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介书生的家国心曲*——赵荣光先生格律诗赏析

2013-04-02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诗作

陆 颖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发现赵先生写诗又是另一番机缘。两年前我曾痴迷诗歌,经常在图书馆一楼的文学类书架附近流连,无意中见到一本小册子,书脊上写着“赵荣光著”。当时我已和先生相识,知先生学富五车、格局甚高,练得一手好字,却不知先生竟还写诗!现知先生已出版的诗稿有《偷垂集》、《西湖集》、《诚公斋吟草》、《直行集》、《江上吟》 (四集),另有《允中集》 (上、下)两册即将付梓,则共计十册。若干年来,先生诗作从诗情画意到平铺直叙,从直抒胸臆到发人深省,从日常细琐到家国时政,所听、所见、所想之事均入先生神笔之下。仅2011年一年,先生做诗1300首 (不计一题多首),以日记形式作每日记录,无怪乎有人将先生之诗形象地描述为“诗史”。

一、偷垂集:多情人生,正人偷垂

《偷垂集》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先生的诗集,这是一本绿色的小册子,扉页上有放大的字体:“莫道英雄不下泪,英雄有泪只偷垂。”我用一整夜时间读完了它。

和先生日后的诗作不同,《偷垂集》更多的是柔情与诗情,字里行间写尽人生悲喜,字字血泪,使人不禁动容。我虽不才,却也能体悟赵先生“后辈幸问先君事,扪心无愧是正人”[1](P30)的文人风骨;“八一娇女能解否,夜事梦断望汝归”[1](P4)的思女深情; “曲直是非难理论,黑白颠倒是常情”[1](P41)的无奈愤慨; “总是泉台收怨鬼,血凝心冷赴冥程”[1](P41)的心痛悲切;“权衡非我书生志,幸有青襟拂甑尘”[1](P34)的豁达明智;“大江东去无剩勇,寒空冷月不沉沦”[1](P34)的矢志不渝。

诗集中较多抒发先生的即时之感,也多出现“贫病”、“老孤”、“月圆”、 “初雪”、“无奈”、“萧萧”、“多情人生”、“多少心事”等词句,猜想先生念人、感时,在这一时期是尤为孤苦难熬的。悲感之余,先生也抒写过“禅林静卧听虫蜩”的温顺静谧,“悟空既解无忧虑”的旷达平和,更多有“正人”、 “鸿渐”、 “大道”、 “不沉沦”等语,挺立天地大化中,壮志抒怀,可见先生心境之涅槃,生命力之强韧。

先生平时敦促诸门生应以“积极而不焦急”的态度面对生活,从其早期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也是这样践行的。先生实乃性情之人,面对人世变故、人间冷暖,自有其深重的痛苦之源与存在之思,面对极端的孤苦与绝望,他也曾写道:“荒丘古冢早失名,迷途书生任转蓬。无端撒下伤悲泪,一捧黄土是归程。”[1](P88)这样的笔调与大观园中黛玉葬花不啻有相似之处——“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然而先生铮铮铁骨,其旷远深邃的历史审视与哲学深思带给他“前观五百年,后望五百年”的自信与伟力,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的坚韧执念,给了他孤注一掷的勇气!纵然有一二悲凉之叹,主调依旧是坦然豁达的“心语”,有“神雕振翅凭风力,九州腾飞靠正人”![1](P35)

这便是前辈学人的胸怀与风骨,从孤独中得生趣,从极悲中见希望,以“积极而不焦急”的态度正身挺立于天地间,任世情变迁,沙漠孤烟,日复一日,先生以清净之心与桌案、孤灯为伴,从小小书斋中得心胸开拓,天地孤影任我行。

二、直行集:大道直行,不逐时流

自《诚公斋吟草》起、《西湖集》及其后,先生诗作内容便急剧丰富起来,其中有记友人、读新闻、评时政、怀历史、旅途中、校园中、和诗等内容。其后的《直行集》、《江上吟》(四集)均以此为惯例,事无大小均可入诗,如此反而凸显了先生的大视野、大胸襟,成为当下这一浮躁时代中一名真诚而勤恳的记录员,谱写出一介平凡书生的家国心曲,字句之间倾吐的是一代读书人的良心。

记得在获赠先生《直行集》时,先生在扉页上写下端正的字迹,然后兴致盎然地向我展示诗集封面。这是先生自行设计的。封面上是苍劲的竹节笔直挺立,与白色封底的页面相配,恰似大雪纷飞中自得清风高洁的君子。先生平日里恪守“大道直行,不逐时流”的立身原则,诗集取名为“直行”,有先生大义凛然的风骨。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载:“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先生以君子之德行要求自己,奉行孔孟之道,虽常有外界之“莫能容”,先生依旧“直行”,下笔之句,亦常有浩瀚乾坤之大气。如2000年8月,先生前往台北拜谒陈立夫先生时写下的诗句二十韵,有对前辈学者的敬仰,“十亿敬立公,擎天砥中流。”[2](P1)又有后学晚辈的自勉自励, “晚生罹末造,砥砺志不休。”[2](P1)先生在对立夫先生表敬佩并尊其为中华文化之“中流砥柱”之余,以其主动的文化担当者之使命,在不经意间已表露了一位华夏文化传承者的民族责任与历史担当,先生写道:“孔孟肇典宪,贤者满九州。根深泽永续,中华运多僽。”[2](P1)此时的先生,已从前期的个人生活之流离与情绪之抒怀中脱胎换骨,转而以更深广的笔触记录对中华国运之思,实乃大德也!

先生是出了名的孝子,其与母亲与小妹的生活点滴亦多入诗文,文字间给人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如先生记录家宴“春盘”,有注“晨家慈告晚七时五十六分立春,于是嘱小妹巧文飧食备春饼,五芽则取韭、芹丝、春笋丝、绿豆芽、萝卜丝为之。”[2](P4)如此其乐融融,阖家欢乐,先生身着居家便服开怀而笑的形象便立刻显现在读者脑海中了。

先生自嘲“书痴”,惜时如命,曾在访谈中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知识中去”之语,诗文中亦多感慨,“人生半百知虚度,向隅暮年恨不足”,[2](P4)但先生的日常却多有生活情趣。记得先生在《偷垂集》中曾记录过因移植盆栽而使根须折损的细节,先生曾因此而伤感。在《直行集》中先生的生活之趣则更多地凸显其积极乐观的情绪。在《杭州植物园问梅》一诗中,先生叙述“奉母偕妹游植物园问梅”,先生欲寻春来之足迹,又担心错过恰当时节,“梅蕾累累如椒实,寻春早来恐时迟。”[2](P5)梅花尚未完全绽放,之间枝头点点迷离,先生雅趣,“枝头撷得几许腊,冲入杯中慰书痴。”[2](P5)寻春、问梅、采蕾、瀹茶,如此生活琐事,可见先生亲近自然,天人相融,似有古人之仙逸。

三、江上吟:师生心曲,鸿渐钱塘

2007年至2011年,先生在钱塘江畔写成《江上吟》四集,共计诗作3160首,“诗史”之名可谓符实。2007年我进入浙江工商大学就读,至2011年本科毕业,所经历的正是先生在《江上吟》中记录的4年时光!能在机缘之下,与如此鸿篇巨制相遇,实为三生之幸。读先生笔下的文字,正如4年时光重新铺展在眼前,平日里未了解到的,通过先生诗集得以一一重历,以这种方式“回望”过去,恰如生命延展。4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均被老师记录在案,可以预期老师诗作定将成为后人研究时代历史及先生生平的重要依据和宝贵资料。

2007年7月先生自香港回,在机场被年轻工作人员扣留专业研究书籍,此事对老师震惊不小,还特撰文向相关部门和国务院总理递交信函。此事入诗,既叙述了基层百姓申诉无果的无奈,也表达了文化人的尊严与自由不受保护的深切悲痛。

对我而言,最关注的还是先生门内弟子写予先生的信函及先生的回复。对后辈学人而言,先生与学生的交流与勉励是中国大学教坛中绝无仅有的佳话,是教学工作者应当引起重视并学习的成功案例,这也将是当代及后代中国大学生自勉自励的阅读宝典。可以说,先生对学生们的支持与关怀无他人可企及,那是发自肺腑、不图回报的大爱,也将是先生日后在当代中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赵师门下的师生情谊令旁人羡煞,弟子间闲聊时曾议论先生,有小诗一首:

吾师生活雅悠悠,不见天山也白头。

安期生驶海上瓜,蓬莱山寻在川花。

深夜畅聊老赵事,百年孤独看透否?

浙东浙西皆归处,楼上楼下逍遥游。[3](P284)

老师读罢,追和七律一首,有因自信带来的沉稳洒脱之风姿:

门生眼中雅悠悠,世人慨我早白头。

四海阅历解不朽,五千文明已看透。

百年身后有归处,再传弟子乐从游![3](P283)

先生对弟子的培养是倾注了生命能量的毫无保留的付出。《偷垂集》中曾有先生与弟子众人漫步雪中的叙述,师生之间其乐融融、谈笑风生。在《江上吟》四集中先生对学生的每一次邮件、每一个网络留言、每一条短信,都悉数回复。只言片语总能带给对方炽热的正能量。透过诗文,先生弟子们的形象也日渐丰满起来。诗句的唱和,心绪的呼应,情与情的交融,令人心动!

2010年2月,先生门下研三的诸位弟子纷纷完成硕士期间学业,踏上更高远的求学之路。先生将学子们一一送向更美好的前程,字里行间,满是深情。是年元月三日,先生记录《送在川离杭》,平铺直叙,送走七年门下学子,先生欣慰却不多言片语:

高架桥上送君归,七年学我一日淬。

门生七十谁承钵,大鹏万里振翅飞。

诚公先生知尔最,在川心性云外岿。

此时开口已多余,耳边已然大江豗。[4](P55)看似平淡的送别场面,暗涌着澎湃的留恋与不舍,这在在川学姐稍后的信件中可知,七年师生情,读来荡气回肠,情不自己:“……老师教会学生的非仅七年所被,学生需要向老师学习的亦非七年可终。在学生眼中,师者,诚公也。但,昨夜老师执意相送,竟有如慈父。学生故作平静,心中积蓄七年的感激、感动、感慨油然而生。中学时代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彼时并不能领悟父爱之重。唯昨夜相送时分,忽觉父亲一词有不能承受之重……”[4](P62)读此,我已热泪夺眶。“师者,诚公也。”这是所有赵老师门内弟子心中永恒坚定的认定,赵老师将永远是学生心中至高的学者前辈和“第一师”。师者如父,此话果然不假。深沉之厚爱与期待,早已非三言两语可表达,实则亦无需表达,一个眼神、一个挥手,或许便是心心相通的两人间最直接、简单的告别方式。先生随后附写诗文:

荆轲居燕三年,在考量太子丹与燕国内外形势之后,首先排除了以合纵之计解燕危的可能性,“今天下强国,莫强于秦。今太子力不能威诸侯,诸侯未肯为太子用也。太子率燕国之众而当之,犹使羊将狼,使狼追虎耳”。这一点,实与太子丹相契。在此基础上,决然提出了“得樊于期首、督亢地图,则事可成也”的行刺计划,并慨然自任,出使秦廷。小说“刺秦”一节,于重彩浓墨中荡漾起“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无尽哀思。

子贡七年非七年,墓庐不见先生面。

七十二人谁最大?三子可期我心安。

夫子之道无涯岸,老师精神天外边。

修身修业如斯去,日日夜夜都在川![4](P62)读罢诗信,已双眼垂泪,我完全可以体会先生无声的温情与学子深深的依恋。鸟雀羽翼丰满时终要远飞,但即使相隔再远的距离,因有彼此的懂得与信任,在外的学子总会有一个心灵皈依的港湾与永远的勉励和支持。先生盼学子,学子念先生,40余载主教席,先生又岂会孤独?!

四、品鉴:“风清骨峻”,“沉着痛快”

早就有从创作论角度评析先生诗文的念想,却苦于心无沟壑,迟迟不能落笔。学生不才,功力尚浅,只能粗粗明白“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入门口诀,大致了解“平水韵”、“犯孤平”之类通识用语。对先生的诗作,时常连“读懂”都需花费心力,更何况“评议”呢,真正是不自量力了。于是只能在拜读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已学的前人文论和先生诗赋作品,避重就轻,抛砖引玉,蜻蜓点水式地胡说一通了。

古人眼中,文章乃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先生写诗作赋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句点,都将在时间的悠然中得到生命力的绵延与价值的体现。笔者以为,总体上可将《偷垂集》与《西湖集》两册 (2004年以前诗作)归为早期,内容多以个人工作经历、友人交集和诗文追和为主;《直行集》及其后,大量时政新闻及社会民生关注点被纳入诗作内容中,先生将题材的选取从个人有限的生活圈中挣破,将时代与社会的心跳和脉搏与个人的有限生命相结合,将“思”、“史”、“时”三合一。

(一)文以气为主

严谨与理性是学者的必备品质,但感性往往是读书人的共通点。先生骨子里是有着如古人一般细腻、敏锐、温情的浪漫情怀的,对时光与生命的感受与体悟时常围绕在他的笔尖,如谈白昼,“时光似乎已驻步,岁月印象大缩短。”[5](P94)如怀友人,“茫茫人海一蜉蝣,五十年华当何求?”[6](P20)在感时伤事的同时,他不忘以批判的眼光看世界,以审慎的思考论时事,以自尊自爱的直行姿态挺立于涌动的人流中。纵身大化,不逐时流,豪笔一挥,磅礴大气。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首先将“气”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气”的体现与创作者本人的格局、气质、才情、个性、哲思休戚相关,它反映着创作者个人意识的觉醒,也暗示了有限的文字对“不朽”价值的挑战与试图超越。先生的诗作中不乏建立于真知灼见智商的远见与豪情,“五百年后人论我,自信预语证随园”,[6](P42)“卌载容身一斗屋,读破子长百倍书”。[6](P42)且看 1996 年所作 《雪祭》,开篇便有“开辟鸿蒙”般的开阔基调与远大宏旨:“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状造物之神奇,言人工之弗及,古今常用斯语。怪石飞瀑,花鸟虫鱼,妙音丽色,直至万物灵人,无一非自然之魅力,尽皆宇宙变换之陆离。”[1](P187)天地人杰在纷飞的雪花中混沌一色,时空莫辨,超然无我。苏子临江慨叹,不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同是写景抒情,先生的文句毫不逊色,结尾处更有“于斯时也,大千世界,景仰于后,亿万斯民下心低首,惟吾登高长啸:尚飨吾友!”[1](P91)潇洒旷达至极,读之,眼前便有先生仙风道骨,华发飘逸,清俊通脱,手执酒樽,呼啸天地间的飒爽之姿!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7](P36)壮哉,我师!

(二)别材与别趣

严羽《沧浪诗话》中写到文学创作中的“材”与“趣”,“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8](P26)句意突出了创作过程中题材的选取与意趣的呈现,这两者的适度处理能使作品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这在先生的诗集中,时有体现。读先生的作品,仿佛赤足行走在金色的海湾,夕阳斜照,脚下总有五彩纷呈的闪光海贝。

诗作别材的体现或以针砭时弊的“时事”之作最为鲜明。近年来,先生的诗集越来越厚,页面中有很大一部分节录了纸质新闻、网讯、文摘、网络留言等,但凡入先生之眼的时代讯息都悉数成为先生笔下的题材。时下,恐并无旁者能像先生这样客观、严谨地以古体诗文记录、评价现代世态。

诗作的意趣,往往体现在描写生活小事的诗作中,如《江上吟》(四集)中收录的小诗《掘笋》。诗中记载了先生前往龙门山,下山时折入山林中,简单朴实的寥寥数语,道出返归自然后的闲适心境:“清明掘笋龙门山,最大快乐近自然。”好一番登山的情致!但被砍伐后残留的笋根却如伤口般孤独地立在林中,先生在诗末的注中说:“林中去岁老竹被伐,筒根若盏,雨水蓄满,感慨久之,濯手焉。”[4](P191)先生叹惋他人伐竹,叹息自然生命戛然而止,任雨淋风吹,竹根孑然而立,仍不忘手鞠天上之水, “我煮君身非眷味,感慨盈盈天水盏。”诗作浑然天成,仿佛先生与自然万物的通灵对话,别有意趣。除此,先生在描绘日常生活的诗作中亦多有意趣,如三宝姑娘年幼的童趣,如先生小妹煮了一桌的好味道,如先生下厨洗豆芽时发现豆芽盈盈可爱……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7](P241)妙哉,我师!

(三)对话与妙悟

做诗,重在诗意,“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8](P8)先生诗作之入神,可从和诗部分窥见一二。

2010年,同为读书人,先生从陆游的《书剑》诗中找到了与古人对话的创作欲望,直接以“君”与“吾”双方展开,共同探讨生命主题,你一言我一语,很是有点“复调”的意思。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一种“‘全面对话’的小说”,先生与古人的一唱一和,正是如此。

原诗慨叹“老皆有死岂独我,士固多贫宁怨天。”先生在《读陆游〈书剑〉有感,依照韵追步》中跟和一句:“忘死岂因非独我,长贫固守不怨天。”[6](P33)原诗 “莫言白首诗才尽,读罢尤能意爽然。”先生追和“书伴衰佝灯将尽,大梦不归亦爽然。”[6](P33)同样面对死亡、贫困与自我维系,古今二人似有不同的立场;同样作旷达语,先生的“不怨天”相较于前人的“宁怨天”,更显两袖清风、大气洒脱。

这位久囚书斋的孤独学者,从日复一日卷帙浩繁的文字中找到穿越时空的回响,他肆意地与任意一位历史长河中的学人对话,从古人遗留的文字中找到沟通的可能,从文字背后镌刻的心迹历程读出自我的离合悲欢与人生体悟。或许有人会说,做诗需严格符合学界公认的格律要求,需斟字酌句以求精雕细琢每一个文字,“推敲”之间成就贾岛。但诗,作为一种文体形式,终究是为其文旨与内容服务的。

笔者虽并不精通古代文学,甚至并未入门,但个人认为,时下写诗者,有专研文学创作而讲求诗歌韵律之美的文人骚客,也有随性而至、重在说理的学人。对不同的人而言,诗赋有不同的意义。对先生而言,后期的评议类诗作更多的是借着律诗的外衣,言简意赅写就的议论文。因其简短、明了、直指文意,相较于我等在纸面上消耗文字与时光的人而言,先生更希望借由简洁精到的文字来说明事理、阐明观点,于是在评论时,便不可一味地以古代的标准衡量现代的文学现象,历史研究与现象研究应当相辅相成。是否可以说,先生写诗,实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平均每天3—4首诗),对高浓度的社会信息进行大脑加工,以简约克制的文字,完成一篇篇诗赋形式的另类议论文。

优游不迫,沉着痛快。爽哉,我师!

先生诗作数千,已非朝夕之间便能解读完全。寥寥文字,不知所云。小文草就,抛砖引玉,以期前辈朋友们各抒己见。言不及义、词不达意处,还望指教。

[1]赵荣光.偷垂集 [M].香港:东方美食出版社,2003.

[2]赵荣光.直行集 [M].香港:东方美食出版社,2006.

[3]赵荣光.江上吟:二集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4]赵荣光.江上吟:四集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5]赵荣光.诚公斋吟草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6]赵荣光.西湖集 [M].香港:东方美食出版社,2005.

[7]张少康.文赋集释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8](宋)严羽.沧浪诗话 [M].郭绍虞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诗作
梁潮诗作《题词》·源清书法·祖林摄影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现象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金代女性作家及其诗作考略
述说
张祜与崔致远之润州慈和寺诗作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