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3-04-06晏朝飞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政治

晏朝飞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商学院 教务部,江西 南昌 330044)

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路径研究

晏朝飞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商学院 教务部,江西 南昌 330044)

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而迫切的内容,依据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以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为基础,以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保障,以方法路径的创新为突破口,探索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路径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要而迫切的任务。[1]

一 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过这样一段话:“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2]毛泽东的这段话,对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当然也包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认清和把握他们的群体特点和思想状况。

1.近些年研究生总体上有年轻化的态势,但还是存在年龄参差不齐,跨度比较大的状况。生源仍比较复杂,生活背景与经历差异比较大,有的是应届毕业生,从校门到校园;有的工作过一段时间;有的甚至有很高的职称,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大多以自学为主或以导师指导的形式进行学习,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呈现出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人员比较分散,其群体仅仅是因为有共同语言而组成的松散集合体,往往具有排他性、自闭性、各忙各的,组织性较差,集体观念欠缺,喜欢“单兵作战”,缺乏合作精神与团结意识。

2.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更强,面临的问题也更新更复杂。研究生一般都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与自我教育能力,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有着比较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并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历经本科阶段,研究生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更强,阅历更丰富,自我调节与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思想与心理问题就比本科生要少,由于他们面临着大学阶段所没有的更新更复杂的问题,比如与婚姻、家庭、工作等多方面并存的问题与责任,如何协调好学习与工作、婚姻甚至家庭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3.较为成熟与相对稳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研究生己度过青春期的叛逆与躁动,开始步入成熟阶段,同时层次的提高意味着视野平台的提升与扩展,多数研究生的价值取向较高,有着较高层次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普遍有着较高的要求,思想上、人生态度上更加务实,行为方式多了些理智成分,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与分辨、判别能力,外界事物不太容易改变其己形成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认同感,这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他们对错误思潮形成了较强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其错误观念的根深蒂固会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二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社会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快速而深刻变革,其导致的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扭曲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近年来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低俗文化、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腐朽思潮的愈演愈烈,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与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其理想信念,政治观念的纯洁性和同国家主流思想保持一致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更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花心血,下力气去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去引导好学生,而不能任凭这些资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误导青年。同时近些年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各种相关问题频发,表明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迫切要求高校进一步重视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

三 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1.建立高效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首位,全面发展的目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在高校党委的统筹协调下,研究生处与各学院密切协调配合,相互分工合作,明确各自责任,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树立与落实“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使人性化元素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润滑剂,做到科学管理,制度管理,人性管理的有机统一,增强齐抓共管的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互动的高效工作机制。高校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体系健全,覆盖面广,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做好在研究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不断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委的各项行政决策落实到基层党团组织的具体工作实际当中去,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层次清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并与各自切身利益挂钩,强化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激励机制。以党建带动团建,充分发挥共青团,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在教育、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特有的优势。[3]重视与发挥班委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学生的思想或心理问题,能够最早察觉的往往不是辅导员或导师,而是班级同学,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班委的作用,挑选一批集体观念强,对学生工作热情高的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委的预警功能,获得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现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发现不良苗头,并建立导师、辅导员与班委之间的联动机制,定期交流沟通,在思想工作中相互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工作做在前面,做深做细,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环环相扣,紧密协作的环节联动流程,依靠这“三股力”,加强三股力量各自优势的发挥与互补,争取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条确保研究生健康成材的安全防线。

2.建立强有力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首先,充分重视和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和发挥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舆论氛围,鼓励、支持、引导研究生导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靠辅导员或学校的专职思想教育工作者来开展是不够的,特别是要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导师的政治修养,政治取向对研究生将产生很大影响,在一些问题上,导师的思想工作更容易产生效果,有其特有的说服力与言传身教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导师的育人功能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与放弃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导师的政治工作业绩与教学、科研等工作业绩相结合进行考评,健全考核体系,调动导师“教书”和“育人”双重积极性,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的辅导员队伍,并从制度上建立确保这支队伍稳定性和发展性的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与严格辅导员的选拔与聘用标准与程序,使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工作方法灵活,热爱学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充实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并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让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分流出去,确保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均能够赶上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需要。重视与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与进修内容与体系。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求辅导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其掌握科学的方法,因此在培训与进修时应侧重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智慧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4]从制度上保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稳定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频频更换,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保持长久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努力明确辅导员的相关职责,解决辅导员专职化要求与当前职责泛化间的矛盾,改进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奖励机制与发展路径,解决辅导员发展路径与自身心理预期间的矛盾,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和提高生活待遇,是激发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积极性与保持队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3.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当中。

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与优势,相比理论教化而言,更容易在教育对象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产生深远的意义,从而改变其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错误观念与行为,形成新的正确的行为依据与规范。研究生的课堂时间相对更少,所以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其具有双重育人功能,既是研究生提高与展示专业水平的舞台,又是研究生诚信教育与团队精神培养的主要平台,高校要积极帮助学生拓展实践渠道和提供学术交流信息,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有意义的学术研讨与实践活动中去,不仅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活跃思维、学以致用,还能体会到科研创作的不易与抄袭的可耻和代价,克服现今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集体观念淡薄的问题,使其切身感受到诚信与合作所带来的价值与成就,消除自身浮躁之气,脚踏实地地做学问,使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内化为研究生的自觉追求,这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算落到了实处。

4.构筑研究生心理咨询与情感教育网络平台。

调查表明,研究生日均上网时间普遍超过3小时,[5]互联网己成为研究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与休闲空间,因而非常有必要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展到网络并占有一席之地,确保研究生接受教育的空间不至于出现空白。根据互联网隐蔽性强易于沟通的特点,笔者认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情感教育与心理疏导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搭建研究生网络心理咨询与情感教育平台是完善高校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机制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研究生情感教育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与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处于人生发展转型期的研究生面临着之前未有过的人生难题,特立独行,貌似坚强的他们己逐渐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的群体,通过研究生网络心理咨询与情感教育平台,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容易了解到研究生心理中的一些隐性问题,深入他们的心灵世界,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必须在认清新形势和把握研究生群体特点的前提下,以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为基础,以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保障,以方法路径的创新为突破口,有力地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1]田涛,周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J].科技创新导报,2011(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

[3]谢桂庆.论新时期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0).

[4]谢德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智慧[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5]谭泽春.试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紧要性[J].科教导刊,2010(11).

ClassNo.:G643.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PathofPromotingScientificDevelop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orkforPostgraduates

Yan Chaofei

(Nanchang Business Schoo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4,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 students, the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leading system, the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team to find a breakthroug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s and the effective path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ostgraduate stud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cientific development;path

晏朝飞,硕士,讲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1672-6758(2013)08-0049-2

G643.1

A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政治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