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分析和临床处理
2013-04-03区演乐韦德才胡耀锋
区演乐 韦德才 胡耀锋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后患者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2009年8月—2012年5月期间12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后34例患者出现的尿道狭窄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收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患者出现尿道狭窄的时间在术后的3周~24个月,在这些患者中间,前尿道狭窄、后尿道狭窄和膀胱颈挛缩的患者分别为22例、8例、4例。结果 34例尿道狭窄的患者中,24例患者经过尿道扩张的临床治疗和处理,4例患者经过尿道口成形的临床治疗和处理,2例患者经过尿道口成形的联合尿道扩张的治疗和处理,4例患者进行二次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对34患者进行6~3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都已痊愈,且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结论 经过对患者病因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造成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术后置管时间短和操作过程中不熟练等因素。而术后进行早期治疗和随访是治疗尿道狭窄病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a)-0010-02
尿道狭窄是尿道前列腺术后非常普遍的病症,其致病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表现常见的有先天性尿道狭窄,比如先天性的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管腔先天狭窄,精阜肥大,尿道瓣膜等;炎症性的尿道狭窄常见的病因是尿道管腔的感染和损伤所致;外伤性的尿道狭窄常见的病因是损伤初期的处理不当引起的。尿道狭窄根据其病症发展的程度和范围的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现有:①排尿困难,排尿不畅,渐进性的尿流变细,排尿淋漓,排尿中断,严重的甚至不能正常排尿;②尿潴留;③尿失禁;④经常性排尿困难造成上尿路病理发生改变,使肾积水或者肾萎缩,造成肾功能不全。
排尿困难是尿道狭窄最主要的症状。刚开始排尿较为费力,时间长,还伴有尿液分叉现象。随后,尿液慢慢尿线变细,其射程变短或呈滴沥状。逼尿肌收缩会造成残余尿量的增多,严重的还会伴有充溢性的尿失禁或者尿潴留等不利现象。尿道狭窄伴有慢性的尿道炎症状时,尿道的外口会出现少量脓性的分泌物,这种现象多发于早晨,尿道口被分泌物所封闭的现象即“晨滴”。尿道狭窄近端的尿道扩张容易因尿液的滞留并发感染造成反复的尿路感染与尿道周围的脓肿,还会导致附睾炎、前列腺炎和尿道瘘,继而因梗阻使肾盂的输尿管积水和尿路的反复感染,最后引发肾功能衰退,严重的还会出现尿毒症。因此,尿道狭窄病症不容忽视,而它的治疗也非常棘手。该文以该院2009年8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22例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病症的患者为例,探讨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该院2009年8月—2012年5月期间12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后34例出现尿道狭窄病症患者的资料。其中,患者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为66.9岁。34例患者的学历: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例,高中及高中以上7例,初中及初中以上10例,初中以下14例。术后3~6 d(平均5 d)内拔出导尿管,患者在拔出尿管后,排尿通畅,且尿线粗、射程远,16例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是22-28 mL/s。在术后的3周~24个月的时间里,患者出现了尿流分叉、尿线变细排尿费劲等现象,其中3~8周有12例患者出现了以上病症,8~16周有16例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16周以后有6例患者出现了以上症状,通过尿道造影和尿道镜检验得知是尿道狭窄引起的。34例尿道狭窄患者中,有22例前尿道狭窄,其中有16例患者为尿道口舟状窝狭窄,6例为悬垂部狭窄;8例患者出现后尿道狭窄症状,4例患者出现了膀胱颈挛缩症状。尿道狭窄的长度在0.5~3 cm之间,平均长度是1.5 cm,1.0 cm以下的患者22例,1.0~2.0 cm的患者10例,2.0 cm以上的患者4例,没有出现尿潴留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尿道扩张治疗 通过尿道造影和尿道镜检验有尿道内狭窄患者,先对其进行尿道的扩张治疗,经F16尿道开始扩张,每扩一次加一号,直至最大的F24。扩张治疗每周进行1次,8次之后改成每2周1次,逐次延长扩张时间,直到患者排尿正常。
1.2.2 尿道内口电切 膀胱颈部瘢痕有挛缩现象的患者在经过腰麻联合麻醉下把电切镜插入尿道,由电切环进行瘢痕的彻底切除处理,消除尿道狭窄,达到扩大尿道的目的。
1.2.3 尿道外口舟状窝切开治疗 对尿道外口舟状窝狭窄的患者的阴茎根部实施麻醉,由尿道外口到舟状窝切开成形,并留置20 d尿道支架管。
1.3 治愈标准
尿道扩张和电切手术治疗患者后,患者排尿不费力,排尿有力,尿线粗,F18-F21的尿道探子可以顺利进入膀胱内,对以上患者随访3个月,并未出现复发现象。
2 结果
34例尿道狭窄患者中,24例患者经过尿道扩张的临床治疗和处理,4例患者经过尿道口成形的临床治疗和处理,2例患者经过尿道口成形的联合尿道扩张的临床治疗和处理,4例患者进行二次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对34例患者进行6~3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都已痊愈,且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满足治疗标准。
3 讨论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它的适应症状广,治疗时间短,伤害小,恢复快,效果明显,但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其中尿道狭窄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发生率在4%~29%之间[1]。尿道狭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为此,医务人员要意识到它的厉害之处,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对可能引起尿道狭窄的因素逐一排除,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态度,减轻患者痛苦。
该研究对34例尿道狭窄患者中的24例患者实施尿道扩张临床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经过尿道口成形治疗,2例患者经过尿道口成形联合尿道扩张治疗,4例患者经过二次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痊愈,且无复发现象,满足治疗标准。
3.1 尿道狭窄的因素
①尿道狭窄多发于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前期,操作不熟练等因素会对尿道造成较大损伤。②电切镜的直径太粗。亚洲人尿道普遍偏小,直径过粗的电切镜会对尿道造成损伤。③尿管过早的拔出不利于患者尿道的有效支撑。④电切功率太大,电流太强给尿道带来的损伤。⑤手术后,导尿管牵拉过度会造成尿道的损伤,此外,导尿管太粗会对尿道粘膜形成压迫,给尿道粘膜造成损伤。⑥从尿道反复排石或尿道感染。⑦化疗给尿道黏膜造成的化学损伤。⑧术前泌尿炎症控制不完全,术后护理不得当造成的感染。
3.2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和临床处理措施
①术前抗感染。术前对有尿路感染的患者静滴抗生素,实施会阴护理。②更换小号的镜鞘。实践表明,F25比F27更适合我国人口的尿道口径。适当减小镜鞘的尺寸将会减轻插镜时对患者尿道的损伤。③减少电损伤。手术时,电切的功率越大,它对尿道的损害越大。一般情况下,电切功率保持在140~180 W,在电切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电极和镜鞘短路,以免对尿道造成灼伤。此外,采用绝缘润滑剂如利多卡因凝胶能有效保护尿道,使其少收灼伤。④减少术后所留置的尿管直径。通常术后留置的尿管为F22-F24,可以更换为F18-F20,有效减轻尿管对尿道的损伤。⑤尿管的留置时间要保持适宜。留置时间太短时,会使尿道出现水肿现象,这样容易造成感染和加速瘢痕的形成,而留置的时间过长又会造成尿道感染,一般留置时间在3~6 d为宜。针对尿道较紧的特殊患者,其术后尿管的留置时间应该适当延长,以15 d为宜。部分学者[2]可能会有延长留置时间会使尿道狭窄的症状加重的顾虑,但是只要导尿管的选择合适,留置时间适当延长就能起到很好的支架作用,有效预防尿道狭窄,加快愈合。有关报道称[3],在进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过程中,保持清洗液的温度为36℃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患者尿道狭窄的几率。Park[4]把20℃和36℃下的灌注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36℃环境下的患者术后1年内尿道狭窄的概率是6.3%,而20℃常温环境下的患者术后1年内尿道狭窄的概率是21.3%,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造成尿道狭窄病症的因素很多,难以预料,因此,要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出现的尿道狭窄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减轻患者负担和痛苦。为此,做好随访工作,坚持每月探访患者,了解其排尿和尿流率情况,进行尿道造影和内镜检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5]。
[参考文献]
[1] 张祥华.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M].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3-115.
[2] 李虹,魏强,石明,等.尿道狭窄的腔内处理(附280侧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1):527.
[3] Nielsen KK, Nordling J. Urethral stricture following 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J]. Urology, 1990, 35(1):18-24.
[4] Park JK, Lee SK, Han SH, et al. Is Warm Temperature Necessary to Prevent Urethral Stricture in Combine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nd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J]. Urology, 2009, 74(1): 125.
[5] 李义,叶敏,王加强,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防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2):121-124.
(收稿日期:201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