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法:渊源、作用与途径

2013-04-02房晓琛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政治

房晓琛

(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等特征日益形成。另一方面,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弱化了人们对于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判断和坚持。这些变化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曾一听在《高校思想教育层次立体化管见》一文中指出:所谓灌输教育就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的思想输入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之一。灌输式教育者常常准确地阐明本阶级的目标立场,采用直接的、填鸭式的灌注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观念、道德品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论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历程中,灌输式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列宁曾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他提出科学、系统的社会思想,不可能自发产生,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宣传等方式才能被掌握[1]。然而在当代中国,灌输式教育方法虽然仍有一定作用,但其局限性也已表露出来,并逐渐成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渗透教育,就是旨在通过间接的、隐蔽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受教育者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寓于各种教学活动和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2]。渗透式教育惯于隐藏教育的立场和目的,淡化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受教育者的内心要求。我国各朝各代的思想家们都对教育的方法进行过研究与探索,其中许多思想主张以隐蔽、渗透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值得我们传承。西方国家多采用渗透式教育方法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手段也已初见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1 中西方渗透式教育法的思想渊源

1.1 中国传统的渗透式教育思想

孔子首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调动他们自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抓住他们“愤”与“悱”的时机再进行启发,而非死教书、满堂灌[3]。宋代王安石提出“善教者浃于民心,而耳目无闻焉,以道扰民者也。不善教者施于民之耳目,而求浃于心,以道强民者也。扰之为言,犹山薮之扰毛羽,川泽之扰鳞介也,岂有制哉?自然然耳。强之为言,其犹囿毛羽沼鳞介乎!一失其制,脱然逝矣。”也就是说,成功的教育者会通过引导、自然、感化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授教育内容。而不成功的教育者会以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强使受教育者服从接受,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抗拒,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两种思想都旨在强调教育者应立足于辅助配合的位置,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采用自然引导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体验学习的乐趣。孟子说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明代理学家王阳明也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学识、经历、接受程度、心理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杜绝千篇一律,毫无差别的教育方法。古代思想家们的这些论述对我们研究和探索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2 西方的渗透式教育思想

西方国家同样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但并没开设专门的学科,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在休闲娱乐中都能潜移默化地吸收到这些思想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已经归纳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产婆术,即以反问和反驳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的思想,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柏拉图对此进行发展,提出了“道德教育主要靠环境的影响和音乐、文学的感染,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4]。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强调教育要服务于闲暇,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德行。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离不开环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环境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教室里的生活》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的研究,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和“隐性德育”的概念[5]。其他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代表人物及观点包括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法”、价值澄清学派的“自由选择”、班图拉等人的“社会学习方法”、贝克的“反省方法”等,都主张以个体参与和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式。

综观国外对于渗透式思想的研究,其重点多在于如何通过环境、实践、制度等多种间接方式,将教育内容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认同其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这对我们研究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法的作用

2.1 缓解排斥心理,打破对立状态

灌输式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强制式的、单方面的理论灌注,教育意图鲜明、手段单一,教育者自身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在灌输式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聆听,考察教育效果也多是通过心得、论文、总结性考试等刻板的方式。这种面对面的说教及脱离了实践生活的考评单调、枯燥,不仅禁锢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束缚了其亲身参与体验的行为,还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烦、抵触心理。长此以往,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逐渐变成一种为了通过检察才临阵磨枪、突击背诵的负担,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结合也不再出于怀有相同的政治观念、道德品质、理想信念,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渗透式教育的出现缓解了这种危机。渗透式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的民主性,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独具匠心地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以及公共生活之中。受教育者通常难以识别教育的目的、意图,而是被活动本身所吸引。在参加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时,受教育者自己观察体验,再辅以教育者的适时引导,最终形成看似是自己得出、实际与教育内容相符的结论。对于这种通过亲身经历得出的结论,受教育者更愿意相信和认同,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理论、行为准则以规范外在言行。

2.2 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学践主动性

教育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采用以人为本的方法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在渗透式教育中,教育者能够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研究和把握受教育者的习惯和需求,并通过合理运用教育规律、认知规律、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来创造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在渗透式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教育者也不再高高在上,两者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受教育者开始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从而显著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当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符合国家利益、社会需求的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行为习惯,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受教育者只有在现实中实践一番,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才能鉴别思想的正确性,从而深化对思想政治观念的理解,否则,所学到的内容只能空洞地存在在头脑中,失去其实际的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贴近受教育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原则”,注重把教育与社会服务、劳动实践相结合,强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形式来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启发和引导,进而达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行为践履能力的提升,从而填补了传统的、灌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6]。

2.3 丰富教育载体,扩大教育范围

教育内容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体现出来。在灌输式教育中,这个载体通常是教育者。而渗透式教育则可以借助丰富多样的载体来传播思想。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定会处于若干群体之中,如: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组织等。一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群体的文化建设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美国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提出的公正团体法就十分强调团体文化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团体的氛围可以培养团体成员的公正观;可以建立平等公正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管理之中;可以创造团体的民主风气,形成团体成员之间的良好感染;此外还可以发展团体中的自我教育。由此可见,以构建团体文化为载体,对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并以此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以活动为载体,可以使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受教育者易于参与、乐于接受,并能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习得教育内容,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信息时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利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符合科技时代的发展需求。“以网络为载体”就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法律意识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过程[7]。

借助以上这些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扩大其教育范围,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将教育扩展到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时时刻刻处处受到无形的启发。这些载体相互贯通、共同发力,能够深化教育的内容,提高教育的效果。

3 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法的有效途径

3.1 优化外部环境、拓展渗透渠道

任何教育都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受教育者陶冶情操、修养人格、构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影响渗透教育的外部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其中,物质环境又包含生态环境、设施布局、建筑物等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使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科学合理的布局使每个区域既能实现各自功能又能相互衔接,呈现出整体的文化内涵;蕴含着美学元素和文化背景的建筑物可以引起人们的理性思考、激发受教育者对美与和谐的追求。因此,教育者可以从以上三方面着手,加强对物质环境的建设,使受教育者浸染其中。除了物质环境,群体文化环境的构建同样重要。群体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成员的思想行为。因此,社会可以通过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并具体到强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的建设,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邓小平曾提出以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巩固思想教育的成果。因此,教育者可以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民主管理为目标,鼓励受教育者参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辅以合理的奖惩措施,最终达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

渗透教育呼吁改变以课堂教授为主的单一模式,开辟教育的新途径,实现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然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新通道。网络能够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搭建人员交流的平台。教育者应该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通过qq、微博等沟通工具进行思想调研,掌握受教育者思想动态并予以引导;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以及在各大主流网站开设新闻时事、政治经济、人文社科等板块来占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通过完善网络规范、提高技术监控手段来抵御网络不良文化对受教育者的精神侵蚀、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除了网络渠道,教育者还应该抢占大众文化的高地。大众文化产品主要包括影视作品、音乐光盘、报刊杂志、游戏软件等。这种新、奇、特的创造性艺术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让受教育者在对艺术的愉悦享受中以开放的心理机制接受意识形态的熏陶。因此,教育者需要探索教育内容与大众文化产品的结合模式,如:传颂经典革命歌曲;拍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的影视作品;开发以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游戏软件,以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

3.2 创新教育内容、注重实践锻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巩固思想阵地的任务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用于支撑传统教育的理论事实论据已显陈旧,难以引起人们的学习兴趣。渗透式教育应该跟随时代步伐,贴合生活变化,不断调整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寻找传统理论与时代精神的新契合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当代提取新鲜的教育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与伦理性、时代性与历史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又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精神和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8]。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培养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者则需要为其创造活动条件、适时引导,活动前动员、活动后总结,寓教育于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参观考察类、社会服务类、劳动教育类。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受教育者参观历史文化古迹、考察社会发展成就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通过考察基层人民生活生产状况来了解国情社情,从而深入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体会党的优越性;通过旁听法院审理案件、参观监狱来了解国家法律制度,树立遵纪守法、严以律己的法制意识。社会服务类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生活生产服务和科技信息服务,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担任扶贫救弱、支援灾区或其他类型活动的志愿者来锻炼能力,培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通过科技下乡、支农支教活动,运用所学技术知识服务他人、造福社会。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劳动来塑造人、培养人。受教育者可以在参加义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和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3 转变教育者角色、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灌输式教育中教育者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教材的执行者、受教育者的管理者,这样的角色定位不仅让教育者难以发挥创造性还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排斥心理。渗透式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教育者应该成为受教育者培养能力、习得知识的引导者;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学习伙伴;关爱尊重、心理相容的情感归属;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的道德榜样。在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方面,教育者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审视分析教学理论、探究教学实践问题、总结教学经验、认识教学规律。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方面,教育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而不再是各项教育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教参的简单照搬者,教育者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整合教学与课程,根据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

教育评价是了解受教育者思想现状、学习效果,调节教育节奏,引导受教育者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灌输式教育通常采用总结性评价的方法,即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结束后通过测验对受教育者学习情况的考核。这种评价方法缺乏全面性,不能真实反映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况。渗透式教育提倡更加系统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类型方面,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教育始终。诊断性评价即在教育初始阶段为了解受教育者状况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即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口头提问、书面测验为主的评价形式。在评价方法方面,以自我评价、熟人评价、档案记录评判法为主。自我评价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道德规范及教学培养目标对自己进行的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判断。熟人评价是由互相熟识、长期共事的他人,诸如同学、同事、亲友、领导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评价。熟人与受教育者的日常接触频繁,更能长期直观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档案记录评判即通过查阅与受教育者相关的记录,如考试诚信记录、银行诚信记录来考察个体的思想情况。评价方式的系统化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受教育者思想政治观念的真实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122.

[2]余翠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教育的特征与功能[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4-6.

[3]郑长江.浅析渗透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J].才智.2010(2):58-59.

[4]John Francis Decker.The Implicit Curriculum of Moral Androgyny in Physical Therapy Education [D].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1989:470.

[5]李桃.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5.

[6]余翠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教育的特征与功能[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8.

[7]沈壮海.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4-6.

[8]孙百亮.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术论坛.2009(7):176-178.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