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美食家》民国符号的文化寓意

2013-04-02高建国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石家美食家民国

高建国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试论《美食家》民国符号的文化寓意

高建国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问世以来,因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一直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作者选用符合历史真实的民国符号,再现特定年代的苏州社会风貌,为塑造美食家形象提供了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背景。在这些民国符号中,众多的老牌饭店,是苏州传统美食文化的展示平台;石库门的园林庭院,是吴人优雅生活方式的艺术空间;沿街的茶馆、轿车及人们享用的名烟、名表,是民国苏州时尚元素的形象呈现。它们为小说营造了叙事氛围,也是美食家成长的温床和土壤。通过它们,能观照苏州美食文化的精粹与魅力,以及苏州人的精神追求与生存个性。

陆文夫;《美食家》;苏州;文化;民国符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问世的小说,如今不少已被读者淡忘;至今仍在海内外出版并热销的小说,更是为数不多。陆文夫的中篇小说《美食家》却是例外。1983年问世于《收获》杂志后,便产生不小影响:国内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国外的法文版一问世,便受到法国读者的热情欢迎,仅巴黎就销售了10万册单行本。之后十多年,法国各城市仍有许多读者,小说每年都在加印。[1]研究者称,“《美食家》1987年著作(法文版)出版,在法国长销至今。”并认为,“《美食家》始终是在法国最畅销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2]俄罗斯读者对《美食家》,也是偏爱有加。据俄汉学家罗流沙介绍,“苏联解体后”的所有被译介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版次数最多的单本作品,就是陆文夫的《美食家》。“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源自这一小说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3]这就道出了作品成功的秘诀。

《美食家》的最大特色,就是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真实,让读者真切感受中国文化的脉流及魅力。作品叙事虽横跨新旧中国,却如逼真传神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两个时代多彩的文化景观,引发大家对远去岁月的深入思考。小说对民国苏州的描绘,更是一幅弥足珍贵的文化画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面貌、市民趣味、生活消费、流行文化及苏州古城的历史遗存。今人书写民国,已有先例,但用小说形式描绘民国时代的苏州,许多内容又以真实性为前提,描绘得如此生动舒展、形象深刻,却不多见。这与《美食家》所呈现的一系列民国文化符号有关。为此,有必要深入探析这些符号的文化寓意,以此展现《美食家》的某些内涵。

老牌饭店:苏州传统美食文化的展示平台

文化学告诉我们,文化符号的形态是多元的,其中包括: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和综合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中,常见的文化符号有:体势符号、实物符号和艺术符号。它们在记录文化、传承文化和交流文化中,都能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4]《美食家》表现美食文化,其文化符号的形态也是多样的,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实物符号。比如饭店,作为这部小说叙事语境中不可或缺的实物符号,它的文化学意义,就是引导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社会原貌,以及人们在这一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小说的叙事舞台,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这座城市自明清以来,一直比较繁华,至民国时期,也就有了数不胜数的餐饮名店,它成为作家笔下美食家们生存的文化背景。这些饭店在小说中,已不仅仅是吃饭场所,也是演绎食客们生存方式的一个舞台。有了这个美食平台,生活在苏州的人们,也就特别讲究吃的水平与艺术,自然也会产生像朱自冶这样专门为吃而生的食客。作家陆文夫把朱自冶塑造成与美食文化密切相关的特殊形象,这些饭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食家》写到的民国饭店和食品店,大约有10多家,如朱鸿兴、元大昌、新聚义、义昌福、松鹤楼、木渎石家饭店、陆稿荐、马咏斋、采芝斋等。不过,多为略写。比如“元大昌”,小说第二章《与我有涉》中写道:“当朱自冶快要醒来时,我也从学校里下学归来。书包一放,妈妈便来关照:‘今天还在元大昌,快去!’妈妈的话只有我懂,那朱自冶还有一顿晚饭没有吃呐!”[5]190元大昌是什么?阅读下去就知道,“美食家”朱自冶要在这里吃晚饭,所以它自然就是一个饭店。再比如,第一章《吃喝小引》中有一段描写:“(朱自冶和吃友们)会议一结束便要转入正题,为了慎重起见,还不得不抽出一段时间来讨论今日向何方?是到新聚丰、义昌福,还是到松鹤楼。如果这些地方都吃腻了,他们也结伴远行,每人雇上一辆黄包车,或者是四人合乘一辆马车,浩浩荡荡,马蹄声碎,到木渎的石家饭店去吃鲃肺汤,枫桥镇上吃大面,或者是到常熟去吃叫花子鸡……。”[5]187这一段文字,提到了新聚丰、义昌福、松鹤楼、木渎石家饭店这样的品牌名店。但到枫桥镇吃大面,指的是哪一家饭店?到常熟去吃“叫花子鸡”,又在哪家餐馆?这些都略去了。不过,小说重点写到的饭店、食品店,却很有代表性。比如朱鸿兴、松鹤楼、木渎石家饭店、陆稿荐(卤菜店)和一家没有提及店名的“有名的菜馆”。它们在民国时期的苏州,都是赫赫有名的。以它们作为书写符号,来代表苏州民国时期的美食文化,合情合理。下面试析几例——

朱鸿兴。小说第一章《吃喝小引》中这样写:“(朱自冶)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这句话需要作一点讲解,否则的话只有苏州人,或者是只有苏州的中老年人才懂,其余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诱惑力。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5]185-186在此,作者写出了朱鸿兴的影响(出名的面店)、所处的位置(怡园的对面)、面食的正宗(“许多花式面点”都进了“食谱”)。历史上的朱鸿兴,始创于1938年,专营特色面点。1980年代扩建后,二三楼供应早茶、饭菜,一楼供应各色面点、虾肉汤包等。小说的描写接近现实,可见作者对朱鸿兴有生活体验。作者曾说,抗日战争胜利时,“我考入苏州中学”。[6]136而苏州中学离朱鸿兴不远,陆文夫可能到朱鸿兴吃过面。在苏州,朱鸿兴是一个平民化的饭店,更适合普通市民的生活需求。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饭店,却受到“美食家”朱自冶如此重视,可见它做出的面条确有特色,将它作为民国苏州的一个美食文化符号,也是合理的。

松鹤楼。小说第二章《与我有涉》中写道:“这里是某府喜事,包下了整个的松鹤楼,马车、三轮车、黄包车在观前街上排了一长溜,新娘子轻纱披肩,长裙曳地,出入者西装革履,珠光宝气。”[5]192-193文字不长,却标注了松鹤楼的地址(观前街)、饭店的档次(出入者西装革履,珠光宝气)和饭店规模(包下松鹤楼的车马队伍“在观前街上排了一长溜”)。松鹤楼是著名的苏帮菜馆之一,早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就列入苏州面业公所碑记,更是民国时期有身份有地位的苏州人经常出入的场所。所以,作为民国文化符号的松鹤楼,应是当时姑苏上流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直到今天,松鹤楼依然是苏州的一流饭店,总店至今还在毗邻观前街的太监弄,与另一个著名的饭店得月楼隔路相望。小说没有直接写朱自冶到这里消费,只是用它来烘托当时的苏州美食环境,仅此简单一笔,便提高了苏州餐饮在读者心目中的份量。

得月楼。小说没有明写它的店名,只是在第四章《鸣鼓而攻》中这样描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候派不出那么多的公方代表,我也只好滥竿充数,被派到某个有名的菜馆里去当经理。这个菜馆我很熟悉,但在解放前从来没有进去过,只是在门口看见有许多阔绰的人进进出出,看见有许多叫花子围在门前,看见那橱窗里陈列着许多好吃的东西,在霓虹灯的照耀下使人馋涎欲滴。”[5]206从文字看得出,这个菜馆是“我”(高小庭)的工作单位。作者不写店名,只说它是“有名的菜馆”,有点令人费解。“许多阔绰的人进进出出……橱窗里陈列着许多好吃的东西,在霓虹灯的照耀下使人馋涎欲滴”,说明这是一家贵族化的高档饭店,类似松鹤楼。尽管作者没有介绍它的店名,但第八章《殊途同归》的文字描写,还是揭开了这个谜——“几乎每天都有吃客吵到我的面前:‘我们是来吃饭的,不是来受气的!’我忙着给人家赔不是,同时抓紧时间开会,做思想工作,订服务公约,批评别人,检查自己。还得感谢我们苏州的滑稽艺术家张幻尔——祝他安息。他那时编演了一个滑稽戏,名叫《满意不满意》。这戏还真帮了我不少忙,我还请他到店里来做了一次报告,他的报告比我的报告有效,所以便招待了他一顿,没有收钱,是在宣传费用中报销的。”[5]241看似虚构的小说,其实全是写实。苏州的滑稽艺术家张幻尔,真有其人;滑稽戏《满意不满意》,真有此剧,还拍成了电影,它同另一部电影《小小得月楼》,表现的内容均是苏州得月楼菜馆的故事。这样来看,《美食家》所说的“有名的菜馆”,自然便是得月楼。这样的文化符号,已将历史和艺术溶为一体,彼此很难分开。不过需要说明:民国时期的得月楼,地址并不在观前街,而是在苏州的虎丘半堂野芳浜口。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1982年,方移址毗邻观前街的太监弄。今观前街得月楼旧址原来经营的饭店,叫苏州菜馆。由此观之,陆文夫笔下的得月楼,是客观存在与艺术虚构的综合产物,所以小说隐去店名,以免引起争议。可见这个民国符号有点特殊,它观照出作家严谨的创作态度。

石家饭店。小说有两处写到木渎的石家饭店,一处在第一章《吃喝小引》(略写),另一处在第九章《士别三日》(详写),重点写到了石家饭店的一个典故(与名菜“鲃肺汤”有关)。小说写道,“鲃肺汤所以出名,那是因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到木渎的石家饭店吃了一顿,吃后写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叫‘多谢石家鲃肺汤。’从此石家饭店出了名,鲃肺汤也有了名气。有些名菜一半儿是靠怪,一半儿是靠吹。”[5]254-255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这家饭店与他的大名连在一起,这“民国符号”更加名副其实。可见,木渎石家饭店的出名,与名人光顾、留下墨宝有关。而历史上的石家饭店,名气远大于此。它创建于清代,原名“石叙顺”,做出来的美味酱方、三虾嫩豆腐、鸡油菜心、白汤鲫鱼、清溜虾仁和鲃肺汤等十大名菜,一直就是苏帮菜的瑰宝。

至于“鲃肺汤”为何被称“怪”,因涉及这道苏州名菜的历史传说,也成了一个文化现象,有必要解读一下。“鲃肺汤”是石家饭店的金字招牌,于右任老先生吃过,都要说“多谢石家鲃肺汤”,可见与众不同。何谓“鲃肺汤”?在小说第九章《士别三日》中,退休大厨杨中宝师傅这样解答:“鲃肺汤,那是用鲃鱼的肺做的,鲃鱼很小,肺也只有蚕豆瓣那么大,到哪里去找大量的鲃鱼呢?其实那鲃肺也没有什么吃头,主要是靠高汤、辅料,还得多放点味精在里面。”[5]254杨中宝的话,让读者有点失望。这道汤可口,原来依赖了味精等佐料,而不是全靠“鲃肺”本身的鲜美,可见名不符实。还不止这些。鲃鱼是什么鱼?鲃肺就是鱼的肺么?其实不然。小说的解答也不准确。鲃鱼,就是斑鱼。“鲃肺汤”又叫“斑肺汤”,采用斑鱼之肝,辅以火腿、香菇、笋片等,用鸡汤烧制而成。它准确的称谓,应是“斑肝汤”。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说:“斑鱼最嫩。剥皮去秽,分肝肉二种,以鸡汤煨之,下酒三份、水二份、秋油一份。起锅时加姜汁一大碗、葱数茎以去腥气。”[7]指的就是斑肝汤。于右任先生喝着鲜美,竟题诗赞美:“老桂开花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最后一句,居然把“斑肝汤”错写成“鲃肺汤”,三字错俩。好在民间将“鱼肝”称作“鱼肺”,也就不追究了。可见,有些菜的美名由来,谬传得过于复杂,连陆文夫先生也没有厘清。但它打造出一个美食文化符号,这可能连石家饭店自己都没有想到。

《美食家》提到的民国饭店,还有许多,在那个时代都有影响。陆文夫在小说中描写它们,详略不一。缘何这样写?我的理解,作者身为美食家,对它们了如指掌,所以描写时,只抓典型足矣,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朱鸿兴”是平民饭店的代表,“松鹤楼”、“得月楼”是贵族饭店的代表,“木渎石家饭店”则凝聚了苏州城外村镇饭店的乡野之趣。作者重点描述这三种饭店,就能以点代面概括民国时期苏州饭店的多样性,也为小说主人公朱自冶施展饕餮才艺,提供较为全面的美食平台。

建筑园林:吴人优雅生活方式的艺术空间

《美食家》中还有一种实物文化符号,也是民国苏州不可或缺的,即建筑和园林。《美食家》中的建筑和园林,构成了朱自冶、孔碧霞的生活基础,他们拥有了施展美食才艺的物质空间,才会最终成为美食家。从这个角度说,这些建筑、园林,是民国时代一部分富有的苏州人的生活环境,也是培育吃客的艺术化的物质环境。下面试析几例——

西式洋房。小说第一章《吃喝小引》,这样介绍朱自冶的住处:“这房子是二十年代末期的建筑,西式的。有纱门、纱窗和地毯,还有全套的卫生设备。晒台上有两个大水箱,水是用电泵从井里抽上来的。这座两层楼的小洋房座落在一个大天井的后面,前面是一排六间的平房,门堂、厨房、马达间、贮藏室以及佣人的住所都在这里。”[5]185这种楼房,多为民国苏州上流社会的住宅,是“清末明初,在上海的影响下”出现的西式建筑,《苏州市志》称它们为“海式住宅”,结构特点是“不采用立贴式木构造,一般用砖混柱承重。木架屋面,铺盖红色或黑青色平瓦,外墙为扁砌清水墙面,多数用水泥浆勾缝;层次多为一二层,少数为三层或假三层。”[8]630这样的住宅,反映了主人殷实的家境,也是朱自冶享受美味佳肴的物质基础。可惜朱自冶并不珍惜这样的物质环境,更没有“家”的温馨概念,“朱自冶早出晚归……家在他的概念中仅仅是一张床铺,当他上铺的时候已经酒足饭饱,靠上枕头便打呼噜。”[5]185如此“豪宅”都不放在眼里,可见朱自冶唯一的精神寄托,只有美食。这幢住宅,既是朱自冶“爱吃”秉性的温床,也衬托出朱自冶这个艺术形象的文化个性:拥有财富却不爱财,舌尖兴趣高于物质利益。享受美食竟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朱自冶形象在苏州有一定代表性。不少苏州人的生存方式,精神大于物质。“吃”在朱自冶这里,成了精神化的对象。

石库门。小说第十一章《口福不浅》,这样写孔碧霞的住处:“那两扇黑漆的大门终日紧闭着,门上有一条缝,一个眼。缝里投信件,眼里装有玻璃,据说这是一种窥视镜,里面能看清外面,外面看不见里面,叫花子是敲不开门的。那时候沿门求乞的人很多,差不多的人家都装有这种东西。我从来不知道那门里是什么样子,只是看见那高高的围墙上长满了爬墙虎,每到秋天便飘送出桂花的香气。”[5]266-267这是通过“我”(高小庭)儿时的目光,从外面观察孔碧霞居住的“五十四号石库门。”所谓石库门,顾名思义大门是由石头“箍”(围)上的。宁波人读“箍”为“库”,所以“石箍门”被讹传为“石库门”。石库门建筑,是民国时期苏州人模仿上海人建造的一种西式建筑,类似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居住者都是大户人家。孔碧霞居住在这种住宅,是因为她“原本是个政客的姨太太,这政客能做官时便做官,不能做官时便教书,所以还有教授的衔头。”[5]217这说明,石库门主人的身份,应归于苏州上流社会。但石库门在小说中的形象内涵,似乎又不只是说明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而是拓展到了文化层面。居住在这里的孔碧霞,同样津津乐道于生活艺术(包括美食烹饪),成为她的精神追求。作为教授夫人,原本就热爱艺术(会唱戏,会画兰花),经过高雅文化的熏陶与历练,她对于美食的理解,自然胜于朱自冶这个土包子。所以,朱自冶只知道到饭店吃饭,而孔碧霞却一定要将享受美食与诗意环境结合在一起——就在她家的石库门庭院里,花草竹木、楼台亭榭、小桥流水,再加上如花似玉的女儿为客人们端菜,便综合了美味与美景、品尝与观赏、物质与精神等多种元素。这样的美食盛宴,是民国苏州上流社会的生活写照。小说对孔碧霞的描述,从艺术层面上定格了苏州人的优雅生活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江南城市的文化风俗景观。

私家园林。在民国时期,不少苏州中上阶层人家的住宅庭院中,置有大小不一的园林景观。旧时苏州城的面积并不大,然而在“明清鼎盛时,……各式园林和精致庭园,多达300余处。”[8]637孔碧霞的石库门庭院,就是一个微型园林。在《美食家》第十一章《口福不浅》中,作者通过高小庭的视觉印象,写出了这个园林环境的布局:“我跟着孔碧霞往前走,一个幽雅而紧凑的庭院展现在面前。树木花草竹石都排列在一个半亩方塘的三边,一顶石桥穿过方塘,通向三间面水轩。在当年,这里可能是那位政客兼教授的书房,明亮宽敞,临水是一排落地的长窗。所有的长窗都大开着。可以看得清楚,大圆桌放在东首,各界人士暂时都坐在西头。”[5]268三间面水轩,这是苏州园林里典型的建筑样式,它临水而建,别具风情,属于建筑类的诗意环境,留下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和诗文。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美食,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可惜民国之后,苏州人家少有再建,如今仅存的私家园林,多为民国或明清遗存。《美食家》为我们展现孔碧霞家的园林,从某种程度说是为了唤醒我们对民国苏州的文化记忆。说到苏州人优雅的生活方式,离不开这些广布民间的艺术环境。

烟茶表车:民国苏州各种时尚元素的形象呈现

走出家庭,美食家还要溶入社会。民国苏州城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符号,在《美食家》里比比皆是,它们与朱自冶、孔碧霞等人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相匹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具有典型的民国特征。民国四十年代,陆文夫从泰州移居苏州,目睹当时苏州的社会现状,所以他落笔对民国生活“情景再现”时,能够得心应手,各种有意味的时代符号随手拈来。比如,美食家们到哪里吃饭?吃完饭到哪儿喝茶?出门乘坐什么汽车?手腕戴的什么手表?平时他们都抽哪些香烟?等等。这些消费场所或生活用品,构成了美食家们饕餮人生的民国背景与文化氛围,也是一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时尚生活元素。下面试析几例——

石路茶楼。《美食家》写道,食客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吃过喝过洗过歇过,还要到茶馆里去蹲一蹲。第一章《吃喝小引》,就写到阊门石路的茶楼:“苏州的茶馆到处有,那朱自冶为什么独独要到阊门石路去呢?有考究。那爿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吃喝吃喝,吃与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称得上美食家的人,无一不是陆羽和杜康的徒弟的。”[5]187在这里,由茶楼写到特定的茶叶(洞庭东山买来的,想必是碧螺春)、泡茶用的水(天落水)、煮水用的锅(瓦罐)、烧水的燃料(松枝)、盛茶的器皿(宜兴紫砂壶)。仅喝茶就有这么多名堂,可见苏州饮食文化的独创性,也是苏州人精致生活、高雅品味的一个写照。美食家们青睐的阊门石路茶楼,能够凸显苏州餐饮精细的文化内涵和苏州人生活消费的时尚个性。可惜民国之后,这样考究的茶楼,在苏州已难觅到。

福特汽车。朱自冶生活最惬意的年代是民国,我们俗称“解放前”。民国时期的马路上也跑汽车,可惜在一些民国题材的影视剧里,汽车都没有品牌。而《美食家》描写孔碧霞家石库门外的场景,却特别提到了福特牌小汽车。小说十一章《口福不浅》写道:“五十四号我是很熟悉,读中学的时候我每天都要从那里经过,常常看见有许多油光锃亮的黄包车停在门口,偶尔还有一辆福特牌的小轿车驶过来,把巷子里的行人挤得纷纷贴上墙头。”[5]266注意描写的数量对比:黄包车有“许多”,福特牌小轿车却“偶尔还有一辆”。说明这种汽车,在当时很少;也说明乘坐这种汽车的人,不是普通人。福特汽车进入中国,始于民国时期的30年代。1931年,福特公司在上海设立第一个汽车销售和服务行,本来打算建造汽车装配厂,却因国民购买力小(每天卖出的福特车不到4辆),计划便撤销了。[9]当时拥有福特汽车的人,都有一定身份。孔碧霞的先生能乘坐这样高档的汽车,说明地位和名望不一般,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能拥有福特牌小轿车,这个家庭平时的饮食也一定考究。长期这样生活,孔碧霞自然懂得如何将日子过得更加艺术化,做一桌好菜更是手到擒来,这也是一种生活时尚吧。可见福特汽车作为一种民国文化符号,在小说叙事中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

浪琴手表。食客们喝起茶来,谈笑风生、举手投足之间,可能还会露出手腕上的手表。但朱自冶没有手表,他告诉“我”(高小庭):“不瞒你说,读大学的那一年家里给了我一只浪琴金表,我戴了三天就不想要了,总觉得手腕上多了个东西,很不舒服。”[5]237那么,朱自冶的手表弄哪儿去了?有几种可能,一是因为人赖,像他自己说的,“总觉得手腕上多了个东西,很不舒服”,所以手表也就送人了;二是因为醉酒或洗澡,不慎将手表遗失;三是因为嘴馋,把手表当掉换钱了,留作下馆子用。然而,那可是一块“浪琴表”!民国时代没有多少人能戴得起。第一块浪琴表进入中国,是在1867年,当时只能“由宫廷贵族和富商享用;上世纪30年代,上海比较繁荣的时候,浪琴表是东南沿海很昂贵的商品。”[10]朱自冶拥有浪琴表,说明其家境殷实富裕,是一种身份与时尚的象征。但朱自冶并不稀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位美食家的皮囊本质。浪琴表如同他的石库门洋房一样,毫无价值可言,他认可的时尚,就是享受美食。所以,解放后这位大脑空空的吃客当上“美食协会会长”,也算是实至名归吧。

三炮台香烟。《美食家》写到香烟的时候,小说叙事已进入解放初期。此时市民的生活用品,却仍有民国标记,沿袭了民国传统。而朱自冶却今非昔比,开始落魄了。不过,他抽的香烟仍有一定档次。小说第三章《快乐的误会》写道:“朱自冶对我刮目相看了,他称我同志,我喊他经理,他老远便抱出三炮台香烟递过来,我连忙摸出双斧牌香烟把它挡回去。少跟我来这一套,你那高级烟浸透了人民的血汗,抽起来有股血腥味。”[5]199文中提到的三炮台香烟,缘何称为“高级烟”,因为它是1914年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推销的一种品牌卷烟(分公司设在福州、厦门鼓浪屿)。同时在民国时代推销的品牌烟,还有大炮台、二炮台、老刀、哈德门、五华、使馆、多福等,百姓一般抽不起,它们是民国时代烟民的时尚标志与身份象征。所以,在现代影视作品中,能抽这种烟的人,都不是一般的角色,比如电视剧《亮剑》中的楚云飞,电影《风声》中的吴志国大队长。相反,“双斧”牌香烟却身价低廉,是国营中华烟草公司生产的普及型香烟,烟盒背面印有宣传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增加生产,支援前线。”小说中的“我”(高小庭),用这种香烟回绝朱自冶的三炮台,是有政治寓意的,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政治觉悟和阶级斗争的警惕性。这些时代符号,被作家写得十分生动,读者通过它们,很容易走进一个特殊的历史时空。

结语

《美食家》表现民国苏州的文化背景,除使用上述实物符号,也用了一些艺术符号(评弹),包括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方言(吴语)。同为实物符号的建筑遗迹,《美食家》还写到了一些历史遗存(比如司前街)。我们不再详述。一是篇幅所限,二是它们与美食主题并无直接关系。而文本重点解析的民国符号,它们既是美食家施展才艺的平台,也与苏州美食一起,共同构筑成一个特定时代的苏州地域特色和社会文化氛围。小说上演的美食活剧,几乎都离不开这些背景和舞台。并且,这些民国符号与苏州美食,同属实物类文化信息,有它们配合美食家一同演绎时代故事,这个民国的生活舞台才显得热闹非凡,具有了真正的符号意义。它们也为孕育和造就从物质到精神、从生存到艺术的美食家及美食文化,提供了小说叙事的可能与基础,更显小说文本的情节结构意义。而所有这些,就是笔者研究探讨《美食家》民国符号所呈现的文化寓意的原始动机。

[1]胡喜盈,唐伟.陆文夫:玩家吃家作家美食家[N].中国文化报,2005-07-13.

[2]陈丰.《美食家》在法国[J].苏州杂志,2008(6):88-90.

[3]朱玲.俄汉学家谏言:抛却底蕴中国文化难走出去[N].北京青年报,2009-11-20.

[4]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36-145.

[5]陆文夫.美食家[M]//小巷人物志:第一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6]陆文夫.忆朱砚馨同学[M]//深巷里的琵琶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7]袁枚.随园食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陈晖.苏州市志:第一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9]何雪华.广州发现两张70年前福特汽车老照片[N].信息时报,2003-10-18.

[10]张潇潇.浪琴表最大的优势是坚持[N].北京晚报,2011-04-15.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Symbo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Gourmet

GAO Jian-guo
(School of Humanities,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China)

Since the advent of Lu Wenfu’s novel Gourmet,it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the readers at home and abroad because of it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chooses symbo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al history and reproduces social features in Suzhou at the special times,provid⁃ing the background with local color and culture for 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gourmet.In the symbo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many of the old hotels were platforms displaying traditional food culture in Suzhou.Ordinary garden courtyards were spaces of elegant life styles of Wu people.The tea houses,cars and cigarettes,watches,were im⁃age presentations of fashion elemen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Suzhou.They created a narrative atmosphere for the novel and were also a growth ground breeding gourmets.Through them,we can see the essence and charm of food culture,people’s spiritual pursuit and the personality in Suzhou.

Lu Wenfu;gourmet;Suzhou;culture;symbo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207.425

A

1008-2794(2013)01-0085-06

2013-05-12

高建国(1958—),男,江苏常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新闻、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石家美食家民国
A taste of Jiangnan
美食家忽必烈
看不见的美食家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好是怡情处,西楼长景真——中晚唐赏石家张祜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大美食家
石家泉水彩作品