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元经济转型对高职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2013-04-04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刘易斯高职生劳动力

黄 振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7年发布的报告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预想的那么多,我国正处在由劳动力相对过剩向劳动力相对短缺转变的过渡期。这个重大变化的拐点已经在“十一五”期间出现,它带来的城乡劳动者工资大幅上涨,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辐射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尤其是具备一定职业技术技能的高职生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二元经济转型对高职生就业的影响研究,能够深入探索用人单位、学校、学生三方的契合点。对于高职院校掌握学生的自我定位,从而调整办学方向,加强学生教育和课程建设,以及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当意义。

一、刘易斯拐点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化产业相对传统小农经济的扩张过程,这一扩张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把沉积在传统经济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完毕,直到出现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时才初步结束。

图1 刘易斯拐点

如图1所示,横轴代表劳动力数量,纵轴代表工资水平,曲线为劳动需求曲线。在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高于传统农业收入水平的情况下,现代工业可以随时得到需要的劳动力,而始终把工资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即水平线状态。

一旦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力就会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现代工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将会拉动工资上升(如图中SSˊ所示)。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水平状态向右上方倾斜的点S,就是刘易斯拐点(陈广汉,2000)。

伴随刘易斯拐点而来的标志性变化,体现在: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人口因素不再拉动劳动力供给的增长,从而深刻改变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刘易斯拐点导致传统农业工资水平相对提高,使得劳动力市场从二元经济分割状态转变为一体化市场。

二、二元经济转型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劳动力就业最多的区域之一。根据国家劳动部统计,该地区的最低工资水平在2006年之前始终保持在6、700元。09年以来,为了应对“民工荒”,该地区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如表1所示。广州市和深圳市在2012年更是将这一水平提高到了1500元以上,为全国最高。富士康作为全国范围内最大的电子代工厂,也将员工工资由900元提高到了2000元,增幅高达122%。

表1.珠三角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由改革开放初期最高的22.28%(1982)逐年下降,2008年仅为12.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愈趋明显。

以上迹象表明,刘易斯拐点正在出现。它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正在对整个就业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首先,劳动力成为了稀缺的生产因素,劳动需求持续增加,必然导致实际工资不断增加,收入分配差别缩小。生产率提高产生的收益将会从单方面由产业资本分配,转为在产业资本与劳动者之间合理分配,产业资本所得和劳动者所得的相对收入差距将缩小;

其次,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缺口逐渐消失,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由于二元经济长期存在而导致的工资差别逐渐消失,从而在根本上阻止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单方面劳动力转移。

这种影响对高职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冲击,随着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供给增多和青年农民工数量减少,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有趋同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2011年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已经突破2000元大关,具备一定技能的青年农民工的月收入更高。而麦可思研究院在《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11年高职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工资是2482元元,高职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收入仅略高于青年农民工,二者在就业市场,尤其是制造业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态势非常明显。

这种趋势一方面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程度在提高,另一方面意味青年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一部分青年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较早,在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较好地满足了中国制造业现阶段发展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可能与高职毕业生在部分企业、部分岗位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竞争关系。

三、高职院校的对策

1、创新升学模式,开拓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市场

二元经济转型,要求现代化工业必须提高生产效率,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求也水涨船高。

高职院校拥有一流的职业教育师资、技术、和设备设施条件,完全可以也应该积极开拓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市场。通过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用质量取代数量,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劳动力短缺,同时也可以缓解由于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带来的生存压力。

在现阶段,对企业职工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通过国家教育部门许可的入学模式,开展对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劳动力和退役后返城返乡人员的职业教育;其次,加强在岗职工的技能继续培训,与企业合作,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积极与劳动保障部门合作,利用政府机构的政策优势,帮助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对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提供由政府付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培训,帮助农民工切实提高就业能力和技能。

2、转变和培育新的教育模式

为了积极应对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许多企业尤其是电子制造业正在由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向“细胞式”生产方式转变。“细胞式”生产方式源自美国,盛行于日本电子产业。它是指,在被称为“细胞”的作业空间中,由多人负责多个工序,进行组装。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最大效果体现在改变了劳动者的意识,使自发性的改善成为工作间的风气,从而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高职教育可以从如下方面借鉴“细胞式”生产方式:

一方面因应企业的需要,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由“一专多能”提升为“多专多能”,使高职生能够适应“细胞式”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将过去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转变为“细胞式”教育模式,由过去的课程教学转变为技能教学,尝试由多位老师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在同一教学时间段内进行协同教学。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把出口关

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从2008年开始的高考人数下降趋势在近十年内很难缓解。由于社会大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以及高职在高考录取批次中位居最后的现实,很多地方出现高考200分就能入读高职院校的现象。高职院校已经无法掌握入口关,生源质量偏低。为了尽快扭转高职教育在社会公众中的地位和形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严格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对毕业生严守出口关。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入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和知识、能力结构,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准,创新搞活体制机制,激活办学能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尤其是应该进一步改进完善当前的考核体系,在每个考核环节中都参照企业的岗位考核标准。可以邀请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担任考官,和高职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团队,参照企业用人标准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考核,争取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链接,培养现代化产业各条战线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陈广汉.阿瑟.刘易斯经济发展思想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肖华等.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71-72

[4]陈希.高职教育须着重提高质量[E B/O L].http://z q b.cy o l.c o m/c on t en t/2010-09/14/c ont en t_3411766.htm,2010-09-14.

猜你喜欢

刘易斯高职生劳动力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
不要轻视任何对手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