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坑聚落建筑文化研究
2013-04-04戴志坚
郭 磊, 戴志坚,2
(1.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洪坑村(见图1)传统聚落是闽南地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之一,它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天宝镇,九龙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洪坑古聚落空间格局完整,街巷体系井然,在闽南现存聚落中较为少见。它的材料与装饰手法极具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洪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丰富,保护完整,反映了居住、祭祀、教育等各方面的人文内涵和地方文化特色与传统。目前,洪坑已被列为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有3处,保护建筑10余处,是研究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建筑艺术的宝库。
图1 洪坑村区位图
1 洪坑聚落的社会文化表征
1.1 海滨邹鲁
自唐朝垂拱二年(686),陈元光任漳州的第一任刺史后就兴办学堂。其子陈响更是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书院——松洲书院。宋绍熙年间朱熹任漳州知府,虽仅一年,但常亲自讲学,文教日盛。洪坑村毗邻漳州市区,深受“朱子过化”的影响,“读书力田”成为风尚,读书登第被认为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径。为此,村中各房纷纷兴办各自的私塾,部分至今仍保留完整。洪坑名人辈出,素有“洪湖文理社”之称,见证了洪坑戴氏崇文重儒的传统。
1.2 崇宗敬祖
洪坑目前主要是戴氏的聚居地,村中设有戴氏祖祠、支祠,二祠位于鸿湖边的中心位置,是全村规格最高的公共建筑。每年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新婚夫妇要由翁姑或长辈领着去拜祭祖先。村中妇女生了男丁之后,也要到祖祠报备,以示对祖先的尊崇。祠堂前宽阔的大埕还是洪坑村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主要的节庆活动连同日常聚会都在这里举行,这里也就成为洪坑人日常起居的中心,已经迁走的人也都会习惯性地回归此处,可见其凝聚力。
1.3 多元共融的宗教信仰
当地古为闽粤族聚居地,信鬼尚巫。中州、江东士族庶民不断南迁,分别于东晋末和南朝梁时带来了道教与佛教。明代推行礼教,民间婚丧嫁娶多依“朱子家礼”。明清时期,佛、道互相融合渗透。庙中既供观音佛祖,又祀道教与民间信仰诸神。洪坑人还信鬼尚祀求巫,凡事求神拜佛,崇拜灵魂神、自然神、庶物神,从天庭阳界到阴曹地府的各路神明:如居家奉门神、生病拜医神、经商敬财神、赴考祭文神、练武崇武神等。更将三教的神合为一庙来祭祀,可见其信仰的多元共融的特征。此外,洪坑还有酬天敬地的习俗。
2 洪坑聚落布局特征
洪坑聚落处于平原,不受山川河流的场地拘束,改造自然条件相对便利,布局体现居民的主观行为思想较多(见图2)。洪坑为戴氏的家族聚居聚落,其营造始于明代中叶。洪坑居于缓缓的山包之上,中部地势较高,南北两侧较低。地势最高的地方设置了一条东西向的中街,南北两处地势最低处人工开挖了两口池塘,限定出村落的天然边界。村落以中街为轴,南边的建筑全部坐北朝南,北面的建筑则坐南朝北,布局清晰规则。南北两侧房屋顺地形沿坡而下,层层跌落,有利通风。这种中间高两头低、辅以水面的布局,被当地人形容为“卧蚕式”(或船穴)。4条东西向的主要街道贯穿全村,主街之间由南北向的许多小巷道连接,道路系统错综复杂,从而基本形成了现有的格局,体现了明显的血缘聚落的特色。
图2 洪坑聚落总布局图
3 洪坑聚落建筑特色
3.1 平面布局特色
洪坑传统建筑种类多样,包括宫庙、祠堂、民居、私塾等,多为天井式布局,围绕天井或中堂为中心布局,空间序列的每一进都由天井为中心展开。天井四周围绕着厅与各种用房,形成主厝,严格中轴对称,护厝以线性空间包围主厝,从而又围合出天井。洪坑古聚落建筑平面布局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大型居住建筑中的“同”字形平面(见图3),其特点是中堂后部不设出入口通向后部庭院,或者少量设有后门开向庭院,形成断开之势。而主厝两翼的护厝与后屋连成一体,形成“门”字形,像一个人张开双手抱住门厅与中堂,整个平面类似“同”字。“同”字型平面的建筑在洪坑又有两种形式,即主厝部是“三间张”与“五间张”,即面阔三开间或五开间。这样的布局被称为“大厝七包三,三落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厝则被称为“大厝九包五,三落五开间”。
3.2 建筑形象特色
洪坑建筑前均带有宽阔的前埕,前埕为红砖与条石结合铺设。以尺寸较小的红砖曼地,在有高差处以条石舍狂。前埕外多有埕围围合,各面埕围上均留有出入口。洪坑民居厅堂上部空间开敞,砌上明造。前廊出檐深远,以穿于厅堂檐柱与厢房檐柱之间的穿梁承托,其上的瓜柱与斗拱木雕通常比较讲究。高大的内空与深远的出檐更显主厅的开阔。还有一些民居的厅堂带有2层(见图4),1层木板封顶,其上2楼明间也是一间厅堂。依靠着正厅的外立面在廊上单独设轩以覆盖走廊空间,大多顶为弧形的卷棚顶,以穿梁与二跳斗拱承托。
图3 “同”字形平面的大厝
图4 带有2层的厅堂
屋面坡度在闽南称“倒水”,倒水的坡度是根据平均雨量和屋盖面积,从中脊到檐口,采用1:2的斜率,俗称“加三水”。洪坑早期民居的屋顶多为悬山式,以保护其下的土坯墙。稍后的民居外墙多为青砖墙,屋顶则多为硬山式。屋顶通常都分成几段,作高低错落处理,屋面顶部高耸两端翘起,同时曲线屋脊再加以强调,形成大弧度曲线组合成的丰富的天际轮廓(见图5)。屋脊两端采用燕尾脊,具有生气和活力。
3.3 青砖石壁脚
洪坑建筑的围护结构被称为“青砖石壁脚”:条石作为墙裙,墙面青砖砌筑。青砖石壁脚在建筑外墙上大面积的出现,使整个建筑墙体大体呈现青白色,却在建筑局部以红砖作为点缀,青红砖相结合。
“青砖石壁脚”(见图6)的形成与当地的种种条件因素密切相关。首先,洪坑有丰富的质地极好的石头资源,石头的坚固、耐久性非常适合作为建筑的墙基。其次,洪坑采用青砖作为墙体砌筑材料,一方面是受到了地域因素的影响。洪坑位于的漳州地区处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边缘,受到闽西客家建筑的影响,青砖的使用十分广泛。另一方面,早时的漳州与泉州两地建筑工匠流派不同,青砖的硬度比红砖高,被当地人认为是比红砖更加优秀的建筑材料。此外,在泉州红砖文化的影响之下,处于青砖与红砖建筑风格交界处的洪坑聚落,也形成了青红砖相结合的特殊风格。其结合方式是,在建筑第一进的明间立面上将红砖砌筑于条石墙基之上,被称之为“红砖石壁脚”。红砖还存在于埕围和建筑立面的转折处,与青砖墙面形成强烈对比,极富装饰感。
图5 聚落屋顶
图6 青砖石壁脚
3.4 建筑细部装饰特色
洪坑古民居窗、梁、壁、柱础、勒脚等部位遍布着精美的石雕、木雕。木雕(见图7)在门厅的梁架、隔扇、雀替等部位。梁架瓜柱、斗拱交替或结合使用,坐斗或为瓜柱,或雕刻狮子,或花卉、卷草、燮龙、蝙蝠等。两侧又往往穿插雕刻精细传神的雀替,其图案有花草、燮龙、琴棋书画、凤舞牡丹等,多为透雕、镂雕相结合。门厅隔扇、窗户的木雕也很讲究。其上刻有蝙蝠、燕子、铜钱、花草组成的图案。这些图案在回旋盘绕中形成了“纳福、迎祥”、“金玉、满堂”或“福、禄、寿”、“孝、悌”等形态迥异的字。另有石雕也应用在勒脚、柱础、门窗等部位,尤以花草树木浮雕见长,造型栩栩如生。
图7 窗扇木雕“纳福”
图8 屋脊“剪碗”
闽南潮汕地区的“剪碗”(嵌瓷、剪粘)装饰独树一帜,洪坑也继承了这种建筑装饰手法。嵌瓷是用彩色碎瓷片粘结在灰泥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品种,它用糖水或糯米水作为粘凝材料,粘结牢固,富有光泽。当地民间工匠用五彩的瓷碗片拼成人形、动物、花草等图案的浮雕,极其华丽复杂且不杂乱。这些建筑细部装饰与建筑构件功能相统一,反射出当时当地的社会伦理教化对人们生活与心理的影响,体现了洪坑居民祈求吉祥平安的社会心理,也体现出洪坑古聚落较高的建筑水平。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4 结语
洪坑村传统聚落正在紧锣密鼓的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聚落融合了闽南特色与潮汕风格,形成独特的自身特色。洪坑传统建筑的保存完整、年代久远、布局独特、结构精巧,在漳州地区较为罕见,亟待保护与传承,其蕴含的地域文化与内涵也值得后世学习与借鉴。
[1]戴志坚.闽海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高鉁明,王乃香,陈瑜.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5]林从华.缘与源——闽台传统建筑与历史渊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7.
[7]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