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

2013-04-06张城成

关键词:人性化人性管理

张城成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

张城成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际交流日渐增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特别是管理中的挑战。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被提出,人性化管理已逐步上升为主流的管理理念,企业在人性化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也逐步被发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企业;人性化管理;困境;出路

一 人性化管理概述

对于人性的界定,在古代的中国儒家、道家等有着“性善论”“性恶论”“不善不恶论”等的论述,但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是对人性的不太全面的客观反映。而在西方管理学发展史上也有很多关于人性的学说,如早期的管理思想上的“经济人假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假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理论”以及“复杂人”,从管理学人性假设我们看到了现实人性的各种表现。“人性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复杂的复合体,既包含人性的优点,也包含人性的弱点;在群体中,人性呈一种正态分布,人性的积极合理性占主导地位。”[1]

而对于人性化管理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因为概念的阐述都在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展开的。“所谓人性化管理,是指通过建立一种机制,使人性中的优点得到最大发挥,使人性中的弱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制约,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方向,使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以合法的途径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目标,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员工个人的需要满足及一生幸福得到最佳结合。”[2]

二 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形成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并不相冲突,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性化管理也需相应的机制来约束,才得以实行。在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对传统的制度化企业管理的一次大换血。制度化建设有了人性化规范,员工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得到更多的归属感,个性得以张扬。同时,制度化又被逐渐的融入到人性化中去,使得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似传统的制度那么冰冷,无人情味。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机制的颠覆,有利于与时俱进的制度的形成。

3.有利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提升人的能力。要挖掘人的内在能力离不开对员工的培训,促使其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上。人的发展使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而企业的发展又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应互为里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

三 我国企业在人性管理方面的困境初探

1.将企业人性化管理等同于人情化管理。

我国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意识比较淡薄,对人性化的理解望文生义,没有深入地了解人性化管理的本质,简单的把人性化管理等同于人情化管理。一些企业管理者片面的认为,和员工打成一片,没有等级制度,充满人情味,一团和气的管理方式。这种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使得整个企业表面看起来工作氛围和乐,同事间,上下级间关系融洽。其实是不然,这种看似平静的工作环境,其实暗藏隐患。有了人情,上级淡化下级在工作中的失误,同级之间对同事的错误轻描淡写。人情让一些自利者求职、升官等歪曲了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评价,企业的管理机制受到冲击了冲击。长此以往,这些会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制约因素,企业的凝聚力大受削弱,整个企业如同散沙,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如此恶性循环,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人性管理并非等于讲人情,如何人性化,怎样人情化,应该区别对待。

2.让人性化向物质主义方向滑落。

4.2.2 场地材料的内部循环利用 绿道在规划设计时,挖掘并灵活运用场地废弃材料,针对不同的场地,运用合适的手段进行绿道景观营造,主要体现在线路设计的细节上。在建设过程中,利用场地内较多的构筑物基础作为绿道节点的基础进行改造设计,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碳排放的同时也增加绿道节点的天然性(图6);收集湖中造景效果较好的枯木作为绿道小品,可独立成景也可与景石组合成景;此外,在绿道视觉敏感处,将原有的构筑物或湖滩石改造设计,以较低的代价取得较好的景观意境,化腐朽为神奇(图7)。

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多偏向于物质激励,忽视了有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某一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再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大中型私企对员工的激励仅仅停留在纯物质的层面上。若果一味的提升员工在薪资福利方面的待遇,缺乏人文关怀,激励机制的单一使得员工的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无法实现。照此发展下去,企业的整体价值观会偏离正轨,员工的价值观被腐蚀;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企业整体凝聚力将大大受挫。

3.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对立。

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的方式,倾向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进行管理。具有强制性、纪律性和权威性;而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的方式,倾向于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具有非强制性和相对感性。过于注重制度化管理,过多的约束员工的行为,会给员工造成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机器人之感。然而,过度的人性化管理就会模糊责权利的概念,打乱企业原本的管理次序和管理模式。大多数的企业管理没有能在这两种管理方式中找到最佳一个切合点,使之融合在一起。

4.人性化管理集中表现为人治化管理。

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一方面运用自己的知识管理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在权利的诱惑下,管理者曲解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常常出现经理人管理下的企业腐败,损害员工利益,最终损害企业利益。管理者在进行决策,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制度的执行上更是依据个人好恶,离开有效的管理机制的“人性化”,就是地地道道的“人治化”,以领导意志为企业的最高准则。

四 企业管理中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出路

1.建立健全人性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人性化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从应该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及长远的发展规划,将人性化和制度化结合起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展开。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并不意味着完全依靠外部的制约与控制,还应将这种外在约束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基于这一点,企业在制订每一项规章制度时应该让相关的员工参与进来,开展广泛的讨论和群众意向调查,充分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然后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且派专门的人员向各级管理人员及企业的所有员工做解读,使员工深入的了解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

(2)注重人性化的激励方式。

物质上的激励。物质是一个人生存的必需品,无论是谁,从事什么职业,社会地位如何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对员工的激励应该先从物质方面入手,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物质激励应该包括员工的薪酬、福利、住房和各种保险,主要是解决员工经济上的顾虑,使得其安心的为企业工作。此外,物质上的鼓励还可以包括舒适的办公环境及将让员工持有一定的股票等。

精神上的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这对员工的激励将会消减直至消失。遵循马斯洛的理论,在员工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企业管理者应该适时调整激励手段。比如分派给员工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或者是实行工作轮换制度,使员工感受不同的工作岗位,接受不同的挑战,可以避免员工在对工作感到厌倦而校级怠工。而对员工最好的奖励莫过于对员工的信任,放手让员工去发挥自己的潜能。

2.注重情感管理、民主化管理和自我管理。

(1)情感化管理是充分发挥情感在企业管理中的效能,善待和关爱员工,信任员工,理解尊重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应该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位员工着想,尊重员工的需求,尊重员工的价值和尊严,对他们的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

(2)民主化管理是指让员工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企业内部事务的管理,让员工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决策的制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还能够集思广益,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员工真真正正地参与企业事务的时候,会激发起他们内在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心尽力。民主化管理的主要方式有: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内的事务公开,甚至账目公开等。

(3)自我管理是指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自我管理可以分为“信任型”管理和“弹性工作时间制”管理两种方式。它是以广大职工的良好素质为基础的,企业领导不单凭职务权力和形式上的尊严去领导下级,而且还让职工自己制订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目标、计划,以达到企业与职工利益的双赢。”[5]

3.注重员工的培训,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内在动力,而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的素质提高了,创新能力也随之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跟着增长,所以调动员工的创造性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应考虑其工作性质,结合其对企业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职务晋升、提薪、休假等。总之,为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建立自由的组织制度。

然而,仅仅有这些外在的环境条件是不够的,员工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大量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对员工定期的进行培训是全面提升素质和创新能力额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企业管理者应提供必要的支持,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建立奖励体系对参加培训学习并有突出表现的员工给以表彰;鼓励员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学习计划结合起来;对员工的培训学习进行考核等。

4.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的价值观能够影响员工及管理者的行为选择。 “一个组织的文化,会制约一个管理者涉及所有管理职能的决策选择。一般认为组织文化具有5个作用: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6]在组织文化的作用下,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逐渐趋同,有了共同的目标就能把全体员工凝聚起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此外企业文化还是一套无形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起到约束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有激励作用,鼓励员工不断的充实完善自我。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经营方式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意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内部优势。

[1]韩英.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32.

[2]吴刚.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方法及实践[D].苏州大学,2007:23.

[3]罗哲.管理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82.

[4]吴刚,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方法及实践[D].苏州大学,2007:14.

[5]魏青.中小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36.

[6]罗哲.管理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83.

ClassNo.:F270.7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theHumanizedCorporateManagement

Zhang Chengche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6,China)

Humanized management as one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ways,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management, is a higher level of manage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ushered. Considering the new circumstances we are facing, 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which has been gradually regarded as the mainstream.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enterprises; humanized management; dilemma;outlet

张城成,在读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政府改革。

1672-6758(2013)08-0051-2

F270.7

A

猜你喜欢

人性化人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功能与人性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