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3-04-02王韶霞尤晶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顶岗订单校企

王韶霞,尤晶晶

(烟台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山东烟台264670)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王韶霞,尤晶晶

(烟台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山东烟台264670)

本文以烟台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订单培养、“2+1”人才培养、“分组教学导师制”人才培养三种模式在专业培养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对于全订单、后订单培养模式及对这两种摸式的补充——“2+1”模式,为隐式订单补充了“分组教学导师制”,通过探索多种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计算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2+1”模式;分组教学;导师制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重点话题,探索工学结合和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同步提升,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下面以烟台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探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多种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模式.

1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广泛应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鉴于订单教育合作紧密程度,我们可将其分为“全订单”、“后订单”、“隐式订单”三种形式.

1.1 全订单

全订单是指根据企业要求定制订单班,学生自入学开始,将其就业作为项目进行组织规划,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修习方向、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与实训内容、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

以烟台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9级创迹班为例,该班级授课计划由专业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共同制定和编写了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还分工承担了教学任务.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校内学生实习训练及就业主要由公司负责.学校与公司定期召集双方的人员,一起研究教学、实习工作,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该班专业授课教师皆利用寒暑假或企业挂职,由烟台创迹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及项目开发能力,企业保证企业人员对订单班学生进行8学时/周的课外辅导,其中项目训练6小时,作业指导2小时;企业人员在学期末安排一个项目设计开发;每半月对校方进行一次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在校学习2年,第五学期学生集中到企业强化职业素质训练,教学以厂中校形式进行.

全订单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适合企业需要,就业与学习、企业与学校基本实现“零接轨”.全订单缺点是该形式对订单企业的规模要求较高,不适合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所以全订单形式不能保证每年都有合适的企业合作.

1.2 后订单

后订单主要是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前4个学期按照专业人才方案完成授课计划,在第4学期末,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安排订单人数,学生自主选择企业,学校安排后一年学生的学习及顶岗实习,如果企业对知识、技术、能力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致,由学校完成第5学期教学,如企业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安排学生进入企业,由企业安排培训.后订单方式灵活,一个班级的学生可由多个企业接受,可保证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够到企业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半年以上,完成学习工作的零接轨.

后订单的形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需要,该形式要求学校紧密联系多个企业,实时把握各企业需求,与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负责就业的教师懂专业、懂技术、懂企业管理与企业业务,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后订单的培养模式.

1.3 隐式订单

隐式订单要求指每一年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全面考察当前社会需求,并对社会需求要有前瞻性,二者结合,由专业骨干老师与企业专家成立的专业委员会研讨制定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教学中的案例、项目、综合实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专业课程教学由校内教师完成,实训在校内实训工厂由企业专家完成,实训管理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学生就是员工,教师就是经理或工程师,通过此种方式以保证教学与企业接轨.

订单培养模式带来了诸多好处: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实现了人才的定向培养与学生的对口就业

·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创造了条件

·为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技术人才,缩短了新进员工的适应期,增强了员工的稳定性

2 递进式的“2+1”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职教育模式.一般来说,“2”是两年在校学习理论,“1”是一年企业顶岗实习.全订单及大部分的后订单形式基本可采用“2+1”模式.两个学年由学校组织,完成基本的专业教学任务,一个学年在企业进行,学习部分专业课同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由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在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注重以下方面:

2.1 校内学习的有效性

“2+1”人才培养模式中,前两年完成的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培训,是为学生后一年企业顶岗实习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职业素质服务的,因此,前两年的教学内容,必须保证与顶岗实习任务一体化,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围绕顶岗实习来进行,以“实用”、“够用”的原则,构建职业岗位能力训练模块,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实践性课程教学与岗位群实现零对接,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校外实习的有效性

一年的校外实习是“2+1”模式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到企业实习,并不是简单的学校与企业的学生移交,而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进行的完整教学计划的进行.

首先必须保证专业对口,学生实习的内容是校内教学内容的有效延续,是对校内知识的深化及实践能力加强的保障,否则,学生很难从一而终的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背离了顶岗实习的初衷,更谈不上符合“2+1”模式的要求.

其次,必须加强校外实习管理.学生虽然到了企业,依然是在校生,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责任没有变.一方面,要求学生的校内辅导员与学生保持联系与交流,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学校派出专业教师跟进学生实习企业,与企业指导教师一起,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从知识、技术、职业素质等方面给学生及时的指导,让学生高效率的完成

3 校企合作“分组教学导师制”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分组教学导师制”人才培养是在隐式订单培养中实行的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近几年对烟台本地市场的调查,对计算类人才有所需求的中小型企业所需人才数目基本都在个位数居多,由于需求人数较少,与这些企业很难成立正式的订单班.如果仅仅只采取整班上课的授课方式,大家所学习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班级所开设课程也不可能只针对某个企业,因此导致所培养的学生难以直接与企业对接.通过在第五学期实施“分组教学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法,教师带一个组学生(12人左右)深入企业,考察其所需,协助企业开发项目,这样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也能有针对性学习到企业需求技术,从而较好解决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问题.

此种培养方式,首先挑选各专业实践水平较高的教师执行第五学期的授课任务,学生进入第五学期学习阶段后,将每班学生分成2-3个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15人左右.每个小组配备一个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指导教师,在第五学期内由这位老师全程辅导学生,带领学生做一个或几个实用的较大项目.教师授课、辅导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入企业考察,从企业中获取实际项目并参与企业制作开发.这样,不仅是对订单教育的有效补充,而且还能够为高职院校开辟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新途径,能够更好发挥优秀教师科研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我院实训设施优势,还可以部分解决教师挂职锻炼的问题.

首先,可以发挥优秀老师的专业特长.通过这几年的教师挂职和进修学习,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了为企业工作的能力.由这些教师指导第五学期学生的实训学习,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其次,能够促进就业,更好满足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从我系以前所做的企业调研来看,适合高职层次学生工作的多数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各有特色,现在的大班教学很难教出企业马上实用的技能.通过实施分组教学,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同一些企业合作,参与一些企业开发项目.由于每组学生不多,学生经常接触企业的可操作性更强.这些学生在经过锻炼之后,会多少学到一些企业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对于水平较好的学生,企业很可能会给他们工作实习机会.中小型企业虽然一次要人不会太多,可能也就录用1-3人,但是也跟着学到实用的知识,有利于继续到其它企业寻职.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尤其在目前就业形势堪忧、新生素质下滑等不利情况下,必须根据企业需求状况、学校师资及学生素质状况等综合考虑,灵活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相融合,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贴近地方需求,尝试进行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1〕教育部教高[2004]1号.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杨百梅,白坤海.“两深入、四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2(7):88-89.

〔3〕王晓升,李丽.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29-30.

〔4〕王金鑫.以就业为导向.确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与成教,2008(4):163-164.

〔5〕雷超阳,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4-115.

〔6〕匡德花,黄顺杨.“嵌入式”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0-13.

G712

A

1673-260X(2013)09-0020-02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0GG25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顶岗订单校企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