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临床教育探析
2013-04-02付萍宋俐马翠翠
付萍,宋俐,马翠翠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临床教育探析
付萍,宋俐,马翠翠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在我国中医药政策日益完备,教育方针不断放开,中医药教育事业也在半个世纪多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多年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成熟,基础工作已经就绪.但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中医药高等院校在本科生教育,尤其是在临床教育上应采取的措施.
中医院校;本科生;临床教育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我国人民几千年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不只是枯燥的理论.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中医药高等院校也随之兴起,对中医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培养也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做好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临床实践教学.而要做好临床教学必须重视实习基地、管理运行机制,以及科学的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的实施.促进和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的基本保证.
1 加强中医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在中医高等院校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和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在相关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进行战略调整,如采取建立附属医院、开发实习点等方式,来不断改善临床教学条件;此外,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还积极进行临床教学改革和临床教学基本建设,致力于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共同研究.以下将在临床教学基地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制定临床教学基地的评价指标以及开展对临床教学基地的评审等方面,为高等中医院校提出一些建议:
1.1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1.1.1 转变观念,加强整体教学和基地建设意识
转变思想观念是临床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思想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已颁发诸多规章、制度文本日趋规范化,如《暂行规定》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于1999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在以上两个文本的精神指导下,各级管理层人员、各临床科室教师、学生等涉及到各个层面的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其中,使各个层次的人员都深刻认识到临床教学在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强化整体教学意识的基础上,强化基地意识,树立与卫生人才质量观相适应的基地质量观.
但是,在今后教学和基地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又要求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意识和灵活性.在各级领导机构和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学校应从实际出发规划好临床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协作,校院建立直接联系并相对固定的关系,猪油这样才有助于减少中间过程,简化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临床院系充分发挥出其在临床教学中的各种优势作用.
1.1.2 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按照要求建立附属教学基地
严格的标准是实施政策、规范教学和实习的保证.1992年颁布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了对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具体可操作性的要求,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了采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批落实的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要求的、合格的、高质量的附属医院等附属教学基地,必须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和基本条件.
1.1.3 应建立起多层级、相互协调的教学管理机构的临床教学基地
权责明确,分工清晰才能确保学生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有效性,以最高效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专门人员负责专门的部分,分管教学、实习的领导、科长、科员或者兼职班主任等都应该明确职责,权限分明,各司其职,完成份内的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体制.同时还应形成制度性和规范性,做到有章法可依,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政治思想考核制度等.另外,还应该不断总结经验,跟进并检查制度实施情况,以保证临床教学工作正常的有序运行.只有通过多层级的通力合作才能推动临床教学管理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1.4 规范临床教学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附属医院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必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上直接隶属于中医药高等院校,归口学校领导管理,其主要任务实施临床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除此之外,校附属医院还需要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业务和行政管理的指导.高等中医药院校在附属医院实行了对口合作、互相联系的管理体制.以我校为例,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教学课,设置了专职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对临床课教研室和医院临床科室共同管理,确保并辅助附属医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的配合可以在教学、实习、科研任务等方面都可以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基于上述原因,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需要不断的致力于同校附属医院建立起全面、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保证中医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同样的,实习医院也是中医院校的重要临床实习基地,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进行实习的重要场所.所以说,各中医院校也应当同实习医院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实践临床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对实习医院提出了要求,他们应该把临床教学工作提上日程,遴选出一批教学和实践能力都过硬的中医医师,承担起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这也是使学生真正将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和临床中.
1.2 制定临床教学基地的评审指标,实现目标管理
临床教学在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临床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合格的中医类专业毕业生,需要在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提高自身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和临床动手能力,最终实现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真正结合.只有具备了这个必要条件,才能成为合格、优秀的医者.因此,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对于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党和国家对于中医药有关政策方针的指引下,经过40多年的努力,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例如:临床教学基地多层次的结构基本形成;临床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不断进入规范化;中医临床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等.这一系列的成绩说明我国在中医高等教育中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例如,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条件较差,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等;管理制度尚未完全理顺和健全;对中医临床教学规律的探索不够,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教学模式还不成熟,管理制度在规范性等方面仍与西医院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等等,这些都是制约中医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
2 重视临床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
由于传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基本上是采用从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到单一的临床实习的方式,具有严重的倾向性和单向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分裂造成学生在临床实习等工作中不能形成一套系统而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这大大影响并限制了学生在临床动手能力的发展.数据显示,中医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脱节的现象严重.
这一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客观因素达不到标准,主观上又重视不够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学生拿到实习计划后,不仅不能向老师清晰的阐述实习要点,也不能完全了解实习的实质,这就形成了不正学风,抄抄处方、敷衍了事.加之,实习期一般安排在毕业之前的一段时间,不少实习生面临着毕业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双重压力,对实习的重视度就明显降低了.某些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病房管理甚至直接照搬西医模式,丢失了我国中医的特色,中医诊疗的特色在实习生临床实践过程中也逐渐被遗忘,更别说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更适合自己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因此,如果一个中医专业的实习临床过程中没有中医特色,那么不仅效果差而且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或家庭父辈影响成为中医领域的老师,这类人虽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但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完整的培训方面是比较缺乏的,这样也会对以后的中医临床发展事业有阻碍.在现有的带教方式下,老师一般从宏观方面展开教学,往往易忽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个性需要,甚至过于强调自身的临床经验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输;另外,我国目前中医临床方面的课程教材仍不完备,发展还不成熟,与当代临床教学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往往在实习中并不能获得真正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临床实习的培养应当加大重视程度,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中医药人才的综合能力.目前,如何克服和解决当今中医药高等院校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以下几方面行动起来.
首先,改变以往的旧观念,抛弃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有关临床内容的传授及操作技能的训练割裂开来的陈旧观念.因为这样的落后观念让学生不能真正深入学习,承上启下.只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二者及其他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大力倡导教学改革,采用先进而科学的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从实践结合理论的角度展开教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不离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成功.
第三,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保持同各个实习点之间密切联系与协作,共同努力做好检查、督促实习计划等工作,旨在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法.这一考核方法不仅是针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也是考评广大带教医师的良好工具.这一考评体系的建立将会大力改善学生学习的怠慢状态,也会让那个各位医师改进教学大纲,提升实习的有效性.有的放矢的培养不用阶段的学生,给予他们系统的、有层次的、逐步强化的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第四,重视提高临床实习的实际效果.确保临床实习取得成效首先需要高素质的中医临床师资队伍.这样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督促教师不仅从事课堂授课,也要坚持从事临床实践.这样就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保持一致,不脱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共同克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现象,真正提高中医师资队伍的水平.
3 结语
在临床实践过程必须重视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对于一个合格的中医药专业人才来说,学好理论知识是锻炼临床实践能力的基础,临床实践能力是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新生入学就伊始,就应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意识,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高水平、高素养的中医临床工作者.因此,在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人才培养中应加大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1〕匡调元.对中医药学发展过去、现状与未来的一些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8).
R-4
A
1673-260X(2013)03-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