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内蒙古经济发展 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

2013-04-02刘鹏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6期
关键词:外语应用型人才

刘鹏伟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1 内蒙古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外语作为信息与文化的载体和人类沟通思想的媒介,在国际合作交往、知识传播应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改革开放离不开外语人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的经济有了较大程度上的增长.但要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实施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事务与经济竞争,还需要一大批高质量的外语人才.

外语经贸人才短缺.“十一五”期间,我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381亿美元,是“十五”的2.4倍.“十二五”期间我区还要加强境外合作,发展口岸经济,在巩固俄罗斯、蒙古、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中东、中亚、南美、非洲、东欧等新兴市场,深化在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要想实现此目标,就必须有一支强大过硬的外语经贸人才队伍.

“十二五”之初,内蒙古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l2年,内蒙古接待游客人数达5887.3l万人次,同比增长l3.7%,旅游收人达l080.65亿元,同比增长27.54%.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一些能讲流利外语、具备旅游专业知识的导游人才.

合格外语师资匮乏.《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农村牧区学前教育,重点办好乡镇、苏木幼儿园.由于外语师资不足,我区一些乡镇、苏木幼儿园还没有开设外语.城镇中小学的外语师资已超员,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牧区外语教师数量仍不足尤其是能用蒙汉英三种语言授课的民族英语师资更为匮乏.

此外,重型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农畜产品加工、IT等行业里,熟练使用外语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多.外语人才不足、质量不高是影响内蒙古对外开放的主要因素.

2 内蒙古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区大部分高校外语院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再走外国语言文学的老路.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外语院系的专业课设置较为单一,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需求相接轨,还是以语言文学方向为培养目标,只设置了外语语言文学基本技能课与专业知识课程.

(2)在教材使用上,以外语语言文学为培养方向的外语专业必定会选用以外国文学、语言学、外语基础技能为主的教材,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规格.

(3)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在英语教育教学领域,其他的很多经济领域,如重型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农畜产品加工、IT、等领域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因此,为了使当前市场经济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间的差距缩小,为了培养出与市场经济需求相应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宽就业渠道.

(4)在师资队伍方面,大部分外语院系的教师都是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是知识单一的“语言型”人才,虽然具备了外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但缺乏其他相关专业或学科知识.所以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可见,我区当前的外语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依然没有走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在重点培养外语语言文学人才.而这些外语人才因缺乏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导致了其毕业就业后,只精通外语而不懂相关专业知识,无法适应在经贸、口岸合作等经济领域的工作,既造成了高校教师资源的浪费,又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鉴于此种情况,如何改革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又拥有必要的专业技能知识,使其在日后的经贸、涉外、化工、农畜产品加工、IT等行业里发挥积极作用.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外语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区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

3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区高校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就要在转变教育观念、创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几个方面对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3.1 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外语专业从传统的“外语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基础.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语言专业课程的深度,主要学习语言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因而导致了学生知识层面单一,使得学生毕业后除了能从事外语语言教学工作之外,在其他工作领域中实际工作能力较弱,适应能力很差.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要求我们改变培养模式,要以人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探索更具跨越性、包容性、更富广度的多元外语人才培养机制与途径.因为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所以不能按照传统教学理念把外语基础课程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单一的语言培训课,而是在教授外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传达一些外语教学的一些理念,同时向学生介绍他们所学这门外语的国家的基本概况,例如,民俗文化、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这样即达到了培养学生获得外语语言的基础技能,又促使学生习得了所学外语的国家文化,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不仅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对语言学习有利的实习基地,如到一些需要外语人才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可使学生了解外语的实际应用.传统的教与学的考核方法与内容也需要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单一地以传统的教与学的考核方式来考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而是应采用其他的考核方式,如论文、报告、口头表述、答辩讨论等形式,结合学生课外科研小课题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的内容不停留于语言知识,也包括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构建适合于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评级机制.具体思路是:以目标大程度为中心,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内容、方法及标准,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促进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课程改革,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不断优化.

3.2 课程模块体系的创建

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模块式的课程群体系,这种模块式课程体系使得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语言的强化相互融合.实现外语+专业(外语+幼教、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双学位培养方式),目前在内蒙古农村牧区一些乡镇,苏牧幼儿园、小学还没开设外语,尤其是能用蒙汉英三种语言授课的民族英语师资更为匮乏.所以开设外语+幼教专业可以填补我区一些偏远农牧区英语学前教育的空白.实现外语+专业方向(教师教育、翻译、商贸方向),翻译专业方向中开设同传,国际会议同传、交互口译,专题口译;教师教育方向的教师语言艺术,现代教育技术、英语公共演讲、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教师书写技能;商贸方向的商务管理、市场营销、外贸英语函电、外语商务交际、国际商务礼仪、电子商务等;以及创新课程,学术交流英语、思辨边与表达等等.创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3.3 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是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无法适应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种现状要求现有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建设不断学习.当前,我国地方性外语院校中,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人数比例结构失衡,青年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科研兴趣不浓、能力较弱;大多数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少之又少.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的人性化管理,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多种学习交流平台弥补自己现有知识的不足,同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3.4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在当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主动式的学习,使学生在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也得到拓展,为外语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例如,建设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安装外语网络教学软件,可以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和学习环境;给教师提供有力的教学辅助软件和教学备课系统,实现备课、查询资料、编制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课堂管理、学生学业管理、教师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教学效果,使师生借助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工具和条件自主学习或上课,提高教学质量、层次和水平.这些现代化教学技术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达到应用于社会、推动本地英语教育水平长足发展的根本目标.灵活运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例如情境式教学方法、反馈式教学方法、兴趣式教学方法等,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我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不断上升,与境外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境外口岸经济的大力开拓,我区高校应主动承担起为我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与高校专业配置合理的机制,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

〔1〕郑桂华.浅谈地方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外教育研究,2008(12).

〔2〕马瑞贤.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J].河北金融学院学报,2011(04).

〔3〕孙红.应用型本科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念[J].彭城职业学院学报,2004(06).

〔4〕汪绿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02).

猜你喜欢

外语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