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视野下的作文评语探究

2013-04-06余庆华金大宝

关键词:评语作文语文

余庆华,金大宝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新课程视野下的作文评语探究

余庆华,金大宝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文评语的写作却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妨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该从注重语言艺术、讲究文学色彩和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来写好作文评语,以提高作文效率。

作文评语;现状;对策

近年来,语文考试的方式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作文分值的比重仍然居高不下,甚至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半壁山河,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所做的书面评价,写好作文评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可以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通道,对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全和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 作文评语的现状

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作文评语的评价功能在作文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长期以来,作文评语的写作却存在着极大地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质量,也妨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作文评改语言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1.作文评语模式化、单一化。

在评语中,“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完整”“人物选材(不)典型”“语句(不)通顺”“书写(不)简洁”等语句屡见不鲜。甚至,在批改作文时只简单地批上“阅”字。这些语句明显呆板生硬,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作文评语客观性评价远大于人文关怀。

在评语中,老师的口吻常常是客观地、严厉地指出学生作文的缺点和不足,很少给予感情上的交流和鼓励。这种只针对作文本身而忽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评语,极易造成“重文轻人”的后果。

二 作文评语现状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应试教育对作文评语的影响。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学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将来的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又不得不着眼于当前的应试需求,如从高考语文作文分值来看,高考语文试卷满分一百五十分,其中作文就占了六十分,因此,教师的作文评语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为“应试服务”,字字句句都在引导学生该如何创作出符合应试要求的高分作文,而关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评语几乎没有。

2.主观原因:作文评语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及其对作文评语的影响。

(1) 教师对作文评语认识的程度对作文评语的影响。

作文评价一般分为作文书面评改(包括文面评改和作文评语)和课堂讲评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讲评,认为面对面的讲评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而忽视作文书面评改,尤其是作文评语,认为是浪费时间,是可有可无的,因此,教师有时只给作文打一个相应的分数。

(2) 学生对作文评语的态度对作文评语的影响。

学生是作文评语服务的对象,因此,学生的态度也对作文评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不仅关心作文分数,并且也关心教师的评语,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漠不关心。这种现象的发生,要么是教师的作文评语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么是学生只关心作文分数造成的。久而久之,教师的作文评语在学生的眼中就是一种摆设。换句话来说,学生对作文评语的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教师对作文评语的重视程度。

三 改进作文评语现状的对策浅探

“常见的作文评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立意的高或低、结构的严谨或松散、语言的老练或稚嫩、方式的多样或单一等。这些程式化的评语让学生望而生厌。”[1]那么,怎样的评语才能不会让学生“望而生厌”呢?我们认为,应该从注重语言艺术、讲究文学色彩和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来写好作文评语。

1.注重作文评语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将这种艺术运用于作文评语之中,使得作文评语的语言形式多样化,内容生动形象化,必定会提高学生阅读评语的兴趣。具体来说,在作文评语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善于运用修辞。

“修辞是以在特定的修辞情境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段为研究对象的,从词、句到篇章、语体的所有修辞手段都是它的研究内容,而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则是修辞的根本任务。”[2]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常见的修辞手段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比、排比、反复、反问、设问等。在作文评语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段,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启发学生深思,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举例来说,含有“比喻”修辞手段的作文评语有:“全文语句流畅,恰如行云流水一般”,“希望你的写作水平能像雨后的春笋一样,拔地而起”等;含有“反问”修辞手段的作文评语有:“文章内容充实饱满,有血有肉,发人深思,但为何书写不够整洁呢?”“文章中描写人物时几乎没有心理描写,难道他们都是木头人?”等;含有“比拟”修辞手段的作文评语有:“你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好似喝醉了酒要打架似的”等;含有“夸张”修辞手段的作文评语有:“文章内容不连贯,读你的文章就像走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上,摔得我鼻青脸肿的,好痛啊!”等。这些生动形象的作文评语不仅点出了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也让学生心中升起一种美感和惬意,印象深刻,让学生在欣赏作文评语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2) 善于运用幽默。

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在作文评语中,教师利用幽默风趣的评改语言,通过非正常甚至是近似荒谬的语用行为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警醒、顿悟并从中获益。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钢笔字字形洒脱而且工整漂亮,让人看着特别舒服,但是他的作文时常抓不住中心题意,东写一句西写一句,内容随意,明显可以感觉到他没有认真去构思,教师可以在他的作文本上批到:“矛盾啊!我很喜欢你的钢笔字,洒脱中不失工整,字如其人,想你定是一位个性洒脱又做事认真的男生!但,文也如其人,你的作文内容随意,中心不明,又想你定是一位个性随意,做事马虎的男生。能告诉我,你究竟是哪个‘你’?”还有一个学生喜欢抄袭别人的作文,教师可以在他的作文本上批到:“你真聪明!作文也可以山寨,省时又省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会在幽默诙谐、轻松愉快中理解教师的意思,而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此一来,既不会打击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会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吸取教训,改正不足。

2.讲究作文评语的文学色彩。

这里所说的“文学色彩”就是指文字或语言中带有的文学情调。在作文评语中增添文学色彩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适当引用课文中的经典篇章、段落和语句。

语文课本是中小学生直接感知“语文”的有形教材。教师可以把语文课本中经典的篇章、段落、语句引用到作文评语中,让经典再现。这样的作文评语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对语文课本的注意力,也提醒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应该注意掌握课本中的那些描述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的文字;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他们在感受语文课本文学魅力所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如果学生写了一篇夏夜赏荷的文章,对月下的荷花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教师可以联想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在评语中写下“你描写的荷花仿佛让我看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栩栩如生,妙极了!”如果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惜别之情,感情真挚,教师可以联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评语中写下“还记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你的作文感情真挚,字字句句都透着依依惜别之情!”等。这些恰当的联想,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到自身作文与作家作文之间的差距,也可以让学生对作家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产生新的认识。

(2) 尝试在评语的形式上进行创新。

中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主要模仿对象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因此,教师在作文评语中有意识地运用古人诗词、名人名言、寓言童话、哲理故事等文学形式,学生也会不自觉地把他们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多样的评语形式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引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形式来进行创作,久而久之,学生在作文中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学情调(色彩)。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古人诗词作为评语来表扬那些语言质朴自然的作文;可以用“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海伦·凯勒”这样的名人名言作为评语来鼓励学生不要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悲观,只要坚定信心,平凡人一样可以有所作为;可以用“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作为评语来激励学生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在挫折面前做一个强者等等。学生看到这些形式新颖的作文评语,不自觉地就会去模仿,并且有意识地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关于这方面的素材,无形中增长了见识,也开阔了眼界,可以说,这些作文评语既起到了有形的教育作用也起到了无形的鞭策作用。

3. 加强作文评语的人文关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主要通过“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的目标来体现,人文性则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来体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作文评语。语文教师通过作文评语能够和学生实际的心灵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等。语文教师的作文评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以学生为本”。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总喜欢用成人的眼光和作家的标准去评定学生的作文,一旦碰到那些思想不成熟或者认识不深刻的作文,就会毫不犹豫地写下“思想不成熟”“认识不深刻”等评语,甚至只有一个“阅”字。长此以往,学生丧失最单纯的创作动机,挫伤创作积极性。因此,作文评语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作文中的优缺点,才能提高创作积极性。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需认定作文者、读文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也。”也就是说,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成长经历、生活经验、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2007年的高考命题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题目中的“妈妈”对于高中生或者成人来说,既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又可以联想到祖国母亲或者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但相对于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很难会想到去写祖国母亲或者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因此,教师就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来下评语,不要用想当然的思想去刻意要求初中生的作文多么有思想上的高度。

(2)注入情感,加强鼓励。

有一部分学生不单单只关心自己的作文分数多少,还会关心教师评语中透露出来的对自己的态度,是欣赏,还是不欣赏,学生的情绪也就时常会受到教师态度的影响。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教师在面对学生作文时,要用大量的笔墨来鼓励和赞扬学生的优点,尽量少用批评或者使用委婉的话语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因为“‘言为心声’,学生的作文大多凝聚着他们创作的心血,学生付出心血当然渴望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3]因此,在作文中注入情感,运用充满希望和激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评语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之情,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自尊心。一个女学生在《新学期的打算》一文中,诉说了自己被分到“差”班的心情很失落又很愧疚,之后又写自己要痛下决心好好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从“差”班进入“好”班,教师在她的作文中批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失败。难能可贵的是你做到了这一点。恭喜你没有被失败打倒!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加油!”可想而知,学生看了这样富有情感和鼓励性的评语以后,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更加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能够和谐师生之间关系。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作文评语观”,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作文评语的“语言艺术”、讲究作文评语的“文学色彩”,加强作文评语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让作文评语做到既“评文”又“评人”,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才能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园地,让学生在情感交流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朱茂松,陈瑾.作文评语更新初探[J].教研天地,2001(12): 21.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95.

[3]李群华.评语,岂能成鸡肋?[J].中学语文教学(作文指要),2006:33-3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刘明.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8]朱丽君.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D].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2005.

[9]郑丽萍.师生交流的绿地—谈作文批语的艺术[J].青海教育,2004(6):21.

[10]陈进栋.作文评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教学与管理,2004(27).

[11]冯雪梅. 作文评语要体现人文关怀[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4):81-84.

ClassNo.:G633.34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DiscussionofEssayReviewsUnderthePerspectiveofNewCurriculum

Yu Qinghua,Jin Dabao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China)

Composition reviews is an important part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t is also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wever , in practice, there is a major blindness and randomness in writing reviews ,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writing teaching and hinders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reviews , especially the literary style and other aspects of humane ca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osition writing teaching.

essay reviews;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余庆华,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金大宝,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672-6758(2013)08-0014-2

G633.34

A

猜你喜欢

评语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