、御今二语,益信。”(《老子道德经评点》)周朝的史官要兼具记史事,掌典籍,司祭礼、观天象、卜吉凶、论兴亡等职责。不仅熟悉史官的工作,而且对占卜之类的巫活动也极为了解。
老子作为一个王朝的史官,他最初是对现实政治的昏乱衰变与天道人道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他看到了“大道废”、“六亲不合”、“国家昏乱”的现象,以及仁义、孝慈、忠臣来挽救的失效。因而动用史官“知天道”的职业特性,追问天道何在,质问社会规则的误区:“天之道,其尤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带有某种平民主义倾向。
四 老子对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庄子·天下》说老子的学术思想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瞻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庄子称“古之道术”是老子学说的直接思想来源。那么《尚书》、《易经》、《诗经》就是老子思想的源头,而《尚书》是主要源头,《易经》不过是个小源头。[5]
《尚书》是记载君臣谈话记录,君王文诰的史学之书,作者是史官。所以《尚书》一定是老子的必读书目。举例加以说明老子对《尚书》的继承。“左右惟其人”思想是《尚书·皋陶谟》中伊尹告诫太甲的话。《老子》二十三章:“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先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稽于众,舍己从人”思想。《老子》四十九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尚书·皋陶谟》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及《尚书·酒诰》曰:“古人有言曰:‘人无水监,当于民监。’”(监,照也) “贵柔尚弱”思想。这是母系氏族社会遗留观念的最早渊源。在《尚书·皋陶谟》中有“柔而立”的说法。《尚书·洪范》以“柔克”为“三德”之一,把“柔”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手段;“谦下不争”思想。《尚书·大禹谟》曰:“惟德动天,天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老子为史官,他必对《易》仔细研究。对于史、卜、筮、祝这几种人“每每是相兼相通的”(李学勤),甚至朱伯崑说“《周易》这个典籍出于史官。”所以早有人认为“老子思想的渊源,有不少出于《易》。”《老子》只是对君人者的进言,目的在“无为”而治,而《易》则指一切卜筮的人与事,主要对象、目的,依然是统治者。分析两书的承袭之处。“潜龙勿用”与“无为”。《周易》首卦《乾》都在说龙:“潜龙勿用”、 “飞龙在天”、“元龙有悔”中“龙”喻君王,而“潜龙勿用” 、“元龙有悔”,似乎是“无为”、“不争”的雏形。《老子》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似乎有“勿用”、“有悔”的影子;《老子》言“功遂身退”与《易·遁》有关。遁者,退也,隐也;“损益”之道。《老子》七十七章:“损不足奉有余”,《易·彖》:“损刚益柔”、“损盈益虚”。《象》:损下益上要“惩忿窒欲”。
综上所述,老子思想并非一时一地形成的,是继承与发展古代思想与文化,及与楚地不解的渊源,随后辗转各地,动荡的社会状况和史官身份的影响,逐渐形成独到的辩证思想,希望君主能借此经世救世。“轴心时代”的老子思想是春秋及更早时代多方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具有多元性、包容性以及复合性。黑格尔说过:“老子才是东方世界的精神代表。”是中国思想界不朽的丰碑。
[1]杨义.老子还原[M].中华书局,2011:5,47.
[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7:257,302.
[3]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42.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M].人民出版社,1955:241,288.
[5]尹振华.重识老子与lt;老子gt;-其人其书其演变[M].商务印书馆,2008:127,258.
[6]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62.
[7]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ClassNo.:I206.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OutlineoftheOriginofLao-tzu’sTheory
Xiao Yuanyua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a melange of cultures from northern China and southern China emerged, and Lao-tzu thought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m. This article tries to uncover the origin of Lao-tzu thought and collate the previous views from the aspects of his living, the unrest social background, the culture of Chen-Chu region. Since Lao-tzu had been an official which would have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is thought. He is deemed to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thoughts of “Shangshu” and “Book of Changes” which are two important books in ancient China.
Lao-tzu; Chu Culture; source of theory
肖园园,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1672-6758(2013)08-0111-2
I20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