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的教育模式探究
2013-04-02陆芳琴刘令云
陆芳琴,刘令云
(安徽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建立大学生实践自觉意识无论是强化理论知识,还是针对今后的职业岗位需要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时,本文的主题导向又是什么呢.不难看出,其实就在“自觉”二字上.从目前高校所推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来看,往往存在着刚性要求并伴有相应的考核目标.这样一来,就未能真正激发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所实践的形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应付色彩.
那么如何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意识呢.对该问题的回答,需要在校园环境营造、课程建设、教师引导等多要素下来展开.可见,从大多数高校当前的校园生态环境来看,则不完全具备以上要素.从而,这也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对大学生实践自觉的认识
在对教育模式探究之前,首先需要对大学生实践自觉进行认识.根据笔者的体会,该认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1 实践自觉的目标
改变传统依赖考核制度下的大学生实践模式,借以转变为依靠大学生自主、自愿的实践形式,则成为实践自觉的目标定位.具体而言:
1.1.1 自主目标
由于笔者所在高校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导,因此,在以专业为背景的自主目标则在于,能在课外自主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化,并通过细节不断放大这种实践内容.最后,通过实践效果反馈又不断激励大学生投身于专业实践中去.
1.1.2 自愿目标
自愿目标本身就植根于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中,它实则是推动自主目标实现的基础.那么如何建立起这种自愿目标呢.问题的关键不只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还需要在高校生态中引入鼓励实践的氛围来.惟有建立起了后者,才能唤醒大学生的自愿意识.
1.2 实践自觉的形式
实践自觉的形式依然需要依托大学生的专业背景,这也正是本文教育模式构建的前提.如,具有机械类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实践自觉上能主动关注行业动态,并在专业知识支撑下服务于社区或其它.又如,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实践自觉上能借助理论知识为教务、科研等部门编制应用程序,来提升该行政部门的办公效率.
1.3 实践自觉的评价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必然需要建立起反馈机制,即实践自觉的评价.同其它教学中的评价机制一样,这里需要建立起一系列的考核指标.作为一级指标不仅需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自觉效果,还需要考察教师教育引导的效能大小.为此,在认识部分仅对实践自觉评价做此阐述.
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当然无法穷尽对实践自觉的认识,但仍在总括层面上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闭环.不难看出,它为下文的教育模式定位提供了切入点.
2 认识引导下的教育模式定位
在认识引导下的教育模式定位,可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展开.
2.1 激励式
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意识,这种意识本能的推动着他们建立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愿.但从个体差异性的角度来看,真正能够做到实践自觉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主要集中在男生群体中.为此,针对大部分学生以及女生群体,仍需要将激励机制引入到教育模式之中.这种激励机制的实现可以通过高校这一平台,也可以借助院系这一平台.通过激励机制的有效释放,将促进更多学生建立起自主和自愿意识来.
2.2 建构式
建构式主要是从教材体系上来着手的,即在教材体例和内容上引入有助于建立实践自觉的元素,从而在教育模式的主体范围内实现自主和自愿目标.关于这一点,可以向高职院校学习.其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体系建构模式则值得借鉴.从实施角度来看,可以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原理来展开,即将原来的“章”解构为“项目”,在项目下在细分为相互连贯的任务,这样一来在理论教学环节就建立起了实践自觉意识.在配合高校所开展的产学研活动,便能很好的地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自主和自愿.
2.3 引导式
引导式应成为教育模式构建最为本质的方面,之所以这样说可归因于,尽管学生最终获得了实践自觉,但并不能保证这种自主和自愿形式能促进专业知识的整合.不难理解,前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实践自觉培养,可能使学生陷入某种盲动状态,甚至缺少必要的方法论基础,这就难以将实践自觉推向符合高校教育层面的目标导向.因此,引导式也就构成了教育模式定位之一.
以上三个方面的教育模式定位,基本概括了教育模式构建的几大要件.从而,就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路径指向.
3 模式定位下的教育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的论述逻辑,这里就需要分别从氛围的营造,以及课程体系建构和引导方面,来构建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的途径.同时,需要明确一点,即:各大学在构建上述途径的时,应从自身现有资源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途径构建的有效性.
3.1 高校鼓励实践自觉的氛围营造
高校若要建立鼓励实践自觉氛围的长效机制,则需要在相关制度层面进行建构.具体而言,高校主管部门起草鼓励大学生实践自觉的文件.文件中,应突出大学生实践自觉能力培育的重要性,并在奖励实施办法上给予明确的规定.在程序上,应采取:院(系)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审批的制度安排.因此,高校主管部门还应向各院(系)合理授权.并且,高校主管部门应根据申请,委派专家小组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重点在于,对该院(系)被申报大学生的实践自觉能力、实践自觉成果,进行严格考察.
为了辅助上述工作的开展,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引入实践自觉的内涵.如,定期主办“科技创新周”.该期间通过展板、广播的形式,对实践自觉方面表现突出学生的事迹及成果进行宣传.从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一种崇尚实践自觉的氛围.
3.2 高校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创新
针对大学生实践自觉能力的培育,高校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也是关键的一环.上文已经指出:课程体系的创新,应从大学生的实践训练、理论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其中,实践训练应充分利用高校的校外资源,即: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三结合的训练模式.只有这样,大学生在实践自觉领域的选题才具有现实意义.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高校可以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即,在必要的理论学习环节中,向学生引入:在实际生产领域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解决.这样,就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自觉思维及精神.
3.3 高校教师教学中的针对性引导
理工科专业在教学中有许多时间是处于实训环节,这一环节便成为教师针对性引导的场所.如,面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在金工实训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其中的工艺原理和流程.并在国内、国外的横向比较中,指出我国在制造类产品加工工艺上的不足,这就能激发起学生的赶超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理论知识强调其中的方法论原则,从而在科学视角下来推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实践自觉路径.
综上所述,通过软、硬两要素的构建;并且,结合各高校自身的资源配置,就能实现大学生实践自觉能力培育的有效途径.诚然,增强学生实践自觉的教育模式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但本文仍从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 支撑材料分析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80万左右.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寻求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
以上实证材料就为本文立论提供了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4.1 大学生实践自觉的学校意义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使得高校教育理念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即从培养科学家、理论家转换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上来.为此,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意识,便成为理工科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形成大学生上述能力和意识的内生动力呢,则需要从增强他们的实践自觉上下工夫;或者说,应使他们形成在专业实践上的自主、自愿意识.
4.2 大学生实践自觉的职业意义
众所周知,目前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专业知识更新过快的挑战.这一挑战就意味着,惟有在自主学习意识推动下,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面对动态调整的岗位设置.为此,建立自身的实践自觉意识,便在于能动的去适应这种变化.从这一点出发便知,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的引导将有助于学生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并在外部就业压力下,推动自身获得实践自觉的能力.
4.3 大学生实践自觉的国家意义
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大国的战略规划实施中,不仅需要依赖于高科技企业的物质支撑,还需要为这些企业和各大院所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而对于人才的培养又构成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教育模式中引入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元素便成为了应有之义.
从目前各高校所反馈的信息也不难获知,在增强大学生实践自觉上仍大量停留于形式,这可能与当前大学生的普遍心态有关.但作为教育单位的高校,就应该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激励氛围,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5 小结
本文认为,目前高校推动学生实践的形式,未能真正激发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所实践的形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应付色彩.因此,需要在校园环境营造、课程建设、教师引导等多要素下来展开.
〔1〕李凯.大学生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王升厚.构建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郝晓丽.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2(5).
〔4〕杨琴.产学研结合视角下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