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形势与政策》课实行英汉双语教学为例
2013-04-02王玉红
王玉红
(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内蒙古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形势与政策》课实行英汉双语教学为例
王玉红
(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国文化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并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国梦”和“和谐世界”,中国需要更多的政治素质过硬,既精通学术又具有很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在内蒙古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运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内蒙古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英汉双语教学;形势与政策
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需要向全世界更全面客观地展示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中国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并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国梦”和“和谐世界”,中国需要更多的政治素质过硬,既精通学术又具有很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英汉双语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
在国际上,对双语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加拿大、美国和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就根据各自的国情,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在中国英汉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在中、高等教育阶段实施以英汉为主的双语教学.在国际上,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加拿大、美国和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就根据各自的国情,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有多名学者提出了相关理论.如贝克的双语教育模式;斯波尔斯基的双语教育评价模式;麦考·克林的全程模式;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模式等.在中国双语教学模式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在中、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双语教学.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一大批高校一些学科的双语教学开展得卓有成效.有的学者提出了关于双语教学模式的观点.如俞理明和韩建侠主张借鉴国外成功的双语教学模式,引介了加拿大的依托式课程教学模式.李丽生、叶建敏、吕良环等主张将双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1]
2 英汉双语教学在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中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英汉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手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一种必备教学手段.英汉双语教学可以创新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既精通政治理论又具有很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出更多的既精通学术又具有很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关键是有一支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思想理论课教师.
3 英汉双语教学在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的实施现状
蒙汉双语教学模式是内蒙古地区高校的一大特色,但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英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内蒙古高校,则微乎其微.目前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普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的英语基本都能达到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实施英汉双语教学,既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巨大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外语能力,需要高校通过国内校际合作与国际交流给教师创造出国深造或交流的机会.笔者把英汉双语教学作为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一个切入点,虽然面临很大挑战,但仍力求有所创新,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内蒙古地区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提供参考.
4 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为突破口创新运用英汉双语教学模式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难点与突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思路和新挑战.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观念必须具有敏锐性和前瞻性.《形势与政策》课紧密联系国内国际热点问题,追踪理论前沿并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因此以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尤其是国际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进行英汉双语教学更能让大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赤峰学院《形势政策》课为例阐述英汉双语教学在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创新运用、难点和对策.
4.1 教师的培训
高校培养出更多的既精通学术又具有很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关键是有一支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教师的备课是否完备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勤奋基础之上.因此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思想理论课教师.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自2006年秋季赤峰学院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列入了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规定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本科开设36理论学时,计2学分;期末采取考试形式考核成绩.这种形式与做法沿用至今.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校全年授课学生总量本科学生为2000人左右,主讲教师平均承担400个左右学生的教学任务,主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400.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讲教师共有5名,其中博士1人占20%,硕士3人,占60%,本科1人,占20%.教师学历结构层次较高,以硕士为主体.中青年教师全部硕士化.5名主讲教师都是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3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1人,年龄在36-55岁之间,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富力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除了教学中对外文资料的搜集和掌握外,还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积极参与赤峰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举办的教师口语培训班.赤峰学院根据形势的需要规划2012—2015年度的骨干教师国内国际交流培训计划,使教师可以获得到国内外高校的访学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及外语能力的机会.
4.2 课堂及实践教学中英汉双语教学的充分运用
《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第一模块:国内形势篇.政治方面主要介绍和分析国内当年的重大政治事件,如上半年的“两会”和下半年的中央全会.了解重要政策的确立和发展变化,明确党和国家采取的重要措施,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方面主要介绍和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现状、对比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另外本模块还可包括当年国内形势的一些热点如大学生就业形势等.
每年的“两会”都有国务院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会程安排,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直播或下载视频并组织学生用英汉双语进行讨论,达到既了解记者会的内容又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双重教学效果.
第二模块:台海局势篇.着重介绍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期”.介绍台湾的历史与现状,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介绍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使学生能站在祖国统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反对“台独”的重要意义.
在两岸关系中,美国因素不可避免.在涉及到美对台湾的态度和政策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下载一些外文的原版资料或相关视频,并组织学生讨论.
第三模块:国际形势篇包括中国与其它大国之间的关系.主要介绍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取向,介绍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总体形势及热点问题、中国与其它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在这一模块中,英汉双语教模式学得以集中体现.以阎光亮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新编形势与政策》为例,国际形势篇提供了大量进行英汉双语教学的教学空间.第六讲《黄岩岛事件始末》和第八讲《中美关系发展趋势》中,可向学生提供关于菲律宾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的文档和视频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在第十讲《当前国际形势的新特点》中,可用英汉双语解释一些名词,如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等.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下约瑟夫-奈(Joseph Nye)以及他的著作及观点.在讲述当前国际形势特点时,教师可尽量使用以英语为主的英汉双语教学,并鼓励学生也尽量用英语积极发言和和参与讨论.尽量放一些原版英文视频资料以配合教学.
国际形势模块既是英汉双语教学集中体现的平台,同时也是英汉双语教学的难点所在之处.赤峰学院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普遍不是很高,英汉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大挑战.如果尺度掌握不好,有可能导致教师发挥失常和学生的厌倦情绪而使英汉双语教学无法进行下去.因此,使英汉双语教学成为可能和可行的教学模式需一方面做到长期坚持英汉双语教学,遇到困难和障碍不气馁,师生相互鼓励坚定信心.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做到机动灵活,不应机械和教条.如在第十一讲《欧债危机越演愈烈》中,由于关于经融方面专业术语较多,再以英语为主讲述,一方面会过于加重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易于接受和理解,因此在英汉双语教学中,应以汉语讲述和解释为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和对中国的影响.
除课堂教学外,教师也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提高英汉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为赤峰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和本校学生之间搭建交流平台,成为提高语言能力的助推器.[2]本校学生主动关心留学生,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和语言障碍.这种方式既体现了赤峰学院当代大学生对国际友人的友好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又能使双方在交流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另外还可以请出国培训或进修教师归国后举行讲座或报告会,介绍其国外培训或进修过程及提高语言能力的经验等.积极支持学生出国交流,回国后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5 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内蒙古地区的发展与对外交流急需政治素质过硬,精通专业和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建设人才.内蒙古本科院校的人才输出也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英汉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手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一种必备教学手段.英汉双语教学可以创新内蒙古地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既精通政治理论又具有很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殷月.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0.
G642
A
1673-260X(2013)09-02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