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科技类大学办学经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013-04-02许明春
许明春
(三明学院教务处,福建三明365004)
借鉴台湾科技类大学办学经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许明春
(三明学院教务处,福建三明365004)
台湾科技类大学系所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基于办学定位建立的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
台湾科技类大学;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因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而蓬勃发展,承担着为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目前,新建本科院校逐渐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9年开始,借两岸关系发展良机,我校与台湾高校的交流频繁.三年多来,我校先后与台湾1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从最初选派学生赴台湾高校短期交流,扩大到教生双向交流、联合培养本科人才(“3+1校校企”)、合编教材、创业培训等方面.从赴台学生学习情况看,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认可度很高,学习热情高涨,动手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借鉴台湾科技类大学的成功经验,我校将从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 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
台湾科技类大学定位明确,主要目标是培养经济建设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专业(系所)设置主要依据职业分工以及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侧重实用性.以台湾中国科技大学为例,该校通过产学结合,培育实务、理论兼具的菁英人才,设有4个学院21个系所(15个系,6个研究所),这些系所与台湾经济的关联度很高,所培养学生适销对路,就业率高.
鉴于此,我校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主要方向,围绕海西产业集群和三明市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土建类专业,扶持媒体创意、动画、鞋业设计等新专业(方向)的发展.学校要求各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按市场要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构建多模块课程体系,及时反映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的针对性.同时,通过“专业+专业方向”的方式对传统专业的应用型与地方性的内涵进行改造. 2012年,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及以工学为重、以师为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学校对二级学院进行重组更名,整合现有资源,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两个专业与三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从2013年开始停止招生.同时,借新旧专业整理的契机,学校从应用型办学定位出发,对原有本科专业进行整理,整理后的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更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工学13个(38.2%),艺术学7个(20.6%),教育学4个(11.8%),理学3个(8.8%),管理学3个(8.8%),法学2个(5.9%),文学2个(5.9%).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
吸收借鉴台湾科技类大学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重新思考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2.1 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清人才培养规格
台湾科技类大学从“技术与职业教育校院法”、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类群以及专业(系所)等三个层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紧扣产业发展需求,以传授、研究实用技术,培养学生职场能力为宗旨.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人才培养应扎根“地方性”,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区域经济进行深度调研,使“供”“需”接轨,明确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按“需”(对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课”(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采用逆推法,将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转化为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
2.2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
台湾科技类大学以培养职场所需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通过对“行业(Occupation)—工作(Job)—任务(Task)—技能(Skill)—操作(Operation)等的分析,确定未来工作所需的能力目录和能力标准,然后制订教育目标,进行课程内容和活动的规划,以及课程评鉴(评价)活动”[1].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所开设课程及授课内容,注重课程的选择、整合和拓展,构建了有效的课程调节机制,确保课程内容能与产业市场变革同步.课程开发以学生实务能力培养为中心,导向明确.台湾科技类大学必修课程所占比重少,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大,给予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实务课程占有较大比重,在第三、第四学年安排“实务专题”制作课程.
基于以上对台湾科类大学课程设置理念和特点的认识,我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2.1 改革通识教育课程,强调通识教育课程在承担育人功能的同时,要服务专业课程.(1)推进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采用分类分层次教学,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大一入学时进行大学英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组建授课班级,设定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授课内容.(2)试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采用教学俱乐部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3)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有效性,鼓励授课教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将社会调查、勤工助学、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纳入课程范畴,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4)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课程应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特点进行改革,改变同样的授课内容,同样的教学大纲,适用各类专业的现状,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类,各有侧重,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服务专业培养目标.
2.2.2 重新界定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深度和广度,加强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养成的科学统一与有机结合”[2],新建本科院校应在调研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典型岗位要求,以职场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课程体系整体性出发,放弃对单门课程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化的刻意追求,重新界定每门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深度和广度,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课程切实体现应用型和地方性.同时,鼓励各专业在重新界定专业课程授课内容后,与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人员合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或指导书.
2.2.3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过程考核.台湾科技类大学专门开设“实务专题”,课程目的是为了满足产业用人需求,通过实物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实务专题”一般需要1年左右才能完成,题目可以来自于业界,也可由教师确定或学生自己获取.期间,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讨论有关问题,寻求帮助.通过互动,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借鉴“台湾实务专题”做法,鼓励有关专业建立系列化、模块化实验内容,仅保留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以产学研结合为培养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的训练.同时,通过立项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要求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中完成.加强实践过程考核,尤其是毕业实习考核,制定实习评分标准,采用企业导师评分为主,校内导师评分为辅的综合评分办法.
2.2.4 开展主辅修,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台湾科技类大学在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育的基础上,非常注重以“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开设了大量选修课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鉴于此,在全校通识教育任选课的基础上,各专业设立核心课程,所有专业课程对其他专业学生开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所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通过考核后取得的学分视为选修课学分,达到学校设定辅修标准者,给予辅修证书.通过这种方式,拓展课程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2.2.5 有效衔接第一、第二课程.为了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对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将第二课堂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创新教育学分,制定认定标准,扩大学分认定范围.同时将第二课堂活动系列化,主要包括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文娱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考证等五大类.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设定认定标准,学生依照各院制定的申报指南进行申报认定后,获得相应学分.
3 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台湾科技类大学拥有一套区别于普通大学的完整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方面,主要看中教师在产学研合作中能否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在“实务专题”中的表现、所取得的职业证照、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在就业中的表现,而学生的学术水平并非其考量的重点;课程评价方面,评价的标准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必须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而非学术发展的需求.[3]
以上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导向对科技类大学人才培养起到了保障作用,也启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建立一套适用于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以教师评价为例,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职称评审的硬指标还是科研论文,教学成绩、教学改革是软指标,这种职称评审导向使得广大教师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性价比高”的科研,不愿意做“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改革研究.这种学术型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实现,也无法培养名副其实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在借鉴台湾科技类大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在校内政策上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给予倾斜,在设定的职称评聘条件中,提高教学研究改革的比重,引导教师更加注重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投身课程体系改革,引导教师向“双师”、“双能”型发展.
〔1〕〔3〕鲍洁.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06(18):48—49.
〔2〕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与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08(1):87.
G647
A
1673-260X(2013)09-0216-02
本文为三明学院2013年教改项目(J1302/G)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