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

2013-04-03丑小宁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原洛阳市白马医院河南洛阳471009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白三烯孟鲁司性反应

丑小宁 [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原洛阳市白马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9]

过敏性鼻炎-哮喘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医学诊断名称,是指同时发生的临床或亚临床的上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和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症状 (哮喘),两者往往同时并存。笔者现将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6例患者的诊断符合WHO在2001年制定的《过敏性鼻炎的工作报告》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下呼吸道的过敏症状,包括鼻痒、喷嚏频频、流清鼻涕、鼻塞、咳嗽和喘息等症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36~58岁,平均 (44±7.12),治疗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33~55岁,平均 (42±8.4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危及生命的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对照组选用布地奈德气雾剂400μg/次,2次/ d,西替利嗪片10 mg/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10 mg/d晚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评判标准:完全控制:白天症状:无 (或≤2次/周),活动不受限,夜间没有憋醒,肺功能 (PEF或FEV1)正常;部分控制 (出现以下1~2项指证):白天出现相关症状,2次/周,活动部分受限,夜间发生过憋醒,肺功能(PEF或FEV1)≤正常预计值的80%;未控制:出现≥3项部分控制特征。总有效率=(完全控制加部分控制)/治疗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为IgE介导、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启动的,并与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点的鼻黏膜过敏性炎性反应。其中Th1与Th2细胞之间的免疫反应失衡是发生哮喘与变应性避免的免疫学基础,在过敏性鼻炎中,过敏源暴露后的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中,均会释出放与过敏性鼻炎炎性反应状相关的半胱氨酰白三烯 (CysLTs)。鼻内CysLTs激发会增加鼻部气道阻力和鼻阻塞的症状。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性反应,由多种炎性反应细胞和炎性反应介质参与,属于I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既与炎性反应有关,也与变态反应有关。半胱氨酰白三烯是哮喘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关键介质[1]。孟鲁司特是高选择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特异性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的结合,抑制白三烯多肽所致的气道炎性反应细胞浸润,减少气道重塑,防止肺功能恶化,缓解临床症状[2-3]。孟鲁司特还可以改善气道炎性反应,舒张支气管。布地奈德是一种非卤化糖皮质激素,可降低组织胺及乙酰胆碱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有较高的受体结合力,抗炎强,并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黏液分泌减轻黏膜水肿和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缓解喘息症状。西替利嗪是人体内羟嗪的代谢产物,动物实验证明他是一种外周H1受体拮抗剂,可抑制组胺的传递及作用,还可抑制参与变态反应的血管活性肽及P物质,减少炎性反应细胞的移动,有效地抑制皮肤变态反应,能明显降低组胺对哮喘病患者所引起的气管过敏反应,降低由特异过敏源引起的变态反应[4]。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地结合I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而有效地抑制由白三烯介导的一系列气道反应,进而达到治疗的功效。与布地奈德、西替利嗪殊途同归,三者联用相辅相成,较布地奈德气雾剂联用西替利嗪片,能更好地控制哮喘发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王 艳.白三烯受体拈抗剂在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中的价值[D].山东大学,2008.

[2] 张细辉,刘利君,廖祥福.盂鲁斯特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54.

[3] 高伟娟.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1):75.

[4] 朱国星.盐酸西替利嚏片药理及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25(14):7.

猜你喜欢

白三烯孟鲁司性反应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核分枝杆菌及抗原ESAT-6、Ag85B对中性粒细胞白三烯B4表达的影响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