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港经贸合作: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发展

2013-04-06张应武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海南香港旅游

张应武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海南与香港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由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地建立起了日益紧密的多元经贸合作关系。2009年底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国际旅游岛建设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香港企业来琼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 琼港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一)海南与香港历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为进一步拓展两地合作奠定了历史基础

香港作为海南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对外经贸重要伙伴,是海南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市场和吸收利用外资最大来源地,也是海南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入境游客来源地。在贸易领域,2011年海南对香港货物贸易出口额为7.4亿美元,占海南出口总额的29.1%,较2010年增长26.8%;服务贸易方面,2011年香港游客来琼旅游人数达13.6万人次,占海南入境游客人数的16.7%,游客人数较2010年增长43.0%,高于全省入境游客22.8%的平均水平[1]。在投资领域,截至2011年10月,香港累计在琼投资设立企业达6137家,占海南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60.57%,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10.14亿美元和86.54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1.44%和51.93%,几乎涉及全部三大产业的全部行业。香港也是琼籍乡亲集聚地之一,琼籍旅港乡亲达30多万人,广泛覆盖各行业。

(二)CEPA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的签订实施为进一步发展海南与香港经贸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2003年以来,CEPA及其八个补充协议相继签署。目前,内地对原产香港的进口货物全面实施零关税,并力争在2015年实现服务贸易全面自由化,在贸易投资促进等10个方面加强了便利化合作。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区域各成员政府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在CEPA框架内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仅在刚结束的第八届泛珠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上,海南就签署了124个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达2206亿元。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建成,海南还可利用其与越南、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隔海为邻的地理优势,与香港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开泛珠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海上通道,搭建香港与东盟市场联系的桥梁。

(三)海南与香港经济发展的强互补性和国家赋予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优惠政策为两地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奠定了经济和政策基础

海南与香港不仅经济体制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及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2],正是这种差异所激发的互补性为两地扩大经贸合作潜力的挖掘奠定了条件和经济基础。具体而言: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2011年,香港人均GDP 34386美元,为全球收入最高地区之一,而海南人均GDP4429美元,虽突破了4千美元大关,跨入中上等收入地区行列,但仍仅为香港的1/8。

2.从要素资源禀赋看,作为中国唯一地处热带和四面环海的省份,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要素资源的比较优势在于以热带农作物、南药为代表的农业资源,以沙滩、阳光、热带雨林为代表的海岛度假旅游资源,以水产、油气为代表的海洋资源等;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其要素资源的比较优势在于自由港体制、国际商贸网络和人才、雄厚的资金和现代服务业等。

3.从产业结构上看,香港是高度服务业化的外向型经济体系,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持服务占GDP比重的6成左右;海南产业结构呈现旅游业、新型工业和热带农业“三足鼎立”局面,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 26.2:28.4:45.4。

4.从产品结构上看,海南的瓜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在香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而海南从香港进口的是药品、化妆品、塑料制品、皮革、纺织品服装、首饰等货物,香港具有明显优势的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

2009年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购物退免税、26国免签入境、邮轮游艇旅游、国家生态补偿以及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型彩票等各项优惠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另外,海南还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和社会事业等方面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赋予的各项国际旅游岛建设优惠政策,不仅加速推动了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为海南与香港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础。

(四)海南与香港政府高层间的频繁交流为两地搭建信息沟通渠道,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奠定了经验基础

近年来,海南与香港两地政府和主要领导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和泛珠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两大平台频繁接触,共商发展大计。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双方建立了互信机制,释放了合作诚意,提升了合作层次,增进了合作力度,增强了合作信心。

与此同时,海南省政府多次组团赴港开展大规模、高规格的招商推介活动,高层领导频频拜会香港政界商界人士以增进双方了解和沟通,积极向香港及全世界展示海南,促进合作。2004年11月(香港)海南贸易与投资合作洽谈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79项,协议投资总额346亿元,签署政府部门与行业间合作框架协议5项。2008年8月海南(香港)经贸活动周共签约35个投资合作协议,其中投资项目28个,投资总额达780亿元人民币[3]。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2010年7月海南再次赴香港举办现代服务业投资推介活动,签署了25个战略合作协议和备忘录,签约总金额305.1亿元。2011年12月海南(香港)经贸旅游文化活动周,首日琼港两地签约17个合作项目,涉资达376亿港元。

二 琼港经贸合作的新挑战

(一)海南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限制了琼港经贸合作空间的拓展

国际贸易、投资理论认为,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由两个地区的引力所决定,而引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地区的经济规模和距离,前者代表市场中潜在的需求和供给能力,后者代表经贸合作的交易成本。数据显示,2010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为2522.6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53%,在内地31个省区中排名倒数第4位,仅高于宁夏、青海和西藏等偏远西部省区。受经济总量小的影响,海南对外开放政策投入与产出极不对称。海南是全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同时拥有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两类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但海南进出口贸易仅占全国总额的0.35%,其中出口仅为0.14%;截至2011年末,海南外商投资企业数占全国比重仅为0.66%。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虽然国内外(包括香港)许多企业看好其发展前景,但必须承认,海南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还不能很好地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海南第一产业虽有一定特色,但集约化、现代化、科技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程度低,相对优势不明显;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起点低,行业间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能力差,尚未形成有效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偏低,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咨询、会计、法律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琼港经贸合作领域窄,流向不对称的发展特征不利于双方合作潜力的进一步挖掘

从合作领域看,琼港经贸合作领域狭窄:

1.货物贸易方面,受海南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影响,海南对香港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成品油和特色农产品、水产品方面;

2.直接投资方面,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际资本(包括香港)对海南的投资逐步向第三产业集中,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领域。2011年,海南外资第一、第二产业项目总数仅占全省总数33%,合同外资总数仅占11.14%,实际使用外资总数仅占13.43%。

从合作流向看,琼港经贸合作互动性差,流向不对称,具有典型的单向输出和单向引资特点:

1.货物贸易方面,一直以来,香港都是海南第一大出口市场。尽管香港曾经也是海南第一大进口市场,但从1997年开始,海南从香港进口商品急剧减少,占比也从上一年的30%跌至2%,到2007年仅为0.05%,从2008年起,海南统计局甚至不再公布从香港进口的相关数据。

2.直接投资方面,虽然海南企业也积极利用香港这个国际窗口拓展业务,但截至2010年,海南累计在港设立的企业仅25家,注册资本约7亿美元,这与在琼的6000多家香港企业和86.54亿美元的投资额相比则显得相形见绌。

(三)海南深化与香港的经贸合作面临国内其他省区的竞争与挑战

海南出口到香港的产品主要为成品油和特色农产品,与其他省区对香港的产品出口并无明显的直接竞争,因此,海南深化与香港的产品贸易不会受到太多外来挑战。在投资领域,广东凭借其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优势,吸引了香港对内地三成以上的投资,而香港对海南的直接投资仅占全国份额的1.7%。除广东外,海南利用外资和港资还面临其他省区(尤其是泛珠)的竞争与挑战。2006年,海南实际利用外资7.49亿美元,其中港资近5亿美元,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1.03%和2.34%。同期,泛珠其他外商直接投资大省江西和湖南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8.07亿美元和25.93亿美元,其中港资分别为15.88亿美元和13.11亿美元。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实际利用外资(包括港资)虽然保持上涨趋势,但总量占全国比重较小,2011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仅占全国1.31%,增幅与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投资领域,海南要深化与香港的合作必然面临国内其他省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三 发展方向与前景

(一)发展方向

综合考虑海南与香港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两地未来深化经贸合作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紧紧抓住外向型现代农业、加工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潜在合作领域。

1.外向型现代农业

近年来,由于土地日益缺乏,香港正逐步退出农业,2011年香港本地农业仅能供应全港所需蔬菜的2.3%、活家禽的57%及活猪的7.0%,在经济中的比重已不足0.04%。但在巨大利润刺激下,香港猪农菜农纷纷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外地。海南是中国唯一热带省份,拥有发展农业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以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条件。目前,海南瓜果菜、畜禽产品直接供港通道已经打通,有能力有条件承接香港农牧产业转移。

海南与香港应在政府层面搭建农业合作长效机制,双方在政策、融资、科技等方面扶持和协调以加速香港企业向海南转移进程。比如可通过设立“香港农业专区”或“琼港农业合作示范区”,把海南建成香港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嫁接到海南,加快海南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样既能保证香港七百多万居民有安全、高品质、价格合理的农副产品供应,又能使海南在获得资金、市场、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后,利用香港亚洲物流、国际贸易资讯和经营渠道开发海外市场,带动海南农业的外向型发展[4]。

2.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港资企业数量占中国内地加工贸易企业的一半,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受资源供给条件变化和产业升级影响,这些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在此背景下,琼港经贸合作可依托海口综合保税区和洋浦保税港区特有口岸、物流、加工功能及其政策优势和海口作为商务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机遇,加大对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力度,深化琼港加工贸易领域合作,具体可以:(1)基于现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政策优惠条件,围绕油气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及配件制造、制药、矿产资源加工、农产品及水产品加工和食品饮料等支柱行业和海南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拓展上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完善产业配套,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增加附加值;(2)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发挥政策和功能优势,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入区发展;(3)鼓励香港与加工贸易相关的运输、仓储、物流、人力资源市场、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海南投资力度,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3.旅游业

海南拥有良好的旅游自然资源,旅游硬件设施建设也已经具备相当水准,未来可以继续加强与香港的旅游合作,提升旅游软件水平,可以:(1)进一步发展“香港购物+海南度假”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对接旅游产业链,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经济圈;(2)支持有实力的港资企业以独资或合作形式到海南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旅游业务,借鉴香港在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市场诚信建设、旅游法律法规制定、旅游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成熟经验加快旅游软件系统建设,提升海南旅游服务品质;(3)继续支持“琼港空中快线”建设,深入开展“一程多站”旅游合作,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转枢纽港的区位优势,使香港成为海南国际游客进出港的重要中转基地,使海南成为香港国际游客的“第二休闲中心”;(4)借鉴“一程多站”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给海南邮轮经济带来的重大机遇,融合香港国际邮轮母港和海南海上旅游资源优势,拓展“一程多港”邮轮旅游合作内容,联手策划邮轮旅游产品,联合开拓海内外客源。

4.金融服务业

香港是亚洲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着力培育的重要产业,更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深化琼港经贸合作可推动两地金融、保险、证券机构互动合作,比如:(1)鼓励和支持符合CEPA条件的香港金融机构在琼设立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鼓励港资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发起设立新型金融机构或组织,推动海南金融业改革;鼓励港资银行参与重组海南地方金融机构,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海南金融机构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2)支持琼港金融机构合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银团贷款、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鼓励香港金融机构在琼开展信贷、债券、风险投资、金融租赁、担保、信托等多种业务;学习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验,合作试点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改善外汇支付结算环境;支持海南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以上市或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等形式开展直接融资业务;(3)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邮轮游艇保险、特种旅游保险、综合性旅游保险等产品,完善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发展船舶、海上货运等保险业务;(4)加快琼港金融人才培养合作,推进两地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合作和资格互认。

5.航运物流业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建成,东盟10国中有9国临海,海上运输将是中国与东盟之间货物贸易的主要工具,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位置的海南迎来了成为中国-东盟“海上通道”重要交通枢纽的发展机遇。而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目前正面临来自上海、深圳等内地城市的竞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框架下,琼港加强航运物流业领域的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1)海南可通过合作共享香港在航运物流领域的客货运输、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重点支持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2)鼓励香港外船舶管理公司和大型班轮公司投资海南设立区域分支机构,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鼓励香港航运公司船舶挂靠海南港口,开展远洋运输。

(二)发展前景

香港是国际金融、商贸、物流航运、信息和专业服务中心,在资金、信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海南综合经济实力逐步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于2011年突破4千美元大关,达到4429美元,跨入世界中上等收入地区行列;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特色产业基础逐渐牢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以洋浦石化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集约化、园区化、高科技含量、高环保门槛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以汽车制造、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新型建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兴起,绿色、安全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一批重要的交通、能源、水利、民生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东环高铁通车,美兰机场、凤凰机场晋升千万人次机场行列,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上述成就为深化琼港合作奠定了基础,而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拓展了琼港经贸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据初步测算,2010至202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5.2万亿元,内容涵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农业、工业等投资。

因此,随着CEPA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海南与香港深化经贸合作,最大限度融合两地比较优势并形成综合优势,必能有效提升两地竞争力,实现发展和双赢。

[1]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汪素芹.从香港、澳门相继回归谈琼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2).

[3]林慕.琼港合作绽放新表情——2008海南(香港)经贸周活动评点[J].今日海南,2008(9).

[4]陈永祺.加强琼港合作,推动海南经济快速发展[J].港口经济,2004(4).

猜你喜欢

海南香港旅游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香港之旅
旅游
香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