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抬举子宫对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循环的影响

2013-04-03杨峻岭段采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东胜017000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体位

杨峻岭,段采萍,辛 兢,王 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东胜 017000)

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循环的波动一直是产科麻醉困扰麻醉医生的一个难点,改变体位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但效果众说不一[1-2]。传统的改变体位的方法是将体位垫垫于骨盆部,使产妇倾斜,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从而增加回心血量,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使麻醉平面得不到保证。笔者主要是通过不改变体位的情况下观察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循环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80例,ASAⅠ级或Ⅱ级产妇,年龄21~32岁。体重60~80 kg,身高158~177 cm,所有产妇都为单胎,不合并其他并发症。A组平均年龄(25±2.1)岁,身高(163.5±4.3)cm,体重(67.9±7.8)kg;B组平均年龄(26±1.9)岁,身高(164.3±3.8)cm,体重(68.3±6.9)kg。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和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麻醉前不给任何术前药,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通路,飞利浦生命体征监测仪连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记录基础血压、心率,所有产妇均按30 m l/(kg·h)输入林格氏液5 min后开始麻醉,液体速度改为10 m l/(kg·h)输入。所有产妇均在左侧卧位下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选择L3~4椎间隙,正中入路穿刺成功后注入0.6%布比卡因1.6 m l,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80例分为两组,A组注药后平卧,B组平卧后将子宫向左上方倾斜抬举30°。

1.3 观察指标:观察麻醉前,麻醉后即刻,麻醉后3、5、10 min的血压和心率。如果收缩压下降超过麻醉前血压的20%时给予麻黄素5 mg/次。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两组间各个时间点血压、心率、麻黄素用量和恶心、呕吐例数比较:A组血压下降较明显,在麻醉后3 min、5 min、10 min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黄素用量为(17±7)mg,B组麻黄素用量为(7.5±5)mg,A组麻黄素用量多于B组;A组恶心呕吐16例,B组恶心呕吐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血压、心率、麻黄素用量和恶心呕吐(±s)

表1 血压、心率、麻黄素用量和恶心呕吐(±s)

注:与B组比较,P<0.05

?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由于起效快、效果确切、肌松满意的特点而受到产科麻醉的青睐,但是麻醉后由于身体下部的血管扩张,血流量的自身调节速度和代偿能力不足导致回心血量的不足。同时增大的子宫还可以压迫腹主动脉,造成动脉性低血压,减少子宫动脉的灌流,胎儿缺氧。此外增大的子宫还可压迫横膈,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这些都容易引起产妇各个系统的反应[3-4],如血压下降、心率代偿加快、恶心呕吐,甚至危及母体和婴儿的身体健康,所以有必要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临床上常采取的措施有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以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有研究表明,倾斜15°~20°可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也有学者采用手术床左侧倾斜20°,并且右侧臀部垫高10 cm,但这种体位有可能导致麻醉平面的不足[1]。所以笔者采取仰卧位,让护理人员立于产妇的左侧,将子宫向左上方抬举20°~30°,一方面通过护理人员与产妇的交流来减少焦虑和恐惧,可以防止产妇坠床,而且这种体位对麻醉平面影响较少。

所以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后的低血压的发生需要麻醉医师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要有合适的液体通道,麻醉前要有一定的液体储备,备好血管活性药以及婴儿的抢救措施,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1] Pinder A,Bamber J,Dresner M.A cardiodynamic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lateral tilt duringspinal aneshe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ric anesthesia,2002,11(3):156.

[2] Mendonca C,Griffiths J,Ateleanu B,et al.Hypotension following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v for caesarean section:left lateral position vs.tilteld supine position[J],Anesthesia,2003,58(5):428.

[3] 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4-324.

[4] Yun EM,Marx GF,Santos AC.The effects ofmeternal position during induction of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y[J].Anesthesia and Analgesia,1998,87(3):614.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