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中的作用和价值
2013-04-06李翠兰
李翠兰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湖南 娄底 41700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5 000 年凝聚力所在。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其中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儒家的思想基础,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德治”,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及“公平正义”、“贵和尚中”、“仁者爱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思想,不仅影响历朝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对今天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仍具有借鉴价值。
一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借鉴价值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1〕,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们今天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借鉴价值。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馆领导之间的和谐具有借鉴价值。馆长与副馆长之间应互相理解,互相支持。馆领导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更应具有高尚的品德。特别是馆长应有德有识,有知有能,德是摆在第一位的。孔子说:“政者,正也,师以正,熟敢不正?”〔1〕164孔子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171只有具有一身正气的馆长,才能带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领导队伍。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馆领导和馆员之间的和谐具有借鉴价值。馆领导应具有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的能力。孔子曰:“仁者爱人”〔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1〕10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158。馆领导应借鉴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爱所有馆员,并应保持一种仁爱的善良动机,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好、实现好所有馆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利益。然而这种爱的感情是理性的,不能让感情蒙住了眼睛,让管理失控。孔子说得好“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55“今天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4〕这一传统文化告诉我们领导和馆员之间既要用爱来维系感情,还需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来协调关系。“爱”是有原则的,孔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64馆领导在用人问题上,应坚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原则。构建馆领导与馆员的和谐关系,一要爱,二要管,三要教。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58通过加强道德教育,让他们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自觉地遵章守纪,努力工作。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馆员队伍的和谐具有借鉴价值。馆员队伍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发展,每个馆员在性格、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178孔子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既要注重馆员的个性化发展,又要注重团队精神的打造。同事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使平等、诚信、宽容成为馆员的交往原则。馆员之间是同事,也是竞争对手,馆领导应正确引导馆员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处理好同事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每个馆员为着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争先创优。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具有借鉴价值。读者是馆员服务的对象,馆员对读者服务的态度,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形象,决定图书馆工作的成败。衡量图书馆工作的好坏不是以书为本,而是以读者为本,以读者为本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公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158是构建馆员和读者和谐的基础理念,馆员应关心每一位读者,对所有读者一视同仁,做到无等级差别服务,服务语言规范文明,为及时满足不同读者需求,应开展网络服务、个性化服务、专题服务。积极听取读者的建议,及时改善工作方法,对读者的违规行为的处理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求得读者的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具有借鉴价值
传统的“民惟帮本,本固邦宁”〔4〕695、“仁者爱人”〔3〕36的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具有有益的借鉴价值。图书馆文献资源与读者关系是否和谐?必须以读者为本,而不是以文献资源为本,要看读者的满意度,关键是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要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必须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多渠道调查了解读者需求。一是每年召开一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会议;二是每学期召开一次读者协会或读者代表座谈会;三是开通网上信箱;四是在馆内设置读者意见箱;五是发放问卷调查表;六是采访员下到各系部进行调研。第二个方面是根据读者需求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一是图书馆在采购文献时要注重本校自己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及读者群相对集中、教学科研急需的文献资源。二是适当收藏经典名著,及时适量购买考级、考证、考公务员的文献资源,以利学生就业。三是适量收藏一些生活、保健休闲、娱乐方面的文献。总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馆藏文献建设原则,明确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电子文献收藏方向,逐年增加电子出版物的比例,正确处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特色文献与非特色文献、重点文献与一般文献的关系,以满足读者多层次、多视角、多学科、多类型、多文种的文献需求。第三个方面是积极开展导读工作和个性化深层次服务。新书一到馆就要在网上、宣传专栏上做好导读工作,每年开展1—2 次读者培训工作,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开展科技查新、定题服务等工作。
三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构建读者与高校图书馆环境的和谐具有借鉴价值
天人关系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24老子崇尚自然,反对破坏自然和谐的“人为”。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3〕11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关注的是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今天对构建读者与图书馆环境的和谐仍具有借鉴价值。
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馆舍环境应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树木花草、小桥流水的布局应彰显文化品位,既美又静,既静又动。在设计图书馆时,既要考虑它的人本性,又要考虑它的协调性;既要考虑它的规模,又要考虑它的结构;既要考虑外观美的形象,又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在建筑风格上应体现出雄伟、典雅、明朗的特点。在功能布局上,应打破传统图书馆封闭式建筑格局,凸显特色,把图书馆建设成为特色型、节能型、环保型、人本型、开放型的通透式现代化图书馆。让读者走近图书馆感到身心愉悦,走进图书馆感到和谐亲切。做到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自然"的思想,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这些价值观念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因,同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在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将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文化理念转化为符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1]李楠.论语[M]//四书五经.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55.
[2]李楠.孟子[M]//四书五经.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298.
[3]陈桂芝,马跃,王立云.中国传统文化教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
[4]李楠.尚书[M]//四书五经.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