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现实需求和实现途径
2013-04-02陈小花
陈小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现实需求和实现途径
陈小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自我育德即道德的自我教育.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具有传统时段和现代时点交融,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交错的时空语境.时空语境的负面要素使部分大学生具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消极主义的特征,因而实现大学生自我育德的途径在于彰显主体性的自我认知,提升内向性的自我境界和强化实践性的自我能力.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现实需求;实现途径
德育的内容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等,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自我育德指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即个体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反思等方式实现道德规范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外化.本文拟从分析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时空环境入手,探讨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现实需求和实现途径.
1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时空环境
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育德处于双重制约的时空语境中.
1.1 时间环境
从时间环境来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育德既有传统文化的时段余韵,又有现代社会的时点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在道德方面,儒道构成的道德体系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中国传统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精神所强调的厚德载物是一种包容万物的仁爱宽厚;是一种先人后己、与人为善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忠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爱国主义情怀、威武不屈的人格气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见贤思齐的自律品格等都体现了传统道德的精髓.
但新世纪,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构成了和传统时代不同的特点.
全球化指人类社会跨越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相互沟通、联系,影响的进程与趋势.当前,全球化已由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和文化领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种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观念交融和价值碰撞.以物质享受和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西方文化的强力扩张,极大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多元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导致了大学生道德观念的裂变、分化和重组,使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受到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新型的、探索中的经济形式,它构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形态.旧的社会结构开始分化并解体,社会整合程度滞后.无论是所有制结构、还是阶层结构、社会结构都出现了数量的变换和功能的转化.在道德领域,也呈现出纷繁驳杂、光怪陆离的色彩,道德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使当前高校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批判性、跳跃性和变异性.
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注重道德个体的自我价值和情感需求,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主体性,从而能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观念、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很容易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失范.由于功利的驱使,市场主体容易以个人功利作为经济行为的标准,沾染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的精神品质.市场经济蕴含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泛化能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产生损人利己、惟利是图等非道德行为.
1.2 空间环境
1.2.1 现实空间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现实空间主要体现为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家庭层面,这些层面的不良要素都可能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从社会层面来看,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转型的嬗变,必然会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的多元化,客观上造成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兼之社会未能适时确立完善的道德体系,因而造成了某些社会领域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这些社会生活的消极因素,都对高校学生的道德观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从学校层面来看,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人为因素多,操作性不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的制约机制.再者,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格局的根本变化,部分高校教师道德素质缺乏,政治立场游移,育人意识淡薄,敬业精神弱化,这些状况也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教育的欠缺和过分溺爱也对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了不良影响.一方面由于我国文化教育的普及面低,整体上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文明素养较差,因而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的教育是低层次的、片面性的甚至偏颇性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环境优越,娇生惯养,因而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大、唯我独尊的不良道德品质.
1.2.2 虚拟空间
网络媒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虚拟空间.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以网络、电子通迅等为媒介的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快速和海量信息的增加,构成了网络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特点.网络媒介营造了形式上最为民主的言论环境,但也强化了价值模式和道德认同膨涨、泛滥、异化的趋势.部分大学生求新、求异、偏颇、叛逆的性格在某些片面信息的诱导下极易转化为对传统道德的逆反心理.
网络使大学生走向了更宽广的世界,但也走进了更狭小的自己.
具体来说,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网络的自由性,有可能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不良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大多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砺,思想上缺乏辨别力,心理上缺乏调适力,行为上缺乏自控力,这些缺失使他们在网络交往时容易在道德认识上肤浅,在道德情感上冷漠,在道德意志上涣散,在道德行为上无序.
第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形成虚拟人格,缺乏诚信,社会责任感淡漠.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交互性导致人们现实角色的丧失,使大多数人无拘无束,轻松随意,表现出很大程度的道德失重感.在网络世界里,道德问题的出现具有虚拟性、瞬时性、异地性和隐蔽性,缺乏有效的道德评判标准和道德监控机制,因而容易使大学生造成道德观念的扭曲和失控.
2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现实需求
当代大学生整体的道德观念是积极向上的,在认知理据和行为方式方面都呈现出健康的发展趋势.但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中体现出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和消极主义的负面状况,这些状况给大学生的自我育德带来了不利要素,也构成了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现实需求.
2.1 大学生道德观念中的个人主义
在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中,主张个人本位,在理论上就预设了个体是绝对自由的.西方个人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平等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主张个体至上则会消解社会的道德根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不利影响.
部分大学生“个人本位”的道德观是以个人兴趣、个人奋斗、个人目标为价值手段的道德观,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道德观的具体化.
个人主义使部分大学生言行上表现出较强的利己性,对集体表现出强烈的离心倾向.有些同学信奉“道德标准多元主义”,主张尊重个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由此,在价值取向上,利己观念突显,凡事满足自我需要而不顾他人,使社会主导的无私奉献,重义轻利的道德风尚遭到严重碰撞.
个人主义使部分大学生体现出强烈的功利意识.部分大学生受市场利益原则驱动,价值取向功利化,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最高甚至唯一目标.他们在知识的价值取向上,希望学习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学科;在就业选择上,趋向收入丰厚、安逸舒适的岗位;在人际交往上,效益动机、功利色彩日趋明显.
个人主义使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如在校期间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论文剽窃等;在就业过程中,某些大学生缺乏诚信,编造假简历,购买假证书,签订合同后毁约;在毕业离校后,个别大学生助学贷款不予归还,甚至改名换姓,妄图逃避欠款,而整体违约率全国竟达50%.
2.2 大学生道德观念中的虚无主义
以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时代,部分大学生行为准则变幻不定,自我同一感混乱无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虚无主义.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模糊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虚无主义.道德的根基是思想观念,道德困惑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嬗变.社会转型期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善恶并存、良莠不齐的状况,使部分大学生面临道德观念的更新和选择的困惑.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观念的现实榜样,从而出现心无可依,人无所随的虚无主义.
“自定义”型的价值判断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虚无主义.自定义就是从个人的认知、情感出发进行价值评价和道德选择.以往人们的道德判断,往往受到英雄人物和政治领袖的引导,但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放弃了盲目崇拜,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形成了道德观的多元化特点.由于部分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思想方式偏颇,在抛弃了传统道德观后又无法从个人的认知和情感中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因而导致混乱、无序的虚无主义.
非主流地位的“边缘主义”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虚无主义.
在生活方式上,部分大学生陶醉迷恋事物的异化和失序,处于情绪与欲望的边缘状态.他们追求物质享受和自我价值,形成一种非主流地位的“边缘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观念边缘、情感边缘、趣味边缘和行为边缘.部分大学生在追求个体价值的过程中会出现揠苗助长不切实际的发展要求,从而导致个体欲望与现实状况反差过大,使个体出现矛盾、迷茫、焦虑现象,陷入道德自我的虚无主义.
2.3 大学生道德观念中的消极主义
大学生道德观念中的消极主义主要体现在欠缺理想抱负和追求安逸享乐等方面.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理想信念,但部分大学生心理浮躁,“三观”偏颇、错位,缺乏正确的理想追求.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社会负面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大学生社会阅历简单,内心理念残缺,自我修养放纵,因而当他们接触到纷繁芜杂的外在事物时,往往难以抵御外界诱惑,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中,放弃正确的理想追求.兼之,现阶段社会某些领域道德失范、是非混淆、善恶错位,拜金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形成了他们目光短浅、胸怀狭窄、急功近利的消极主义.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外在物质条件的丰富和购买力的增强,理想抱负的欠缺和享乐主义的浸润,使部分大学生吃苦精神淡化、享乐意识凸显、追求舒适安逸;在物欲面前,不思进取,追求时尚,崇尚名牌.某些大学生对未来的个人发展、人生抱负和社会责任十分淡然,得过且过,及时行乐,失出了青年人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人生目标.为了金钱,个别学生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甚至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实现途径
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育德,既反映了大学道德教育的目的,又体现了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归宿.自我育德必须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通过现实语境中的实践性手段,达到内向性自我境界的提升.
3.1 自我认识的主体性原则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实现要坚持自我认识的主体性原则.
如果以“以人为本”为参照系,现今的高校道德教育明显存在以下两个偏差:第一,从教育内容来看,高校道德教育更多强调社会本位、社会要求和社会价值,而对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个体成长关注不够,从而导致高校道德教育说服力欠缺.第二,从教育方法来看,高校道德教育过多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忽视甚至抹杀被教育者的主体性,重理论轻实践,说教多启发少,导致道德教育不能构成师生的双向互动,教育效果体现出单向性和弱效性.
要坚持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人本原则,就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在自由自主的良性状态下接受道德教育.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要将教育者从完人型的神话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指导者,确立师生互为主体、朋辈互为主体的道德学习模式,从而高效地完成道德信息和道德认知的传授、甄别和确认、选择.
要坚持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人本原则,就必须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先天条件、后天影响和个体努力的差别,不同人的道德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心理特点.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人因时因地施教,让教育对象展示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
3.2 自我境界的内向性提升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实现途径要坚持外化到内化,使道德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认可、接受,并转化为大学生提升自我境界的内在动因.
完整的道德教育,一般会经历“认知—→情感—→信念”的过程,表现为个体在认知上有道德需求,在情感上有道德兴趣,在意志上有道德信念.
道德认知还处于感性认同阶段,它不具有稳定性,会随着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而发生变化.大学生思维敏捷,成才愿望强烈,但也表现出意识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自我育德的道德认知指个体的道德教育指向自我,一切道德规范的接受和内化都由个体自主控制,注重个体的生命价值和道德感受.在自我育德中,被教育个体是一个内向性主体,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在自我学习和感悟中接受主流社会的道德价值.
情感认同指道德教育能在情感上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并通过情感的作用逐步影响和促进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感指人们对道德现象的爱憎、好恶的评价和态度,是人们理解、评价道德行为的一种情绪体验.道德情感具有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稳定剂”功能.催化剂指道德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激发作用,润滑剂指道德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协调作用,稳定剂指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强化作用.只有通过情感认同,道德认知才能成为被教育者的主体意志,将接受客体转化为理想信念,并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定势.
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念既可以来源于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磨练.坚强的道德信念能使高校大学生在道德水平上达到一定的境界.境界是人们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觉悟水平和精神情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境界有自私自利、先私后公、先公后私和大公无私等,而当代大学生应在道德领域达到先公后私这种较高的精神境界.
3.3 自我能力的现实性实践
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实现途径要坚持现实语境中的实践性.
重视道德实践活动,强化道德实践意识,是当代大学生自我育德的重要特点.使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思想意识,必须通过有效的实践环节才能逐步实现.道德行为的“动机—→行动—→效果”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必需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崇高的情感体验,更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方式.
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对道德价值的正确引导虽然重要,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是坚定道德信念、形成道德品质的真正基础.德育实践不仅要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如学生社团、学生会等;还要结合社会环境,积极开展校外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等.
道德教育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但社会实践活动反过来能促进个体回味、反思道德规范的内涵,形成较为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同时在自我与他人的世界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缓解人际道德矛盾,协调人际道德关系,形成个体道德自律,从而实现自我道德的提升.
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回归到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去.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回归生活的原则,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分析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在帮助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道德困境.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空环境中,要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坚守正确的道德准则,明辨是非美丑,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生命,就必须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建立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之上,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道德生命在一次次成长中变得丰富而充实.
4 结论
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要客观地理解、分析学生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道德观念.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道德观念从内因来看,取决于学生的先天条件、智商水平和努力程度,从外因来看,取决于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氛围和社会环境.内因外因的差异,构成了高校大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等方面不同的层次差异和倾向差异.
由于教育对象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而高校的道德教育也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手段.
从教育目的来看,要构建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目的层次,循序渐进地从较低层次的文明礼貌行为规范过渡到较高层次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境界.从教育原则来看,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实现途径要坚持差异性的人本原则,构建师生互为主体、朋辈互为主体的道德学习模式;从教育的途径来看,高校大学生自我育德的教育要促进学生由外在的道德导想向过渡到到内在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完成“认知→情感→信念”的过程;从教育方法来看,要坚持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
〔1〕刘坤生.老子解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彭晓玲,等.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71.
〔3〕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G641
A
1673-260X(2013)07-01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