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情境课堂 体验数学价值
2013-04-02曲娜
曲娜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数学学习环境,设计数学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的引入需要情境,新知的学习需要情境,智力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更需要情境。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教学情境是每节课的戏台,是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并移入到要学习的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侧重于有助学生持续发展,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平移》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金鱼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金鱼中有特征部位的图形,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勿庸置疑,人类活动源于生活,同样,教学中引入的生活场景,最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在教师的调节、支配下,不断拓展学生认知深度与广度,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例如:一年级学生在活动中认知了人民币“元、角、分”及“1元与10角”“1角与10分”的关系后,教师进一步提供日常生活情景,让学生到“超市”购物。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有一个售货员,每组的货架上有几角到9元8角的货物。学生用学具人民币到超市,每人购一种物品。学生的热情很高,学着大人的样子,选物、购物、付款、找钱。
在购物活动反馈中,教师还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分别介绍购物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互评。评价又一次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当一个同学汇报:他们组一个同学拿5元钱购买单价是1元2角的卷笔刀,由于“营业员”一下子未算出找多少钱,想把5元钱给退回去时,是他帮助“营业员”,把钱找给了“小顾客”。当老师问她为什么找3元8角钱,她挺有条理地说出理由。全班同学自发的给予了热烈地掌声。
只有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活动。提供亲自购物的活动场景,改变过去呆板地说教为具体、生动的鲜活实例,化难为易;提供亲自购物的活动场景,改变过去让学生只是通过枯燥的互化、换算,变抽象为具体,促进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发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
例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创造情境而人为编造的,衡量一个情境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情境的现实性。
有的情境虽是一种假设,一种虚构,但也应力求顺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它所再现的是生活的真实,反映的是学习的真实。这种特定的假设成功的前提是“真实”。虚构的教学情境不能让学生产生“老师骗人”的感觉,否则,本来一个非常好的构思,就是因为学生觉得那是假的,有受骗的感觉。在这样一种心理作用下,学生非但没有身心的愉悦之感,反而产生了愤愤然的情绪,这就违背了教师当初创设情境的初衷,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有位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只需要测量好尺寸就好。还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违背了生活中小动物的习性规律。虽然这是假设的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要使学生在数学课上学得轻松、愉快,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就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