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探讨
2013-04-02刘彩红
刘彩红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处,广东广州510006)
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探讨
刘彩红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处,广东广州510006)
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是科学突破的生长点,这种学科之间的融合要求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跨学科的观念障碍、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积极树立大学科意识、完善跨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多学科多导师联合培养、举办跨学科学术交流、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等.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随着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单依靠某一领域的知识,很难解决当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多领域、综合性问题.科学本身是内在的统一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现象不断涌现.只有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具备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利用多学科的优势,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相继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不仅是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横向的跨学科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既符合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推动学科渗透,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也是培养跨学科研究生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客观要求.使研究生接触更多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科研方法,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使他们成为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和开放式思维方式的高级人才.但我国目前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着观念、生源、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1 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观念障碍
目前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还没有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可,甚至很多导师也不接受跨学科培养的观念,现有的导师和管理者接受的都是专业化的教育,受到的是大而杂、小而精的观念影响,形成的是单科性的知识与思维方式,因此从心理上更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愿意按专业化方式去培养研究生,认为跨学科教育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此外,由于各学科之间知识结构及认知方式上的不同,也构成了学科之间沟通与融合的屏障.[1]
1.2 跨学科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由于跨学科考入的研究生没有经过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且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没有体现出特色,与本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明显区别.虽然有补修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但缺乏基础知识积累,知识难以系统化,短期内很难形成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无法延伸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削弱了跨学科研究生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再加上研究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选课过程中,注重的是学分是否容易得,更多考虑的是轻松修够学分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的需要,难以满足跨学科课程学习的要求.
1.3 导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能力偏低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大部分导师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具备自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雄厚知识储备,在本学科专业上具有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实力.但目前我国高校内普遍实行以学科为基础的“学系制”,导师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系,这好似一堵无形的“墙”,各学科的导师们之间很少有机会进行沟通与交流,彼此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将专业知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迁移的技巧,缺少理论的推广以及方法论的融合,缺乏对复杂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部分导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能够胜任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但由于其兼有重要的行政职务及参加较多的社会活动,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中,这些都严重影响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4 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很少
对于跨学科培养的研究生来说,由于他们对原有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将原有学科的知识及研究方法向新学科进行有效的迁移,以推进对跨学科问题的研究,[2]但他们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迁移的技巧.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可以促进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为跨学科研究生提供多学科的学术成果与不同思维方式的交流平台,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但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的都是是专业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学术交流较少,而且形式呆板,不够活跃,内容的针对性也不强.
1.5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由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涉及两个及以上的学科,必然会涉及到各学科的资源利用问题,比如课程、师资及实验仪器设备等.目前我国高校多采用的是校—院—系三级学术组织模式,高校中的每个院系都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人员和资源都被限制在院系范围内.传统的科研依附于教学,研究生培养基本都在院系内进行,由于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学科之间的资源不能共享,目前也没有专职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研究生难以进入其他学科领域,也就难以对研究生开展跨学科培养了.
2 提高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措施
2.1 树立大学科意识
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对知识整体进行分割形成不同学科是为了对知识进行更好的认知.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跨学科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紧迫,我们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审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同学科知识在本质上的相通性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横向拓展的跨学科研究的直接依据.跨学科研究的融合性与合作性既是各学科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打破了各学科专业化的垄断局面,推动了以往单一学科无力研究的多学科问题.树立大学科意识,可以拓宽研究者的视野,加深对学科发展的理解,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去理解学科间的关系,避免研究者的视野局限在某个学科领域里;树立大学科意识,有利于形成跨学科发展的氛围,肃清对跨学科教育的误解,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开展.[1]
2.2 优化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良好能力结构的形成.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以研究生培养目标为依据,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要保证获取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重视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制定弹性的培养计划,因人而异选修课程,为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事跨学科研究提供必要的保证.制定弹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3]
2.3 对跨学科研究生实行多学科多导师联合培养
由于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传统,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后,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多学科合作、交流,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同时,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趋向于优化.研究生培养要由单导师制向多学科导师小组交叉指导的模式转变,根据专业和培养方向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使学生不局限于某一导师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同时听取多个学科领域导师的专业见解,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有助于促进相关学科间知识的融合,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转移,从而达到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目的.
2.4 举办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必须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提高专业知识和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产生新思想、形成新见解.形成一种交流式的开放环境,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我们要有意识不断增加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增强交流形式的多样性,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及针对性,提高跨学科学术交流的活动的数量与质量,从客观上调动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学术交流的积极性.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跨学科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他们参加大型的、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通过举办及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交流,促进了多学科研究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推进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
2.5 教育资源共享,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
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各学科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兼容并包,积极创造条件满足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需要.首先,我们要不断优化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组织结构,逐渐形成多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跨学科结构群.其次,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单位优势学科的优势,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率,注重交叉型科研创新平台构建,成立各种跨学科研究机构,来具体管理非实体结构的跨学科研究,为不同学科的导师提供交流的机会,鼓励跨学院、跨校科研合作,使科研体系更加灵活化.[4]再次,一个合理的培养体制是促使跨学科研究生学科文化融入的关键,要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本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生在知识储备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两者的培养应该区别对待.针对跨学科研究生,尽量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分层次设置课程,体现课程的纵向衔接与递进,不仅要有新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知识迁移的方法,促使研究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衔接.
跨学科研究是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从多个角度研究重大问题,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仅是满足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生培养机构要从树立大学科意识、更新教学方式、构建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实行多导师联合培养制度,举办及参加多学科学术交流、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做出尝试,争取多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学科间的知识互补,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有效提升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尹伟,董吉贺.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应构建资源共享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41-43.
〔2〕丁学芳.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 2009(6):88-89.
〔3〕李青侠,吕一波.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1):118-119.
〔4〕黄勇荣.关于培养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2):151-153.
G645
A
1673-260X(2013)07-0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